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变化.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2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Hs-CRP的含量.结果:ACS患者血清Hs-CR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s-CR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7.8%和100%.结论:Hs-CRP含量测定可作为ACS预测和诊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CH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冠心病组100例患者;正常对照组90例。冠心病组根据临床诊断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结果冠心病组的hs—CRP水平、TC、TG、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ACS组中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结论冠心病患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是冠脉病变的危险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对183例ACS患者,根据清晨空腹静脉血糖(FBG)水平分为A组(≤6.1mmol/L)、B组(6.2~10.0mmol/L)、C组(〉10.0mmol/L),测定各组hs-CRP,并对以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B、C组的hs—CRP水平分别为(4.03±1.32)、(6.76±1.66)、(12.67±3.56)mg/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组之间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左室功能不全、心源性狱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随着FBG水平的升高,ACS患者有更高的hs—CRP水平,近期不良事件的发生增加。临床上联合检测FBG和hs-CRP水平可作为ACS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王娟  赵虹 《河北医药》2005,27(10):741-742
目的 探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病变的影响。方法 依据随机数字表将90例ACS患者(常规治疗下)分为非他汀治疗组30例(A组)、辛伐他汀10 mg治疗组30例(B组)、辛伐他汀20 mg治疗组(C组)。测定治疗前、治疗后8周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组在治疗8周后,TC、TG、HS-CRP水平明显下降,C组HS-CRP浓度低于B组。结论 辛伐他汀在降脂的同时,能够降低ACS病人血清中高敏C反应蛋白,干预冠脉粥样斑块病变进程。20 mg辛伐他汀疗效优于10 mg辛伐他汀。  相似文献   

5.
蒋建东  杨松  任军  陆俊杰 《中国基层医药》2006,13(11):1779-1781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糖代谢异常与高敏C反应蛋白的关系。方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155例分糖耐量正常A组、糖耐量异常B组、糖尿病C组,测定血糖(FBG、PBG)、胰岛素(FINS、P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等指标,95例做了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三组的高敏C反应蛋白、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水平及冠脉病变。结果 C组、B组与A组的Hs-CRP、FBG、PBG、FINS、PINS、HbA.C、TC、LDL.C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组和B组的PINS、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s,CRP的水平与PBG、PINS、HbA.C、TC、LDL.C相关。B和C组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病变更为严重,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率在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与糖代谢正常的ACS患者相比,合并糖代谢异常的ACS患者有更高的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冠脉病变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分别利用ELISA方法对3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组,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22例非冠心病者(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清HS-CRP水平进行测定。结果ACS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HS—CRP水平与AC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 (Hs -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中的变化及诊断价值。方法  10 3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成三组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3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 39例 ,隐定型心绞痛 (SA)组 34例 ,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定量测定Hs-CRP。结果 AMI组与UA组的Hs-CRP含量均明显高于SA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AMI组与UA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s -CRP的增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 ACS组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s-CRP水平与ACS密切相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高敏C反应蛋白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慧  孟昭斌 《中国医药》2010,5(7):596-597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TG、HDL-C、LDL-C水平变化及其与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关系,探讨临床识别和预测ACS的指标.方法 将132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分为ACS组和稳定型冠心病组(SCHD组),同时选择66例健康体检者作对照组,分别测定、比较3组的血清TG、HDL-C、LDL-C、hs-CRP水平.结果 ACS组和S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分别(9.26±10.98)mmol/L和(4.65±7.56)m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1.21±1.32)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和SC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水平与TG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62,P<0.01),与LDL-C含量亦呈明显正相关(r=0.41,P<0.01),与HDL-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54,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显著增高 hs-CRP水平与ACS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hs-CRP与严重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25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测定其hs-CRP值,并行冠状动脉造影,平均随访12个月,观察其MACE发生率,以及hs-CRP与MACE发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期间,有15例发生MACE,发生者的hs-CRP均值显著高于未发生者(7.62μg/ml 1.45μg/ml,P〈0.01)。随着hs-CRP水平的升高,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显著加重,MACE发生率明显增加。在COX回归分析中,位于第四个四分位数的患者与第一个相比,MACE发生的危险比为2.04(95%CI:1.67~2.52,P〈0.01)。结论hs-CRP可作为预测代谢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MACE发生率的强有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 将86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s-CRP水平.结果 两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血清hs-CR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能降低ACS患者血清hs-CPR水平,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D-二聚体(DD)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将7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口服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8w后分别检测两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治疗组血清hs-CRP和DD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能降低ACS患者的血清hs-CPR和DD水平,抑制动脉粥样斑块内的炎症反应,改善心肌供血。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方法对38例临床确诊ACS住院患者的hs-CR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CS患者组血清hs—CRP值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有关,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反映疾病演变的一个标志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2009年4月-2012年1月本科收治的12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6l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再接受丹红注射液治疗。结果(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浆ET-1及hsCRP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ET-1及hsCRP水平,并提高ACS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方法选取110例ACS患者,以40例非ACS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MMP-9的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定量检测hsCRP。结果ACS组MMP-9、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4.25±3.51)和(11.14±2.23)ng/ml,P<0.01;(4.32±2.41)和(0.23±0.11)mg/100 ml,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存在明显的炎性反应,MMP-9和hsCRP的高表达可佐证急性冠脉综合征。  相似文献   

16.
张慧敏  艾辉  刘飞 《中国医药》2014,(7):943-94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高敏C反应蛋白(hs CRP)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无手术指征的ACS患者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开始每天晚上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3及6个月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VEGF浓度,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s CRP。观察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前后受试者的心功能及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发生情况。结果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30例患者的VEGF 分别为(34±8)、(75±8)和(140±11)pmol/L;hs CRP分别为(10.3±5.4)、 (4.4±1.4) 和 (2.1±1.1) mg/L,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6个月比较, VEGF及hs CRP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心功能Ⅲ级治疗前为29例,治疗3个月后为16例,治疗6个月后,心功能Ⅱ级为24例和Ⅰ级6例。治疗前30例患者均有心绞痛发作,治疗3个月后心绞痛发作只有16例,治疗6个月后仅有3例偶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前12例,治疗后0例。结论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可使ACS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升高, hs CRP水平明显降低;瑞舒伐他汀可能通过上调患者血清VEGF水平促进了缺血心肌的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诊胸痛患者血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对急诊胸痛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急诊科接诊胸痛患者共530例,分4组,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高血压病117例;B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并高血压病232例;C组:非心源性胸痛并高血压病76例;D组:非心源性胸痛不并高血压病105例;设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为对照组。采集静脉血,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清胱抑素C浓度。结果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A、B、C组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D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A、B、C、D各组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测定对急性胸痛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急诊医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快速诊断和预后做出评价。  相似文献   

18.
C反应蛋白含量测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燕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972-97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共40例,其中不稳定心绞痛(UAP)组(B组)2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C组)15例,正常对照组(A组)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免疫沉淀散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检测60例入选对象的血清CRP浓度,并记录4周内所有患者的病情转归情况。结果:ACS两组中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CRP水平高于UAP组(P<0.05);同时通过临床观察发现CRP水平相对高者病情转归及预后差,相对低者病情转归及预后良好。结论:CRP是ACS发生的一种危险因子,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对病情转归的预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阿奇霉素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ACS患者随机分为A、B组,A组行ACS常规治疗并用阿奇霉素(38例),B组只用ACS常规治疗(38例)。设C组为健康对照组(n=37)。治疗前、治疗后第4天及第8天抽血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分别用hs-CRP0、hs-CRP4、hs-CRP8表示)。结果A、B组hs-CRP0均明显高于C组(P=0.000,0.000)。A、B两组hs-CRP8与hs-CRP0和hs-CRP4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A组:P=0.030,0.013;B组:P=0.044,0.006)。A和B两组间hs-CRP4、hs-CRP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6,0.804)。结论对ACS患者行阿奇霉素治疗不能进一步降低hs-CR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