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受检样品95%三氟羧草醚原药对大鼠90 d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毒性效应及其靶器官,求出其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其安全使用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目前文献中尚未发现关于95%三氟羧草醚原药对大鼠的亚慢性毒性资料。1材料与方法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 15  相似文献   

2.
双唑草腈(Pyracloni)属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1],主要作用于水稻田除草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植物神经中元卟啉原氧化酶积累而发挥药效[2]。为了解双唑草腈原药的毒性效应以及可能靶器官,该研究对双唑草腈原药进行了大鼠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求出其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其进行长期毒性试验提供毒理学依据。1材料和方法1.1受试物双唑草腈原药,淡黄色粉末,纯度为  相似文献   

3.
<正>乙嘧酚磺酸酯属于腺嘌呤核苷脱氨酶抑制剂,为内吸性杀菌剂。可被植物的根、茎、叶迅速吸收传导,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主要用于经济作物和观赏植物白粉病的防治[1-2]。为进一步明确乙嘧酚磺酸酯的亚慢性毒性效应,为农药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课题组对乙嘧酚磺酸酯原药进行了大鼠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1材料与方法1.1受试物95%乙嘧酚磺酸酯原药,浅黄色固体,由西安近代农药科技有限公司提供。SPF级离乳SD  相似文献   

4.
研究90%烯草酮原药对大鼠90d亚慢性经口染毒的毒性效应及其靶器官,求出其无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 adverse effect level,NOAEL),为其安全使用和制定防护措施提供依据。目前文献中尚未发现关于90%烯草酮原药对大鼠90d亚慢性毒性资料。1材料与方法1.1依据根据《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775)》进行试验[1]。1.2动物分组及染毒健康清洁级SD大鼠80只,雌、雄各半,体重130~165g,随机分为对照组及12、60、300mg/kg受检样品染毒组,每组雌、雄大鼠各10只。各染毒组动物灌胃染毒1次/d,连续90d,灌胃体积为1ml/200kg。对照组给予等量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受试样品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的毒性特点,取得该样品亚慢性经口的最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为安全生产及慢性毒性实验提供剂量参考依据。方法我们依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对其进行了为期90d的毒性实验。结果染毒期间各组动物一般情况良好,染毒组动物体重增重与对照组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食物利用率各组无差异。雄性大鼠高剂量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有所增加(P<0.05),淋巴细胞百分数量较对照组有所下降(P<0.05);雌性大鼠中剂量中性粒细胞百分数较对照组比较除有所增加(P<0.05)雌性大鼠高剂量组CRE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它各项指标各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尿常规无差异。大体解剖时,除各剂量组与对照组肺脏均可见一些炎性病变,其他主要脏器未见明显异常,脏器重量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学显示:2只高剂量雌性大鼠见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见肝细胞灶性坏死伴炎细胞浸润和肝门管区慢性炎细胞浸润,1只高剂量雄性大鼠十二指肠黏膜层小灶性淋巴细胞浸润,其他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30%嘧肽霉素母液原药对雄、雌性大鼠经口毒性最大无作用剂量均为2500mg/(kg·d)。  相似文献   

6.
管彤  杨友润 《毒理学杂志》2005,19(3):227-228
扑灭津,由某农药厂生产,用于防除高梁和伞形花科作物田中阔叶和禾本科杂草。目前,国内未见相关报道,本实验对扑灭津原药进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以取得其亚慢性经口最大无作用剂量参数,为慢性毒性试验提供剂量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在粉末农药为受试物的吸入毒性试验中采用“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规定的吸入毒性两种方式较难实施 ,故用气管注入法进行吸入毒性测定的探讨。1 材料与方法受试物为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的两种粉末样品 ,A样 :95 %草甘磷原粉 ,基本不溶于水 ;B样 :41%草甘磷可湿性粉剂 ,可溶于水 ,但其水溶液挥发性极小 ,试验用其生理盐水(NS)溶液 (混悬液 )。试验动物选用Ⅰ级SD成年大鼠。试验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法进行气管注入。剂量组按Horn’s法设 4个剂量组和NS对照组。主要参数选大鼠肺活量 73ml/min(5 0~ 10 0 ) ;根据样品分散…  相似文献   

8.
65 %萘·腐粉剂是一种新型杀菌农药 ,主要成分为萘、腐植酸。为了解其毒性情况对其进行了毒理安全性评价。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6 5 %萘·腐粉剂 ,由江西大自然化工厂提供。1 2 动物 SD大鼠、白色家兔和白色豚鼠分别由上海B·K公司、江西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和上海市松江区松联实验动物场提供。1 3 依据GB15 6 70 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2 结果2 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大鼠经口给药 ,最高剂量组达 5 0 0 0mg kg ,仍未出现死亡。大鼠给药后除呈少动等抑制状态外 ,未见其他明显中毒症状 ;动物体重第…  相似文献   

9.
杀螟丹对大鼠的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杀螟丹(cartap)属沙蚕毒素类农药,它是1965年由日本成功开发的第1个沙蚕毒素类杀虫剂,也是人类历史上第1次成功利用动物毒素进行仿生合成的动物源性杀虫剂。国内引进使用多年,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茶树及旱粮作物害虫的防治,是一种高效低毒的广谱性农药。在我国农药的使用量大,据农业部统计我国农药年用量为80~100万吨,其中使用在农作物、果树及花卉等方面的化学农药约占95%以上,目前有关杀螟丹的毒性研究甚少。为此本试验进行杀螟丹亚慢性经口毒性研究,以期为评价杀螟丹的毒性及防治其可能不良影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聚酰胺微胶囊对小鼠细胞的遗传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确保聚酰胺微胶囊的生物安全性,对其进行了急性毒性和遗传毒性试验。方法:根据《食品安全性毒性评价程序》进行小鼠经口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小鼠经口LD_(50)>50g·kg~(-1)体重,属无毒剂级,小鼠微核试验、Ames试验及小鼠精子畸形试验3项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受试物未见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1.
溴氰菊酯致突变性试验研究和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溴氰菊酯是一种杀虫效力强 ,击倒迅速 ,对哺乳动物毒性相对较小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广泛应用于经济作物、卫生、仓库等害虫防治。溴氰菊酯问世 2 0多年来 ,其致突变性已有了一定的研究 ,许多试验结果表明溴氰菊酯有一定的致突变性 ,但目前仍有许多农药专著将溴氰菊酯记载为无致突变性农药[1~ 3 ] 。为了解溴氰菊酯的致突变性 ,我们选用一套试验进行本研究。1 材料与方法1 1 受试物 溴氰菊酯原药为白色粉末 ,纯度 >98% ,由广东省某公司生产和提供。1 2 方法 致突变试验均采用GB15 6 70 - 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进行。1 2…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开展食用色素红曲红的急性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红曲红的风险评估和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KM种小鼠24 h内一次经口灌胃给予10 g/kg·bw红曲红,观察动物的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148只SPF级SD种大鼠(雌雄各半),主试验组大鼠经口灌胃给予0.50、1.08、2.32和5.00 g/kg·bw的红曲红90 d,中期和恢复期卫星组大鼠分别经口灌胃给予5.00 g/kg·bw的红曲红45 d, 90 d后继续观察28 d。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出现动物中毒反应和死亡,获得雌性和雄性小鼠经口LD50>10 g/kg·bw;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红曲红对大鼠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尿常规、尿生化及病理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曲红急性经口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亚慢性经口毒性雌性和雄性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 g/kg·bw(本试验最高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长碳链甘油三酯(MLCT)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方法按照GB 15193-2014《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对MLCT进行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及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结果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显示MLCT为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均为阴性。90 d喂养试验期间,SD大鼠无死亡;试验末各剂量组动物的体重、增重、进食量、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体比值、血常规和血生化指标检测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大体解剖观察和病理组织学检查也未见与受试物有关的异常改变。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未见MLCT有明显的相关毒性。  相似文献   

14.
甲氨基阿维菌素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氨基阿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经过化学改造后得到的产物,对鳞翅目害虫的经效比阿维菌素显著提高且毒性较低,是一种新型的生物农药,可制成杀虫剂广泛用于田间和农业生产。由北京北农天风农药有限公司提供。我们对该药进行了急性经口、经皮毒性试验、皮肤及眼粘膜刺激试验,致突变试验、亚慢性经口毒试验及致畸试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过热蒸汽灭菌松花粉进行安全性毒理学评价,为其食用安全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和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28天经口毒性试验等毒理学评价试验。结果 受试物最大给予量达10 g/(kg·BW)时,对小鼠未见毒性作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未见该样品有致突变作用;28天经口毒性试验各项指标均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 过热蒸汽灭菌松花粉的急性毒性分级属于实际无毒级,无遗传毒性,在该试验研究剂量和条件下,未见明显毒性作用,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化妆品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管理规定》对化妆品新原料进行了分类管理,制订了系统、详实的新原料注册/备案资料清单。本文对此进行梳理,并比较了国内外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和慢性毒性/致癌性结合试验标准,对现有的化妆品标准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农药亚急性、亚慢性及慢性等经口毒性实验一般推荐采用混饲法,认为实验动物通过食物摄人受试物更接近于人群实际的暴露方式。混饲法一般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采用固定饲料中受试物质量浓度的方法。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采用该种方法,在实验动物的不同生长时期,由于其摄食量变化较大,从而导致实验动物单位体重受试物的摄入量在实验的不同阶段出现较大的差异。为此,我们对本单位近年来16批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对照组SD大鼠摄食量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改进亚慢性毒性实验实验剂量设计,并供类似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是农药安全性评价的第一阶段,其试验结果对亚慢性、慢性及其他多种试验项目的剂量设计和观察指标均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特别是准确的LD_(50)数值及毒性分级。传统试验方法Horn’s法虽然能得到较为准确的LD_(50)数值及毒性分级,但需要使用大量的实验动物,不符合动物保护原则。上下增减剂量法(Up-and-Down Procedure, UDP)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更加合理安全地开发利用人参提供参考。方法按《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进行,以吉林人参为材料,设8.0、6.5、5.0g/kgBW三个受试物组,以大鼠为试验动物进行90d喂养的亚慢性毒理试验,研究吉林人参的安全食效性。结果大鼠90d喂养试验未观察到的有害作用剂量为8.0g/kgBW,为人拟摄入剂量的160倍。结论吉林人参无亚慢性毒性。  相似文献   

20.
乙草胺致癌病理学试验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乙草胺 (Acetochlor)是选择性旱田芽前除草剂 ,主要用于玉米、大豆、棉花、甘蔗及多种菜田 ,每亩一次施药 5 0~80 g可控制整个生长期无杂草危害 ,是有推广价值的新型除草剂。急性毒性经口、经皮LD50 分别为 2 148mg/kg、416 6mg/kg,SD大鼠亚慢性 90d喂喟试验的最大无作用剂量为 12mg·kg-1·d-1,Ames、微核及睾丸染色体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我们又进一步作了两年致癌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样品  95 %乙草胺由江苏省昆山化工厂、南通化工厂、辽宁省大连农药厂、河北省宣化农药厂分批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