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卫兵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59-2160
传统的桥小脑角(CPA)肿瘤开颅术多采用骨窗开颅,术后遗留颅骨缺损。随着现代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以及局部美学方面的考虑,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用枕下骨瓣开颅,骨瓣复位后可保护后颅窝内组织,符合解剖学要求。我院2004年7月~2007年7月采用枕下骨瓣开颅术治疗CPA肿瘤27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6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采用乳突后发际内皮肤切口,在枕部作骨窗约4×5cm,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观察其效果。结果26例桥小脑角区脑肿瘤,全切24例,6例听神经瘤与脑干之间粘连紧密,有2例与面神经、听神粘连紧密无法分离而不能全切。结论枕下乙状窦入路可在显微镜直视下切除生长于桥小脑角区脑肿瘤,是治疗桥小脑角区脑肿瘤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桥小脑角是脑膜瘤好发部位之一,该部位脑膜瘤的发病率占脑膜瘤的10%左右。该部脑膜瘤多起源于岩骨尖后面和附近颅底的硬脑膜。由于解剖关系的特殊,这一部位脑膜瘤是手术中较为困难的一类。桥小脑角肿瘤手术一般采用一侧枕下入路,但较大的肿瘤向幕上生长或长至斜坡,枕下入路全切肿瘤有较大困难。近一年来我们采用颞枕开颅经小脑幕入路切除3例较大的桥小脑角脑膜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对岩斜区结构进行显微解剖.方法 用成人湿性头颅标本10例,20侧,模拟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人路对岩斜区进行显微解剖观察.结果 该入路可以清楚暴露颞骨岩部、三叉神经、面听神经、部分后组颅神经、脑桥外侧面、岩静脉、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磨除部分岩骨可以扩大内听道的暴露,切开小脑幕缘可以暴露部分滑车神经.结论 锁孔枕下乙状窦后经内听道上入路,充分利用了有效的骨窗,减少无效脑暴露;同时,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对于主体位于后颅窝的岩斜区肿瘤显微切除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微创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桥小脑角肿瘤采取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在显微镜下切除肿瘤后,再用神经内镜进行探查,切除残余肿瘤。结果12例听神经瘤11例全切并保留面神经,1例因与周围血管、神经粘连紧密,行次全切除;8例胆脂瘤及1例脑膜瘤全切除,无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结论经乙状窦后入路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治疗桥小脑角肿瘤,有助于提高肿瘤全切率,可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危险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2004年2月至2010年9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仪保护下显微手术切除桥小角上皮样囊肿12例患者,9例平均随访24月,观察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12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平均改善85%,而神经显微镜下解剖保护率90%。结论显微外科治疗桥小脑角上皮样囊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骨瓣成形复位在后颅窝肿瘤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后颅窝开颅手术改咬骨窗为颅骨瓣成形复位。方法不同肿瘤选择不同手术入路骨瓣成形复位。结果实施开颅骨瓣复位手术47例,无皮下积液发生。并发症发生少。结论后颅窝骨瓣成形复位,硬脑膜缝合,骨瓣复位,符合解剖复位原则。并发症发生少,减少手术后心理障碍。可促进骨性愈合形成。自2000年9月至2006年6月,泉州市第一医院开展后颅窝骨瓣成形复位,硬脑膜缝合,切除后颅窝肿瘤47例,效果良好。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28例,女19例,年龄2~45岁,小脑髓母细胞瘤8例,血管网织细胞瘤6例,星形细胞瘤8例,室管膜细胞瘤5例,脑脓肿3例。脑膜瘤10例,听神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MVD)术治疗三叉神经痛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特点及作用。方法76例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中,采用"D"字形骨窗,即一端暴露出横窦与乙状窦交界处,另一端到达枕骨大孔缘上(颈静脉孔球边缘)。外侧暴露出乙状窦外缘或到乳突气房暴露,以此形成"D"字形骨窗。"D"形骨窗两端的位置最为重要,是术中有效探查桥小脑角区与后组颅神经的重要解剖标准点。以"D"两端为基准,弧形切开硬脑膜,并术后原位缝合。结果76例行MVD术中根据"D"形骨窗两端的硬脑膜切口端分别探查三叉神经、面神经"敏感区"及血管的关系,同时探查后组颅神经,锐性分离粘连在神经上的蛛网膜,72例发现并移开压迫神经的血管,在神经与血管之间置入减压材料,4例探查后组颅神经过程中发现压迫舌咽神经"敏感区"的血管,实施减压,术后镇痛。关颅后,根据"D"形骨窗外形进行颅骨修补。结论枕下乙状窦后入路MVD术式中,"D"字形骨窗,与圆形骨窗或三角形骨窗相比,更讲求对骨窗下缘的要求,更能有效的释放脑脊液。"D"字形骨窗更适合探查后组颅神经,避免因遗漏压迫舌咽神经的血管,而术后仍然疼痛者。"D"字形骨窗能更好显露术野,是成功实施MVD术的最为重要的一个步骤。  相似文献   

9.
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的可行性。方法对4例高血压脑干出血进行显微手术治疗。3例取枕下正中直切口经小脑扁桃体延髓间隙入路,1例取一侧经小脑脑桥角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在显微镜下找到并清除血肿,直视下弱电流止血。结果3例术后呼吸仍不规则,呼吸器辅助呼吸1~2d后自主呼吸即平稳。1例术后意识恍惚后逐渐好转,未行气管切开。随访3~18月,所有病人均生存良好,但遗留Ⅴ、Ⅶ神经损害和不同程度偏瘫,其中1例术前昏迷病人术后0.5年可扶拐行走。结论显微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干出血,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阜阳地区人民医院研究出对桥小脑角区病变采用乙状窦后进路三叉神经根切除术的新方法,该手术进路在乙状窦后缘,无需暴露乳突腔及鼓窦,不受乙状窦前移的限制,不易损伤面神经、半规管与内淋巴窦。首先确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DHSI的诊断与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SDHS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予开颅手术,术中发现前1/3上矢状窦损伤7例,中后2/3上矢状窦损伤3例,横窦损伤1例,横窦及乙状窦交界处损伤1例。结果按GOS记分,死亡8例,重残1例,中残2例,恢复良好1例。3例死于失血性休克,5例死于脑干功能衰竭。结论 SDHSI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硬膜下血肿,病情重,进展快,处理困难,术前明确诊断和正确的手术方法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郑德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84-185
目的探讨小骨窗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按小骨窗入路手术要求设计切口和入路,显微镜下彻底清除血肿,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 6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全清除59例,再出血4例;经6个月随访,恢复良好37例,轻残23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小骨窗显微镜下清除血肿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患者术后并发症少,生存质量高。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45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析。结果开颅手术17例,存活11例(64.70%),恢复良好6例(35.29%),中、重残7例(41.17%),死亡6例(35.29%);小骨窗开颅术28例,存活25例(89.28%),恢复良好20例(71.42%),中、重残7例(25%),死亡3例(10.71%)。小骨窗开颅术后,患者的存活率和恢复情况均高于开颅手术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开颅手术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能及时针对病因清除血肿,消除占位,制止出血,降低颅内高压,稳定颅内环境,阻断脑继发性损害,使脑组织得以修复,达到康复。手术治疗能明显地提高存活率,小骨窗开颅术优于开颅手术,既能提高存活率,又能较好地改善患者存活质量,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及时、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 探讨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对63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按GOS评分法判断预后.结果 术后随访1年,恢复良好28例,中残12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状态3例,死亡16例,病死率为25.4%.结论 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较好方法.及早、彻底地施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能明显提高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7年来对50例额叶脑挫裂伤并脑内血肿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设计组24例采用大骨瓣开颅术后额骨部分回覆形成翼点大骨瓣减压治疗额叶脑挫裂伤的方法;对照组26例采用额部开颅单纯额骨瓣减压术。所有患者均采用统一选择标准,无明显差异。结果 两组病例在治疗过程及在伤后12个月的临床随访结果显示:设计组在治愈率、伤残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设计组在手术时除能够在直视下彻底清除血肿及失活脑组织外,尚能较快促进脑疝的恢复,及时解除脑组织对脑干的压迫,更好地缓解脑肿胀,保证脑组织血液的有效灌流,缩短脑水肿时间,从而缩短病程时间、减少并发症,较高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手术治疗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魏磊  王恒  王克强  郭建松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7):2342-2343
目的探讨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对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96例患者手术前进行GOS标准评分,再行单侧或双侧开颅,采用额颞顶部发际内大瓣形切151,吸除术野内的血块和已挫灭失活的脑组织,显露脑底面挫裂伤灶,清除失活的脑组织。脑挫裂伤较重,适当切除额极和颞极。酌情去除或放回骨瓣。伤后半年或1年内进行再次GOS标准评分。结果该组96例Ⅰ级17例(17.71%),Ⅱ级11例(11.46%),Ⅲ级13例(13.54%),Ⅳ级21例(21.86%),Ⅴ级34例(35.42%)。结论严重对冲性额颞底部脑损伤经及早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减少伤残率。  相似文献   

17.
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开颅术组和大骨瓣开颅术组,其中小骨窗开颅术组42例,大骨瓣开颅术组40例。治疗期间记录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并随访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小骨窗开颅术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l-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52±0.85改善为8.65±0.2;大骨瓣开颅术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5-l5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25±1.15改善为25.15±0.4。两组比较,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等量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早,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明显,是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值得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8.
周楠  耿长涛  周海 《中国医药》2010,5(3):252-253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后颅骨感染的x线平片检查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开颅术后颅骨感染患者的头颅平片及cT检查结果。结果X线平片诊断结果:游离骨瓣感染30例,颅骨缺损边缘感染8例;CT诊断结果:2例无金属伪影明确诊断为颅骨感染,其余36例“术后改变”36例。结论X线平片对于开颅手术后颅骨感染的诊断较为准确和实用。  相似文献   

19.
梁郸 《中国医药指南》2013,(15):534-535
目的研究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入的13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小骨窗开颅术组(A组)和骨瓣开颅术组(B组)两组,各67例,分别施行小骨窗开颅术和骨瓣开颅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致残率、致死率等。结果 A组效果良好46例,效果不佳21例,治疗有效率68.7%,残疾15例,致残率22.4%,死亡6例,致死率8.9%;B组效果良好55例,效果不佳12例,治疗有效率82.1%,残疾9例,致残率13.4%,死亡3例,致死率4.5%。B组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根据患者身体情况,合理选用骨瓣开颅术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