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严金海  江波  严亚琪 《河北医药》2016,(24):3746-3748
目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探讨预防颅内动脉狭窄的新方法,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方法分析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初发脑梗死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入选患者按照颅脑MRA结果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61例和颅内动脉非狭窄组47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比、发病时间、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入院时血糖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评分方面,以及对2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颅内动脉狭窄组与颅内动脉非狭窄组在患者年龄、性别比、发病时间、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入院时血糖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 NIHSS)评分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颅内动脉狭窄组61例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36例占59.02%,平均水平为(37.64±12.05)μmol/L;颅内动脉非狭窄组47例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13例占27.66%,平均水平为(18.63±4.18)μmol/L,颅内动脉狭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明显大于颅内动脉非狭窄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 P <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初发脑梗死颅内动脉狭窄之间存在正相关性,长期干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预防和减缓颅内动脉狭窄,从而降低脑梗死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 35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和 35例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Hcy测定。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血浆Hcy(18. 9±6. 8)μmol/L高于对照组(11. 4±4. 1)μmol/L,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应该给予重视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支架内再狭窄与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 将55例成功接受支架置入治疗的脑动脉狭窄患者,根据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分组:正常组(n=30)、升高组(n=25).支架置入后患者常规行脑血管造影随访,以原靶病变管腔直径狭窄≥50%为支架内再狭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关系.结果 55例患者中,6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占11%,其中正常组中有2例发生再狭窄,升高组中有4例发生再狭窄.升高组中支架内再狭窄比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加大脑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风险,对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或可降低支架再狭窄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间的相关性,为其防治缺血性脑血管病提供依据。方法12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按患者头颅CT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及脑血管病临床诊断标准分为脑梗死组62例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62例,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2例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结果脑梗死组、TIA组、对照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经方差分析比较得出的结论: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与TIA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临床可通过降低和控制缺血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来降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5.
王宏伟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20):105-106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认为是新的卒中危险因素.现将我院60例脑梗死病例观察结果报告如下,供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5例经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检查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 Hcy 水平分为三组,5.0~15.0μmol/L 组、15.1~20.0μmol/L 组、20.1μmol/L 以上组,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记录颅内外脑血管狭窄的数目,分析判定 Hcy 水平与脑动脉狭窄是否具有相关性。结果165例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 5.0~15.0μmol/L 组74例(45.18%),颅内外狭窄的血管共36条;15.0~20.0μmol/L 组50例(30.12%),颅内外狭窄的血管共66条;20.1μmol/L 以上组41例(24.70%),颅内外狭窄的血管共67条。各组血管狭窄的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2,P <0.05)。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 水平升高者比例大于 Hcy 水平正常者;随着 Hcy 水平的升高,颅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呈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7.
近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除极少数的研究,几乎发表的文章都指出高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和静脉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1],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和静脉血栓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可经补充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而纠正。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80例与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人群,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两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及其他生化治标,比较两组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占比例的差异。结果脑梗死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梗死组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水平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螺旋藻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动脉损伤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HHcy模型组、螺旋藻低、中、高剂量组和叶酸组,每组10只均喂以普通鼠饲料。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1g/(ks·d)L-蛋氨酸灌胃,同时螺旋藻各剂量组与叶酸组以灌胃方式给予相应药物。连续喂养12周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硫代巴比妥酸反应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水平,以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光镜检测腹主动脉组织学变化并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腹主动脉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HHcy模型组大鼠血浆Hey水平、丙二醛浓度和SOD活力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以螺旋藻低、中、高剂量和叶酸干预后,血浆Hcy和丙二醛浓度均较HHcy模型组显著下降(P〈0.05,P〈0.01),SOD活力较正常对照组有升高趋势。组织学检测发现,HHcy模型组大鼠腹主动脉受损,PCNA阳性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加(P〈0.05),而螺旋藻各剂量组腹主动脉损伤轻于HHcy模型组,PCNA阳性细胞数量亦较HHcy模型组减少(P〈0.05)。结论螺旋藻能有效降低HHcy大鼠血浆Hey浓度,降低HHcy所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对HHcy所致的动脉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脑梗死及颈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 对14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血浆Hcy水平测定,根据血管动脉硬化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Hcy水平,对部分高Hcy水平患者给予补充维生素B12、叶酸治疗1月后,观察Hcy水平的变化.结果 随着动脉硬化程度的加重,Hcy水平明显增高,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结论 Hcy水平升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及颈动脉硬化程度有一定关系,补充维生素B12、叶酸可明显降低Hcy水平,维生素B12、叶酸的缺乏可能是导致Hcy水平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侧颈总动脉(CCA)闭塞患者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方式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选择9例双侧CCA闭塞患者和27例健康成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颅内外动脉,观察CCA闭塞患者颈外动脉(ECA)反向血流入颈内动脉(ICA)、大脑后动脉(PCA)P1段峰值血流速度(Vs)是否大于健康成人的Vs值,从而判断ECA、Willis环后交通动脉(PCoA)侧支循环代偿途径.结果 9例患者均双侧ECA反向血流后进入ICA;2例双侧PCA的P1段Vs大于健康成人,7例单侧PCA的P1段Vs大于健康成人.结论 双侧CCA闭塞患者存在ECA、PCoA两种侧支循环途径,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实时评价其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刘永福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9):1385-1386,F0003
临床上常常由于各种原因经颈内静脉穿刺建立血管通路,然而颈内静脉穿刺可能导致各种并发症。颈内静脉与颈总动脉之间的解剖关系存在各种变异,并且受年龄、不同的位置以及头部体位等因素的影响。详细了解颈内静脉,颈内静脉与静总动脉的解剖关系及其影响因素,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肾内段动脉阻力指数(RI)、肾脏长轴等进行测定,以肾动脉造影结果为对比参考,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肾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次58例患者中共113根肾动脉进行检查,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相比,敏感性60.0%,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83.0%,阴性预测值60.6%;将113根肾动脉分为健侧组48根,患侧组65根,患侧组的肾脏长轴、PSV、RI与健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准确度较高,但敏感性一般,用于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单降脂组(阿托伐他汀组,115例)和双降脂组(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组,117例),于治疗第1天和第14天检测患者血脂情况,比较两种降脂方案对患者血脂的影响,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各种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双降脂组患者TG、TC及LDL-C均低于单降脂组(P<0.05),但两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随访1年后,双降脂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单降脂组(P=0.026),但终点事件中,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因缺血性卒中/TIA、心血管意外和其他动脉闭塞而住院治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比较,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降脂效果更安全、有效,且在脑卒中二级预防及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可能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赵守财  杨倩  吴雪松  倪进军  薛莲  周志明 《安徽医药》2016,20(11):2055-2060
目的 比较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和颈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手术成功率和围手术期及近期不良事件,探讨颈动脉闭塞血管内再通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颈动脉CAS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和颈动脉闭塞再通术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危险因素及颈动脉狭窄CAS术和闭塞再通术中及术后相关因素、围手术期及随访结果。结果 共有54例颈动脉狭窄和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5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均成功置入支架而纳入狭窄组;17例颈动脉闭塞患者,再通失败2例,成功再通并置入支架患者15例并纳入闭塞组。狭窄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3%~18%,技术成功率为100%。闭塞组术后残余狭窄率为0~30%,平均为17%~22%,但是再通技术成功率为88.2%。两组病例中狭窄部位、术后心动过缓、术后低血压及高灌注综合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支架长度、球囊预扩、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闭塞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支架长度、保护装置的应用与否、支架长度及手术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围手术期并发症:狭窄组小中风2例,大中风0例;闭塞组小中风1例、大中风1例。总体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其中狭窄组为3.7%,闭塞组为13.3%。但颈动脉闭塞组与狭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总临床成功率为98.6%。2月至1.5年随访,无支架内再狭窄及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颈内动脉闭塞再通术是安全可行的,患者耐受性较好,但由于颈动脉闭塞病例数较少,技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可能过高,潜在的严重并发症可能被低估,今后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颈动脉加压注射降纤酶和普鲁卡因与常规静脉用药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时效关系。方法6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静脉滴注降纤酶、低分子右旋糖酐、舒血宁注射液和脑复康;试验组在静脉滴注上述药物的基础上加经颈总动脉加压注射降纤酶和普鲁卡因,比较两组的有效率,以及试验组的病程与疗效的关系。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3.8%,其中发病24h以内患者的治愈率为72.7%,发病24h以上者治愈率为28.6%;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1.9%,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尽早经颈动脉注射上述药物可明显提高脑梗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梁雄飞  林燕 《安徽医药》2018,22(4):621-623
目的 观察分析颈动脉超声评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合并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从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该院收治的CAD合并ICVD患者中,随机选取180例纳入此研究领域中,均经血管造影确诊,采用颈动脉超声(即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对颈动脉、颅内动脉进行检查,并分为动脉狭窄组、动脉非狭窄组,分析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结果 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颅内动脉狭窄患者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增厚、颈动脉狭窄比例较非狭窄组患者更高,多发斑块、不均质斑块、IMT增厚、颈动脉狭窄与CAD合并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针对CAD合并ICVD患者实施颈动脉超声检查,可更加准确地筛选心脑血管高危人群,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筛选本院的住院、门诊及健康查体者150例,其中颈内动脉狭窄组90例,对照组60例,颈内动脉狭窄组应用颈动脉彩超检查,狭窄程度轻、中、重度者分别为35例、29例、26例。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观察患者颈动脉不同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颈内动脉狭窄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内动脉狭窄组各组MMSE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内动脉狭窄程度与认知功能MMSE评分呈负相关,即颈内动脉狭窄越重,MMSE评分越差,认知功能障碍越严重。结论颈内动脉狭窄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狭窄程度与认知障碍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随着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增加,认知功能障碍加重。  相似文献   

19.
李一  李玉静  臧海英  康燕婕  王一飞 《河北医药》2010,32(20):2822-2824
目的探讨一过性黑礞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关系。方法选择眼科确诊的一过性黑礞和非一过性黑礞患者各80例为调查对象,均行颈动脉彩色超声检查和血液生化检查:比较2组颈动脉硬化程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结果高血压史、脂代谢异常史、IMT增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分类、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狭窄程度、狭窄部位与一过性黑礞有关联,OR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胆固醇(LDL)、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升高及HDL水平降低与一过性黑礞有关联(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TG、FPG、SBP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过性黑噱的危险因素,其中有重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者发生一过性黑礞的危险性比无狭窄者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一过性黑礞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颈内动脉狭窄≥80%的患者38例,全部均行全脑血管造影(CAG)、颈部超声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并采用3种不同支架治疗;6月后复查上述检查。结果 38例操作顺利,临床并发症少,3例(7.9%)发生短暂性脑块血发作(TIA),1例(2.6%)发生脑栓塞,3例(7.9%)发生过度灌注综合征;所有病例影像学评价成功,TCD检查血流恢复正常或明显好转;33例(86.8%)临床症状完全消失,3例(7.9%)好转;6月后CAG显示仅2例(5.3%)发生血管再狭窄。结论 CAS技术治疗颈内动脉高度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