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直肠息肉病理检查结果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春晓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11-112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的病理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结直肠息肉患者病理诊断结果。结果3480例患者肠镜检查中检出息肉450例(12.93%),癌变40例(8.89%);其中炎性息肉210例、增生性息肉40例,两者未发生恶变;腺瘤性息肉200例,发生癌变40例,以绒毛状腺瘤癌变最高(P〈0.05);年龄大、息肉体积大、广基、右半结肠、多发息肉癌变发生率高见(P〈0.05).结论结直肠息肉发生率较高,恶变与患者年龄、息肉大小、发生部位、息肉形态、单发或多发等情况有关,腺瘤样息肉与结直肠癌关系密切,故发现息肉均应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息肉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陈杰 《微创医学》2011,6(5):417-419
目的研究结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通过电子结肠镜诊断的42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肠镜结果资料。结果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大肠癌77例(18.12%),其中发生在左半结肠及直肠52例,发生在横结肠至盲肠25例;结直肠息肉68例(包括幼年型息肉)(16.00%);结直肠炎症改变117例(27.53%);溃疡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73例(17.18%);肛周疾病81例(19.06%);其他9例(2.12%)等。大肠癌及息肉者男性比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结论结直肠癌及息肉是下消化出血的主要原因,年龄、性别等与病因相关。  相似文献   

3.
<正>肛门疾病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内科疾病,包括痔疮、肛裂及肛周脓肿等疾病,一般为良性病变,但是随着疾病的发展可能渐渐演化为合并结直肠病变,结直肠疾病主要包括结肠息肉、结肠癌及结肠黑变病等~([1]),主要累及消化系统,表现为腹痛、腹泻、便血、息肉脱垂等症状,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因此若是可以在发病前期检查出病变,对于患者病情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本研究就结肠镜检查患有肛门疾病  相似文献   

4.
林坚  王舒莉  武秀燕 《浙江医学》2010,32(7):1034-1035
目的 通过分析电子肛肠镜在体检中的应用情况,评估其应用价值,提高对肛门直肠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随机选取2009年在我院分别接受电子肛肠镜和普通肛门镜检查的人员各3 000例,选择痔病、肛瘘、肛乳头肥大、直肠息肉、慢性直肠炎、直肠癌6种疾病的检出率进行比较,评价电子肛肠镜检查法在体检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电子肛肠镜检查法对直肠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普通肛门镜检查.结论 电子肛肠镜检查是一种简便、准确的检查方法,值得在健康体检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息肉癌变的相关因素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1324例电子结肠镜检查以及治疗的结直肠息肉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分析影响结直肠息肉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1324例结直肠息肉中,338例有临床症状,110例存在癌变或同时伴有肠癌,有症状息肉的癌变或伴有肠癌发生率为25.5%(338/1324)。经电子结肠镜电灼法切除868例(共1674粒息肉),开腹息肉切除术164例(共630粒息肉),行包括息肉的肠段切除8例,行结肠癌根治切除术97例,8例姑息性癌肿切除术。结论年龄≥61岁、直径≥2.0cm、多发息肉、广基分叶状、伴有下消化道症状的左半结肠腺瘤性息肉的癌变和伴发结直肠痛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单发的带蒂小息肉、分化良好以及明确良性者,经电子结肠镜切除是安全的,局部多发、直径较大、广基无蒂息肉应开腹手术,伴肠癌息肉、有癌变的较大息肉则应当按结直肠癌行肠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对689例不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结果表明,大肠息肉219例(31.8%),大肠新肠127列(18.4%),慢性结肠炎102例(14.8%),炎症性肠病66例(9.6%),肛门肛周病变122例(17.7%),血管为11例(1.6%),肠寄生虫病3例(0.4%),阴性病例39例(5.7%),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94.3%。本文还就各种肠腔病变的肠镜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结肠镜在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便血患儿进行成人肠镜检查并电切除治疗息肉,分析息肉的临床表现、镜下形态、病理特点,评估其安全性。结果:85%便血患儿发现结直肠息肉,临床症状主要为便血(35/35),腹痛(5/35),肛门有肿物脱出(9/35),粪便表面可见沟槽(6/35),直肠指检可触及肿块(8/35)。35例患儿发现息肉共38颗,单发占91.4%(32/35),多发3例,大小多数在2cm左右。息肉主要在直肠占73.7%(28/38),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共占92.1%(35/38)。息肉均在肠镜下成功微创电切治疗,术中、术后无肠出血、肠穿孔并发症,电切成功率为100%。息肉病理检查,多数为幼年性息肉占73.7%(28/38),少数为增生性息肉占15.8%(6/38)和炎性息肉占10.5%(4/38)。术后未再便血。结论:结直肠息肉是小儿便血的最常见原因,息肉主要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多为单发,病理以幼年性息肉为主,电切息肉后未再便血。成人结肠镜对小儿出血性结直肠息肉的检查和微创电切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某油田职工健康体检人群结直肠腺瘤息肉患病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体检并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河北省华北油田地区职工2000例,根据肠镜检查结果分为结直肠腺瘤息肉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并分析结直肠腺瘤息肉病人临床与病理特征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00例受...  相似文献   

9.
痔疮是人类特有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有关资料表明,肛门直肠的疾病发病率为56.7%,痔占所有肛门直肠疾病89.25%,其中内痔最为常见,占所有肛肠疾病52.19%。男女均可得病,女性的发病率为67%,男性的发病率为53.9%,以女性的发病率为高。任何年龄都可发病,其中20~40岁的人较为多见。痔疮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根治率低。手术切除治疗的创面大,伤口疼痛剧烈,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1岁。2010年4月检查发现大便潜血阳性,按“痔疮”治疗2个月,大便潜血仍然阳性,并腹胀、腹痛1个月余。电子肠镜检查见多发性息肉,直肠距肛门8锄处见3cm×5cm隆起,表面分叶状,顶部溃烂,覆污苔和血迹。诊断为直肠癌。在全麻下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1.
杨芳  程印蓉 《西部医学》2014,(1):91-94,99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结直肠病变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结直肠病变患者在常规清洁肠道后,将胃肠助显弃从肛门灌入肠道后应用超声经腹从直肠到回盲部行纵横多方位、多切面、完整连续扫查后再从回盲部到直肠行连续扫查,并记录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以肠镜检查及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结果超声检查对结直肠病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将胃肠助显剂从肛门灌入肠道后经腹部超声检查结直肠病变患者诊断准确率高,经济简便,能够与肠镜检查形成互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外周血血脂及尿酸水平对结直肠息肉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10月在本院收治的经肠镜及病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患者191例为研究组,经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者176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肠镜检查,检测血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研究组UA、TC、TG和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息肉患者的UA水平与HDL-C水平呈负相关(r=-0.231,P0.05),与TC、TG、LDL-C呈正相关(r=0.332,r=0.181,r=0.220, P0.05)。结论外周血TC、TG、LDL-C以及UA升高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相关,同时结直肠息肉患者UA水平与血脂指标存在相关性。在治疗结直肠息肉疾病时,需培养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降低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对221例下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所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阳性率高达93.2%,可明确出血部位者占66.1%,其中结脑息肉占首位,(2)息肉明显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多见于15~30岁者,肠癌好发于乙状结肠和横结肠,多见于40-60岁者,且以男性为主;(3)与X线钡剂灌肠检查对比,显示内镜诊断价值高于X线检量;(4)与病理诊断对比,符合率高达94.8-100%。文中对下消化道出血的四大病因——息肉、恶性肿瘤、炎症及其它(渍疡性结肠炎、直肠孤立性溃疡、结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寄生虫病、正常肠粘模)进行了讨论。认为下消化道出血者应常规予全结肠纤维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分布特点。方法对。705例本院2000年1月一2003年12月间,下消化道出血的老年患者经肠镜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资料表明,下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依次为结肠癌267例,占37.9%;结肠息肉163例,占23.1%;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63例,占8.9%;炎症性肠病19例,占2.7%;缺血性结肠炎19例,占2.7%。结论结肠癌、结肠息肉、肛周疾病(包括内痔、肛裂及肛管炎等)、炎症性肠病、缺血性结肠炎等疾病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要重视对老年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肠镜的检查。  相似文献   

15.
113例直肠癌首诊误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的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率。方法对209例诊治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诊误诊113例,误诊率为54.07%,其中误诊为痔疮60例,慢性痢疾21例,肠炎17例,息肉7例,其它8例。结论倡导规范的肛门直肠指检及电子肠镜检查,警惕痔疮等良性病合并直肠癌的可能性,可提高直肠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6.
肛门直肠术后尿潴留的排尿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选择40例肛门直肠术后尿潴留患者,临床表现为肛门直肠术后自感有尿、且小腹涨满,无法排尿者。均为本院2003年2月~2003年12月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6岁~48岁、平均38岁;病程2年~5年、平均3年;其中直肠癌3例、直肠息肉5例、肛裂7例、痔疮25例。尿潴留患者在术后4h内适当松解敷料,用热水袋热敷患者会阴和下腹部缓解尿道肛门括约肌痉挛。  相似文献   

17.
曲彤烁  张立平  王林恒  王磊  姚玉璞 《西部医学》2023,35(11):1620-1624
目的 探讨便秘型与腹泻型结直肠息肉之间的临床特点及上皮内瘤变,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1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电子肠镜检查并发现结直肠息肉的8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统计软件分析便秘型(n=412)与腹泻型(n=440)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上皮内瘤变的合并情况。结果 便秘型结直肠息肉患者以女性居多,腹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以男性居多,且年龄多在50~69岁之间;便秘型患者易合并结肠黑变病和憩室,腹泻型患者易合并末端回肠炎和内痔;两类型患者息肉分布部位主要集中在左半结肠,以直肠、乙状结肠、横结肠为主;病变部位位于乙状结肠、直肠、升结肠且直径≥1.0 cm的管状腺瘤和绒毛管状腺瘤更易合并上皮内瘤变。结论 便秘型与腹泻型结直肠息肉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疾病存在统计学差异,上皮内瘤变无统计学差异。对于50岁以上人群应及早进行正规肠镜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灶,对于结直肠癌的预防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仿真结肠镜在结直肠肿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仿真结肠镜对结直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9例经电子结肠镜证实的结直肠肿瘤患者进行仿真结肠镜检查。并将两者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9例患者仿真肠镜检查获得成功,无并发症,结肠癌的发现率仿真结肠镜与结肠镜相同,符合率达100%,结肠息肉:结肠镜发现25枚,仿真结肠镜检出16格,两者符合率分别为:息肉直径<1.0cm为90.0%,-0.5cm为62.5%,<0.5cm为28.65,结论:仿真结肠镜检查迅速方便,无创伤,尤其对结直肠癌和直径>0.5cm息肉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689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肠镜检查,结果表明,大肠息肉219例(31.8%),大肠癌127例(18.4%),慢性结肠炎102例(14.8%),炎症性肠病66例(9.6%),肛门肛周病变122例(17.7%),血管病变11例(1.6%),肠寄生虫病3例(0.4%),阴性病例39例(5.7%),肠镜对下消化道出血病因确诊率94.3%。本文还就各种肠腔病变的肠镜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梁正林 《微创医学》2007,2(5):496-497
我院2000年1月至2007年3月对210例中青年患者行纤维结肠镜及电子结肠镜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10例患者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最大59岁,最小23岁。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血便、大便习惯改变等。慢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者多有腹痛、腹泻、便秘,肠息肉、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痔疮者则以血便、脓血便为常见症状。病程3个月至10余年,以慢性结肠炎、结肠功能紊乱和结、直肠息肉等病程最长,结、直肠癌者,病程多在1年以内。1.2方法采用日本产OlympusCF30I型肠镜、FUJIFILM VC-88WN型电子结肠镜,每次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