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代王  靖宽和 《重庆医学》1999,28(3):239-239
患者.女,27岁,1998年5月14日因颈部包块2年,消瘦、乏力、失眠5月、在第三军医大附院,经颈部包块(大小约1.5cm×1.5cm)活检术检查,病理诊断“颈部淋巴结结核”。术前血常规检查WBC6.5×109/L,N0.6,L0.4,血小板117×109/L。,Hb107g/L,肝功能检查正常,术后摄后前位胸片示”右下肺第四前肋间内中带见少许密度不均的班片状影、边界欠清”,痰涂片查抗酸杆菌三次均为阴性(一),最后诊断为“左颈部淋巴结结核,右下肺结核”,5月18日INH0.3每日1次,RFP0.…  相似文献   

2.
抗结核药常见不良反应中的血液系统异常易漏诊。现报告1例引起急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以引起大家重视。  相似文献   

3.
利福平致严重血小板减少出血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泽福 《四川医学》2003,24(8):785-785
患者 ,男 ,2 8岁。因眼红皮肤瘀点 3d ,鼻衄半天入院。 6年前因患肺结核抗结核治疗 3个月 ,X线胸片提示已愈 ,自行停药。 7d前体检发现右上肺结核而行抗结核治疗 ,发生出血后而停用。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眼球结膜下广泛出血 ,左鼻腔油纱填塞 ,口腔粘膜、唇、舌面血泡 ,四肢、胸背部皮肤瘀点和瘀斑。心肺腹部未见异常。B超提示脾轻度大。血常规 :WBC 5 4×10 9/L ,Hb 15 3g/L ,PLT 9× 10 9/L ;凝血三项 :PT 14 4s ,APTT 5 4 1s ,Fbg3 15g ,肝功能、肾功能均正常 ,血块收缩不全。骨髓巨核细胞正常。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相似文献   

4.
头孢唑啉钠致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氯氮平致血小板减少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氯氮平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抗精神病,其不良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较少见。现将所观察到的1例血小板减少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董力 《包头医学》2010,34(1):19-20
目的:探讨一线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喷丁、乙胺丁醇、吡嗪酰胺)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发生机率。方法:按统计学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1月~2009年9月以来本院住院肺结核初治患者53例,了解药物性肝炎发生率。结果:53例初治患者中有8例出现用药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15%。结论:药物性肝炎在临床一线抗结核药治疗过程中发生率高,应予高度重视,定时检测肝功能,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抗痨疗程完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引起药物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2例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的临床资料。结果:抗结核药引起药物热多在抗痨头2月内,其中以利福平最多见。结论:在抗结核病的过程中,如在用药后2月内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应考虑药物热的可能,以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8.
抗结核药致剥脱性皮炎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平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93-593
抗结核药物过敏导致剥脱性皮炎罕见。现将抗结核药致剥脱性皮炎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例62岁女性患者,服用板式抗结核组合药近3月出现全身皮肤广泛性潮红,肿胀,干燥,上覆盖糠状鳞屑,手掌蹠处呈手套、袜子状大片脱屑、增厚、手足指节见皮肤皲裂、患者自己感皮肤灼热、剧痒、疼痛.停药后给予抗过敏治疗,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10.
1例61岁女性患者因血小板减少原因待查入院。入院时PLT 0×109/L,2周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治疗三叉神经痛。入院后给予肾上腺色腙、酚磺乙胺、氨甲苯酸、白眉蛇毒血凝酶防治出血、奥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入院第2天、第3天、第4天复查血小板分别为:7×109/L、PLT:17×109/L、50×109/L,期间未再出现口腔渗血及活动性出血。患者于第5天出院,未再随访血常规。  相似文献   

11.
12.
13.
<正> 1 临床资料1.1 资料 患者,王××,女,40岁。于1999年12月28日来我所就诊,诊断为Ⅲ型肺结核进展期。查体:体温36.5℃,脉博70次/,血压16.2/9.6kPa,心率整齐,未闻及病理杂音,双肺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肝脾未触及,X线胸片示:Ⅲ上/(一)进展期。1.2 治疗方案 异烟胼每日0.4g,利福平每日0.6g,吡嗪酰胺1.50g,肌注链霉素0.75g,该患者于服药后28h出现牙龈出血,浑身出现大小不等出血点,有的成片状瘀血斑。诊断  相似文献   

14.
15.
张民  李秀娟 《甘肃医药》2012,(10):800-801
目的:探讨患者使用夫西地酸钠后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可能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查房过程中出现的1例夫西地酸钠引起血小板减少病例进行因果分析。结果:患者血小板减少与夫西地酸钠的使用存在时间相关性。结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DITP)可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临床应用可致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时,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症,同时做好药学监护。  相似文献   

16.
张杰 《安徽医学》2009,30(12):1454-1455
目的探讨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24例的肺结核患者抗结核治疗后出现肝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结核药所致肝损伤多见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多发生于用药的第1~8周,发生率8.54%。结论对抗结核药致肝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的治疗,可以使患者的肝功能恢复正常,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抗结核治疗疗程。  相似文献   

17.
18.
<正>药源性流感样综合征(DFS)是由药物诱发的以寒战发热(体温37.5℃~38.5℃,但很少超过39℃)、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候群为主,伴或不伴有全身不适、鼻塞、流涕、皮疹等表现的一组症状群,常被漏诊或误诊为一般的病毒性感冒  相似文献   

19.
代阳  卢家桀  雷秉钧  杨尧 《四川医学》2005,26(8):866-866
患者,男,52岁,因发热,尿频,尿急,尿痛1d于2004年6月13日入我院。患者于入院前1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伴尿频、尿急、尿痛、无畏寒、寒颤,无咳嗽、咯痰、腹痛、腹泻。患者2个月前在南京某医院诊断“结核性胸膜炎”,予异烟肼0.3g,1次/d,利福喷叮0.6g,2次/周,吡嗪酰胺0.75g,1次/d,抗结核治疗,一直服药至入院当日。抗结核治疗前(2004年4月15日)在当地医院查白细胞为7.9×109/L,中性粒细胞0.67,服药期间,定期检测肝功,未监测血常规。既往有双足部真菌感染,但一直未使用抗真菌药物。其他药物史、职业接触史无特殊。体格检查:T39℃,P1…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结核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治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显得更为迫切。由于抗结核药物应用随之增多,多药联用及用药时间相对较长,使药物性肝损害发生机会增加,如何解决其治疗矛盾是结核病化疗面临的特殊问题。1990年1月~2004年11月我院收治肺结核共215例,其中发生药物性肝炎25例,现对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25例中男18例(72%),女7例(28%),男女之比为2.6∶1;年龄16~35岁者4例(16%),35~60岁者8例(32%),≥60岁13例(52%);体重<50 kg者14例,>50 kg者11例。HBV-M(1、3、5项)阳性2例(8%)、HBV-M(1、4、5项)阳性6例(24%),HBV-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