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狼疮肾炎(LN)肾小管间质病变(TIL)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按照TIL评分标准对35例LN患者肾活检组织进行分级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LN患者的TIL发生率为100%,TIL1级20例,可为WHOⅡ~Ⅴ型,TIL2级12例,以WHOⅣ型为主,TIL3级3例,均为WHOⅣ型。随着TIL评分增加,肾小管功能显著下降,尿NAG水平明显升高,且在血肌酐正常时已有升高(P〈0.05)。T  相似文献   

2.
肾脏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最常侵犯的器官之一,活检或尸解发现几乎100%(?)及肾脏,而临床有狼疮性肾炎(LN)表现者约50%~80%。现就我院1982年1月~1991年1月收治的99例 SLE 病人中的80例 LN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谢勇  李雪峰 《医学文选》2002,21(3):280-281
目的 了解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 对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肾活检检查,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多为Ⅳ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慢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或Ⅳ型,Ⅱ、Ⅲ、Ⅳ型者临床常现狼疮活动,Ⅴ型呈临床非活动状态,临床活动指数与病理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李斌  张跃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2):233-234,247
目的探讨2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0年12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25例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和预后特点。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为80%,病死率为20%。生存组患者的尿蛋白定量、可溶性补体受体(human soluble complement receptor,SCR)含量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CCR趋化因子受体(chemokine CCR receptor,CCR)、C3补体的含量显著高于死亡组患者。狼疮性肾炎合并其他受损的器官数目越多,患者的病死率越高。结论狼疮性肾炎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多器官功能损害者的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李映梅 《安徽医学》1992,13(3):33-36
<正> 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所致狼疮性肾炎(简称LN),多数死于尿毒症。本院自1985年元月至1989年9月收治SLE56例,其中LN42例,占75%。因此LN的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兹将42例LN临床特征分析及治疗初步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4例,女38例,男∶女为1.0∶9.5。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30.2岁。17~30岁22例,31~40岁15例,41~50岁3例,51~56岁2  相似文献   

6.
赵志权  何联义  徐子欣 《广西医学》1999,21(6):1292-1294
狼疮性肾炎(LN)是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而以急性肾功能衰竭(ARF)为主要表现者不多见,但该类型病情发展迅速,短期发生尿毒症,预后严重。现对近年收治的13例病人作一临床分析,以提高对LN合并ARF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收集1990年2月至1996年2月住院治疗的LN全并ARF13病例。(1)LN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诊断标准(1)。(2)肾功能损害短期内出现少尿或无尿,血肌酐、尿素迅速上升达ARF标准。(3)排除其它疾病所致的ARF。13例中男性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4.30±6.05)岁,LN起病后发生A…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进行血液灌流治疗,以清除致病抗体及其免疫复合物.方法:选择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运用DNA免疫吸附柱治疗.结果:30例狼疮性肾炎吸附后1~2天发热、关节痛消失,2周(86.8%)皮损消失,血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无影响,所治疗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访12~44个月,与未用此法治疗对照组3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相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病死率显着下降(P<0.01).结论:DNA免疫吸附剂对狼疮性肾炎效果好,并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报告狼疮性肾炎(LN)57例临床分析,就其诊断与治疗作一初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普遍合并有LN,本组占80.2%。LN的诊断有时很困难,临床上易漏诊或误诊。在未开展肾活检的基层医院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谢勇  李雪峰 《微创医学》2002,21(3):280-281
目的了解狼疮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的关系.方法对25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行肾活检检查,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者病理多为Ⅳ型,急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慢性肾炎综合征者为Ⅱ型或Ⅳ型.Ⅱ、Ⅲ、Ⅳ型者临床常现狼疮活动,Ⅴ型呈临床非活动状态,临床活动指数与病理活动指数无相关性.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表现复杂,肾脏是主要受累器官,狼疮性肾炎临床与病理之间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狼疮性肾炎并甲状腺功能改变1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改变的发生率、与狼疮活动度和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132例LN患者血FT3,FT4,TSH进行监测。结果 132例LN患者中21例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其发生率高达15.9%,多发生在狼疮活动期患者,随着狼疮病情好转,甲减好转。结论 LN是发生甲减的高危人群,LN控制,甲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邢洁  鲁盈 《浙江医学》2011,33(10):1447-1449,1455
目的探讨老年狼疮肾炎(LN)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LN患者26例(发病年龄≥50岁),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50例中青年LN患者(发病年龄〈50岁)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与肾病理特点。结果老年组男性发病率和误诊率均较对照组增高,确诊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老年组血尿发生率和24h尿蛋白排泄量均低于对照组,但高血压发生率和血肌酐水平高于中青年组;肾脏病理类型分布老年组与中青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Ⅳ型、V型多见,临床上多表现为肾炎综合征和’肾病综合征;老年组血清抗核抗体水平及特异性抗体(抗双链DNA、抗Sm抗体)阳性率偏低。在治疗上起始激素用量明显低于中青年组,近期疗效相仿,但副作用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结论老年LN患者男性发病比例增高、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低,容易误诊和漏诊:老年LN患者血尿、蛋白尿水平低于中青年组,但血肌酐显著增高;治疗上对于老年LN患者应严格掌握激素使用指征及剂量,密切监测副作用,注意并发症的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2.
儿童狼疮性肾炎3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儿童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肾脏病理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LN患儿(其中30例有完整肾病理检查资料)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病理检查资料。结果:35例LN患儿中,男11例,女24例,男:女=1:2.2,平均发病年龄为10.1岁,发病高峰为10—14岁女性患儿(占42.9%)。35例患儿以肾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者占42.8%,最常见的临床症候为肾病综合征(65.7%);肾外症状以发热(60%)、皮肤损害(57.1%)、关节炎(40%)等多见;实验室检查以贫血(45.7%)、补体C3下降(77.1%)、抗核抗体(ANA)阳性(85.7%)、抗ds-DNA阳性(51.4%)常见。30例肾活检均异常,病理类型以Ⅳ型LN最多,占70%,其次是Ⅱ型占16.7%。其中3例重复肾活检,Ⅳ型转Ⅲ型2例,V型转Ⅳ型1例。结论:儿童期LN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B7-H4分子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肾脏组织及血清中的表达。方法收集90例LN患者,急性肾外伤患者3例,20例无肾炎的SLE患者和健康体检者20例,SLEDAI评分评估LN的疾病活动性。16例LN患者接受肾活检和肾脏病理检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肾脏病理组织中B7-H4抗原表达;ELISA法检测LN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可溶性B7-H4(soluble B7-H4 sB7-H4)的含量,并分析LN患者sB7-H4和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B7-H4抗原表达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胞浆中,LN患者切片中5个视野下平均B7-H4阳性肾小管数百分比(45±16)%明显低于对照人群(86±11)%(P﹤0.05),并且和肾脏组织中的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明显负相关(r=-0.476,P=0.02)。LN患者sB7-H4含量为(58.20,中位数)ng/ml、(70.57±27.24)ng/ml、(69.12±29.31)ng/ml三者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正常对照(70.57±27.24)ng/ml和无肾炎的SLE患者无明显差异,其和SLEDAI明显正相关(r=0.353,P=0.005)。另外,LN高度活动组sB7-H4含量(74.40±31.95)ng/ml明显高于中度活动组(51.89±21.79)ng/ml(P=0.017)。结论 LN患者中B7-H4分子的表达可能参与了LN的疾病进展,但其具体机制尚需要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狼疮肾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外狼疮活动情况。方法 对 1 990年至 1 998年间住院并定期进行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的狼疮肾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 6 9例透析前后肾外狼疮活动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透析前 1个月至 3月 3 5 %(2 4 /6 9)的狼疮肾炎终末期肾衰患者具有肾外狼疮活动表现 ,透析第 1年中狼疮活动病例较透析前增加 5 7%(3 9/6 9) (P <0 .0 5 )。以后 ,随透析时间延长狼疮活动逐渐减少 (P <0 .0 5 )。抗核抗体 ,抗双链DNA抗体 ,低C3血症阳性率也随时间延长降低 (P <0 .0 5 )。结论 狼疮肾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开始透析第 1年狼疮活动增加 ,短期激素治疗缓解肾外狼疮活动症状。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水平与狼疮肾炎(LN)病理类型及其活动性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狼疮肾炎34例进行肾脏病理,非狼疮肾炎76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的AnuA水平,并与LN病理类型及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SLE组中血清AnuA水平(107.2±86.5)RU·mL-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4±14.0)RU·mL-1(t=8.37,P〈0.05);狼疮肾炎组血清AnuA水平(115.0±87.0)RU·mL-1明显高于非狼疮肾炎组(68.1±49.3)RU·mL-1(t=4.28,P〈0.05);各肾脏病理类型的血清An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型III型LN患者血清AnuA水平高于V型II型,V型又高于II型(P〈0.05)。血清AnuA与活动指数(AI)呈正相关(r=0.69,P〈0.05),与慢性指数(CI)无显著相关性。血清AnuA水平与肾脏病变临床活动度的关系表现为:血清AnuA水平由高向低依次为肾炎复发组、尿蛋白复发组、部分缓解组、持续活动组和完全缓解组;肾炎复发组和尿蛋白复发组显著高于其它活动度组(P〈0.05),肾炎复发组又显著高于尿蛋白复发组(P〈0.05)。结论 AnuA水平与SLE患者肾脏损害显著相关,不同肾脏病理类型的血清AnuA水平表达有差异,可用于评估临床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慢性肾炎患者1 356例进行肾血流量分析,得出慢性肾炎病程长短、临床分型及肾功能与肾血流量的关系。方法:患者行同位素肾图检查。结果:患者病程越长,其肾血流量越低;肾病型与肾功能正常组患者肾血流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慢性肾炎普通型和高血压型比肾功能正常组肾血流量显著降低(P<0.01);慢性肾炎肾功能正常的患者与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比较其肾血流量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肾血流量大小可反映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与狼疮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有关的临床和免疫学高危因素,及其与狼疮肾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60例确诊狼疮肾炎患者,其中21例发展为终末期肾病需要透析治疗.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方法分析狼疮肾炎发展至终末期肾病需透析与狼疮肾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相关性,以及与狼疮肾炎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GFR降低和抗ds-DNA抗体等暴露因素在两组间存在差异,多因素分析高血压病史、GFR降低在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肾活检病理分型Ⅳ型和Ⅴ型狼疮肾炎与狼疮肾炎发展为终末期肾病有相关性(P<0.05).结论 高血压病史、GFR降低为狼疮肾炎的主要危险因子.Ⅳ型和Ⅴ型狼疮肾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8.
闭闵  李家燕 《广西医学》2003,25(9):1597-1598
目的 :探讨活动性指数 (AI)与慢性指数 (CI)对狼疮性肾炎 (LN)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 4 8例LN患者的肾活检标本予半定量法评分 ,并对不同分值AI、CI的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I≥ 1 0组与AI <1 0组疗效无显著差异 (P>0 0 5 ) ,对AI≥ 1 0组予强化治疗 ,可大大提高缓解率 ;CI≥ 6组与CI<6组疗效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结论 :AI值越高 ,应予积极治疗 ,AI≥ 1 0 ,强化治疗可改善预后。CI值越高 ,疗效越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与方法通过对25例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衰患者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措施。结果病人均属狼疮活动状态,肾脏病理改变以Ⅳ型较多见,且预后还与受累脏器的多少及损害程度相关。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及环磷酰胺联合冲击治疗,总有效率60%。结论 狼疮性肾炎并急性肾衰是肾科的危重症,而早期的强有力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