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鼻部支架是由上1/3的骨性支架和下2/3的软骨支架构成的三棱锥体结构,是鼻外形和功能的解剖结构基础。功能性鼻整形手术主要通过调整骨和软骨性支架的异常,达到外形和功能的同期改善。本文介绍了外鼻美学特征、鼻部皮肤软组织结构、鼻部支架(包括骨和软骨性鼻锥)、鼻小叶和鼻腔,并提出鼻背软骨的概念,对键石区在功能性鼻整形中的作用有了新的认识,强调了隔背软骨的重要性。功能性鼻整形手术前,要准确定位引起表面标志异常和通气功能障碍的解剖部位,精准手术,才能获得患者和医生均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的解剖结构来改善鼻通气功能,同步改善外鼻的面部表情及美观功能的手术技术。本文围绕“鼻外伤畸形”这一专病,结合大量的国内外文献,阐述了功能性鼻整形术的各种要点,详细叙述了鼻骨骨折、鼻眶筛骨折、鼻中隔骨折和偏曲.外伤后鼻畸形和鼻瓣区畸形5种疾病.同时介绍了在行功能性鼻整形术前后的主观性和客观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鼻整形手术技术的发展,对填充材料的使用有了更多、更深刻的理解。近年来,我国整形外科的专家们,针对汉族女性鼻部的美学特征,以及不同填充材料的应用特点,设计了一系列更精确的手术方式,使鼻整形手术更趋完善。结合汉族女性的鼻部特点,对鼻背部整形、鼻尖部整形、鼻整形术后并发症及鼻整形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整形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功能性鼻整形外科因其需要同时改善患者鼻部的外观及功能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功能性鼻整形领域的解剖学进展,对鼻部与功能相关的重要结构的解剖学研究进行回顾,为功能性鼻整形临床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鼻整形主要通过改变解剖结构进而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实现外形和功能的统一,其中既包括异常结构的矫正,也包括正常结构的保护。本文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和临床实践,对鼻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鼻部结构与外形的关系、鼻整形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以及保留性鼻整形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高读者对鼻整形相关功能、尤其是鼻阻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减张法”是保持鼻背软骨-鼻中隔软骨复合体完整性、通过解除张力而使其居中对称的方法。本文研究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主观和客观疗效。方法对67 例行鼻内镜辅助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的鼻畸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美学效果用电子测量尺测量和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鼻阻塞改善程度用鼻阻力计测量和鼻阻塞症状评分法评估。结果34 例I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2.24±1.68)度与术前(11.94±3.17)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3 例C型鼻畸形患者鼻畸形角度电子测量值术后(177.20±5.80)度与术前(158.34±9.96)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主观满意度很好53 例(79.1%),好13 例(19.4%),一般1 例(1.5%)。术后鼻阻塞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α=0.95,P<0.001)。术后随访期间所有患者未见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减张法功能性鼻整形手术有效、微创,适用于各种鼻畸形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整形术后感染导致鼻组织缺损行早期皮瓣修复的可能性、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方法:11例鼻整形术后感染患者,依照鼻整形手术亚单位原则,共行15例次早期皮瓣修复。缺损类型包括鼻背、鼻尖、鼻尖瘘孔;缺损面积1.5cm×1.2cm~2.0cm×2.5cm,瘘孔直径0.6~0.9cm。皮瓣类型包括鼻背瓣、菱形瓣和鼻小柱鼻尖瓣。观察修复后早期出现的鼻部结构改变及手术效果维持情况。结果:15例次皮瓣均Ⅰ期愈合。随访4~27个月,鼻外形及视觉效果良好,修复组织与周围皮肤在色泽、质地、光化性损害程度等方面匹配良好。2例鼻尖出现结构不对称,行皮下注射填充后解剖结构恢复。结论:依照鼻整形手术亚单位原则,早期合理选择个体化皮瓣修复方式,可获得较好的鼻功能性及美学效果,恢复患者社会生活交流能力。  相似文献   

8.
鼻整形按照手术目的可以分为美容性鼻整形和功能性鼻整形。功能性鼻整形是通过调整鼻部框架结构来改善鼻子的通气功能,手术过程中,外观也会发生改变。常见的功能性鼻整形病种有歪鼻、尾段鼻中隔偏曲、陈旧性鼻骨骨折、鼻软骨畸形、内外鼻瓣的塌陷和狭窄等。现将对功能性鼻整形的解剖学基础与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对功能性鼻整形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鼻整形主要通过改变解剖结构进而改善鼻腔通气功能, 实现外形和功能的统一, 其中既包括异常结构的矫正, 也包括正常结构的保护。本文结合近年发表的文献和临床实践, 对鼻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鼻部结构与外形的关系、鼻整形术对鼻腔通气功能的影响, 以及保留性鼻整形等方面进行阐述, 以期提高读者对鼻整形相关功能、尤其是鼻阻塞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功能性鼻整形手术是一种恢复或改善鼻的形状和功能的手术,在术中常用到植入或非植入性材料。3D打印是材料制造行业的一次技术革新,近年来在包括生命医学的多个科学领域发展迅猛。3D打印具有个性定制、精确制作的特点,这恰好与个体化需求明显的功能性鼻整形手术契合。本文就3D打印在功能性鼻整形手术术前规划和学习、术中辅助操作和引导、植入物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将应用3D打印与传统方法的功能性鼻整形手术进行对比,同时展望3D打印在该领域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