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髌骨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的方法与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的髌骨骨折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均随访1年,骨折愈合时间为(8.3±1.4)周,未出现相关并发症。36例患者术后1年时膝关节屈曲正常,2例患者膝关节屈曲受限。末次随访时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及本体感觉错误位置觉均较术前明显好转,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术中可效冲洗关节腔,可作为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两种方法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桡骨远端骨折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各相关参数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6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n=33),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为参照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用时、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但其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优良率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能减少手术出血量,加快骨折部位的愈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4.
胡海军 《江西医药》2006,41(10):759-760
目的探讨髌骨纵行骨折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髌骨纵型骨折采用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法治疗。结果9例膝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结论闭合复位中空镙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行骨折是有效可行的微创技术。  相似文献   

5.
《临床医药实践》2013,(10):752-754
目的:通过对需手术治疗的后踝骨折患者的临床分析,比较不同方式治疗后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出血少;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者骨折愈合时间较短。结论:对有手术指证的后踝骨折患者尽量采用闭合复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膝关节镜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纵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8月—2016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髌骨纵形骨折患者共15例,骨折移位>3 mm或关节面台阶>2 mm,在膝关节镜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结果 15例患者获得随访12例,随访时间6~11个月,平均7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7周(6~12周),采用HSS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其中优10例(83.3%),良2例(16.7%)。结论通过合适病例的选择,采用关节镜引导下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治疗髌骨纵形骨折,不破坏髌骨血运、在直视下复位固定骨折、临床疗效确切、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黄建  纪敏 《淮海医药》2014,(3):268-26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技术治疗AO-A2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均属AO分型A2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男17例,女11例,平均年龄73岁。全部采用闭合复位锁定板内固定治疗。手术均与伤后7 d内完成。结果 28例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率100%,随访8~15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无延迟愈合及畸形愈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按Edwar疗效评价标准评估手术疗效:优19例、良7例、可2例,无失败病例,优良率92.8%。结论闭合复位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AO-A2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愈合率高,是治疗此型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髌骨是人体最大的籽骨,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髌骨骨折常为粉碎性关节内骨折,及时精确的治疗可减少关节僵硬、股四头肌肌力减弱、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髌骨关节面台阶移位超过2 mm,必须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繁多,简单有效合理的内固定直接影响膝关节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9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及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明显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干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手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例尺桡骨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术,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治愈率、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并发症及预后。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治愈时间、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解剖复位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功能复位。结论闭合复位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尺桡骨双骨骨折的疗效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5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观察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切口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足部功能评分、临床疗效、治疗满意度、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满意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61.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67%,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足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显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足部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 CT 扫描指导跟骨骨折闭合复位术中固定方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拟行手术的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36例,分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18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18例,对闭合复位内固定进行患侧 CT 扫描,了解骨折具体移位形态,指导术中螺钉植入方式,并对术后3 d 及术后6个月的跟骨 bohler’s 角及跟骨高度进行测量、比较,并对跟骨功能进行 AOFAS(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组术后第3天bohler’s 角25.3°~40°(34.8±5.12°),跟骨高度41~54 mm(47.5±3.94 mm),术后6个月 bohler’s 角25.4°~39.8°(34.7°±5.15°),跟骨高度40~54 mm(47.4±5.29 mm),术后6月 AOFAS 评分优15足,良2足,可1足,优良率94.4%,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术后3 d bohler’s 角26.3°~39.6°(34.8°±5.24°),跟骨高度35.5~53.5 mm(47.6±5.25 mm),术后6个月bohler’s 角26.2°~39.7°(34.7°±5.24°),跟骨高度35.3~53.4 mm(47.5±5.29 mm),术后6月 AOFAS 评分优13足,良3足,可2足,优良率88.9%,两组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组间比较,跟骨高度和 bohler’s 角角度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闭合复位空心螺钉内固定术前 CT 平扫,可以直观的了解跟骨折的具体移位情况,可以更加准确的复位及调整螺钉的布局,符合骨折复位、固定的基本原则,术后关节面塌陷及骨折再移位较切开复位内固定无统计学差异,但减少了切开复位的手术并发症,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和前方小切口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手术适应证.采用闭合复位与前方小切口切开复位,予以空心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个月,按Harris评分标准行功能评定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和前方小切151切开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都能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什针内同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Gartland Ⅲ型)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采用有限切开复位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65例,术后结合短期石膏托外固定。结果65例患者随访时间6个月-1年,骨折均愈合。按Cassebatum方法评价肘关节功能,65例患儿中优49例,良13例,可3例;均末出现明显的肘内翻畸形及骨化性肌炎,优良率为95.4%。结论早期采用积极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轻柔解剖复位和术后早期正确的患肢功能锻炼可有效提高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及有效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比较外固定架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7月~2011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与内固定组,每组32例,观察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以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患者术后骨性愈合情况良好31例,明显高于内固定组组的27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固定组术后感染2例,明显低于内固定组的5例,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Bennett's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4年1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46例.男37例,女9例;年龄18~72岁,平均22.8岁.新鲜骨折37例;陈旧性骨折9例.结果定期X片复查,骨折临床愈合时间平均2.5个月,术后4~6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根据拇掌腕关节的局部症状、体征,拇对掌、外展、内收等活动、X线表现及TAM系统评定:优:34例,为73.91%;良:10例,为21.74%;差:2例,为4.35%.优良率为95.6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Bennett's骨折,复位、固定可靠,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跟骨关节内骨折利用切开复位钢板和撬拔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8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组(观察组)49例和撬拔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49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的满意率.结果 两组患者经随访12~36个月,平均(15±2)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则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佳,患者满意率高,值得基层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国俊 《中国医药科学》2014,(3):198-199,202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应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实验组患者行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手法闭合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优良率达90.0%,对照组优良率为86.7%;两组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轴向缩短长度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法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法临床效果相近,但是内固定法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治疗中具有更为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闭合复位空心钉治疗的8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不同Garden分型患者髋关节恢复情况及预后疗效。结果本次研究中,膝关节功能恢复总优良率为84.09%;骨折愈合率为96.59%;不同Garden分型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骨折愈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损伤小,固定牢靠,手术方便快捷,骨折愈合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采用手法整复外固定支架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克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克雷氏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而观察组则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骨折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并做好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083,P>0.05);观察组显效率83.3%,对照组显效率为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36,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 (2/60),对照组为8.3%(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72,P<0.05).结论 两种方案在治疗克雷氏骨折方面的效果相当,对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可实施手法整复外固定架固定治疗,若存在粉碎性骨折则实施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