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对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和肋软骨)鼻整形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的临床分析。方法收集2017~2018年20 例陈旧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全麻下鼻小柱倒“V”型切口暴露松解并切除偏曲的鼻中隔软骨及骨质,针对不同患者设计使用不同软骨(鼻中隔软骨、耳软骨和肋软骨)矫正鼻中隔骨性或软骨性支架,对鼻尖、鼻背及外鼻重新塑形。结果随访3~12个月,行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整形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患者鼻外形及通气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效果更好,无鼻腔粘连、鼻中隔血肿及穿孔。结论鼻内镜下自体软骨鼻整形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同期解决了鼻部畸形和鼻通气功能,实现了美容和功能的统一,同时减少了手术治疗的次数和费用,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鼻内入路鼻内镜辅助下鼻-鼻中隔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1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形态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 其中男性8例, 女性4例, 年龄28~58岁。所有患者均于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 采取鼻内半贯通切口矫正鼻中隔偏曲, 同时依据病情需要联合软骨间切口、下鼻甲前缘切口等, 行截骨、驼峰矫正、鞍鼻矫正等手术操作。分别采用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NOSE)、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hinoplasty Outcome Evaluation, ROE)、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对术后鼻塞及鼻外形改善的满意程度。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部12例患者术后鼻中隔偏曲矫正满意, 鼻塞程度显著减轻。鼻通气NOSE评分及VAS评分均降低[(21.67±10.30)分比(70.83±14.12)分, (1.83±1.03)分比(8.33±0.89)分, t值分别为9.49、16.30, P值均<0.05]。10例合并歪鼻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歪鼻畸形的量化分级标准、偏离值的测量方法及应用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歪鼻畸形的疗效.方法:对14例歪鼻畸形患者进行鼻-鼻中隔整形术,并对其手术前后的偏离值进行测量.结果:14例患者术前偏离值为(5.05±2.03)mm,术后为(2.75±1.67)mm,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4例歪鼻矫治手术优良率为85.71%(12/14).结论:歪鼻畸形的量化分级标准及偏离值的测量对临床精确诊断及病历记载手术前后指标有重要意义,鼻-鼻中隔整形术是治疗歪鼻畸形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4.
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外伤性歪鼻畸形新的临床分类和标记方法,应用鼻-鼻中隔整形术治疗部分外伤性歪鼻畸形。方法 选择外伤性歪鼻畸形患者26例,其中C型5例、O型12例和S型9例。分别在术前测量其偏离值,经七步法手术治疗,术后进行随访。结果 17例C型、O型歪鼻畸形患者术前偏离值为(5.50±2.08)mm,术后为(2.12±1.11)mm,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显著意义(t=6.9031,P=0.0001)。17例C型、O型歪鼻畸形临床治愈率为58.8%、有效率为88.2%。9例S型歪鼻畸形因有2个偏离值暂未进行统计。结论 新的临床分类和标记方法适用于外伤性歪鼻畸形的临床研究,鼻-鼻中隔整形术是一种治疗外伤性歪鼻畸形很有效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主客观评估方法在功能性鼻整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功能性鼻整形术的患者64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32例,年龄18~45岁。在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OSE)、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测等评估鼻通气功能,应用VAS、鼻整形结果评估量表(ROE)、外鼻亚单位测量等评估鼻外形情况,应用情感平衡量表及Rosenberg自尊量表评估心理状态,最后行综合满意度分析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患者鼻塞VAS、NOSE评分、鼻腔总阻力及鼻腔阻力差异比均显著下降[(1.62±0.85)分比(7.56±1.44)分,(22.62±3.54)分比(69.75±7.85)分,(0.16±0.08)Pa·s/ml比(0.31±0.43)Pa·s/ml,0.33±0.28比0.71±0.32,P值均<0.05];术后患者鼻外形VAS及ROE评分均显著升高[(11.20±3.66)分比(2.70±0.97)分,(17.80±2.71)分比(7.50±1.12)分,P值均<0.05];外鼻亚单位测量示术后鼻背坡长、鼻面角、鼻额角及鼻翼角明显缩小[(29.33±4.26)mm比(33.61±5.24)mm,(135.11±3.81)°比(139.91±6.30)°,(130.63±2.88)°比(136.74±5.72)°,(99.71±4.02)°比(106.27±5.60)°,P值均<0.05];术后情感平衡量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分明显增高[(5.88±1.54)分比(4.31±1.85)分,(28.31±2.64)分比(22.13±2.77)分,P值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满意度与鼻通气主观评分(VAS、NOSE)、鼻外形主观评分(VAS、ROE)、情感平衡量表评分呈正相关,与鼻阻力测值呈负相关,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鼻通气主观评分与鼻阻力测值呈显著正相关,但鼻外形主观评分与外鼻亚单位测值无相关性。结论用主客观结合的方式从鼻通气功能、鼻外观美学、心理状态多角度整体综合评估,可有效评价功能性鼻整形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用自体鼻中隔偏曲软骨塑形后同期进行外伤性歪鼻矫形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例临床确诊住院手术的陈旧外伤性歪鼻伴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在内镜辅助下做鼻中隔鼻阈倒L切口,沿切口向上潜行分离建立鼻背畸形移植填充区;之后利用切取的鼻中隔软骨塑形后植入到偏曲凹陷的鼻背区加以歪鼻矫形,满意后行鼻外固定.结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鼻中隔软骨移植物在外伤后鼻背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自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为43例鼻外伤后鼻背畸形患者实施了鼻中隔软骨移植物的植入修复。外伤后鼻部骨性及软骨性鼻锥塌陷、变宽呈鞍型。根据鼻背凹陷的程度,选择没有破碎的鼻中隔软骨,按照鼻背凹陷的形态,修剪缝合成型,经由鼻翼缘切口置入软骨移植物矫正外伤后鼻背畸形塌陷。 结果 随访1~3年,9例患者因鼻部外观欠佳,实施二次鼻畸形修复手术,取得较好的鼻背外观。 结论 鼻中隔软骨移植物在外伤后鼻背畸形手术矫正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可对骨性和软骨性鼻锥的凹陷起到填充作用,使骨性和软骨性鼻锥保持连续性。但术后也存在软骨局部吸收变形、外观轮廓欠佳等不足,需通过填充材料的改进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达到鼻外形和通气功能障碍同期矫正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22年2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74例,女性52例,年龄7~67岁。通过主客观联合评估的方法评价手术治疗效果。采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6~24个月,174例患者治愈(174/226,76.99%),52例有效(52/226,23.01%),总有效率为100%(226/226)。术前术后偏离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84±2.25)mm比(1.82±1.05)mm,t=38.94,P<0.001],所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均得到改善。结论采用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歪鼻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具有术野清晰、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优点,可达到鼻外形与通气功能障碍同期矫正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伴有鼻塞的先天性或外伤性歪鼻患者21例, 其中男8例, 女13例, 年龄22~46岁。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 即开放入路在鼻内镜辅助下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制备鼻中隔软骨移植物, 在内镜辅助下调整鼻部框架结构并联合行中、下鼻甲手术, 同期恢复患者鼻通气功能及外鼻形态。于术前及术后6个月分别行鼻塞视觉模拟量表(VAS)、鼻阻塞症状评估量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NOSE)、鼻声反射、鼻阻力检查, 记录前两个鼻腔最小横截面积(minimal cross-sectional area of nasal cavity, MCA)MCA1和MCA2及其距离前鼻孔的距离(distance between nostril to minimum cross-sectional area, MD)MD1和MD2, 并分别计算两侧的比值(以a/b表示), 记录距前鼻孔5 cm的鼻腔容积(nasal volume o...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鼻中隔偏曲合并外鼻畸形的解剖学形成特点,总结分析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和外鼻畸形整复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18例鼻中隔偏曲矫正同期外鼻畸形整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翼软骨发育异常11例,鼻中隔软骨尾侧端畸形5例,上颌骨鼻棘畸形2例,所有患者均先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并针对不同类型的畸形结构特征单独或同时使用了缝合矫形、切除矫形和支撑矫形方法。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年以上,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和外鼻形态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 术后1年鼻腔通气功能和外鼻形态V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术后1年双侧鼻腔总阻力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8例患者鼻内镜检查、鼻腔鼻窦CT显示术后鼻中隔偏曲与外鼻畸形形态改善明显。结论 总结了鼻中隔偏曲并外鼻畸形的解剖学构成分类和常用手术方法体会,为临床工作中兼顾鼻腔功能与美学的治疗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中隔自体移植物在鼻中隔骨折修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评价改善鼻外形及通气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28例合并鼻软骨锥畸形及鼻腔阻塞症状鼻中隔骨折患者,术前所有患者均行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用于评估。经鼻外入路,矫正偏曲的鼻中隔,并采集鼻中隔软骨和/或筛骨垂直板用于重建骨折变形的鼻中隔框架结构。结果28例鼻中隔骨折的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患者鼻部外观手术前后VAS评分均值分别为(7.64±1.81)分和(1.18±1.25)分,鼻腔通气功能NOSE评分均值分别为(11.07±4.42)分和(3.96±2.19)分,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中隔软骨和/或筛骨垂直板,作为鼻中隔自体移植物,应用于鼻中隔骨折修复,有效地增强了鼻中隔框架的稳定性,加强了鼻中隔的支撑力,改善了外鼻形态和鼻腔的通气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33例外鼻畸形伴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内镜辅助下鼻整形术同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方法和术后疗效。 方法 患者均在全麻下经鼻小柱鼻前庭做切口,骨膜下暴露鼻骨及上颌骨额突,在内镜辅助下进行截骨整复并矫正鼻中隔,酌情将取出的自体鼻中隔骨质及软骨条修整后填于塌陷处或支撑鼻小柱、修整鼻尖等。术中可同期行下鼻甲成形术。随访3个月以上。 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的整形效果,鼻腔通气良好。 结论 鼻内镜辅助下鼻整形术同期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效果好,无排异反应,不仅能改善鼻部外观,而且能改善鼻腔通气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 方法 采用鼻整形结局评估量表(ROE)评价,对其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采用汉译的ROE问卷对接受鼻内镜辅助下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的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的分值进行比较。 结果 汉译的ROE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ROE分值分别为(38.622±18.136)和(76.603±6.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78, P<0.001)。 结论 以ROE作为评价指标,鼻内镜辅助功能性鼻整形术治疗外鼻畸形合并鼻中隔偏曲能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一期治疗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可行性、必要性及手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鼻内镜下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治疗5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的诊疗情况,对手术方式、效果、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56例患者鼻部外观满意,鼻腔通气畅,嗅觉良好,1例鼻中隔前端穿孔,经放置软骨支撑愈合.术后无鼻中隔脓肿、血肿,随访半年也无外鼻塌陷等并发症.结论 鼻骨骨折伴鼻中隔偏曲可在鼻内镜下同期行鼻中隔成形联合鼻骨复位术,同期手术具有直视下操作,复位精确,切口灵活,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同时具有卫生经济学意义,但要知情告知并征得患者同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运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廓软骨构建鼻中隔延伸物复合体重置鼻尖位置和重塑鼻尖形态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9月至2019年10月,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17例低鼻患者为研究对象,17例患者中男2例,女15例;年龄19~39岁,平均27岁。17例患者均为初次鼻整形病例。术中在全身麻醉下行鼻整形术。切取鼻中隔软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运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对外伤性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致鼻部塌陷患者行鞍鼻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鼻外伤患者的整个修复治疗过程中,均根据其实际状况及需求,同时有单纯鼻骨,忖折复位及鼻中隔骨折清理及矫正术,并使用鼻中隔软骨进行鞍鼻的修复'冶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及疗效评价。结果:全部患者一期修复效果均满意。随访3~42个月,28例(93.3%)远期效果满意。结论:运用A体鼻中隔软骨对外伤性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致鞍鼻患者进行矫治是修复鼻外伤的有效方法,倩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鼻腔阻力的变化,为手术前后患者主观症状的改变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前鼻孔测压法对25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的鼻腔阻力进行测试,并同时行视觉模拟量表评分,采用配对资料的秩和检验gu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①鼻中隔成形术后,患者鼻腔阻力较术前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可达92%(23/25);②狭窄侧鼻腔术后鼻阻力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宽敞侧鼻腔术后鼻阻力较术前有所升高。结论鼻阻力测定作为鼻通气功能的检测手段,可用于鼻中隔偏曲患者手术前后,以客观评估患者手术前后症状的改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