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药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特色和优势,是中华民族献给人类的文化瑰宝.我国古代医学先辈们在长期探索总结人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基础上,提出了治未病的光辉思想,它为人们的养生保健和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系统传承,不断光大这一重要理论,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就有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的记载.其意是指疾病处于萌芽状态就能发现的医生才算是上工,也就是医技很高的医生;如果已经患了疾病才能发现,然后才去治疗,未免为时已晚,故称之为下工,也就是医技很低的医生.<内径>这句话,实际上是强调防重于治的观念.所以,古人一直是以治未病为原则,认真对待人们的身体状态,防重于治,以防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3.
1道法自然,平衡阴阳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目的就在于维护阴阳平衡,守之则健,失此即病.  相似文献   

4.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虽然没有明确的疾病,但却出现精神活力和适应能力的下降,如果这种状态不能得到及时的纠正,非常容易引起心身疾病。  相似文献   

5.
因果论不仅是佛学的重要理论,而且是佛学重要的方法论,它揭示了人从何来、人归何处以及现实人生之所以然,拯救着人类的灵魂。"治未病"是中医的认识论和方法论,要求从根源上把握致病原因,恪守正确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拯救人类的生命。二者异曲而同工,其妙无穷。  相似文献   

6.
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医治未病之养生内涵,根据四时、阴阳变化揭示中医治未病养生的相关理论及"治未病"未病先防和已病防变。治未病干预防治的着眼点在于"消患于未兆""济嬴列以获安"。通过养生健体,消除未起之患的使动、促发因素,恢复机体"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体证合一,实施早起干预、治疗,防止其向疾病的转换。更要顺应自然,效法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来调养精神情志和生活起居,使体健神旺,预防和减少疾病的发生,最终达到"不治已病治未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保健目的。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治疗主要以急性发作时进行干预,缓解期注重保养为主,而忽视了早期防病保健的重要性。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的精华,经过上千年的历史沉淀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内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本文基于治未病理论的指导,探讨如何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不同阶段,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控制病情发展,突显中医个体化和治未病的优势,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9.
中医治未病学说文献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治未病"首见于《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篇》,其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中医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通过分析中医治未病理论的内涵,从节饮食、养脾胃,勤运动、强体质,畅情志、调精神,顺四时、固正气,早诊治、防传变几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糖尿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在脑卒中预防中采取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接收的存在脑卒中先兆的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常规健康教育中加以中医治未病理论,分析两组接受干预后疾病认知度以及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接受不同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疾病认知评分优于对照组,且脑卒中发生情况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存在脑卒中先兆的患者采取中医治未病理论教育措施,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组成的专家组,日前完成了"中医治未病诊疗系统"的论证,认为该系统符合中医"治未病"理念,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证候覆盖较广,文献资料丰富,1000余图谱影像准确直观,易在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18.
当今,医学发展的趋势发生了重大转变,由“以治病为目的”,转向“预防疾病与损伤,维持和提高健康水平”[1].这一重大转变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医学由治病转向保健,二是由关注人的疾病转向关注人的健康,三是重视科技也注重人文关怀[2].人们的思想意识由治已病转变为治未病,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的预防保健为先的治未病思想[3].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新科技、新材料研发治未病的适宜技术、适宜产品,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需求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中医治未病思想与亚健康状态防治的关联。方法通过分析阐述中医治未病思想,揭示其对亚健康状态防治的有效干预措施。结果中医治未病思想从心理调节、生活方式、理疗保健和中医药几个方面加以干预,可有效防治亚健康状态。结论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治未病思想给予相应干预,有利于培养健康的生活、工作及行为等习惯和方式,从而达到防治亚健康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马建中日前赴澳门出席第二届国际中医药与亚健康学术研讨会。与会专家高度关注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新世纪应对亚健康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