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3D打印术前设计和内镜技术应用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手术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选择4例B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均伴发颧弓骨折,面部凹陷明显伴开口受限。术前行CT扫描后将数据转化为STL格式,3D打印骨折模型和镜像模型,在模型上完成手术设计和钛板预弯制。手术采用耳屏前小切口和颧弓表面隧道手术入路,内镜辅助下完成颧弓骨折的复位及坚固内固定。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面部恢复对称性,面部凹陷消失,开口度正常,面部瘢痕不明显,无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术前3D模型手术设计降低了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固定术的难度,提高了手术精准度,避免了头皮冠状切口,创伤小,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下行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的相关技术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8例患者,其中单侧颧弓骨折10例,单侧颧骨颧弓骨折8例,均在内镜辅助下经面部小切口暴露颧弓骨折断端,行断端解剖复位后,采用钛板在内镜辅助下进行颧弓骨折坚固内固定,恢复颧弓解剖形态。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双侧颧部对称,无张口、咀嚼功能障碍及明显并发症发生。面部瘢痕隐蔽,无明显瘢痕畸形。术后CT检查显示颧弓颧骨基本解剖复位,钛板固定位置良好。结论 内镜辅助下经面部小切口行颧弓骨折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创伤小,骨折复位效果好,并发症少,可作为部分颧弓骨折病例治疗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下切开复位长钛板内固定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2016-01—2018-06,选取颧骨复合体骨折中非粉碎性颧弓骨折的患者共25人,颧弓复位均在C臂机引导下,经口内切口进行,对于稳定性不佳的5人,附加耳屏前小切口,在颧弓表面行长钛板内固定,术后回访3~6个月。结果:所有患者均Ⅰ期愈合,无面神经损伤,患者对外形及张口度满意,术后CT显示颧弓骨折断端对位理想。结论:C臂机能术中即刻评价复位效果,长钛板具有重塑颧弓外形,支撑面部轮廓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颧蝶缝为复位标准联合应用可吸收接骨板治疗颧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08年6月间收治的单侧颧骨骨折移位明显不能保守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以颧蝶缝为标准复位和可吸收接骨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术后4周-2年比较面型恢复程度和颌面三维CT重建观察颧骨颧弓的对称性。结果:30例以颧蝶缝为标准复位的患者术后均获得满意的面型,CT片示颧骨颧弓对称,骨折段无移位。结论:颧骨骨折手术复位时,以颧蝶缝为标准,结合颧骨各突骨折的对位线可使颧骨准确复位,术中采用可吸收接骨板坚强固定可满足颧骨骨折固定的强度要求,是一种较好的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混合现实(MR) 及3D 打印技术在陈旧性颧眶复合体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例陈旧性颧骨骨折患者应用MR及3D打印技术实施手术,术前将CT数据导入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软件行骨折块分割、虚拟复位,3D打印骨折复位后模型,术中行钛板坚固内固定、MR精准验证定位,术后对比观察健、患侧面部外形及对称性。采用SPSS 22.0软件包中的配对t检验比较手术前、后双侧颧骨的突度和高度差值。结果: 患者术后开口度及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手术创面均一期愈合,无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双侧面型对称,双侧颧骨突度及高度一致,手术前、后颧骨的突度差值分别为(9.82±1.11)和(1.12±0.48)mm;高度差值分别为(10.19±1.01)和(1.13±0.42)mm;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77,P<0.05;t=24.68,P<0.05)。结论: 应用混合现实及3D打印技术修复陈旧性颧眶复合体骨折,有效恢复了面中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实现了精确、个性化治疗目的: ,为临床诊疗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制作个性化钛板治疗单侧复杂颧骨骨折,并利用计算机三维测量技术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10例单侧复杂颧骨骨折的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2例。应用图形处理软件,以CT数据为基础,行颧面部三维重建,镜像翻转复制健侧颧骨替代患侧颧骨,制作个体化钛板后手术治疗颧骨骨折。术后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软件测量颧骨位置评价疗效。术后所有病例未出现相关并发症。结果:计算机辅助制作个性化钛板技术在重建颧骨形态和位置方面具有明显优越性。结论:快速原型结合镜像技术制作个性化钛板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恢复颧骨位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数字化及3D打印联合内镜辅助技术在颧骨颧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9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2例单侧颧骨颧弓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全头颅薄层CT检查,利用镜像反求原理对骨折部位进行模拟复位,并打印复位后的骨折模型,在模型上进行钛板预弯。术中在内镜辅助下采用前庭沟切口结合耳屏前切口对骨折断端进行解剖复位。术后所有患者均再次行全头颅薄层CT检查,将术后重建的三维模型数据与术前模拟复位的三维模型数据进行光谱融合色差对比分析,评价术后效果。结果:12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面部皮肤瘢痕隐蔽。术后CT与术前模拟设计光谱融合色差对比分析最大上偏差为2.998 7 mm,最大下偏差为-2.998 6 mm,平均上偏差为(0.243 0±0.025 0)mm,平均下偏差为(-0.310 0±0.180 0)mm。结论:数字化及3D打印联合内镜辅助技术在直视下对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有助于提高骨折复位的精准度,减少术中组织损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瘢痕隐蔽,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早期治疗颧骨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52例颧骨、颧弓骨折患者,采用头皮半冠状切口加眶下小切口下完成骨折复位及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创口均Ⅰ期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头皮半冠状切口结合钛板坚强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骨折,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及固定可靠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内固定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例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患者,采用半冠状切口暴露骨断端,精确复位后以小钛板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术后创口均一期愈合,无术后并发证。随访3个月~1a,患者对面部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半冠状切口结合小钛板固定治疗颧骨、颧弓多发性骨折经临床实践,疗效满意,具有切口隐蔽、安全、固定可靠及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小切口、三维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43例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小切口、三维固定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43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CT或三维CT成像确诊后,全麻下取眉弓外、同侧口腔前庭沟切口,复位后分别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三维方向的金属小钛板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患者颧骨突度略显不足;3例患者术后张口度<3.5cm,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张口训练后,张口度恢复正常;2例患者有眶下区(患侧上唇)麻木。结论:本手术法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手术损伤,而且达到了三维方向坚强内固定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骨钩、小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维复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经术前X线片或三维CT成像等影像学检查确诊后,手术取眉弓外、下睑结膜内及同侧上颌磨牙区前庭沟切口,配合提骨钩行三维复位后,分别用小型钛板进行颧额缝、眶下缘、颧上颌缝3点的坚强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颧面部外形满意,张口度正常,无复视、眼睑外翻、面部麻木等并发症。结论:小切口配合提骨钩可减少手术损伤,并能达到骨折三维复位的目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建立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的患者17例,术前做上颌骨、颧骨三维CT扫描,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改变,并在CT工作站上应用相关软件,以双侧上颌窦的标志点为基准对颧骨高点的内外、前后及上下距离测量,根据差值算出颧骨高点在各向的移位程度并指导手术复位。术后复查CT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并用同样方法测量,对比双侧数据的差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术前均存在上颌窦后外侧壁和前壁的骨折并移位,其中有2例合并存在上颌窦内侧壁的骨折。CT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前患侧颧骨高点以向后移位为主(平均4.40 mm),多伴有向外移位(平均4.08 mm),向下移位(平均2.03 mm),仅个别患者向内移位。术后所有患者上颌窦形态基本恢复,在三个方向上的移位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 mm,对三个方向上的移位进行手术前后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外形及张口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三维CT测量可以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上颌窦形态的改变,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颧骨高点在三维空间上的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和疗效的评判具有指导意义,术中及术后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可以作为复位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数字化技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在下颌骨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下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19例,进行1.0 mm层厚三维CT扫描,数据通过DICOM格式导出,利用软件进行虚拟手术复位骨折,复位后3D打印出下颌骨模型及咬合导板。在下颌骨模型上进行钛板预弯及制作复位导板,术中引导骨折块复位固定。结果 术后19例患者手术切口均无感染征,创口隐蔽美观,骨折对位精确,钛板与骨折段贴合;术后6月随访骨折对位愈合情况好,无明显移位。患者下颌无偏斜,无张口、咬合疼痛,咬颌关系良好,未见明显张口受限。结论 数字化技术、3D打印模型结合导板能让下颌骨粉碎性骨折精确复位,简化手术过程,是一种精准、可预测的手术辅助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单侧颧骨骨折在手术治疗中既保持面部美观,又能达到良好复位固定的方法。方法对17例患者行上颌前庭沟切口+颧骨颞骨头钢丝牵引复位固定后,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时行临床检查,3个月时加作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检查及定位X线片头影测量双侧外侧缘高度、眶下缘宽度、双侧颧骨长度,并对计量资料作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软组织均I期愈合,术后1年内定期复查未见明显复发,复位颧骨无移位、变形现象.3个月时CT示颧骨对位对线良好,头影X线片测量分析:双侧眶外侧缘高度、双侧眶下缘宽度、双侧颧弓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简单颧骨骨折手术进路与固定术式改进方法.是一种在术后面部不留瘢痕、手术复位与固定效果稳定、功能修复良好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者15例,术前摄头颅定位CT,利用相关CT软件(e-film)对颧骨复合体在3个方向上的移位情况进行测量分析。CT数据由PACS系统刻出光盘后.利用efilm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测量。测量以对侧健康颧骨和其他正常骨骼为参照.计算两侧颧骨与其他骨骼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差值为骨折位移数据,根据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与术前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疗效及测量效果。结果:15例单侧颧骨复合体患者的CT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位移以向后移为主(平均5.48mm).多伴有内移(平均1.40mm),向内或向外转位,个别病例可有向外移位或下移。术后位移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mm。对向后和向内位移进行手术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P〈0.01。1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骨折一期愈合,功能活动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准确性高,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测量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用于指导临床手术。方法收集需要手术治疗的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20例,术前摄颌面部三维CT,利用Mimics软件对双侧颧骨复合体与邻近骨骼解剖标志点中选取的同样两点之间的距离和选取同样的三点之间的角度进行测量分析,计算患侧与健侧之间的差值,以此为骨折移位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各段距离和角度,评价复位效果。结果1)颧骨复合体骨折时,颧骨体骨折块多向后、向内移位。术后患侧与健侧比较,骨折段移位距离差值减少至2 mm以内,角度差值减少至1°以内,复位达到三维对称,开口及咬合功能恢复好,手术效果满意。2)健侧的颧弓突点水平角和颧突点水平角数据呈正态分布,分别为138.50°±1.15°和132.72°±0.89°。结论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Closed reduction is applied in most cases of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rigid fixation through a coronal incision have to be performed in other comminuted arch fractures. The authors introduced an endoscopic-assisted approach via a small preauricular incision to achieve reposition and osteosynthesis of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s. The endoscopic-assisted surgical technique was performed in 7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s. Endoscopically controlled management of the isolated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was feasible in all 7 patients. The follow-up period was 1 year. All preauricular scar and facial lateral contour were aesthetically satisfactory. The endoscope-assisted approach via a small preauricular incision can achieve in situ reduction and fixation in zygomatic arch fracture and it should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isolated zygomatic fracture repair, assuming the development of specialized training programs and improvements in endoscop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