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深圳市龙岗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与PM2.5)与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深圳市龙岗区2家公立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逐日门诊量资料,深圳市龙岗区逐日大气污染物浓度及逐日气象资料分别来自深圳市环境监测站及气象局,运用时间序列分析广义相加模型对大气污染物日均浓度与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进行分析。 结果 深圳市龙岗区2013-2015年SO2 、NO2 、PM10 与PM2.5浓度中位数分别为8.08、38.08、46.05 μg/m3及31.04 μg/m3。2家医院三年呼吸系统门诊总量为549 169人次,日门诊量中位数为499人次/d。广义相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除NO2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三种污染物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均存在滞后效应,污染物每升高10 μg/m3,滞后2 d时SO2对门诊量影响最强(相对危险度RR为1.030 7,95%CI:1.015 7~1.045 9),滞后3 d时PM10与PM2.5浓度对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最强(PM10:RR=1.005 4,95%CI:1.002 8~1.008 0,PM2.5:RR=1.006 0, 95%CI:1.002 7~1.009 4)。 结论 深圳市龙岗区大气SO2、PM10与PM2.5浓度对医院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影响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2.
郭江林  李明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0):1262-1264
目的 了解绍兴市不同类型公共场所室内颗粒物浓度,分析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2017—2018年绍兴市宾馆(酒店)、理发店、美容店室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及相关因素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绍兴市主要公共场所室内PM10合格率为99.1%,高于PM2.5的82.9%(χ2=52.331,P<0.001);宾馆(酒店)、理发店、美容店室内PM10的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61、63、85 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7.844,P<0.001);室内PM2.5的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43、47、59 μg/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1.399,P=0.003);PM2.5对PM10贡献率中位数为0.80;室内温度与室内PM10、PM2.5均存在负相关关系(rs=-0.316,P<0.001;rs=-0.304,P<0.001)。结论 绍兴市主要公共场所均存在室内颗粒物污染,但浓度较低,以室内PM2.5为主,美容店受影响较大,冬春季低气温天气有加剧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深圳市新生儿早产相关危险因素,为预防早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在深圳市某妇幼保健院选取2015年1月1日-12月31日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为研究对象,以妊娠满28周不足37周的200例新生儿母亲为病例组,妊娠满37周~42周的200例新生儿母亲为对照组。收集2014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SO2、NO2、PM10、PM2.5、CO和O3逐日浓度。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早产影响因素。 结果 2014-2015年深圳市空气质量良好。病例组和对照组孕早期SO2暴露浓度分别为(10.00±5.10)μg/m3、(8.66±5.03)μg/m3,NO2暴露浓度分别为(38.23±15.98)μg/m3、(35.33±15.01)μg/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孕晚期PM10暴露浓度分别为(54.26±28.00)μg/m3、(51.39±27.92)μg/m3,PM2.5暴露浓度分别为(32.96±19.20)μg/m3、(30.11±18.36)μg/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和对照组产妇年龄分别为(29.2±5.4)岁、(27.6±6.0)岁,家族早产史所占比例分别为38.5%、26.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所占比例分别为62.5%、7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进行早产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产妇年龄(OR=1.009, 95%CI:1.002~1.018)、有家族早产史(OR=1.308,95%CI:1.019~1.714)、孕晚期PM2.5(OR=1.387,95%CI:1.112~1.579)、孕晚期PM10(OR=1.267,95%CI:1.108~1.531)、孕早期SO2(OR=1.118,95%CI:1.009~1.329)、孕早期NO2(OR=1.106,95%CI:1.009~1.273)对早产有影响。 结论 深圳市空气SO2、NO2、PM10、PM2.5污染、产妇年龄和家族早产史与早产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合肥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为治理合肥市大气污染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采集2018年2月—2019年1月合肥市大气PM2.5中PAHs,利用超声萃取-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PDA测定,采用特征比值、主成分分析和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3种方法对大气PM2.5中PAHs来源解析。 结果 合肥市大气PM2.5中PAHs Σ16PAHs年平均浓度(9.25±6.72)ng/m3,其中7种致癌性ΣcPAHs 年平均浓度在(4.67±3.88) ng/m3。3种来源分析方法结果基本一致,滨湖新区大气PM2.5中PAHs主要来源是汽油和柴油燃烧源、炼焦源、燃煤源、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分别占43.07%、15.21%、11.24%和10.93%;瑶海区大气PM2.5中PAHs主要来源是汽油和柴油燃烧、燃煤源、炼焦源、生物质燃烧源,贡献率分别为45.93%、16.49%、11.73%和10.08%,合肥市市区(瑶海区)和郊区(滨湖新区)两监测点PAHs主要来源存在一定的差异。 结论 合肥市大气PM2.5中PAHs含量总体水平较低,多环芳烃来源以交通石油和柴油燃烧源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金华市大气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基于Poisson 分布的广义相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GAM),控制气象因素、长期趋势和星期几效应等混杂因素,分析2015-2016年PM2.5浓度和0~14岁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的关系及滞后效应。结果 2015-2016年金华市大气PM2.5日均质量浓度为50.32 μg/m3,PM2.5 浓度与5种气象因素日均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大气PM2.5日均浓度与儿童呼吸系统日门诊量之间存在正相关(r=0.298, P<0.05)。广义相加模型结果分析,PM2.5对儿童呼吸系统门诊量存在滞后效应,滞后效应第1 d最强,PM2.5质量浓度每增加10 μg/m3,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门诊量增加0.048 8%(95%CI:0.030 1%~0.059 5%)。结论 金华市大气PM2.5浓度升高可导致儿童呼吸系统患病风险增加,应采取措施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武汉市大气颗粒物(PM10、PM2.5)对人群的急性超额死亡风险和导致的年均超额死亡人数。 方法 收集2014年1月—2018年12月武汉市城区每日死亡人数、PM2.5和PM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析PM2.5、PM10与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暴露-反应关系,表征武汉市PM2.5和PM10对暴露人群短期超额死亡的影响。 结果 5年间,PM2.5和PM10年均浓度从2014年的88.7 μg/m3和115.4 μg/m3逐年下降到2018年的51.6 μg/m3和75.0 μg/m3;每日PM2.5、PM10浓度与非意外死亡人数均显著相关,并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在lag 0 d,PM2.5和PM10浓度每升高10μg/m3,非意外死亡人数分别升高1.03%(95%CI: 0.82%~1.23%)和0.67%(95%CI:0.51%~0.82%);5年间,PM2.5和PM10污染所致武汉城区当日暴露人群平均每年超额死亡338人和104人。 结论 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意外死亡人数的显著升高,显著增加居民的短期超额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王凯  张霞  苏瑾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2):1539-1541
目的 比较光散射法与滤膜称重法(简称重量法)测定PM2.5和PM10质量浓度趋势的一致性,确定地铁站内密闭环境中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 方法 选择3个客流量最大的地铁车站,在站台中心位置和室外同时采用光散射法和重量法对PM2.5和PM10进行平行测定。在2018年8月和2019年1月各选择1个工作日,每间隔4 h监测一组样品。重量法样品采用电子天平测定PM2.5和PM10质量浓度。对光散射仪器每4 h的读数进行加权平均计为1个数据。 结果 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光散射法测得浓度分别为(85.7±30.6)μg/m3和(134.5±42.2)μg/m3,重量法分别为(83.4±29.8)μg/m3和(123.6±41.7)μg/m3;前者分别比后者高1.03倍和1.09倍,但差异不显著(P>0.05)。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光散射-重量法结果呈正相关(P<0.001),对应r值分别为0.81和0.73。地铁站台内PM2.5和PM10的质量浓度转换系数K的均值分别为1.02和0.95,95%CI分别为0.69~1.60和0.83~1.0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4.8%和29.1%。站台PM2.5和PM10光散射-重量法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0.65x+28.5和y=0.74x+42.8结论 地铁密闭环境光散射与重量法测定结果趋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地铁环境使用光散射法替代重量法测定时,应先确认转换系数K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内的分布特征。 方法 于2018年在广州市越秀区(市区),从化区(农村)和番禺区(市郊)采集PM2.5有效样品252份,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浓度,以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季节间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 广州市大气PM2.5中16种多环芳烃均有检出,但质量浓度处于较低水平,年均值为(4.907±3.642)ng/m3。PM2.5及多环芳烃的质量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表现为冬春季较高,夏秋季较低,不同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24~72.439,均P<0.05)。市区为(54.321±35.106)μg/m3,农村地区为(46.298±25.933)μg/m3,市郊PM2.5的质量浓度为(51.821±30.033)μg/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13,P>0.05),多环芳烃中萘、苯并[a]芘、二苯并[a,h]蒽、茚并[1,2,3-cd]芘的污染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28~6.422,P<0.05),农村高于市区和市郊。结论 广州市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污染水平较低,呈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和城乡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深圳市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及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方法 于2017年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山区和盐田区采集PM2.5样品,分析其中砷(As)、镉(Cd)、铬(Cr)、镍(Ni)、铅(Pb)、锌(Zn)、汞(Hg)、铜(Cu)和锰(Mn)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和污染特征,并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进行呼吸暴露健康风险评价。结果 深圳三个区大气PM2.5中9种重金属元素的浓度范围为1.50×10-9~9.03×10-4 mg/m3,其中盐田区Zn的平均浓度(2.20×10-4 mg/m3)最高,Hg的平均浓度(1.14×10-8 mg/m3)最低。三个区PM2.5中砷、镉、铅、汞的平均浓度均低于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其中As的浓度接近国标。三个区PM2.5中Cd、Cu、Zn的富集因子(enrichment factor,EF)>10, Pb、As、Hg、Ni的EF在1与10之间,Cr的EF<1。9种重金属通过呼吸途径对暴露人群的年均超额危险度在3.06×10-13~2.03×10-7之间,均低于人群可接受的危险度水平(10-6),其中以As和Cr的潜在危害最大。结论 深圳市三个区PM2.5中9种重金属平均浓度均低于GB 3095-2012中的限值,健康风险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宜昌城区霾与非霾天气下PM2.5中元素污染特征,为本地区雾霾天气对人体健康效应的研究以及环保调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利用中流量采样器采集大气中PM2.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检测铍、铝、铬、锰、镍、砷、硒、镉、锑、汞、铊和铅含量后,对12种元素霾与非霾天气下的差异进行比较。 结果 宜昌市大气中PM2.5质量浓度的年均值为56.4 μg/m3,呈冬季(94.0 μg/m3)>春季(50.6 μg/m3)>秋季(36.6 μg/m3)>夏季(28.1 μg/m3)趋势;12种元素中污染水平最高的是铝(141.2 ng/m3),其次依次是铅(37.8 ng/m3)、锰(25.3 ng/m3)、砷(5.29 ng/m3)等。检测的12种元素占PM2.5质量浓度的0.393%,非霾日(0.555%)高于霾日(0.232%)。 结论 宜昌市大气中PM2.5污染情况较以往有所改善,但砷、铬、铅等金属污染应当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在采暖和非采暖期天津市周边区域居民社区不同时段空气中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PM2.5)的污染和来源差异。  方法  采集市郊某社区2015-2016年间每日昼夜两时段的PM2.5样品,分别检测PM2.5样品的质量浓度,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和无机水溶性离子浓度,并运用正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分析社区不同时段空气中PM2.5的金属元素,多环芳烃和无机水溶性离子的来源差异。  结果  在采暖期城市周边居民社区部分金属元素日间时段浓度高于夜间时段,在非采暖期部分多环芳烃和无机水溶性离子浓度夜间时段高于日间时段,而部分金属元素日间时段浓度高于夜间时段,采暖期城市周边居民社区空气PM2.5日间时段的主要来源为燃煤排放,来源贡献率为50.1%,夜间时段的主要来源分别为二次气溶胶和汽、柴油车燃料燃烧排放,来源贡献率分别为41.0%和35.9%。非采暖期城市周边居民社区空气PM2.5日间时段的主要来源为室内活动排放,夜间时段主要来源为二次气溶胶,来源贡献率分别为29.8%和31.1%。  结论  城市周边区域居民社区空气PM2.5的污染状况较为严重,不同采暖期和不同时段的污染来源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贾茹  孙茜  孟昭伟 《现代预防医学》2021,(19):3488-3492
目的 调查西安市两城区大气PM2.5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状况,探讨其污染特征及其主要污染来源。方法 2019年每月10—16日和遇到雾霾天气(AQI>200)连续在西安市雁塔区和莲湖区两个监测点采集大气PM2.5样品,按照HJ 647—2013(《环境空气和废气 气相和颗粒物中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样品中多环芳烃的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主要污染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西安市两个主城区PM2.5质量浓度的中位数为0.053mg/m3,低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超标率为40.50%(81/200),莲湖区、雁塔区PM2.5质量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054mg/m3、0.046mg/m3,超标率分别为42.16%(43/102)、38.78%(38/98),两个地区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69,P=0.171)。冬季PM2.5质量浓度最高(0.091mg/m3),夏季PM2.5质量浓度最低,(0.026mg/m3),不同季节PM2.5质量浓度存在统计学差异(Z=113.949,P<0.001)。莲湖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苯并[g,h,i]苝,其次是茚并[1,2,3-cd]芘、苯并[b]荧蒽,雁塔区PM2.5中多环芳烃含量最高的是荧蒽、芘、茚并[1,2,3-cd]芘,两个地区多环芳烃各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子分析法显示西安市PM2.5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65.32%、61.38%)、燃煤(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9.92%、9.34%)、工业来源(莲湖区、雁塔区贡献率分别为7.92%、8.20%)。结论 2019年西安市大气PM2.5超标较严重,主要污染来源于汽车尾气、燃煤和工业来源的混合型污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华北某市主城区大气细颗粒物(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2.5)中金属的来源及其浓度的季节性差异,并评价金属的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程度。  方法  采集2017年3月―2018年2月的大气PM2.5样品,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对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进行测定,采用富集因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解析元素来源,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估元素污染状况。  结果  该市大气PM2.5中金属元素浓度具有季节性差异,表现出冬季高于春夏秋季的特征。富集因子法分析结果表明,四季中锑、硒、镉属于极强富集金属,主要受人为活动影响;铬、镍、铍属于无富集金属,来源自然源。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源主要有交通和工业生产复合污染源、燃烧活动源、燃烧和自然复合污染源。污染程度评价显示,四季中铬、镍、铍可认为无污染;砷、锑、硒、镉、铊、汞、铅的污染程度在中度及以上,但季节变化特征不一致。生态危害评价结果表明,砷、铬、镍、铊、汞、铅属于轻微危害,镉元素属于极强危害;综合危害程度属于很强危害。  结论  该市主城区大气PM2.5中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交通、工业生产、燃烧等人为活动;部分元素的污染程度以冬季最为严重,且具有潜在生态危害。因此,冬季应加强对PM2.5的治理及防护。  相似文献   

14.
刘晓利    王丹    孟超    刘芳盈    李平    张殿平    邢燕    王勤   《现代预防医学》2021,(1):23-26
目的 探讨2019年淄博市城区大气PM2.5污染状况,分析其主要成分及污染来源。方法 设置张店区、高新区两个监测点,于每月的10-16号采集大气 PM2.5样品,检测PM2.5质量浓度、PM2.5中多环芳烃及重金属含量,采用因子分析法对 PM2.5污染来源进行解析。结果 2019年我市主城区平均PM2.5质量浓度0.081mg/m3,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0.075mg/m3),超标率43.45%(73/168)。因子分析法发现我市PM2.5中多环芳烃主要污染来源为燃煤、汽车尾气(张店区和高新区贡献率分别为73.06%、78.29%),其次是工业冶金(张店区和高新区贡献率分别为12.09%、9.49%);张店区PM2.5中重金属主要污染来源为燃煤(贡献率为36.50%),其次是汽车尾气(贡献率为17.37%),高新区PM2.5中重金属主要污染来源为建筑尘/扬尘(贡献率为39.91%),其次是燃煤(贡献率为14.29%)。结论 我市大气 PM2.5污染水平较重,主要污染来源为燃煤、汽车尾气、工业冶金及建筑尘/扬尘的复合型污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珠海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现状,为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随机抽取珠海市56家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公共场所进行调查,检测空调系统送风中PM10浓度和风管表面积尘量。 结果 56家公共场所中,未进行定期清洗的占41.1%,机房有杂物的占42.9%,新风口周围有污染源的占21.4%,只装有初效空调过滤器的占75.0%;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PM10检测总合格率为67.9%,不同类型公共场所空调系统PM10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52.477,P<0.001),经过清洗和未经过清洗的空调系统PM10合格率分别为78.8%和5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1,P=0.036),装有初效和中效空调过滤器空调系统的PM10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6,P<0.01),风管表面积尘量与送风中PM10浓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r=0.696,P<0.001)。 结论 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和监测,对不合格的公共场所应该责令其进行清洗消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