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PSCI)的改善。方法:选取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5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rTMS组和联合组,对照组和rTMS组各20例,联合组19例。对照组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rTMS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治疗和rTMS治疗,联合组给予常规认知训练、rTMS治疗和上肢机器人虚拟情景训练,共治疗20d。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上肢力反馈运动控制训练系统以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20d后,3组MoCA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rTMS组和联合组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联合组MoCA和MBI评分均明显高于rTMS组(均P<0.01)。3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均P<0.01),且联合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rTMS组(均P<0.01),rTMS组和对照组虚拟情景训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rTMS联合虚拟情景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提高其ADL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0例,进行常规的康复训练,观察组20例,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进行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两组患者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4周后进行BBS、SOT、LOS、MoCA、认知注意力等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BBS、SOT综合得分、Ⅴ模式和Ⅵ模式得分、重心移动速度、端点行程、最大偏移、方向控制、Mo CA总分、视空间/执行功能、注意力和延迟记忆得分均有明显提高(P<0.05),反应时、连线用时、连线错误个数有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BBS、SOT综合得分、端点行程提高,反应时和错误数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BBS、SOT综合得分、最大偏移、方向控制、连线用时、连线错误数、视空间/执行功能和注意力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roop范式和躯干控制双任务训练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平衡功能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淡漠评定量表-照顾者版(AES-I)在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信效度。方法 2018年6-8月使用AES-I、神经精神科问卷-淡漠分量表(NPI-A)和神经精神科问卷-抑郁分量表(NPI-D)对127例A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AES-I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77,各维度α系数为0.860~0.954;总的折半信度为0.967,各维度折半信度为0.861~0.958;总的再测信度系数为0.927,各维度再测信度系数为0.760~0.841。AES-I与NPI-A得分呈高度相关(r=0.839,P0.001),聚合效度较好;AES-I与NPI-D得分不相关(P=0.471),有较好的区分效度;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认知-行为、情感2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78.13%。以NPI-A为金标准绘制ROC曲线,ROC曲线下面积为0.922(P0.001),AES-I选取42.5分为界值时,对应量表的敏感度、特异度较高,分别为0.973和0.687。结论 AES-I信效度良好,在养老机构AD患者中最佳淡漠划界分值为42.5分,可用于养老院AD患者淡漠症状测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电针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电针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与康复干预,电针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电针疗法,选择低频疏密波,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治疗1次,每次30 min;观察组则辅以电针(同电针组)及rTMS治疗,磁刺激强度为80%运动阈值(MT)水平,磁刺激频率10 Hz,每日治疗1次,每次20 min。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及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对3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电针组患者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MoCA、FIM及SS-QOL评分[分别为(27.5±1.2)分、(26.0±1.5)分、(98.8±3.9)分和(196.0±13.2)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及电针组水平,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电针联合rTMS可显著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旨在探讨低频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对脑卒中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105例脑卒中后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划分为rTMS组(n=34)、假刺激组(n=34)及对照组(n=37),rTMS组给予低频r TMS+常规言语训练,假刺激组给予假性低频rTMS+常规言语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言语训练,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用西方失语症成套测试(WAB)评估语言障碍的程度,认知功能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定,Barthel指数评估日常生活能力,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抑郁问卷(SADQ-H)评定患者抑郁状态,炎症指标采用血清白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语言功能、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明显下降(P<0.05),而CRP水平未见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假刺激组相比,rTMS组的语言方面、认知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增加,SADQ-H评分及IL-6水平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患者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2组患者均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RTMS以及计算机认知训练。分别比较2组在干预前后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4周后,2组MMSE评分、MoCA评分、Barthel指数及SS-QOL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0.01),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0.01)。治疗后,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rTMS结合计算机认知训练可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有效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刘晶  裴建琴  李建华  陆江波  钱维  赵燕 《护理研究》2023,(22):4101-4105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8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康复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开展感觉运动训练。采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分别评价病人的认知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10周,观察组MoCA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FIM总分及进食、梳洗修饰、洗澡、穿裤子、穿上衣、上厕所、膀胱管理、床或椅或轮椅间转移、入厕、盆浴或淋浴、步行/轮椅、上下楼梯、理解、表达、社会交往、解决问题、记忆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WHOQOL-BREF中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维度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感觉运动训练,能够提升病人认知功能,提高病人独立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任务导向性训练(TOT)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影响。 方法:7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rTMS组、TOT组和联合组,每组25例。3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之上rTMS组增加rTMS治疗,TOT组增加TOT治疗,联合组给予rTMS治疗联合TOT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下肢部分(FMA-LE)、10m最大步行速度(10MWT)、计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3组患者进行康复评估。 结果:治疗4周后,3组患者的FMA-LE、10MWT、TUGT和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P<0.05)。治疗后与rTMS组相比,TOT组和联合组评分明显改善(P<0.05)。与TOT组比较,联合组FMA-LE、10MWT、TUGT和MBI评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 结论:rTMS联合TOT能够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提高患者的步行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技术,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言语训练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恢复期外侧裂周失语症患者的疗效,探讨其最佳治疗方案。 方法纳入48例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4例。对照组采用言语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rTMS联合言语康复训练,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末、治疗8周末三个时间点对患者进行BOLD-fMRI检查,观察大脑语言功能区激活范围的变化。2组均采用汉语失语成套检查(CRRCAE)评分评估治疗前、后的言语功能。 结果①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CRRCAE得分分别为(40.7±10.2)分和(41.2±11.4)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末,2组CRRCAE得分[(49.7±12.6)、(43.4±11.5)分]较组内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且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末,2组CRRCAE评分[(70.6±12.2)、(52.7±12.5)分]较组内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CRRCA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②治疗2周末时,治疗组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CRRCAE得分均较组内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提高,且以Broca失语患者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而Wernicke失语和传导性失语患者的改善相对较差(P>0.05);对照组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CRRCAE得分在治疗2周末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8周末时,治疗组不同类型失语患者的CRRCAE得分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提高(P<0.05),而对照组仅Broca失语患者的改善较组内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2组患者治疗8周末时的组内不同类型失语患者间CRRCAE得分比较,以Broca失语患者的改善最为明显(P<0.05),且治疗组Broca失语患者的CRRCAE得分明显高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的Broca失语患者(P<0.05)。③治疗组患者在治疗2周末和治疗8周末,BOLD-fMRI显示右侧大脑半球激活区较同侧治疗前明显减小;治疗8周末时,亦较左侧半球同时间点明显减小(P<0.05)。 结论低频rTMS联合言语训练早期干预治疗可能会通过调节脑卒中后的语言功能重组,促进脑卒中后外侧裂周失语患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组均给予药物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用认知训练。治疗3月后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治疗3月后,观察组的Mo CA、MMSE、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与认知训练联合干预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伴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高频和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的临床效果。方法 54例诊断为脑卒中后肌痉挛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18例):高频组、低频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脑卒中后二级预防用药结合康复训练治疗4周,其中高频组给予患侧高频rTMS治疗,低频组给予健侧低频rTMS治疗,对照组不接受rTMS。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定,通过比较患侧屈腕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及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临床痉挛指数(CSI)、改良Barthel指数(MBI)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3组治疗前相关指标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上肢FMA评分、MBI评分显著升高,而屈腕MAS、CSI指数、MEP潜伏期和CMCT时间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频组和低频组FMA评分、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屈腕MAS、CSI指数、MEP潜伏期和CMCT时间均低于对照组,以高频组更为明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患侧高频和健侧低频rTMS均可安全、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肌痉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且患侧高频rTMS治疗效果优于健侧低频rTMS。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薰衣草芳香疗法联合情绪释放技术(emotional freedom techniques,EFT)对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7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科住院的心脾两虚型失眠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因素两水平的析因设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上肢康复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12月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康复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 结果 试验组36例、对照组38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瘘侧握力(t=-2.350,P=0.022)、非内瘘侧握力(t=-3.693,P<0.001),内瘘侧肩关节外展(t=-2.468,P=0.016)、外旋(t=-5.167,P<0.001)、内旋(t=-2.059,P=0.043),动静脉内瘘血流量(t=-2.020,P=0.047)、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t=-5.229,P<0.001)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肢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维护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14.
高莉  褚璇 《临床荟萃》2021,36(7):616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52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6)。对照组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血压及血脂代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状态,调控血压和血脂代谢,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穴位贴敷联合择时耳穴埋籽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并发热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苏州市某三级甲等中医院所有符合ERCP术后并发热秘标准的90例患者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升阳举陷法艾灸在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9年9月—2021年5月在杭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肾阳虚型压力性尿失禁老年女性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在盆底肌功能训练和膀胱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实施升阳举陷法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系统评价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Psyc-INFO等11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2年6月。纳入COPD患者使用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的试验性研究。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文献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包括8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虚拟现实康复训练有助于增加COPD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MD=20.31,95%CI(8.74,31.89),P<0.001];提升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氧饱和度[MD=0.86,95%CI(0.33,1.39),P=0.002],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D=6.85,95%CI(4.13,9.58),P<0.00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MD=9.81,95%CI(5.16,14.46),P<0.001];改善COPD患者的认知功能[MD=4.04,95%CI(3.36,...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Forbrain言语听觉反馈认知训练在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0月—2022年5月选取唐山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外科住院保守治疗的8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增加Forbrain言语听觉反馈认知训练,对照组接受神经外科康复护理干预,均干预2周。于入组首日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与疾病资料,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定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Barthel指数量表(Barthel Index,BI)完成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评估,干预2周后使用相同量表再次进行评估。结果 试验组39例,对照组37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一般资料及MoCA和BI评分均具有可比性(P>0.05)。干预后,(1)认知功能评估,试验组的MoCA总分与进步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01);试验组在视空间功能、注意力、语言、抽象与记忆力维度的进步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2)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试验组的BI总分与进步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家庭正向行为支持(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PBS)方案,并探讨其在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情绪行为影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框架构建家庭PBS方案,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于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就诊的100例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50)和对照组(n=50)。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为期3个月的家庭PBS方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及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结果 两组干预后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低于干预前(均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高于干预前(均P<0.001);试验组干预后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高于干预前(P<0.001);干预后试验组长处与困难问卷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得分和养育心理灵活性问卷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应用家庭PBS方案可减少学龄前恶性肿瘤患儿情绪行为问题的发生,改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提高父母养育心理灵活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感觉运动训练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水平、自我效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月—12月在无锡市某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精神科住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60例患者以住院号尾号分组,双号为试验组(30例),单号为对照组(30例),两组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训练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感觉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