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武汉市江岸地区妊娠期妇女情绪障碍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早期预防孕产妇心理障碍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9年5月在武汉市江岸区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孕妇856例为研究对象,情绪障碍状况评价指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爱丁堡抑郁量表,辅以自制孕妇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妊娠期妇女焦虑、抑郁的危险因素。 结果 856例调查对象中孕早期244例,孕中期311例,孕晚期301例。孕早期、中期、晚期焦虑发生率分别为6.97%、4.82%、6.64%,可能焦虑发生率分别为22.95%、26.69%、25.58%,抑郁发生率分别为8.61%、9.65%、8.31%,可能抑郁发生率为18.03%、25.03%、23.26%。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收入水平、是否和父母居住、居住环境、是否有不良孕产史、孕期出血史、妊娠期并发症其妊娠期焦虑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收入水平、是否和父母居、住居住环境、是否有不良孕产史、孕期出血史、妊娠期并发症其妊娠期抑郁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噪音环境(OR=3.256,95%CI:1.565~6.702)、出血史(OR=2.063,95%CI:1.119~3.802)、妊娠合并症(OR=3.497,95%CI:1.779~6.877)为影响妊娠期妇女焦虑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高中及以上学历(OR=0.283,95%CI:0.109~0.733)为孕妇抑郁的保护因素,噪音环境(OR=5.265,95%CI:1.097~25.254)、不良孕产史(OR=6.027,95%CI:1.571~23.023)、出血史(OR=11.716,95%CI:2.337~9.825)、妊娠合并症(OR=9.149,95%CI:2.240~37.401)为影响妊娠期妇女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武汉市江岸地区妊娠期妇女存在一定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状况,其中居住环境及不良孕产史、出血史、妊娠合并症为主要影响因素,需重视妊娠期妇女情绪状况,针对具体因素给予积极干预措施,存在高危因素的妇女需加强心理咨询与辅导,预防孕产妇心理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妊娠期妇女焦虑和抑郁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上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建立孕妇保健卡并准备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利用抑郁自评症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422例孕妇,焦虑的总体发生频率为13%,其中轻度焦虑发生频率为9.7%,中度焦虑发生频率为3.1%,严重焦虑发生频率为0.2%;轻度抑郁发生频率为0.2%,未发现中度及严重抑郁者。不同年龄间孕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胎次和家庭收入间孕妇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惠州市孕妇妊娠期存在焦虑等不良情绪,文化程度较低、胎次较高和家庭收入较低为孕妇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在孕妇围产期应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专业的心理疏导,有助于减少孕期焦虑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对初产妊娠孕妇社会行为、分娩方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丽水市中心医院产检及分娩的300例初产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孕妇在对照组基础上以社会心理学视角下进行系统化心理管理干预,评价干预前后妊娠压力、焦虑、抑郁评分及其分娩方式和妊娠结局。 结果 两组干预前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两组三项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干预后干预组妊娠压力量表评分和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顺产率(68.67%)显著高于对照组(56.67%),剖宫产率(26.67%)显著低于对照组(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后感染、产后抑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胎膜早破、胎盘早剥、极低体重儿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社会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管理干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可显著改善初产妊娠孕妇不良社会心理行为状态,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童年期创伤与知觉压力对青少年焦虑性抑郁障碍(ADD)的影响,为青少年ADD的临床心理治疗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0年1月—2021年1月首发入住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青少年抑郁障碍患者120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HAMD17)焦虑/躯体化因子得分分为焦虑性抑郁障碍组(ADD组)和非焦虑性抑郁障碍组(nADD组),每组各60例。分别运用HAMD17、童年期创伤问卷(CTQ-SF)、中文版压力知觉量表(CPSS)测量抑郁水平、童年期创伤和知觉压力水平,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并分析ADD组童年期创伤与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的影响模式。结果 1)ADD组与nADD组在年龄、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受教育年限及抑郁病程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DD组HAMD17总分、情感虐待、情感忽视、躯体虐待、童年期创伤总分、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高于nAD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58、11.374、5.333、4.080、7.796、8.829、11.854、13.276,P<0.01);3)ADD组HAMD17总分与童年期创伤总分、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415~0.590,P<0.01);ADD组童年期创伤总分与紧张感、失控感及知觉压力总分呈正相关(r=0.306~0.390,P<0.01);4)ADD组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有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81,P<0.001),童年期创伤通过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有间接路径影响效应(β=0.567,P<0.001)。结论 焦虑性抑郁障碍青少年存在较多的童年期创伤经历和较高的知觉压力水平,知觉压力对焦虑性抑郁不仅具有直接影响,而且在童年期创伤对焦虑性抑郁的影响关系中起着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身材矮小儿童睡眠、饮食及行为问题,为矮小症的预防与早期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9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的110例矮小儿童及正常对照组110例,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生长激素缺乏症62例(56.4%),特发性矮身材48例(43.60%)。矮小男童49人(44.5%),女童61人(55.5%),平均年龄(7.53±2.26)岁。对照组男49人(44.5%),女61人(55.5%),平均年龄(7.33±2.19)岁。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体重,目前身高体重及父母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行为比较过饱响应、进食缓慢、食物喜好、情绪性饮食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层面比较就寝习惯、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睡眠焦虑、夜醒、异态睡眠、白天困倦矮小儿童均高于对照组(P<0.05)。行为分析4~5岁矮小组儿童“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分裂样”、“攻击”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11岁“抑郁”、“体诉”、“社交退缩”“多动”、“分裂样”、“攻击”、“违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饮食、睡眠及行为问题与儿童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是身材矮小症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学龄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父母的一般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其与儿童ADHD症状的相关性。 方法 2015年5月-2017年1月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的学龄前ADHD儿童119例,以及附近普通幼儿园正常对照儿童115例,年龄范围均为4岁0月~5岁11月。研究采用SNAP-Ⅳ评定量表对两组儿童的症状进行评估,采用12项一般健康问卷(GHQ-12)、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对两组父母的一般心理健康水平和焦虑、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并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及相关性分析。 结果 1)研究组儿童SNAP-Ⅳ各因子得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01)。 2)研究组儿童父母的 PHQ-9和GAD-7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心理健康水平筛查阳性率和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 3)学龄前ADHD儿童SNAP-Ⅳ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父母的GHQ-12、PHQ-9、GAD-7得分呈低至中度正相关(r=0.22~0.35,P<0.01)。 结论 学龄前ADHD儿童父母的焦虑、抑郁水平较高,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儿童ADHD的症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应重视对学龄前ADHD儿童父母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  相似文献   

7.
孙璇  李静  王迎  王高华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10):1224-1227
目的 了解三级医院护士长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 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湖北省5所三级医院的208名护士长进行调查。 结果 护士长PSQI得分为(5.63±3.03)分,SAS得分为(39.84±8.58)分,SDS得分为(49.18±10.84)分,均高于国内常模(P<0.05)。不同身体状况的护士长PSQI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聘用类型、家庭支持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护士长SAS得分和SD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月收入、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在护士长PSQI得分、SAS得分和SDS得分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长PSQI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SAS、SDS得分呈正相关(r=0.154~0.404,P<0.05;r=0.164~0.352,P<0.05)。 结论 三级医院护士长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较差,且睡眠质量同心理健康状况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医院管理者应针对性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改善护士长睡眠质量,维护其身心健康,以提高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济宁市农村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探讨童年期不良经历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 2019年3—4月随机抽取济宁市2所农村初级中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期虐待问卷(CTQ-SF)、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715名农村初中生抑郁症状≥16分者218人(30.5%);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影响抑郁自评得分(F=7.397、4.169、P<0.05),不同性别、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留守状况的学生抑郁自评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家庭结构、家庭月收入、留守状态的学生童年期不良经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期不良经历与抑郁症状得分呈正相关(r=0.198~0.481,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母离异(b=7.037)、家庭月收入5 000元以下(b=2.219、2.212)、儿童期遭受情感虐待(b=1.555)、性虐待(b=0.615)和情感忽视(b=0.203)与中学生抑郁症状呈正相关(P<0.05)。结论 济宁市农村中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童年期不良经历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症状的风险,减少儿童期不良经历的发生有利于改善青少年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城市地区的户籍与流动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现况及相关因素,为学龄前儿童的焦虑问题防治以及改善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态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6月采用方便整群抽样法,从3所户籍儿童幼儿园和3所流动儿童幼儿园,抽取3~6岁在园儿童1 513名。使用Spence学前儿童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症状,养育环境评价量表评估养育行为。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探讨学龄前儿童焦虑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 流动儿童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和分离焦虑得分以及总焦虑得分均显著高于户籍儿童。总体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为2.77%(42/1 513),流动儿童高于户籍儿童(χ2=7.95,P<0.01)。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和分离性焦虑的症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16%、3.82%和3.89%。其中,分离性焦虑症状的阳性检出率,流动儿童高于户籍儿童(χ2=6.82,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日常陪伴(β=-0.14,P<0.05)、育儿支持(β=-0.08,P<0.05)可减少学龄前儿童的焦虑症状,而惩罚(β=0.49,P<0.01)可增加儿童焦虑症状。儿童类型与家长养育行为的交互作用也与儿童焦虑水平密切相关(β=0.11,-0.12,P<0.05)。结论 高质量的日常陪伴、增加家庭成员之间的育儿支持,减少惩罚,可降低学龄前儿童焦虑的症状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自我效能感在女性尿失禁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调节作用,为降低尿失禁患者的抑郁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6年9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在三门峡市中心医院妇科诊断为尿失禁的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抑郁自评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结果 225例研究对象中,检出抑郁症状72例(32.0%),高龄、病程长、肥胖、离婚和丧偶、有抑郁家族史的患者抑郁检出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平均得分48.38.2,领悟社会支持平均得分为59.58.7,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2.16.3;领悟社会支持(β=-0.251,P=0.002)和自我效能感(β=-0.324,P<0.001)对抑郁均呈负向作用,P<0.001),自我效能感在尿失禁患者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中存在增强型调节作用(β=-0.114,P=0.020)。结论 女性尿失禁患者中抑郁检出率高,在提高其社会支持的前提下,同时提高自我效能,可进一步降低患者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静  孙璇 《实用预防医学》2019,26(3):316-320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其与焦虑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手机依赖量表(Mobile Phone Addiction Index Scale,MPAI)、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湖北省5所三级医院的1 799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低年资护士MPAI均分为(32.81±10.03)分,SAS均分为(41.80±8.60)分。不同性格、工作能力的低年资护士MPAI均分、失控性均分和低效性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聘用类型的低年资护士SAS均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工作态度的低年资护士MPAI和SAS均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得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焦虑得分呈正相关(r=0.088~0.321,P<0.05),且手机依赖总分、低效性维度能够正向预测焦虑水平。结论 低年资护士手机依赖程度较高,与焦虑水平较高密切相关,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的引导教育,使其尽快适应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产前诊断门诊孕妇孕期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情况。方法 微信扫码问卷调查产前诊断门诊就诊的孕妇,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妊娠压力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抑郁自评量表PHQ-9。结果 1 045名孕妇平均年龄(29.73±4.55)岁,孕期心理压力发生率为35.12%,焦虑发生率为18.56%,抑郁发生率为27.27%。孕早期抑郁倾向最严重,发生率35.18%;孕晚期妊娠压力最严重,发生率46.27%;孕晚期焦虑最严重,发生率28.36%。妊娠期压力第一位原因为“担心婴儿不正常”,发生率70.0%。“变得容易烦恼或急躁”是孕妇焦虑的最常见表现,42.31%的重度焦虑孕妇有“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表现。“入睡困难、很难熟睡或睡太多”是孕期抑郁最常见的表现。结论 孕早期重点关注孕妇抑郁,孕晚期重点关注压力和焦虑状况,及早发现孕妇的不良心理状态,合理干预,提高就诊满意率,促进孕妇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湖北省居民的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以“问卷星”的形式随机抽样调查湖北省武汉市以及湖北省其他地市州的居民。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来探讨湖北省居民焦虑的影响因素。 结果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1 393份;湖北省居民SAS粗分得分(30.04±6.61)分,标准分得分(37.55±8.27)分。焦虑阳性检出人数111人,占总人数的8.0%,其中轻度、中度、重度焦虑分别占6.5%、1.1%、0.4%。湖北省武汉市居民SAS得分高于全国常模(P<0.05),而湖北省其他地市州居民SAS得分和全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认身体状况、对治疗的信心、对现居地疫情防控措施是否满意是湖北省居民焦虑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湖北省居民心理状况总体上较为乐观,但武汉市居民的焦虑状况较平时严重,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化疗耐受性的关系。 方法 通过应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Module,PHQ-9)对唐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20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不良反应分度标准评价中晚期胃癌患者化疗耐受性,Pearson相关性分析抑郁情绪与化疗耐受性的关系。 结果 20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PHQ-9平均得分为(12.62±3.19)分,其中82例存在抑郁情绪,占比40.39%。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居住地、文化水平、家庭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疾病分期、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自我感受负担、焦虑是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P<0.05);中晚期胃癌患者抑郁情绪PHQ-9得分与化疗耐受性食欲减退、恶心、骨髓抑制评分呈正相关(P<0.05)。 结论 中晚期胃癌患者存在高抑郁发生率,对于居住在农村、文化水平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自费支付医疗费用、疾病晚期、存在远处转移、伴有自我感受负担、焦虑的患者应注意加强对抑郁情绪的评估与干预,有利于增强化疗耐受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南阳市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的掌握水平,以及对此的态度和行为情况,为加强优生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南阳市中心医院接受孕前体检的214名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问卷进行优生优育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 结果 214名育龄妇女优生优育知识得分合格率为78.04%。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妇女优生优育知识得分有统计学差异(F=7.72, P=0.0005; F=10.89, P<0.001);城镇户口、有孕育史的妇女知识得分更高(t=-2.91, P=0.004; t=2.52, P=0.012)。73.36%的妇女对优生优育项目表示全部认同,其中认同率最低的为“婚前体检” (75.23%)。全部认同率随着文化程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χ2趋势=10.64, P=0.005);城镇户口的妇女全部认同率高于农村户口妇女(χ2=4.23, P=0.040)。优生优育相关行为发生率排名前3的依次是:补充叶酸(78.97%)、主动改变生活方式(77.10%)和孕前优生筛查(74.77%)。 结论 南阳市育龄妇女对优生优育知识、态度和行为仍需提高,相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力度,并重点关注农村户口、低文化水平、首次孕育的妇女。  相似文献   

16.
周晓燕  张慕玲  赵爱  张丽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370-1372
目的 研究孕妇学校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孕妇学校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记录两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同母亲角色”、“确保母子健康”及“外形和活动改变”等妊娠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s,2hPBG)分别为(5.52±0.66)mmol/L、(7.59±0.9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0.54)mmol/L、(8.72±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对GDM患者实行孕妇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抑郁现况,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2020年1月23日—2月10日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统计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情况。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并评估疗效。结果 共收治40例新冠肺炎患者。10例(25.00%)患者出现焦虑,SAS平均得分(42.94±8.33)分。14例(35.00%)患者出现抑郁,SDS平均得分(46.41±13.37)分。患者焦虑与抑郁得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焦虑得分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不同年龄、文化程度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SAS量表平均得分(37.94±5.67)分,SDS量表平均得分(39.93±8.55)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焦虑和抑郁高于普通人群,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长期的护理干预需要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癌症患者陪护家属焦虑现状,分析产生焦虑的影响因素,为调节癌症患者家属焦虑情绪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抽取湖南省某肿瘤医院的234例住院癌症患者的陪护家属,采用包含基本情况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的问卷调查其心理焦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用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不同人口学特征、患者病情其陪护家属的焦虑SAS标准分。 结果 本次调查共发放234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226份,有效回收率96.58%。该医院癌症患者家属焦虑发生率为69.91%,焦虑自评量表标准分为(55.67±10.60)分,显著高于普通人群(t=36.722,P<0.001)。不同年龄(F=12.032,P<0.001)、与患者的关系(F=2.487,P=0.024)、文化程度(F=15.333,P<0.001)、陪护时间(F=5.215,P<0.001)的家属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患者不同部位(F=2.291,P=0.014)、癌症分期(F=4.300,P=0.006)、治疗时间(F=4.333,P=0.002)、疼痛程度(F=6.388,P<0.001)、自理程度(F=8.026,P<0.001)、对待疾病态度(F=28.788,P<0.001)、对疾病知情程度(F=6.808,P=0.001),其家属SA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癌症患者家属人群中焦虑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焦虑的程度既与家属年龄、与患者关系、文化程度、陪护时间等特征有关,也和患者的疾病病情、患病时间、对待疾病的态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母体血清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alpha,HIF-1α)、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尿酸、内脂素水平的变化及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情况的关系。 方法 选取150例GDM孕妇(GDM组)、正常妊娠妇女150例(对照组),收集时间2016年1月-2017年6月,检测并比较两组孕24~28周的血清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并随访至分娩结束,观察两组新生儿的分娩结局,探讨上述指标与新生儿结局的关系。 结果 孕24~28周,GDM组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和对照组的分娩方式、胎膜早破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M组的分娩孕周、1 min Apga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新生儿的体质量大于对照组(P<0.05);GDM组孕妇血清HIF-1α、ET-1水平与新生儿的1 min Apgar评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GDM组孕妇血清尿酸、内脂素水平与新生儿的体质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GDM孕妇的HIF-1α、ET-1、尿酸、内脂素水平均升高,并且与新生儿Apgar评分、体质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朱媛媛  丁丽云  陆玮 《实用预防医学》2021,28(10):1258-1260
目的 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流行病学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住院孕妇3 702例为样本,采集孕妇基线资料,以及孕妇受精方式、孕周及妊娠期合并症发生情况和实验室检查资料,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不同特征孕妇ICP发病情况以及ICP发病影响因素。 结果 3 702例孕妇中确诊为ICP者158例(4.27%)。不同孕妇年龄、妊娠时间、居住地其IC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发生ICP和未发生ICP两组孕妇受教育年限、ICP家族史、孕激素应用、多胎妊娠、自身免疫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等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孕周、受教育年限、ICP家族史、多胎妊娠及自身免疫疾病均为ICP发病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孕妇高龄、妊娠晚期、受教育程度低、ICP家族史、多胎妊娠以及自身免疫疾病均为影响ICP发病的危险因素,孕期需加强监测和筛查工作,以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