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魏丽丽  韩斌如 《中华护理杂志》2019,54(12):1765-1770
目的 分析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在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依从性及效果。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3月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158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选取2018年10月—12月收治的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14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试验组的安全性及依从性,比较两组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试验组运动前(5 min、10 min),运动中(5 min、10 min)以及运动后(5 min、10 min)颅内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依从性为98.1%,对照组的依从性为7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整体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ICU谵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神经系统重症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实施以护士为主导的早期活动方案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依从性,能够改善患者的恢复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构建并应用ICU患者早期康复方案,以降低ICU获得性衰弱(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weakness,ICU-AW)的发生率,改善ICU患者的临床结局。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Delphi法构建ICU患者早期康复方案,将70例于2018年10月—2019年4月入住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试验组按本研究制订的方案进行康复,对照组按ICU护理常规进行康复,干预后采用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RC)肌力评定法、Barthel指数评定表、ICU-AW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评估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本研究构建的ICU患者早期康复方案包括早期运动、心理护理、营养支持、效果评价4个部分,32项具体康复内容。试验组转出ICU当天的肌力、Barthel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ICU-AW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患者早期康复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应用该方案能降低ICU-AW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订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的管理方案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基于英国南安普敦大学附属医院术后活动模型,结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护理程序的思路和实践,形成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选取2017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高龄髋部骨折患者248例为试验组,接受早期活动管理方案干预;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214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首次下地时间、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首次下地活动时间为术后(1.84±0.73) d,对照组为(5.23±2.17) d;试验组术后第3天行走的最远距离为(82.55±23.12) m,对照组为(29.41±10.97) m;试验组住院时间为(9.27±1.71) d,对照组为(11.39±2.53) 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实施出院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出院3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早期活动管理方案有助于患者早期下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早期康复运动对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6月收治的9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早期康复运动,包括八步操、搭桥运动、悬吊运动疗法以及骑车运动等。结果观察组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显著改善;机械通气时间和急诊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早期康复运动能降低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增强患者保护动机,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干预对ICU患者肌力和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的影响。方法80例ICU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入住ICU 行机械通气72 h内行主动和被动运动以及生活能力锻炼等护理措施,对患者进行早期主动干预,其他护理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肌力和获得性衰弱发生率的不同。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MRC-score评分分别为(35.46±2.76)分、(57.01±2.99)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MRC-score评分分别为(35.87±2.45)分、(49.43±5.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在主动干预结束后,观察组有3例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7.5%,而对照组则有25例患者发生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为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早期主动干预有助于提高患者肌力,降低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集束化策略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入住深圳市某医院ICU行机械通气的7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试验组采取集束化策略,对照组采取常规措施,观察10 d,分析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镇静镇痛剂用量、非计划性拔管率、病死率、ICU住院天数及费用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谵妄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长、镇静镇痛剂用量、ICU住院天数及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计划性拔管率、病死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策略能有效预防或减少谵妄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长,减少镇静镇痛剂用量,改善疾病预后,且安全有效、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阶梯式早期活动方案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12月入住我院ICU的机械通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按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试验组采取阶梯式早期活动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获得性衰弱及谵妄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以及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收缩压、经皮血氧饱和度最高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梯式早期活动在机械通气病人中安全可行,有益于降低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ICU获得性衰弱以及谵妄发生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主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预防ICU获得性衰弱(ICU-AW)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AECOPD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患者,按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早期主动护理。观察2组干预前后医学研究理事会评分(MRC-score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ADL评分)的变化,比较2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AW发生情况。结果 2组干预后的MRC-score评分与ADL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升高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及ICU-AW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主动护理可降低AECOPD机械通气患者ICU-AW发生率,缩短患者ICU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肩部活动操在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10月 —12月在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植入手臂输液港且肩关节活动受限的1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59例和对照组57例。试验组进行肩部活动操锻炼,对照组进行握球运动锻炼,锻炼时长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锻炼后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得分,锻炼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及锻炼期间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结果 锻炼后试验组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中肩关节活动范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第1个月,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锻炼期间,试验组血栓及导管阻塞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肩部活动操锻炼有助于改善植入手臂输液港患者肩关节活动受限,降低其血栓和导管阻塞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选取2018年4月—12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试验组,选取2017年6月—2018年3月住院的4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试验组接受早期康复活动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期间患肢髌骨上缘15 cm和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尿激酶用量、溶栓天数、舒适度评分、疼痛评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穿刺处渗血及溶栓导管移位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的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 PTS)评分。 结果 住院期间试验组患侧肢体髌骨下缘10 cm腿围周径差小于对照组、尿激酶用量及溶栓天数少于对照组、疼痛数字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后试验组在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状况方面得分高于对照组,PT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试验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理机能、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方面的得分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8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出院后1个月得分,PTS评分低于出院后1个月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活动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序贯排痰方案在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2月南宁市某三级甲等传染病医院45例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为试验组,2017年1月—12月44例肺结核行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序贯排痰方案,对照组使用常规排痰方案。干预24 h后,比较两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动脉血CO2分压、气道峰压值、日排痰量。比较两组干预7 d后排痰效果、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脱机成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24 h后,两组呼吸频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两组平均动脉压波动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值、氧合指数较对照组及干预前有所升高(P<0.05),气道峰压和动脉血CO2分压较对照组及干预前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日排痰量(29.48±4.54) ml,对照组(12.56±2.287) 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7 d后,试验组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序贯排痰方案能促进肺结核机械通气患者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存质量,缩短ICU住院时间并减轻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心脏外科手术患者ICU过渡期护理质量。方法 设计ICU过渡期护理清单。便利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盐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需要行心脏手术的患者156例,其中2018年1月—12月的81例患者为试验组,2017年1月—12月的75例患者为对照组。试验组在接受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ICU过渡期护理清单;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转科交接时间,术后48 h、ICU转出前、ICU转出后1周3个时间点的静息状态疼痛程度,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及满意度,访谈医护人员对清单的看法。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转科交接时间明显缩短(t=2.16,P<0.05),3个时间点静息状态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均P<0.01);试验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ICU转出后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明显下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和医生对应用该清单的满意度均>96%;访谈医护人员,对该清单的使用给予了肯定。 结论 使用ICU过渡期护理清单能够缩短心脏术后患者ICU转运时间,减少心脏围手术期患者的术后应激与并发症,提高医、护、患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贵州省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通过自行编制的“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态度、行为问卷”,对贵州省67所医院的ICU护理人员进行调查,该问卷包括知识、信念、行为3个维度,共38个条目。结果 共调查392名ICU护理人员,问卷总分为(85.92±13.65)分,其中知识维度为(13.42±2.54)分,态度维度为(40.86±7.41)分,行为维度为(31.65±7.30)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接受过培训、是否学习过相关文献、医院等级、年龄、性别是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因素(P<0.001)。结论 ICU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的知识与态度较好,但行动力与执行力不足,应重点加强ICU护理人员,尤其是基层ICU护理人员对口渴相关知识的理论与实践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机械通气患者口渴干预行为的内驱动力,进一步提升临床工作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智能握力系统在PICC患者功能锻炼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月在苏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行PICC的1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采用以智能握力球为载体的智能握力系统进行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传统握力球进行功能锻炼。比较两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及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置管后第14天和第28天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 结果 试验组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置管后第14天和第28天试验组腋静脉单位时间内平均血液流速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智能握力系统可提高PICC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有效改善上肢静脉血液循环,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上肢康复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12月于山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7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试验组38例和对照组39例,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上肢康复操训练,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护理。分别比较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后两组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 结果 试验组36例、对照组38例完成研究。干预前两组双手握力、肩关节活动度、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及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内瘘侧握力(t=-2.350,P=0.022)、非内瘘侧握力(t=-3.693,P<0.001),内瘘侧肩关节外展(t=-2.468,P=0.016)、外旋(t=-5.167,P<0.001)、内旋(t=-2.059,P=0.043),动静脉内瘘血流量(t=-2.020,P=0.047)、非内瘘侧头静脉直径(t=-5.229,P<0.001)均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上肢康复操训练有助于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上肢功能及维护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16.
刘刚  梅莉芬  施建设  张诚华 《临床荟萃》2011,26(18):1586-1588
目的评价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指导下的液体复苏对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5例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中心静脉压(CVP)组(对照组),CVP目标值≥12mmHg(1mmHg=0.133kPa)和试验组,ITBVI目标值≥850ml/m2。统计每例患者前5天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两组28天病死率。结果 ITBVI组前5天的液体入量明显少于CVP组,(16 567±971)ml vs(19 072±1 232)ml(P〈0.05);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短于CVP组,分别为(5.05±1.67)天vs(5.94±1.38)天(P〈0.05),和(7.74±1.80)天vs(8.70±1.69)天(P〈0.05);28天病死率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机械通气下脓毒症休克患者中使用ITBVI指导液体复苏能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握力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便利选取2020年1月—12月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218例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电子握力器、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对其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握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握力为(13.8±4.7) k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运动方式、镇静药物使用时间、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评分是影响其握力的主要因素(P<0.05)。 结论 ICU老年机械通气患者的握力较低,女性、高龄、既往不运动、镇静药物使用时间>5 d、营养风险评估量表2002评分≥3分的机械通气患者握力较低。护理人员应加强其握力的动态评估,控制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