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睢宁县睢城镇2009-2013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本镇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睢宁县睢城镇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睢宁县睢城镇2009-2013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582例,年均发病率为51.96/十万;5~9岁儿童占46.56%,20岁以下儿童占93.81%;男女性别比例为1.93∶1;4-6月发病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3.44%;职业分布以学生为主,占发病总数的72.16%,其次是幼托和散居儿童。结论:睢宁县睢城镇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发病率最高的是20岁以下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防控流行性腮腺炎的措施是提高相关疫苗接种率、加强疫情监测和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近年来武汉市青山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手足口病防控对策,为进一步控制手足口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武汉市青山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病例,对武汉市青山区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研究。结果:2008-2012年武汉市青山区共报告手足口病2691例,2008-2010年发病率逐年上升,2010年为最高,近两年略有下降。手足口病全年发病存在2个高峰:第1个峰值出现在4-6月,占发病总数的49.02%;第2个峰值出现在10-12月,占发病总数的27.24%,与幼托儿童在园时间一致。5岁以下儿童发病例占病例总数的84.73%,其中3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结论:重点加强5岁以下托幼机构儿童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有效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暴发流行,降低手足口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云浮市2010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监测的2010年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云浮市2010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病例为7 262例,发病率为299.33/10万.其中城镇发病2 938例,发病率为401.58/10万,农村发病4 324例,发病率为254.45/10万,城镇发病率高于农村(P<0.01);男性发病率为381.39/10万,女性发病率为208.86/10万,男女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病以低年龄组为主,5岁以下年龄组发病6 047例,占83.27%,各年龄段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散居儿童6 050例,占83.31%;3-7月份为发病高峰,共报告3 699例,占病例总数的50.94%,10月份有一个次高峰,报告病例数664例,占病例总数的9.14%.结论 云浮市手足口病发病率较高,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性别、年龄差异,防控重点是5岁以内的散居儿童;开展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研究,将有助于制定更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流行现状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兴山县2008-2016年手足口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兴山县2008-2016年9年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557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50.96/10万;4~7月为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57.03%,11~12月为次高峰,占发病总数的28.56%。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4岁,占发病总数的67.57%。职业分布主要为幼托儿童,其次是散居儿童。男女性别比为1.26∶1。病原学检测结果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及其他肠道病毒为主。报告暴发疫情2起,聚集性疫情38起,均发生在托幼机构和小学。结论兴山县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季节性和地区差异,4岁及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人群;同时应加强托幼机构和小学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暴发疫情的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东莞市寮步镇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东莞市寮步镇2012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报告的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东莞市寮步镇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1 628例,发病率为388.94/10万,重症病例2例,重症率为1.22‰;5月和10~12月为发病高峰;0~3岁儿童为高危人群,占病例总数的81.63%,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分别占83.78%和13.21%。结论:东莞市寮步镇手足口病多发在5月和10~12月,以3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应重点加强对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督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北流市2009-2011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力争为采取科学有效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对2009-2011年北流市手足口病发病监测和调查处理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9-2011年北流市共报告手足口病发病718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78.92/10万,5-9月为发病高峰,男女之比为:1.78:1,散居儿童为主,全市病例呈散发分布状态,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婴幼儿占发病总数的95.74%.结论 2009-2011年北流市手足口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夏秋季为发病高峰,病例分布呈散发分布状态,散居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治主要和重点对象,应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的监测报告工作,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加大重点人群的防控力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连云港市新浦地区手足口病疫情流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1690例手足口病的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及实验室检测资料;观察城乡发病率,性别、年龄和季节分布,聚焦性和散居性发病情况。结果:连云港市新浦区2009年、2010年发病率分别为225.5/10万、153.7/10万;城区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农村(P<0.01)。1 690例手足口病例中,男性1118例,女性572例,男女之比为1.95∶1。以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为主,占总数的96.1%,学生占3.5%,其他6例占0.4%。6岁以下幼儿为1 625例,占病例总数的96.2%。从发病时间来看,手足口病每年4~7月份呈现显著的发病高峰,9月份疫情降到低点,11月份为次高峰。实验室检测在阳性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占47.1%,柯萨奇病毒16型占33.3%,其他肠道病毒型占19.6%。结论: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以肠道病毒71型为主。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6岁以下幼童,聚集性病例多发生于托幼机构,所以托幼机构应列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天祝藏族自治县2008-2012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分析,探讨其流行规律,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将传染病网络直报信息导入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2年报告手足口病399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35.27/10万。发病年龄组2、3、4岁组发病最高,占发病总数的48.37%,6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总数的70.93%以幼托和散居儿童为主,分别占34.84%和40.10%;发生聚集性病例22起;6~9月份是发病高峰,占总病例数的55.14%;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8∶1;城镇高于农村。结论天祝县手足口病病例主要集中在6岁以下儿童,属防控的重点;城区所在地的华藏镇发病率最高,托幼机构发生聚集性病例较多;6、9月份为2个发病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应加强疾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辛集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辛集市2011-2013年手足口病病例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辛集市2011-2013年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 160例,重症1例(2011年),无死亡病例,年平均发病率62.05/10万;发病具有明显季节性,多发于4~11月,占全年病例的93.62%;男性发病较多,发病率为75.80/10万,女性为48.27/10万(P<0.01),男女发病比为1.59∶1;发病年龄集中在0~4岁组,占92.84%;病例以散发儿童为主,占78.71%。结论 2011-2013年辛集市手足口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发病以4岁以下散居儿童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9-2011年咸阳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手足口病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2009-2011年咸阳市报告手足口病信息,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9-2011年咸阳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2 308例,重症110例,死亡8例,发病率介于52.93/10万~110.71/10万之间。全年各月均发病,发病高峰为4-7月份。5岁及以下婴幼儿占病例总数的94.93%,其中3岁及以下占82.91%;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病例总数的78.52%;发病男女性别比为1.75∶1。实验室诊断病例共报告227例,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占51.54%,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阳性占17.1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占31.28%,病原体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4-7月份针对3岁以下散居儿童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是当前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公主岭市手足口病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控工作提出控制措施。方法:利用国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对公主岭市2011年手足口病疫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公主岭市共发生手足口病病例1 099例,发病率为100.52/10万,较2010年下降35.87%,无死亡病例。男性652例,女性447例,男女性别之比为1.46:1。病例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占84.17%;发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占96.09%;全市手足口病发病区域性聚集分布明显,以市区为中心的中部12个街道和乡镇发病占发病总数的58.02%;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出现多。结论:针对重点人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意识,是控制手足口病最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遵义市红花岗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对遵义市红花岗区2009-2013年的手足口病疫情应用Excel 2003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进行描述分析。结果遵义市红花岗区2009-2013年手足口病累计发病8 84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311.40/10万;全区8镇8办均有病例发生,其中南关办、中华办、新蒲镇年均发病率较高;发病多集中在5岁及以下年龄组,其中1~、2~、3~岁年龄组发病居前3位,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主要集中在散居儿童、幼托儿童和学生;全年均有发病,4~5月是第1个发病高峰,11月出现第2个发病小高峰。结论手足口病防控对象是5岁及以下年龄组儿童;学校、幼儿园和公共场所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要场所;规范儿童洗手行为可有效减少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分析清新县2008-2011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为该县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网络直报系统导出手足口病的报告卡,用Excel2003进行资料整理.结果 清新县2008-2011年共报告手足口病606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23.00/10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重症病例32例,占发病总数的0.53%,死亡病例1例,病死率0.02%.各乡镇均有发病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11月份,占发病总数的91.08%;5月、6月、7月份达到发病高峰,占发病总数的54.58%;发病人数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82.29%;年龄集中在5岁以下,占发病总数的90.55%;男性、女性发病之比为1.86:1(χ2=449.50,P<0.01).病原学检测以E V71感染和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重症及死亡病例主要感染E V71所致.结论 清新县手足口病的流行形势较为严峻,应关注4-11月份(特别是5-7月份)的疫情为主,重点加强社区和托幼机构、学校场所监测和管理,5岁以下的散居儿童以及托幼机构儿童是防控工作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蓬莱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探讨科学的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叙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将数据录入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年5月~2010年12月全市共报告手足口病1 114例,重症4例,无死亡病例,年均发病率为82.67/10万,12个镇街道均有发病,以大柳行镇发病率最高,为174.18/10万。6~8月份为全年发病最高峰,病例主要集中1~5岁年龄组,占病例总数的90.84%;男女性别为1.63:1,发病主要分布在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各占62.48%和34.38%。实验室检测表明,引起蓬莱市手足口病流行的病原体以EV71、Cox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混合感染为主。结论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和宣传教育力度,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手足口病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陕西医学杂志》2020,(1):121-124
目的:探讨四川省巴中地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和病原分布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巴中市手足口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16-2017年,全市累计报告手足口病3102例,其中临床诊断病例2843例,确诊病例259例;重症病例56例,占病例总数的1.86%,无死亡病例。2017年发病率较2016年有明显上升(P<0.05);男女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分布,以1~3岁组儿童为主,2016年和2017年分别占50.42%和43.95%;2016年和2017年儿童职业分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散居儿童比例分别为55.49%和54.43%;手足口病发病有两个高峰,即每年5月份和11月份;2016年和2017年病原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2016年、2017年EV71比例分别为42.20%和13.33%;2016年和2017年重症患者病原分布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中市手足口病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职业和年龄分布特征,病原体EV71的比例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6.
刘殿菊  刘洪海  娄红梅 《吉林医学》2011,(11):2178-2178
目的:对2010年天津市塘沽区597例手足口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结果:597例手足口病中,男341例,女256例,年龄5个月~35岁,1~4岁年龄组发病人数最多,占发病总数的61.64%,以散居儿童为主,占发病总数的60.80%。疾病发生主要集中在5~7月份,占发病总数的80.40%,高峰在7月份,塘沽区14个街道办事处均有病情发生,其中发病例数最多的是胡家园街道,发病率为27.81%,各街道手足口病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P<0.05)。结论:天津市塘沽区手足口病患者症状轻重不等,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发病以1~4岁外地散居儿童为主,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及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福田区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为预防控制腮腺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全区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福田区2008年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259例,无暴发疫情死亡病例,年报告发病率为21.59/10万;病例主要分布在学生(45.56%),幼托儿童(20.85%),散居儿童(14.29%);发病年龄高峰为5~10岁年龄组,发病108例,占发病总数的41.7%;男女性别比为1.56:1(P0.01);全年各月均有发病,发病居前三位的月份为:12月、7月、3月(5月),占发病总数的占发病总数的13.9%、13.13%、11.97%;。结论加强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种是预防和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为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2009-2013年平远县手足口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实时荧光RTPCR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 2009-2013年平远县共报告手足口病2 349例,年均发病率为180.16/10万,其中重症病例3例,无死亡病例;男性病例1 451例,女性病例898例,男、女病例数之比为1.62∶1;报告病例以6岁儿童为主(93.36%),散居儿童和托幼儿童居多,分别占病例数的81.74%和15.50%;发病季节集中在5-7月(60.46%);石正镇年均发病率最高,为267.08/10万,明显高于全县年均发病率;2010-2013年共检测病例55例,其中21例为肠道病毒阳性(38.18%),2010-2012年以EV71(9/21,42.86%)为主,2013以其他EV(11/21,52.38%)为主。结论平远县2009-2013年手足口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年龄和地区差异,5岁以下散居和托幼儿童是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对象,手足口病病原由EV71为主向多种其他肠道病毒共感染转变,需要继续加强手足口病病原学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重庆市北碚区2013年手足口病流行规律和病原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重庆市北碚区2013年手足口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北碚区2013年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858例,发病率为125.26/10万;一年内呈现两次发病高峰,10~12月出现发病主高峰,4~6月出现次高峰;街道发病率高于乡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2,P<0.0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1,P<0.01);年龄集中在1~3岁,占病例总数的70.51%。病原学监测结果显示,以其他肠道病毒感染为主,占71.15%。90.91%的聚集疫情发生于托幼机构。结论手足口病的发病有明显时间、地区、年龄、性别特征,加强疫情和病原学监测是控制手足口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2008—2021年湖北省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湖北省手足口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和湖北省儿童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获取手足口病病例信息、EV71疫苗接种数据,并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2021年湖北省累计报告手足口病981 050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0.80/10万,累计报告重症病例1 667例,重症占比为0.17%;死亡病例112例,病死率为0.01%,年均死亡率为0.05/10万。发病年龄主要分布在5岁以下儿童,占病例总数的95.28%;男女性别比为1.56∶1;患者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分别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7.32%和29.06%。发病曲线除2020年(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影响)呈单峰分布外,其余年份呈双峰分布,春夏高峰为4~6月,秋冬高峰为10~12月;病原学特征上,湖北省的优势流行株一直为EV71亚型;湖北省发病率居前5位的地区分别为神农架林区(303.95/10万)、黄石市(204.62/10万)、襄阳市(197.17/10万)、鄂州市(182.83/10万)、十堰市(159.23/10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