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分离株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分子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将布鲁氏菌分离株转种培养并提取基因组DNA,采用传统生物学鉴定和BCSP31-PCR、AMOS-PCR、MLST及MLVA-16等方法进行布鲁氏菌分离株分子鉴定和分型,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2018-2019年福建省人感染布鲁氏菌22株分离株分子检测结果与传统分型基本相符,为2个种(羊种和猪种)和2个生物型(羊3型和猪3型),其中羊种布鲁氏菌占多数(95.45%);20株布鲁氏菌分离株MLST基因型为ST8,1株为ST17型,1株为新的ST型:ST99的gap基因与已报道的等位基因型不同,被定义为一个新的等位基因型gap(32)。MLVA-16分型为羊种和猪种2个种群,21株羊种布鲁氏菌分为17种基因型,1株猪种布鲁氏菌分为1种基因型,其中15种基因型为单分离株,3种基因型为共享基因型(共7株,占31.82%)。聚类分析显示福建分离株与内蒙古、辽宁、山东和广东地区存在4种共享基因型,均为羊种布鲁氏菌,其他部分菌株与外省菌株遗传距离较近。结论福建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ST8型,且MLVA-16分型显示呈高度基因多样性。MLST/MLVA作为传统生物学鉴定补充技术方法,可用于布鲁氏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分子流行病学溯源调查,以提高布鲁氏菌病监测能力。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MLVA分型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随机选取2005-2007年间甘肃省肺科医院临床分离结核分枝杆菌菌株,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s of tandemrepeats analysis,MLVA)分型,了解甘肃结核分枝杆菌流行菌株基因型情况。方法选择标化的15个VNTR位点,对临床分离菌株DNA进行检测,DNA指纹图谱使用Bio Numerics4.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结果 228株结核分枝杆菌被分为4大基因群,7个大基因类型,分别包含13(5.7%)、3(1.3%)、7(3.1%)、1(0.4%)、171(75%)、31(13.6%)、2(0.9%)个株菌;在株水平基因分型上,93(40.8%)株为单菌株基因型;其余菌株基因型分别包含2-10株结核分枝杆菌,共构成132个基因簇。结论甘肃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存在丰富的基因多态性,ML-VA方法具有较高的基因分型能力,可以满足结核分枝杆菌株水平DNA分型的需要。甘肃省结核分枝杆菌流行株主要为北京家族基因型菌株。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江苏省2018年人感染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的种型和基因型。方法 运用普通PCR及AMOS多重PCR确认分离株的生物种型;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和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ultiple-locus variable number tandem repeat analysis, MLVA)鉴定基因型,并与国内外流行株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2018年共分离到56株布鲁氏菌,MLSA分型显示一株菌为猪种布鲁氏菌ST (Sequence type)17型,其他均为羊种布鲁氏菌ST8型。MLVA将56株菌分为47个基因亚型(46个羊种,1个猪种),聚类显示羊种布鲁氏菌全部为“东地中海簇”。结论 2018年江苏省人感染布病主要为“东地中海簇”的ST8型羊种布鲁氏菌,并首次发现一例人感染ST17型猪种布鲁氏菌。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2012-2018年福建省布鲁氏菌分离株种群结构及遗传进化关系。方法 采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对43 株布鲁氏菌分离株的9 个基因位点的序列进行测定,与标准序列比对后确定菌株ST型,通过Bionumerics 6.6软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43 株布鲁氏菌分离株中,38 株为ST8型,5 株为ST17型。结论 福建省布鲁氏菌主要流行株为ST8型。MLST是研究布鲁氏菌遗传特征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寡核苷酸分型(Spoligotyping)和多位点数目可变串联重复序列分析(MLVA)用于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的分型,以初步了解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的基因型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菌株,常规培养,收集菌体,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整个DR区进行Spoligotyping分型,同时分别扩增15个VNTR位点进行MLVA分型。聚类分析采用BioNumerics软件。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结果对70株菌进行了基因分型,Spoligotyping结果显示,可分为2个基因群,即北京家族(Beijingfamily)和非北京家族(Non-Beijingfamily),分别占70和30,49株北京家族菌株中,89.8为典型北京家族;MLVA结果显示,可分4个基因群,分别为Ⅰ群占8.5,含5个基因型,Ⅱ群占18.3,含13个基因型,Ⅲ群占70.4,含38个基因型,Ⅳ群占2.8,含2个基因型。两种方法对菌株的基因分型结果非常吻合,Spoligotyping分型为北京家族的菌株均分布在MLVAⅢ型中,非北京家族菌株的基因多态性,分属于MLVAⅠ、Ⅱ和Ⅳ型。MLVA将70株菌分为58个基因型(含53个独特基因型),而Spoligotyping只分为18种基因型(含12个独特基因型)。结合对临床一线4种药物的耐药检测结果分析,两种方法的分型结果均显示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71.4(35/49),表现为耐药者为28.6(14/49);而非北京家族菌株中表现为全敏感者为66.7,表现为耐药者为33.3,经卡方检验,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8,P>0.05)。结论初步证实浙江省结核分枝杆菌存在明显的基因多态性,主要流行型为北京家族。北京家族与耐药无明显相关性。MLVA株水平鉴定能力明显高于Spoligotyping,尤其是在鉴别北京家族菌株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伊犁州报告的布鲁氏菌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9年伊犁州共报告布鲁氏菌病例8 287例,报告发病率38.72/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94.228,P<0.05),发病高峰期在3—8月;不同县(市)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6,P<0.05);男性6 054例、女性2 23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8.29/10万和10.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84,P<0.05);以农民为主、占75.46%,不同职业人群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328,P<0.05)。结论 2012—2019年伊犁州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民为主要感染人群;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诊断和报告意识,提升布鲁氏菌病防控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使用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方法对四川省鼠疫耶尔森菌进行基因分型研究,为四川省鼠疫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用14+12分级分型方案对四川省历年分离的132株鼠疫菌进行PCR扩增并计算重复拷贝数,通过Bio Numerics对各位点重复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四川省青海田鼠鼠疫自然疫源地菌株可被分为5个群9个...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2—2019年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伊犁州报告的布鲁氏菌病例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2—2019年伊犁州共报告布鲁氏菌病例8 287例,报告发病率38.72/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趋势χ2=594.228,P<0.05),发病高峰期在3—8月;不同县(市)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4.228,P<0.05),发病高峰期在3—8月;不同县(市)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6,P<0.05);男性6 054例、女性2 23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8.29/10万和10.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36,P<0.05);男性6 054例、女性2 233例,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8.29/10万和10.43/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84,P<0.05);以农民为主、占75.46%,不同职业人群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584,P<0.05);以农民为主、占75.46%,不同职业人群报告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328,P<0.05)。结论 2012—2019年伊犁州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农民为主要感染人群;应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布鲁氏菌病诊断和报告意识,提升布鲁氏菌病防控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辽宁地区炭疽芽胞杆菌的流行特征及菌型基因特征。方法 通过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Multiple locus variable numbers of tandem repeats analysis,MLVA)分型实验,对2001—2011年辽宁省分离到的6株炭疽芽胞杆菌分离株DNA进行检测,DNA指纹图谱使用BioNumerics 4.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聚类分析结果。结果 聚类分析发现,6株炭疽芽胞杆菌株可分为2个基因型。对于炭疽暴发而言,其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遗传标记具有高度相似性。结论 炭疽芽胞杆菌基因组中的串联重复序列可作为炭疽芽胞杆菌基因分型的指标,在炭疽暴发事件中的病原体溯源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描述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为0.45/10万-16.5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占总数的66.89%。2003-2015年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5 904份,阳性率为5.01%。2007-2015年从136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63株,其中羊种3型48株、羊种1型12株,羊种变异2株、犬种1株。结论锦州市近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优势菌株主要是羊种3型。对犬的布鲁氏菌携带情况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时淘汰病犬。  相似文献   

12.
Background::The prevalence of human brucellosis in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 rapidly, with confirmed cases distributed across 31 counties.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自贡市2016-2021年布鲁氏菌病暴发疫情特点,为非牧区布病聚集性疫情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6-2021年自贡市布鲁氏菌病暴发进行现场调查,筛查重点及高危人群和涉及牲畜,分析疫情发生原因及特点,采取相应控制措施。结果 2016-2021年共报告4起布鲁氏菌病本地暴发疫情,涉及20例患者。病例共同暴露者筛查阳性率14.67%(11/76),畜间血清学筛查阳性率16.67%(19/114);MLVA分析显示分离到菌株与北京、宁夏分离菌株同源性为90.6%。结论 2016-2021年自贡布病疫情传染源均为病羊,食用未煮熟羊肉、私下引种(交易)山羊及无防护屠宰加工是引起布鲁氏菌病暴发的主要原因,应强化国内重点地区牲畜引种、畜产品交易的检疫力度,加强对职业人群的监测工作,开展重点人群的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福建省布鲁氏菌病防控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在福建省布病重点地区开展监测,对各年度上报数据进行汇总与分析。结果 2012-2017年间,在福建省8个设区市22个监测点共检测布病高危人群血清标本6 713份,检出阳性64份(SAT法),阳性率为0.95%;各类布病职业人群中,以肉类加工和饲养放牧人员阳性率最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972, P>0.05);年龄分布看,30~50年龄组检出最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33, P>0.05);性别分布看,男女性别比为1.66∶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2, P>0.05)。在哨点医院开展主动搜索,共检测人群血清1 815份,发现病例62例,阳性率为3.42%。结论 2012-2017年间,福建省闽南沿海地区疫情较重,并有向内陆闽北山区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2016——2017年苏州市主城区一起人间布病高度散发疫情可能的感染来源及危险因素,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按病例和对照1:4配比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入户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基本情况、临床表现、可疑暴露史,对确诊病例血培养物进行分离纯化,菌株进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结果 调查到的33例病例中,与羊肉相关的暴露比例最高为97%,暴露方式主要为使用和直接接触,暴露地点主要在葑门横街市场。食用羊肉、直接接触生羊肉、去过售卖羊肉的市场和去过葑门横街均是危险因素。经多位点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收集到的17株菌可分为5个基因型,但病原菌间亲缘关系较近。结论 苏州市主城区疫情源头可能为外地输入苏州的布鲁氏病羊于苏州城区宰杀或直接输入带菌羊肉,葑门横街市场售卖的羊肉是可能的传染源之一。在本次疫情中,非职业人群感染布鲁氏菌的主要途径是食用和直接接触带菌羊肉,近距离吸入带菌生羊肉产生的气溶胶可能也是该次疫情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2008-2018年陕西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特征及流行态势,为进一步制定布鲁氏菌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 2008-2018 年陕西省布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8年陕西省共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0 007例,年发病率在 1.55 /10 万 ~ 4.08 /10 万之间,平均发病率为2.41/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死亡病例;病例主要集中在陕北和关中地区,以榆林市、延安市和渭南市为多发地区,占86.23%,陕南地区病例数较少;全年均有报告,4~7月为发病高峰;发病以40~59岁年龄组为主,占发病总数的50.1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为3.57∶1;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占 89.44%。血清学平均阳性率为4.21%。布病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的中位数是22 d。结论 陕西省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流行在未来一段时间呈持续状态,应加强传染源的管理,加大布鲁氏菌病监测力度,做好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9年云南省人间炭疽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全省10年共报告炭疽病例94例,其中皮肤炭疽93例,占总数的98.94%,未分型1例;炭疽全年均有发病,发病呈现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5~10...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病的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制订布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布病发病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同时利用ArcGIS 10.8、GeoDa 1.6、SaTScan 9.4.1软件分别进行三维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2016-2020年陕西省榆林市共报告布病病例1773例,年均发病率为10.40/10万。病例报告以5-8月为主,病例性别比为3.53∶1(1382/391),年龄以45~64岁人群为主(占60.46%),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9.57%)。三维趋势分析显示榆林市布病发病率呈现由北向南、由西向东逐渐升高。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发病率Moran's I值分别为0.4780、0.4440、0.2890、0.3220、0.2603,局部Moran's I系数检验发现榆林市布病发病有2个“高-高”聚集县区和3个“低-低”聚集县区。时空扫描分析显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发病扫描到1个一类时空聚集区和1个二类时空聚集区,聚集时间为2019年。其中一类聚集区(LRR=57.97,RR=2.49,P<0.001)以米脂县为中心,半径为51.62 km,涉及5个县区。结论2016-2020年榆林市布病呈现明显的时空聚集性,应结合布病发病流行高峰期、发病人群、时空聚集区、羊只存栏量等情况,采取分区域、有重点、人畜同步联防的布病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陕西省鼠疫耶尔森菌差异区段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对分离自陕西省鼠疫疫区获得的48株鼠疫菌应用23个DFR(差异区段)和PMT1(质粒验证)PCR扩增,进行鼠疫菌DFR基因组分型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相同年份,不同染疫动物、媒介蚤分离的鼠疫菌基因组型基本一致。陕西鼠疫耶尔森菌DFR基因组型有Genomovar11、17、20共3种。1987-1988年份、2000-2001年份DFR基因组型以Genomovar17为主,2006年份以Genomovar20为主。结论不同年份疫情主导的基因组型不同,随着时间的变化,鼠疫菌DFR基因组型从Genomovar17基因缺失微进化到Genomovar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