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燕 《健康大视野》2012,(13):60-63
在北京市京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达245万,即每6人中就有一位老人。“到2020年,90%的老年人在礼会化服务协助下通过家庭照顾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社区照顾服务养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这是2008年12月北京市《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中描绘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非家庭赡养方式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福州市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福州市台江、鼓楼、仓山3个区的老年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65岁以上老年人对非家庭养老方式持赞成态度的占总调查人数的61.6%。其中有63.8%的老年人赞成条件优越、费用较高的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等,有36.2%的老年人赞成条件一般、费用相对较低的老年公寓或养老院等,且女性比男性更赞成非家庭养老方式。经济状况、就业状况、生活习惯等均为老年人非家庭赡养方式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开发适合于各层次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机构,以吸引并满足老年人的社会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的养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山东省养老服务的完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山东省济南、泰安、临沂、菏泽、聊城、德州、枣庄7个地市抽取的2 932名≥60岁城乡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山东省2 932名城乡老年人中,家庭养老者占98.0%,机构养老者占2.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未患慢性病的老年人相比,患1~3种慢性病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家庭养老模式进行养老,与无子女的老年人相比,有1个子女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与无住房老年人相比,有住房的老年人更愿意采用机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结论家庭养老是山东省城乡老年人的主要养老模式,住房情况、子女数和现患慢性病种数是山东省城乡老年人养老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索准老年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与机构养老意愿选择间的关系。方法 运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APGAR家庭功能评估量表、社会交往情况调查,于2019年7-8月对山东省准老年人进行调查和评估。结果 社会交往与家庭功能对于准老年人社会经济地位和机构养老意愿选择之间的中介效应显著,且社会交往的中介效应显著高于家庭功能。结论 未来的养老发展应考虑从社会支持的角度出发,促进养老机构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归属感、家庭关怀与述情障碍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抽样的方法,在唐山市整群抽取7所养老机构,使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养老机构老年人归属感量表、家庭关怀度量表(APGAR)和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对符合入组标准的517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老年人述情障碍的总分为(58.74±7.23),养老机构老年人归属感和家庭关怀度与述情障碍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民族、文化程度、收入状况、睡眠质量、身体状态及老年人归属感和家庭关怀度是机构老年人述情障碍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养老机构医护人员应当重点关注老年人归属感和家庭关怀情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老年人的归属感和家庭关怀,从而降低述情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长寿》2008,(1):54
日前北京市崇文区启动了居家养老服务工程。居家养老服务是一种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形式。让老年人在家里和社区接受生活照料等服务,既满足了老年人希望在自己家中安度晚年的愿望,又适应了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很好地解决了老年家庭的后顾之忧。  相似文献   

7.
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是10个年轻人养一个老年人,现在这一比例已经达到3比1,即3个年轻人养一个老人。随着许多家庭“4、2、1”格局的来临,家庭结构日趋核心化、小型化,家庭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照料的资源越来越少,老年人照料问题将更多地求助于社会。社会机构的养老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养老照料服务社会化”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为寻求适宜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法,随机抽取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600例进行调查.结果:有91.3%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0.5%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8.2%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状况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应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老有所养是人之所想、人之所盼。21世纪,人口老龄化问题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老年人口居世界首位,面临的压力与力与日俱增。一方面,家庭提供的传统照顾已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家庭养老的观念与运行模式受到冲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基于风险暴露、敏感性和应对能力评价山东省农村家庭养老脆弱性,为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方法 首先从“暴露水平、敏感性、应对能力”3个维度构建农村家庭养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山东省农村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开展养老脆弱性现状调查,采用K-means聚类分析法将调查地区农村老年人分为高、中、低3个脆弱性水平。结果 高脆弱性和中脆弱性老年人各占32.5%、47.8%,低脆弱性老年人占19.7%,不同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婚姻状态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脆弱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查地区农村老年人家庭养老保障存在一定的脆弱性,需要重点关注高脆弱性老年人,并根据脆弱性程度提供多层次养老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关金辉 《社区卫生保健》2007,6(6):414-415,417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龄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大问题。由于家庭结构的小型化,空巢老人家庭和两代户老人家庭增多。而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养老方式是反哺式的,随着第1代独生子女纷纷成家立业,出现了1个孩子赡养4个老年人的现象;在当前快节奏的社会,子女大多有能力对父母进行经济供养,但往往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老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性病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上海的老龄化问题由来已久,早在1979年上海就进人人口老龄化社会,截止到2009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人口1400.70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5.70万人。占总人口的22.5%;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56.65万人。老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居全国之首。与之对应的是中国刚刚起步的老年护理事业。目前上海养老床位共有8万张,其中老年护理医院床位10342张,与庞大的、日益俱增的老年人相比是杯水车薪。  相似文献   

13.
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及养老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群对养老方式的态度,为寻求适宜的农村养老服务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取问卷法,随机抽取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600例进行调查。结果:有91.3%的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0.5%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养老,8.2%的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养老方式的选择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医疗保障形式、家庭人均月收入、健康状况多种因素的影响。结论: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化养老过渡将成为我国未来养老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应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4.
政策信息     
安平 《长寿》2007,(4):56-57
社区互助养老模式的最大特点是许多独居老年人以某一有住房条件的老年家庭为活动地,寻求同性知音和伙伴,结成互助养老小组,政府出资购买相关的娱乐服务设施。小组内年龄、兴趣和家庭情况相近的老人定期聚会,结对做伴、互相关照。社区还组织“40、50”人员,成立公益性岗位照顾他们的生活。这种自发结合组成的互助团队式的养老模式已在天津一些社区出现。  相似文献   

15.
曹缨 《社区卫生保健》2009,8(5):328-328,331
上海是一个老龄化城市。截止2008年末,上海全市户籍人口1391.04万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00.57万人,占总人口的21.6%。“纯老家庭”老年人总数86.38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老年人24.26万人,单身独居老年人18.80万人。意外伤害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原因之一。上海市意外伤害死亡率排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疾病、呼吸道疾病之后,位列第四,其中,老年人摔倒占了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美国护理专业学生的调查,研究在美国家庭经济养老功能日趋减弱的90年代,美国老年人的家庭护理费用与供养状况,并对美国的社会养老观,即社会、家庭及老年人自身应承担的经济供养责任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贺凤鸣 《长寿》2003,(7):37-39
人到老年,离开了工作岗位,回到家庭中。家庭成了老年人赖以寄托的养老场所。绝大多数老年人在老伴的关怀呵护和子女们的孝敬赡养下,享受着人世间这最后的乐趣,得以安度晚年。然而,也有一部分老年人遇到了不幸,使自己的晚年之舟遭遇到风浪的袭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  相似文献   

18.
<正>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全球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1],老龄化现象日渐突出,家庭养老功能正不断减弱,敬老院集中养老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2]。个人的营养状况直接关系到老年人身体健康、抗病能力和寿命,合理的膳食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本研究旨在了解长宁区华阳敬老院老年人的膳食营养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研究综合性膳食干预措施对养老院老年人膳食营养状况的影响,为探索适合养老院老年人特点的营养干预模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保定市老年人生活满意情况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生活环境,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帮助。方法本课题组按整群抽样方法对保定市生活小区及养老机构≥60岁老年人,采用生活满意度指数A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生活满意度指数A平均得分为(12.01±3.18)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养老方式、社会活动、婚姻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日常消费来源、以往有无工作进人回归方程(P〈0.01)。结论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作用,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关注老年人,多与老年人沟通和交流,积极地康复治疗和细心护理以提高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是可以使老年人对生活更满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河南省老年人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为河南省养老模式发展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第六次全国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河南省18个省辖市抽取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养老意愿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共纳入老年人8 389名,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比例分别为89.81% 、5.79%和4.40%。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85岁以下、文化程度高、就医距离远、生活不需要照顾、1年内接受过健康体检、不知有家庭医生服务、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和1年内有住院的老年人倾向于社区养老(P<0.05);75岁以下、家庭年收入低、非贫困/低保户、家庭常住人口少、两周有病伤、自评健康状况差、没有签约家庭医生、主要由其他人员照顾的老年人倾向于机构养老(P<0.05)。结论 河南省老年人以居家养老意愿为主。可基于影响因素特点,努力构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以满足不同老年人养老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