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江苏地区糖尿病患者HLA—DR基因频率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了江苏地区汉族20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2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43例正常人的HLA-DR基因频率分布。结果显示:1.IDDM组的HLA-DR3和/或DR4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DR2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些表明DR3和/或DR4为江苏汉族IDDM患者易感基因;DR2为保护基因。2.NIDDM组与对照组比较HLA-DR基因频率分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糖尿病前期组,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2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脂谱测定、胰岛功能释放试验以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对三组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糖尿病前期组以及糖尿病组中的患者的相关脂代谢指标数值较高,P<0.05;而相对于糖尿病前期组,糖尿病组中的患者的相关脂代谢指标的数值较高,P<0.05。可知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与脂代谢紊乱有一定的关系。结论人体的相关脂代谢数值越高,则人们的糖尿病情况越严重,通过对人体的脂代谢相关数值的了解,从而能够了解人们的糖尿病疾病程度,对于疾病的检测有一定的积极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因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哈尔滨市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39例在哈尔滨市六大医院住院的经临床确诊的患者进行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资料经SAS统计分析处理显示:糖尿病家庭史,病毒感染史,自体肥胖超重为该NIDDM人群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3349,28.4879,3.5061;体育锻炼是保护性因素,其OR值为0.3347。结论:糖尿病是由遗传与多种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从控制饮食,增强体质,防止病毒感染等诸多方面加以预防,降低糖尿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4.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合并脂肪肝患者进行血浆胰岛素、血脂测定,并与NIDDM无脂肪肝患者作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NIDDM患者合并脂肪肝组空腹胰岛素水平明显增高(P<0.01),与血浆甘油三酯增高呈正相关(P<0.05),与空腹血糖及血浆胆固醇无关(P>0.05)。提示高胰岛素血症可视为NIDDM患者脂肪肝形成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DR4等位基因与福建籍汉族类风湿关节炎(RA)易感性及病情和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性引物基因扩增法(PCR-SSP),对98例RA和100例正常人进行HLA-DR4基因型鉴定,并作病程,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3(C3),补体4(C4),X线分期的比较分析,结果:RA患者HLA-DR4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组(58.1%对21%),DR4阳性组RA较阴性组病程长,ESR,CRP及RF值升高,C3,C4降低,易发生早期的骨质侵蚀。结论:福建籍汉族人群中RA和HLA-DR4显著相关,HLA-DR4可作为估计RA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5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的浓度高低分为高尿酸组合正常尿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分析高尿酸与T2DM并发症的关系。结果高尿酸组患者的并发症状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高尿酸组的糖尿病肾病发生率也高于正常尿酸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高尿酸症与老年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在治疗T2DM时应注意积极控制尿酸的含量,降低并发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
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受体胰岛素结合域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胰岛素受体结合域基因突变与胰岛素受体(INSR)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
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分析法和核酸银染法,对70例2型糖尿病患者INSR结合域基因第2,3,6三个外
显子(exon)及部分相邻内含子进行基因突变检测。结果在对外显子6的检测中发现有9例突变,突变又可分为
B,C两种不同的SSCP带型。其中B型7例,C型2例,C型突变经测序结果,与外显子6的3'端毗邻的内含子的第
43位A→C突变。在外显子3中发现了2例突变,为同一带型。在外显子2中尚未发现突变带型。结论INSR结
合域基因的突变在2型糖尿病中出现的频率较低。C型突变对INSR结合域的影响及其在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
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瘦素 (L eptin)与 2型糖尿病 (2型 DM)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情况。方法 测定全部受试对象的体重指数 (BMI)及空腹静脉血糖 (FPG)、血清甘油三酯 (TG)、总胆固醇 (TC)及高密度脂蛋白 (HDL)等生化指标。采用放射免疫的方法检测 70例 2型 DM患者和 6 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胰岛素 (FINS)及循环 L eptin水平。胰岛素抵抗 (IR)采用自我平衡模型分析法 (HOMA)进行评价 ,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 (HOMA- IR) =FPG×FINS/2 2 .5。结果 2型 DM组及正常对照组 FPG分别为 11.0 3± 4 .89mmol/ l Vs5 .2 0± 1.14 mm ol/ l(P<0 .0 1) ,FINS分别为 11.31± 4 .31m IU/ l Vs 14 .6 7± 4 .96 m IU/ l (P<0 .0 1) ,L eptin分别为 9.17± 5 .0 3ng/ ml Vs 6 .99± 3.39ng/ ml (P<0 .0 5 ) ,HOMA- IR分别为 5 .5 4± 2 .2 5 Vs 3.39± 1.4 8(P<0 .0 1)。 L eptin与 HOMA- IR呈正相关。结论 L eptin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 ,L eptin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参与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77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病人及50例正常对照者血浆过氧化脂(LPO)、血栓素B_2(TXB_2)与6—酮—前列腺素F_1α(6—酮—PGF_1α)及血脂等测定结果,发现糖尿病人血浆LPO、TXB_2水平增高,6—酮—PGF_1α水平降低,在并发血管病变组尤明显;结果提示血浆LPO升高、血栓素A_2(TXA_2)与前列环素(PGI_2)平衡失调在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病上起一定作用,临床上纠正其失调对防治糖尿病血管病变可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分析江苏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12外显子1236C→T突变、21外显子2677G→T/A突变、26外显子3435C→T突变)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分布。方法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SNP分型技术)对江苏地区170名健康儿童的MDR1C1236T、G2677T/A、C3435T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型频率。UNPHASED软件对MDR1的SNPs(C1236T-G2677T/A-C3435T)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在170例儿童中,等位基因1236T、2677T、2677A、3435T频率分别为63.5%、37.4%、17.0%和35.0%。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的1236、2677、3435三个位点间(C1236T-G2677T/A-C3435T)存在连锁不平衡性,以TTT(31.8%)、TGC(25.3%)、CGC(17.7%)和CAC(16.2%)四种单倍型为主。结论江苏地区汉族人群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及单倍型分布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进行基因型及单倍型检测,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江苏汉族人群多药耐药基因-1(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12外显子1236 C→T突变、21外显子2677G→T/A突变、26外显子3435C→T突变)及其构成的单倍型分布.方法 通过多重单碱基延伸反应(SNaPshot SNP分型技术)对江苏地区170名健康儿童的MDR1 C1236T、G2677T/A、C3435T的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统计各基因型频率.UNPHASED软件对MDR1的SNPs(C1236T-G2677T/A-C3435T)进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在170例儿童中,等位基因1236T、2677T、2677A、3435T频率分别为63.5%、37.4%、17.0%和35.0%.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HW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DR1的1236、2677、3435三个位点间(C1236T-G2677T/A-C3435T)存在连锁不平衡性,以TTT(31.8%)、TGC(25.3%)、CGC(17.7%)和CAC(16.2%)四种单倍型为主.结论 江苏地区汉族人群MDR1的单核甘酸多态及单倍型分布具有自己的特点.在临床应用相关药物时,进行基因型及单倍型检测,将有助于指导临床个体化用药. 相似文献
13.
贵州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患者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贵州汉族人群β2-肾上腺素能受体(β2-AR)16、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方法,对7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39例健康者进行β2-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 (1)贵州汉族人群β2-AR基因16、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与英美高加索人群不同,与国内有关报道结果一致;(2)支气管哮喘组人群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杂合子基因型占47.2%,甘氨酸纯合子基因型占35.2%,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而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7位点多态性分布频率谷氨酰胺纯合子基因型占52.7%,杂合子基因型占33.7%,谷氨酸纯合子基因型占13.6%,以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贵州汉族人群中β2AR基因16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相关联;27位点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新Y染色体DYS726在山西汉族人群中遗传多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新的DYS726基因座的基因多态性和法医学意义进行研究。方法山西汉族人群盅随机筛选110名男性,提取静脉血DNA,用基因数据库(GDB)中的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银染显色。对其筛选的等位基因测序,构建等位基因分型标准物;按照国际法医学会(ISFG)原则命名各等位基因。结果首次选择了Y染色体基因座DYS726,该基因座为4核苷酸简单重复STR。重复单位为CTTC。在110名山西汉族男性个体血样中共检出了4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别为11-0.0273;12-0.5455;13-0.1818;14-0.2455。基因多样性为0.6139,在法医学应用方面,其个人识别能力(DP)和非父排出率(PE)均为0.6139。结论新Y染色体基因座DYS726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态性,在法医学及人类遗传学方面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大陆汉族人群CYP3A4基因变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中国大陆汉族人群中细胞色素P4503A4(CYP3A4)的基因变异及其分布。方法:140例血样本来自中国大陆25个省份的汉族人口,用聚合式酶链反应.非放射性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直接测序方法检测CYP3A4基因的变异。结果:中国大陆汉族人群存在CYP3A4基因内含子2T4127G变异。140例人群中有31人存在此变异,变异频率为22.1%。中国大陆汉族人群未发现CYP3A4基因13个外显子的变异。结论:中国大陆汉族人群CYP3A4基因存在内含子2的多态性分布,其基因变异不同于其他种族。 相似文献
16.
To study the genetic features (characteristics) of haptoglobin gene, four different age groups of Fujian Han people were investigated.
The phenotypes of the haptoglobin of four different groups were analyzed by using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The
frequency of HP
1
in the population of Fujian Han nationality accounted for 0.340, among which children, youths, middle aged and elder groups
were 0.307, 0.338, 0.363 and 0.383, respectively. The Hp0–0 phenotype frequency was 0.026 in which the four age groups accounted for 0.032, 0.046, 0.014 and 0.014, respectively. The
frequency of Hp
1
gene is rising with increasing age. The frequency of Hp0–0 phenotype is highest in the middle aged group and then tends to drop with increasing ag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 2007, 41(5): 452–453 [译自: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女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基因多态性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通过检索PubMed,EMBASE和CNKI数据库中有关FGFR2基因与乳腺癌易感性相关的文献,收集、整理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病例和正常对照的基因型数据,进行Meta分析和关联研究。结果 FGFR2的4个多态位点(rs2981582、rs1219648、rs2420946和rs2981579)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优势比(OR)(95%CI区间)分别为1.25(1.15~1.36)、1.13(0.96~1.34)、1.12(1.02~1.23)和0.99(0.82~1.20);基因型的关联研究相应的概率P值分别是0.000002、0.0002、0.006和0.998。结论 FGFR2基因的rs2981582、rs2420946多态性增加了中国汉族女性人群患乳腺癌的危险,rs2981579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无关联,需要进一步证明rs1219648位点与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相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国汉族类风湿关节炎 (RA)患者的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 DM (DMA和DMB)基因的表达。方法 以 3 3名正常献血者及 2 6例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为对照 ,应用半定量和竞争性逆转录 多聚酶链式反应 (RT PCR)检测 3 6例RA患者 ,用抗CD19单克隆抗体包被的磁珠从外周血中分离出B细胞的HLA DMA、 DMB及 DRB基因转录物的量。并应用Westernblot分析HLA DM和 DR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或AS组相比 ,RA患者的HLA DMA和 DMB转录物的表达均明显降低 (P均 <0 0 1)。而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RA患者的DRB转录物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RA组的HLA DM/DR平均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从蛋白质水平看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RA患者的DMA/ β actin比值明显降低 (P <0 0 1) ,而DRA/ β actin 比值在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RA患者的HLA DM基因的转录水平和蛋白质水平均有明显下降 ,这在RA的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正常人群HLA-DRB1等位基因的分布概况。方法 采用分析性研究策略,引入PCR-SSP技术,对祖籍三代居住内蒙古地区,无血缘关系和与异族通婚史的蒙、汉族正常健康儿童102名和108名进行HLA-DRB1等位基因的型别分析和比较。结果 (1)蒙、汉族HLA-DRBl各等位基因均被检出;(2)蒙古族HLA-DRB1基因频率较高的依次是*040x(14.9%)、*120x(13.7%)和*150x(10.3%),而较低的等位基因依次是:*1001(2%)、*160x(2%)和*010x(3.5%);汉族HLA.DRBl基因频率较高的等位基因依次是:*090l(15%)、*150x(13.4%)和*040x(11.8%),而较低的等位基因依次是:*1001(3.8%)、*070x(4.2%)和*160x(4.2%);(3)蒙古族HLA-DRB1*070x和*120x基因频率分别为9.2%和13.7%,高于汉族相应的4.2%和5.7%(χ^2分别是4.061和7.318,P分别是0.044和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汉族DRB1*0901基因频率为15%,高于蒙古族4.5%(χ^2=12.462,P=0.000),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4)蒙、汉族间遗传距离(D)为0.253。结论 内蒙古地区蒙、汉族儿童健康人群中HLA-DRB1等位基因分布不同,但差异不大,符合中华民族是一个统一整体这一事实。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5,(1)
目的评价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在中国汉族健康受试人体中的药动学特点和生物等效性。方法 22名中国汉族健康男性受试者单中心、开放、随机交叉给药,每位受试者分别给予受试制剂1片或参比制剂1片(每片含去氧孕烯0.15 mg和炔雌醇0.02 mg),清洗期为2周,采用高效液相-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3-酮-去氧孕烯(3-K-DG),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炔雌醇的血药浓度,利用WinNonlin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3-K-DG和炔雌醇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结果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3-K-DG的tmax分别为(1.50±0.44)、(1.75±0.36)h,cmax分别为(1.22±0.44)、(1.15±0.42)μg·L-1,AUC0-t分别为(27.19±12.13)、(26.13±10.72)μg·h·L-1,t1/2分别为(58.61±100.92)、(60.42±37.36)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中炔雌醇的tmax分别为(2.00±0.41)、(2.00±0.37)h,cmax分别为(147.73±18.66)、(147.77±18.34)ng·L-1,AUC0-t分别为(1 999.97±1 113.47)、(1 899.12±909.95)ng·h·L-1,t1/2分别为(19.47±12.19)、(19.22±9.34)h;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间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受试制剂中3-K-DG和炔雌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04.07±32.78)%和(105.31±45.31)%(n=22)。结论建立的HPLC-MS/MS分析方法和放射免疫法准确灵敏,两种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制剂生物等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