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60岁.胸闷,心悸一月余.心电图:部分T波改变.心脏二维及彩超检查:左室内径略增大(57mm),右室受压,左房右房大小正常.室壁运动增强,各心瓣膜形态活动未见异常.左室长轴切面:左室腔内见一实质均质的中强回声团63mm×40mm,形态欠规则,境界尚清,无明显包膜回声,位于心尖部及室间隔左室面不活动(图1).CDFI:各瓣口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左室腔内实性占位性病变.经上级医院手术后病理诊断:左心室腔内脂肪瘤.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0岁。1h前在家中突然晕厥,急诊入院。心脏超声检查:左室长轴切面于左房后方(图1)。心尖四腔心切面于左房左侧见强回声团块(图2)。内为多个强回声光斑,边界清晰,上述团块致左房明显受压,变形,内径减小。主动脉内径正常,跨瓣速度正常。  相似文献   

3.
1病例资料患者,男,74岁。因胸闷、气短就诊。体检:血压130/80 mm Hg,律齐。心音减弱,心尖部Ⅲ级收缩期杂音。心电图示:陈旧性下壁、侧壁心肌梗塞, avL、ST段弓背向上型抬高>0.02 m,V5、V6 T波倒置。超声检查见:左房52 mm,左室舒张期内径122 mm,收缩期内径106 mm,主动脉升部45 mm左室整体运动不协调,下壁、侧壁心肌明显变薄,运动减弱,增厚率消失,二尖瓣叶回声增厚、增强于心尖四腔心面见左室侧后壁明显向外侧瘤样膨出(38.4 cm2),闭上附着中等回声团,二尖瓣口见反流束达左房中下部,主动脉瓣口见反流束达左室流出道水平,LVEF 19%。超声提示:左房、左室明显扩大。二尖瓣口轻-中度反流。左室侧壁室壁瘤及附壁血栓形成。心功能减低改变。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超声诊断左室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8岁。劳累时出现心悸气短,并逐渐加重。查体:订唇青紫,心尖部闻及二级收缩杂音;X线:心脏扩大;心电图:ST—T下移;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增大,左室内经:60mm,左房内径:41mm,左室腔内(心尖部、前间壁、前壁)无数突出增大的肌小粱,错综排列,呈网状回声,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3 1岁,因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来我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所见:左心房、左心室扩张,左室流出道增宽,于左室腔内可探及约2 5mm×19mm×2 0mm不规则稍高回声团块,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边缘不光滑,内部回声欠均匀,与室壁相连,基底部较宽,活动不明显,各瓣膜形态、结构未见异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二尖瓣中等量返流。超声诊断:①左心室壁实性块物(考虑:左室脂肪瘤) ;②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后经省级医院手术及病理证实。脂肪瘤发现率占心内肿瘤的8.4% ,由成熟脂肪细胞、少数纤维组织、小血管及淋巴管组成。多发生在心外膜与心包膜处,少见…  相似文献   

6.
超声诊断胎儿心脏肿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孕妇,22岁。妊娠32周行胎儿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心腔内有异常回声,随即多切面探查见:胎儿右室增大,其内可见2.2cm×1.7cm中强回声团块,边界较整齐,实质回声尚均匀,基底较宽,与室壁关系密切,没有对三尖瓣构成压迫和堵塞,血流无明显改变,其形态随心动周期有轻微改变,左室受压变小(图1)。超声诊断:胎儿心脏肿瘤。于妊娠35周早产后一天,婴儿超声心动图复查。于胸骨旁左室长轴切面及心尖四腔切面,均M:心脏肿瘤,LV:左室,RV:右室,LA:左房图1 孕32周胎儿心脏左室长轴切面(局部放大图)可在右室探及一中强回声团块,其形态、大小,回声与产前相同…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4岁,因反复左侧胸痛、哭闹来我院检查。胸透时发现心脏位置有一条状高密度影遂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示:内脏正位,心房正位,心室右襻。各房室腔内径正常。房室间隔回声连续,各瓣膜启闭正常,未见明显反流。于左室前壁心尖部心肌层可见一长1.6 cm的条状强回声,后方伴彗星尾征(图1)。心包腔可见直径为0.3 cm的液性无回声区。超声提示:①左室前壁心尖部心肌层内条状强回声(考虑金属异物);②心包积液。后转入上级医院经手术确定为长1.5cm的缝衣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1岁。1999年6月感到手脚发热,心悸,无力,来我院就诊。查心电图:频发室早,T波改变。 使用仪器:HP-1000型,探头频率2.O~2.5MHz。 心脏超声检查:各房室内径正常,各瓣膜形态,启闭正常,室壁见左室壁呈节段运动受限。于后心包及心尖部均可见6.8cm×2.4cm范围的稍强回声区,形态不规则,并可见随心动周期浮动。CDFI:各瓣口血流未见异常,心包内未见异常血流信号。诊断:心包实质性占位病变(根据回声考虑脂肪瘤),见图1。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6岁,孕33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示:胎儿心脏位于左侧胸腔内,四腔心切面心脏底部位于胸腔中后部,心尖指向左侧,未见心房、心室与大动脉连接异常。胎儿左心室和左室流出道窄小,左心腔明显小于右心腔。室间隔厚度为9mm,左室后壁厚度为8mm,均弥漫性增厚且回声稍增强,呈毛玻璃样改变(图1);腔内二尖瓣及腱索显示不清。M型超声显示室间隔、左室后壁增厚,运动幅度降低,动度为2mm,收缩期左心腔几乎闭塞。彩色多普勒见左室流出道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超声诊断:胎儿肥厚型心肌病。引产后尸检证实。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6岁。因“受惊后心慌,四肢震颤1d”入住神经内科。体格检查及生化检查正常,诊断“急性焦虑发作”。胸部正位X-片显示:“心肺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左室下壁T波轻度改变。超声心动图见:左房、左室后方与胸主动脉、脊柱之间可探及一实质性团块回声,大小约5.7cm×4.5cm,内部回声较均匀,团块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图1)。由于心外包块挤压,左室下壁搏动僵硬。超声诊断:胸主动脉前方实质性占位。患者拒绝做食管拉网等有创检查,于3d后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CT检查,发现中下纵隔食管区域心脏后方,胸椎、主动脉前方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大小约5.5…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33岁,不明原因腹痛1年加重2个月,患者自诉有尿痛和大便不适感,无发热、血尿及腰痛等症状,无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中下腹有压痛。超声检查:膀胱充盈好,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膀胱前壁腔外见一低回声区(图1),外形欠规则,边界欠清晰,大小42 mm×32 mm,CDFI见其内少量血流信号(图2)。超声提示:膀胱前壁腔外低回声病灶(脐尿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0岁,孕2产1,孕34周.产前检查;宫高33cm,腹围100cm,胎儿大小与孕周相符,头位,胎心率160次/分,胎动好.超声检查所见:宫内单胎,为右枕前位,双顶径8.4cm,心脏位置正常,心内瓣膜、室间隔完整,回声结构正常,于左右室腔内均探及一呈卵圆形的实质性稍强回声光团,边界清晰,实质回声尚均质,无明显的瘤蒂,其形态随心动周期有轻微改变,左室腔内团块大小为2.3cm×1.8cm×1.7cm、与室间隔关系密切(图1),右室内团块大小为1.2cm×0.9cm×0.8cm、于右室壁关系密切;胎盘位于后壁,功能为Ⅱ级,胎心率158次/分,律齐,脊柱排列规整,羊水深度44cm.超声诊断:1、晚期妊娠、单活胎;2、胎儿左右心室腔实性占位(粘液瘤可能性大).行引产术后,病理诊断为:心脏粘液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维吾尔族,56岁,因肺癌、劳累时出现心悸气促,并逐渐加重,入院治疗,体检:BP110/80mmHg,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震颤波,超声心动图检查:心室壁不增厚,但左室腔内(心尖部、前间隔、前壁)可见丰富肌小梁,错综排列,呈网状回声,小梁间见大小不等深陷的隐窝间隙,肌层亦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无回声区(见图1)。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73岁。阵发性头痛就诊。超声检查:右颈内静脉内见附壁中等回声区,范围No.6cm×4.2cm.彩色能量图见血流束约占据管腔的1/3(图1),超声诊断:右颈内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的诊治要点,避免误诊。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双下肢酸痛、乏力,发现心脏肿物5 d收入院。1年前因胸骨后疼痛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造影未见血管狭窄。本次入院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检查示:左室前间壁室壁变薄,回声增强,正常结构及运动幅度消失,心尖部探及略高回声团块附着,考虑左室前间壁陈旧性心肌梗死并心尖部附壁血栓形成。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胫前动脉及足背动脉血栓形成。冠脉造影未见血管明显狭窄。完善术前准备后在体外循环下取出心尖部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血栓形成,后病情好转出院。随访3个月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心肌梗死后冠脉自发再通伴左室附壁血栓形成临床少见,易误漏诊,且对其他组织器官威胁大,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孕妇,26岁,第1胎妊娠,孕25周,要求常规超声检查。超声显示:胎头环状回声完整,双顶径65mm,脑中线居中,胎儿脊柱排列整齐,连续性好,最大羊水无回声区52mm,羊水回声清亮,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胎儿腹部各脏器未见异常,于胎儿心脏部位未见正常胎儿心脏,只可见两条管状无回声区向胎儿体外延续,并与露于胎儿胸腔外的胎儿心脏相连,胎儿心脏漂浮于羊水中,结构清晰,呈四腔心,可见胎心搏动,138次/min,彩色多普勒显示胎儿体内心脏部位见两股血流与胎久体外心脏相通(图1)。超声诊断:单活胎,胎儿心脏外露。  相似文献   

17.
患者男 ,36岁。因发作性胸痛 2 4天、加重 11天入院。心电图检查 :窦性心律、急性前壁心梗。心脏彩超检查 :左室增大、余房室腔大小及大血管内径正常 ,左室腔内心尖部可见一范围约 2 .5cm× 2 .7cm中等回声光团附着 (图 1,2 ) ,光团内回声欠均质 ,随室壁而运动 ,心尖部及左室前壁心肌运动明显减低 ,左室射血分数正常 (EF :5 7% )。心脏彩超诊断 :符合冠心病急性前壁心梗改变 ,左室心尖部异常光团附着 (提示附壁血栓 )。冠状动脉造影报告 :前降支 (LAD)排空慢、TIMI 2级血流 ,左主干 (LM)、回旋支 (LCX)及右冠状动脉未见狭窄。  讨论…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岁.左侧阴囊进行性增大7年,在阴囊下方可触及质硬如石、高低不平的肿物,无明显压痛,未予治疗.近年,因肿物渐大来诊.用10 MHz探头扫查:左侧睾丸大小正常,轮廓尚规整,回声尚均匀.唯附睾体尾部可见一轮廓不规整、低回声及强回声相互融合的团块,最大低回声块为27 mm×17 mm,其内有不规则的液性暗区.于其外下方可见回声欠均匀的稍强回声团块,其内还可见细小密集的强回声光点,其间有少许钙化样强回声.整个团块内未见明显彩色血流信号.于睾丸鞘膜腔可见深径15 mm的无回声区(图1).结合病史,超声诊断:(1)左侧附睾囊实混合性占位(畸胎瘤不除外);(2)左侧睾丸鞘膜腔积液.手术见左附睾体、尾部肿块约45 mm×40 mm,肿块表面高低不平,切面呈灰白色,质如骨硬,切开肿块,内见少许乳白色液体及毛发、骨骼、脂肪等组织.病理诊断(组织化学方法):左附睾畸胎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超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总结17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7例(18个病灶)肾上腺髓质脂肪瘤中,超声表现为均质型强回声11个,强回声区内分布低回声5个,囊实混合性回声1个,1个漏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上述病灶内均未见明确血流信号。超声和增强CT诊断为肾上腺良性占位的敏感性均为94.1%(16/17),诊断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敏感性分别为23.5%(4/17)、82.4%(14/17),增强CT诊断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敏感性明显高于超声(P=0.0039)。结论超声可作为筛选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首选检查和随访观察方法,而增强CT对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定性诊断十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1岁 9个月 ,因易感冒 ,发育差 ,胸片检查提示心脏增大明显 ,怀疑心脏病 ,申请超声心动图检查。使用HP5 5 0 0型超声诊断仪 ,S4探头。超声心动图检查 :心脏各瓣膜形态动度正常 ,多个切面均可见左心室后壁心肌处一球形肿块回声 ,无蒂 ,大小 3.75cm× 4.2 6cm ,内部呈不均匀回声 (见图 ) ,短轴观与正常心肌有界限 ,并占据整个左室后壁及部分侧壁及下壁心肌 ,肿块凸向左室腔 ,左室腔变小 ,肿块随着心脏而运动。CD FI于肿块内未见确切动脉血流。 7个月后第二次超声心动图检查出现心包腔积液暗区 ,右室前壁间距 0 .6cm ,肿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