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检测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微血管密度(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30份肝癌组织、10份癌旁组织、10份正常组织中EPOR mRNA表达量,并检测MVD,分析EPOR与MVD及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肝癌组织中EPOR mRNA高表达;EPOR与MVD呈显著正相关(r=0.71,P<0.01);EPOR mRNA表达量在有包膜侵犯、病理组织学低分化及有转移肝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强度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P均<0.05).结论 EPOR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能作为新的血管生成调节因子参与肝癌血管生成,EPOR高表达与肝癌复发、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3.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
目的观察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后脑皮质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EPO素受体(EPOR)的动态变化,并探讨这两种细胞因子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分为8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颅脑损伤后2、6、12、24 h、3、7 d组,每组6只。采用液压冲击的方法建立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模型。在创伤后的不同时间段剖杀取脑皮质检测其中的EPO、EPO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EPO和EPOR在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均大量表达,EPO在表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而EPOR在表达到高峰后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结论创伤性颅脑损伤后,EPD与EPOR的表达量及变化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4.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除了具有造血活性外,还具有抗凋亡等广泛的组织保护活性。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衍生物———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EPO),不表现任何促红细胞生成活性,不能与经典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EPOR)结合,但可通过新发现的一种受体EPOR-βcR(由EPOR和βcR形成的异源二聚体)起到与EPO类似的组织保护作用。与EPO不同,CEPO无明显的造血活性,CEPO的抗凋亡保护作用与其改善组织重塑及抑制瘢痕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5.
血管生成素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离不开丰富的血液供应。肝细胞癌(HCC)是一种极富含血管的实质肿瘤之一,新生血管的形成在HCC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发现许多血管生成因子参与血管再生过程,其中血管生成素家族(Angs)在HCC血管新生、肿瘤发展中有重要作用。Angs是一种内皮细胞特异性的促血管生长因子,目前发现Angs共有4种亚型:Ang-1、Ang-2、Ang-3、Ang-4,均能与内皮细胞特异酪氨酸激酶-2受体(Tie-2,又称作Tek)结合。其中Ang-1和Ang-2在新生血管方面的调节中起主要作用,深入了解Angs在HCC血管新生中的作用,将为临床上HCC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7.
MMP-7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7(MMP-7)与肝细胞癌(H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试图阐明HCC的发生发展和微转移机制,并了解其预后.方法:应用ElivisionTM plus二步法(AB法)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34和MMP.7单克隆抗体在63例HCC、10例肝硬化和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的表达,分析MMP-7表达与HCC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MMP-7在H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肝硬化和正常肝组织,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χ2=21.19,P<0.05);MMP-7的表达与HCC的大小、病灶数目、浸润、血管癌栓、临床分期和肿瘤血管生成具有相关性(χ2=7.1,14.55,4.24,4.49,7.11,t=4.30,均P<0.05).结论:MMP-7可能在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MMP-7促进HCC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可成为临床判定预后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8.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能否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 (AngⅡRA)治疗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不全及糖尿病合并症的疗效在慢性肾衰患者中得以证实[1] 。但近十年来ACEI及AngⅡRA对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疗效的影响也引起了医师的关注[2 ,3] 。ACEI及AngⅡRA能否影响EPO的疗效呢 ?本文就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及目前的临床观察结果加以讨论 ,以供临床医师实践中借鉴[1~ 3] 。1 ACEI及AngⅡRA影响EPO的可能机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与内源性EPO产生间的联系已有研究证实。早在 1984年H… 相似文献
9.
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新用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姚小丹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06,15(4):348-349
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克隆及重组技术于1985年问世,1989年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于临床,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因自身EPO合成减少所致的贫血,适应证明确,用法规范,疗效肯定,并达成共识(NKF/DOQI).而rHuEPO治疗非肾性贫血的实验研究进展较多,但其适应证、疗效及用法均未达成共识.尽管如此,在拓展rHuEPO临床应用中,各专科不乏应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18)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肝细胞(Eph)A7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浸润性肺腺癌中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及相关性。方法 61例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术后蜡块组织为实验组,正常肺组织36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两组EphA7和MMP-2表达。结果 EphA7和MMP-2在两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验组EphA7和MMP-2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和肺膜累犯相关,EphA7表达与肿瘤最大径相关,二者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无相关性。相关分析显示二者不具有相关性。结论浸润性肺腺癌中EphA7和MMP-2表达升高可能对肿瘤进展有一定促进作用,EphA7对促进肿瘤生长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何绿先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2):1931-1932
目的对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总结经验,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近3年来50例心力衰竭患者,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心功能指标和血管状态,病情状况,对治疗效果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并加以总结。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后,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增加,肌肉中氧气生成,心功能状态较好,有效率较高;治疗组治疗后再住院率和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心力衰竭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增强心功能和血管流动,改善心脏衰竭,使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骨髓红系凋亡、增殖状态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EPOR)表达在恶性淋巴瘤贫血发病机理中的意义。方法 以转铁蛋白受体 (CD71)和血型糖蛋白A(GPA)作为红系标志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红系细胞的凋亡率、增殖率及EPOR的表达。结果 恶性淋巴瘤骨髓红系CD+ 71细胞和GPA+ 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意义 (4 4 .2 8± 2 4.5 2对 11.0 7± 7.16,P <0 .0 0 1和 47.79± 2 8.3 7对 11.3 5± 5 .98,P <0 .0 0 1) ;增殖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4 9.63± 3 1.68对 2 8.47± 13 .63 ,P <0 .0 5和 5 0 .63± 2 8.74对 2 9.5 9± 9.81,P <0 .0 5 ) ;EPOR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 (MFI)低于正常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CD+ 71细胞和GPA+ 细胞凋亡率与血红蛋白 (Hb)水平呈一定的负相关 (r =-0 .60 0 9,P <0 .0 5和r =-0 .612 2 ,P <0 .0 5 ) ;EPOR表达与Hb水平无明显相关。结论 红系细胞凋亡率增高可能同恶性淋巴瘤贫血的发病机制有关 ,红系的明显增殖可能是对凋亡的反馈调节。EPOR表达水平降低可能不是恶性淋巴瘤贫血发病的普遍机制。 相似文献
1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能直接促进红细胞生成,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贫血.EPO广泛分布于人体各个系统,除促造血作用外,还具有抗炎、抗凋亡、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等多种作用,并可通过这些作用发挥广泛的组织保护效能.然而,长期大剂量应用EPO必然增加高血压、血栓形成等风险.氨甲酰化促红细胞生成素(carbamylate...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促红细胞生成素原用于贫血的治疗,但近年研究发现除促造血作用以外,还有细胞保护及促血管生成等作用,可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能刺激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分化及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糖蛋白,对非造血谱系细胞也具保护作用。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抗调亡、促进内皮修复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以及在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从而有望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能刺激骨髓中红系祖细胞分化及增加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糖蛋白,对非造血谱系细胞也具保护作用.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抗炎、抗氧化作用、抗调亡、促进内皮修复和抑制血管内膜增生以及在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已被证实,从而有望成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