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所致脑梗死的MRI及MRA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36例单侧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所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3 d内行MRI检查,病程中均有MRA及CT检查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见单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较大片状T1WI低、T2WI及FLAIR高信号、DWI高、ADC低信号,以DWI序列显示最佳。4例FLAIR序列可见患侧大脑中动脉血管高信号征,10例可见远段FLAIR血管高信号征(FLAIR vascular hyperintensity,FVH)。3D-TOF MRA均可见责任侧大脑中动脉主干的闭塞、远侧侧支循环稀疏或缺乏。随访中脑梗死呈进展型12例,其中5例伴恶性脑水肿。结论 MRI尤其是DWI序列可早期诊断大脑中动脉闭塞所致的梗死,MRA可显示大脑中动脉的狭窄、闭塞,影像学随访可评价疾病进展与否。  相似文献   

2.
磁共振弥散成像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红  龚雪鹏 《吉林医学》2011,32(25):5280-528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诊断早期脑梗死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2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弥散成像(DWI)和常规MRI(包括T1WI、T2WI及FLAIR)图像特点。结果:48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27例在T1WI、T2WI及FLAIR均为正常;21例T1WI未见异常,T2WI及FLAIR呈稍高信号影。74例急性期脑梗死病例,DWI、T2WI及FLAIR序列显示为高信号、略高信号,T1WI序列显示为低信号、略低信号。结论: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常规磁共振可以准确判断超急性及急性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弥散成像(DWI)与头颈部时间飞跃法血管成像(TOF-MRA)的联合应用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临床诊断脑梗死的、发病时间在6 h内的患者20例,其中发病在4 h内的7例,4~6 h 内13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部横断面T2WI、T1WI、DWI及横断面或冠状面FLAIR成像、头部3D-TOF-MRA血管成像,部分患者进行颈部2D-TOF-MRA成像,分析常规序列成像、DWI及头颈部TOF-MRA血管成像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发病在4 h内的7例中,DWI只有3例示脑沟稍变浅,信号均无明显异常,但血管明显狭窄或闭塞;发病在4~6 h内的13例中,DWI正常1例,血管明显狭窄;DWI呈散在斑点状及小片状稍高信号影2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及大脑中动脉全程均未见显示;DWI呈散在小片状较高信号影 10例,大脑中动脉主干未见显示5例,颈内动脉起始部闭塞及大脑中动脉全程未见显示2例,大脑中动脉回转段未见显示3例。结论 DWI联合头颈部TOF-MRA可提高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能明确狭窄血管的位置及狭窄程度,有助于及时指导临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早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E序列T1WI、T2WI在早期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71例早期脑梗死病例,其中超急性期(<6h)21例,急性期(6h~72h)50例,均进行DWI及SE序列T1WI、T2WI检查。结果:2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和50例急性期脑梗死DWI均发现异常,2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SE序列T1WI、T2WI均未发现异常,而50例急性期脑梗死SE序列全部显示异常。DWI诊断早期脑梗死的阳性率为100%(71/71),SE序列为70.4%(50/71)。结论:DWI对早期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优于SE序列T1WI和T2WI。  相似文献   

5.
金瑞虹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21-822
目的研究DWI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11例发病时间〈2h的和3例发病时间2h~6h的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22例发病时间2h-6h,T2WI呈稍高信号影。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超早期脑梗死,同时对于临床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对超急性期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超急性期脑梗塞病人DWI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病人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11例发病时间〈2h的和3例发病时间2~6h的在T1WI和T2WI均为正常;22例发病时间2~6h,T2WI呈稍高信号影。结论结论DWI可以明确诊断超早期脑梗塞,同时对于临床治疗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种技术(包括常规MRI、DWI、MRA、PWI、MRS),分析急性脑梗死在MRI不同序列的成像特征,并评估这些技术对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发病48h以内的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多序列扫描,包括T1WI、T2WI、DWI、MRA、PWI、MRS等序列,并对所得图像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结果 48例患者发病后就诊DWI能全部发现病灶,T2WI在24h内部分发现病灶,48h内全部发现病灶.梗死灶大于15mm的患者MRA发现脑动脉异常的比率高于梗死灶小于15mm的患者.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区PWI 血流灌注少于对侧正常区,且MRS 显示梗死区NAA不同程度下降,还可见不同程度Lac峰.结论 多序列磁共振技术可以在急性期、甚至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灶,显示病灶周围缺血半暗带,对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磁共振扩散和灌注加权成像对兔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扩散加权成像(DWI)和灌注加权成像(PWI)在早期恼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32只和对照组8只。实验组经眶内入路电凝右侧大脑中动脉,对照组仅暴露同侧大脑111动脉,不予电凝。2组动物分圳在术后0.5h、1h、2h、4h、6h、8h、12h和24h进行MRI检查,扫描广子列依次为SE序列T1WI、T2,WI、FLAIR序列、DWI和PWI,比较其检出时间、DWI和PWI异常信号体积变化:取各组不同时点与DWI检查对应的兔脑组织行电镜检查。结果:实验组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0.5hDWI上显永异常高信号,PWI上显示相对高信号,其范围明显大于DWI异常高信号区,2者不相旺配区为缺血半暗带(IP)。DWI上的异常高信号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大,至24h与PWI上的相对高信号范围吻合。MCA0后4hT,WI和FLAIR序列上开始显示高信号,但在FLAIR序列上病灶显示更清晰,6h后基底节和顶叶皮层在T1WI上出现低信号,与病理学结果相符合。对照组MRI检杏及电镜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DWI、PWI可在超急性期显示脑梗死的部位和范围,其诊断价值优于SE序列T1WI、T2,WI和FIAIR序列。DWI与PWI相结合能判断IP的存在与否及其范围。  相似文献   

9.
罗凤荣  李雁平 《广西医学》2011,33(3):280-282
目的探讨低场强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5例发病时间〈24 h、临床高度怀疑脑梗死的病人进行常规SE序列T2WI、FLAIR和DWI扫描检查,并进行影像对比分析。结果 17例超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为图像清晰、对比度好的高信号,而FLAIR、T2WI在影像上没有改变。68例急性期脑梗死,DWI显示68例,FLAIR显示62例,T2WI显示54例,而且DWI序列显示梗死灶信号强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高,病灶范围亦较FLAIR序列和T2WI序列大。85例超急性、急性期脑梗死共有127个梗死灶,DWI上显示病灶数目127个,显示率100%(127/127);FLAIR上显示病灶数目106个,显示率83.5%(106/127);T2WI上显示病灶数目59个,显示率46.5%(59/127)。结论低场强磁共振DWI对急性脑梗死,尤其是超急性脑梗死的显示明显优于常规FLAIR、T2WI。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DWI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对4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查,对所得的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超急性期13例病灶DWI全部显示为明显高信号,T2WI和T2Flair信号强度无明显异常改变;急性期22例脑梗死患者病灶DWI全部显示为高信号,T2WI和T2Flair上也均表现为高或稍高信号,检出率为100%;亚急性期7例DWI表现为稍高信号,较急性期信号下降,T2WI和T2Flair为高信号;慢性期4例DWI表现为等信号或低信号,T2WI上表现为明显高信号.结论 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11.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 weighted imaging,SWI)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证实的脑梗死患者38例,其中急性期15例,亚急性期17例,慢性期脑软化灶6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T1WI、T2WI、T2FLAIR平扫、DWI及SWI扫描,其中25例行MRA检查。分析MRI图像特点。结果常规MRI检出脑梗死灶内出血5例18个出血灶,SWI检出脑梗死灶内出血11例62个出血灶,SWI对脑梗死灶内出血灶的检出率(28.9%,11/38)明显高于常规MRI序列(13.2%,5/38,P<0.05)。急性期15例脑梗死灶SWI图像均表现为等信号,亚急性期11例为等信号,6例为低信号,慢性期6例均为低信号,不同时期脑梗死灶SWI信号特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15例脑梗死灶内小静脉明显减少,亚急性期9例脑梗死灶内小静脉减少,8例脑梗死灶内小静脉及邻近脑组织内血管较对侧增多扭曲,慢性期6例脑软化灶内均可见增粗迂曲血管影,不同时期脑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A显示17例患者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SWI均显示闭塞大脑中动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急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疑似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行磁共振常规T1WI、T2WI、水抑制序列(FLAIR)、弥散加权扫描(DWI)。结果80例中,超急性期脑梗死10例,急性期32例,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在DWI上表现为高信号,T2WI上为等信号或部分稍高信号,ADC图上表现为低信号。MRI扫描未见异常2例。结论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死病变较常规MRI敏感,在多发梗死灶中可以发现责任病灶、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和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技术(FLAIR)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0例超急性期和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常规T1WI、T2WI,DWI及FLAIR序列图像,并对不同序列所显示病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FLAIR及常规T2WI、T1WI序列发现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100%、24%和0%;39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的DWI、FLAIR及常规T1WI、T2WI序列发现病灶的阳性率分别为100%、100%和82%。结论DWI技术对于超急性期脑梗死病灶显示优于FLAIR及常规T1WI、T2WI,而DWI对急性期脑梗死病灶显示与FLAIR及常规T1WI、T2WI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CT)及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影像学特点。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4月收治的800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88例自发病至入院检查时间6h(超急性期)、6-24h 240例(急性期)、1d-14d 272例(亚急性期);回顾性分析其CT、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病历,比较CT、MRI对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MRI在急性期脑梗死任意时段,脑梗死检出率均显著高于CT(P0.05);且超急性期CT常无明显异常表现,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可出现早期低密度影,皮质、白质边界不清,豆状核和脑岛带征,脑沟回、脑室及脑池改变,并在大血管闭塞后出现大脑中动脉或基底动脉高密度征等影像表现;超急性期MRI可见病变在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上呈明显高信号,但TIWI、T2WI、FLAIR均无明显异常信号;急性期MRI亦可见DWI高信号,且TI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T2WI、FLAIR信号强度弱于DWI;亚急性MRI可见DWI高信号,TIWI低信号,T2WI、FLAIR高信号,且T2WI、FLAIR信号强度较DWI信号强。结论急性期脑梗死任意时间段行CT及MRI均可为其临床诊治提供更完整的影像学依据,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临床证实的120例早期脑梗死的MRI和MRA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有脑MRISE序列和3D-TOFMRA。发病后2h~6hMRI检查者26例,7h~72hMRI检查者94例。结果:120例早期脑梗死中,SE序列发现病变109例,呈长T1和长T2信号,其中大面积梗死41例,腔隙性梗死68例。MRA发现血管异常106例,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结论:MRI和MRA联合使用能提高早期脑梗死的检出率。SE序列扫描可漏检部分早期脑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磁共振的弥散成像(DWI)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用磁共振弥散成像诊断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脑梗死86例,并与常规MRI的T2WI进行比较。结果DWI发现6小时之内的患者已能明确脑内相对应高信手灶,常规MRI则需在发病12小时后才能显示病灶,且DWI显示的病灶范围较常规T》2WI显示的范围稍大、信号更强。结论磁共振DWI对诊断急性脑梗死十分敏感,能显示缺血的范围及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横断位DWI(EPI序列)、横断位T2WI(TSE序列)、横断位T2WI(FLATR序列)及矢状位T1WI(TSE序列)多序列及多角度成像方式对胼胝体各期脑梗死灶的检出率的比较,分析多序列及多角度MRI成像有效结合对胼胝体各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180例胼胝体脑梗死患者,超急性期40例,急性期100例,软化灶40例.全部患者均行横断位DWI(EPI序列)、横断位T2WI(TSE序列)、横断位T2WI(FLAIR序列)及矢状位T1WI(TSE序列)检查.结果 40个超急性期病灶的横断位DWI(EPI序列)、横断位T2WI(TSE序列)、横断位T2WI(FLAIR序列)及矢状位T1WI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5%,12.5%,12.5%和0%.100个急性期脑梗死的横断位DWI、横断位T2WI(TSE)、T2WI(FLAIR序列)及矢状位T1WI(TS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90%、90%和88%;40个软化灶的DWI、横断位T2WI (TSE)、T2WI(FLAIR序列)、矢状位T1WI(TSE)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7.5%、100%、100.0%和100%.结论 多序列及多角度MRI成像有效、联合使用能够为胼胝体各期脑梗死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8.
脑梗死MRI和MRA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常规MRI、MRA以及不同后处理方法对脑梗死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磁共振T1WI、T2WI以及3D-TOF MRA对32例患者进行检查,并使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成像(SSD)、多平面重建(MPR)、容积重建(VR)等方法进行后处理。结果32例患者MRI均发现病灶,呈类圆形、梭形、不规则形、扇形等,为长T1、长T2信号,MRA发现血管异常29例,表现为动脉闭塞、狭窄和硬化。结论MRI及MRA为无创伤性显示脑血管的有效方法,提高对脑梗死常规MRI、MRA典型征象的认识,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MRA后处理方法,可以科学地指导临床溶栓治疗,并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9.
吉家伟  吴钟林  刘辉 《海南医学》2011,22(12):126-127
目的探讨DWI和MRA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和磁共振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全部患者均行DWI和MRA检查。结果 80例急性脑梗死中,急性期CT扫描不同程度低密度23例,阳性率为28.75%;常规T2WI扫描高信号者56例,阳性率为70.00%;而DWI扫描均为不同程度高信号,阳性率为100%。MRA显示有54例急性脑梗死靶血管的闭塞和狭窄。结论 DWI结合MRA可明显提高脑梗死在超急性期和急性期的检出率以及提供靶血管的狭窄或闭塞情况,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预后判断提供可靠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低场强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场强MR弥散加权成像(DWI)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怀疑早期脑梗死患者进行常规MRI和水抑制(FLAIR)扫描,加扫弥散加权成像(DWI),比较早期脑梗死MRI和DWI的表现.结果:急性和超急性期脑梗死24例28处病灶,DWI均显示异常高信号,显示率100%,T2FLAIR显示18例20处病灶,显示率71%,T2WI显示14例17处病灶,显示率为61%,T1WI显示5例5处病灶,显示率21%.1例一过性脑出血,DWI和常规MRI均无异常信号.结论:低场强DWI对早期脑梗死的发现和确定有高敏感性,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