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心电图改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07年1-5月我院所收治的200例脑出血患者,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血清钾浓度、血清钠浓度、脑出血患者预后、脑出血患者年龄、意识障碍程度与心电图改变之间的关系。结果:脑出血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增高与年龄增大、脑出血部位接近脑干、出血量大及电解质紊乱有关;且心电图异常者死亡占24.4%,心电图正常者死亡占8.3%;此外,176例脑出血患者心电图异常组的意识障碍发生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较心电图正常组明显增高。结论:脑出血患者心电图的变化对疾病监测及估计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上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2000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脑出血病人367人,其中26例出现高血钠症,现就脑出血后发生高血钠症的原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男17例,女9例;年龄47~87岁,平均65·7岁。26例均经CT证实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4例,丘脑出血6例,脑叶出血4例,脑干出血2例。出血破入脑室20例,中线结构移位17例。根据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为35~100 ml,2例脑干出血分别为10 ml和12 ml。26例患者均存在意识障碍,呈浅~深昏迷状态,其中气管插管人工呼吸8例,高热16例,21例伴有血糖升高,血糖在8·8~22·1 mmol/L。1·2方法患者入院24…  相似文献   

3.
冯芹  何妮  王淳  张标  付秀全  廖断修  刘平 《西部医学》2006,18(2):162-163
目的探讨影响脑干出血治疗及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治疗及预后,并结合文献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4例中,痊愈4例,致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1例,病死率61%;自动离院3例。死因:17例死于中枢性呼吸衰竭,3例因放弃呼吸机辅助呼吸而死亡,猝死1例。结论脑干出血的病因主要为高血压病,意识障碍为脑干出血的首发表现,呼吸衰竭为主要并发症,意识障碍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呼吸衰竭出现的时间、严重程度与出血量相关,出血量是决定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干出血的治疗仍是临床难题,立体定向微创血肿清除术可能带来希望。  相似文献   

4.
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亿民 《河北医学》2004,10(11):973-975
目的 :探索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 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年龄 ,出血部位 ,血肿量 ,入院时意识情况和入院时血糖水平分组。然后分析这些因素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老年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较年轻组 (p <0 .0 1)。丘脑出血并破入脑室 ,脑干出血死亡率明显高于其它组。患者血肿量越大 ,死亡率越高。入院时意识障碍程度越深死亡率越高。入院时血糖大于 1 1 .6mmol/L组死亡率明显高入院时血糖低于 1 1 .6mmol/L组。结论 :年龄 ,出血部位 ,血肿量 ,入院时意识情况和入院时血糖水平等因素是影响高血压脑出血术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阮水良 《嘉兴医学》2001,17(3):133-135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临床,影像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20例经CT或MRI的脑干出血患的临床表现,出血部位出血量与预后的相互关系。结果:桥脑出血11例;中脑出血1例,桥脑,中脑出血6例;全脑干出血2例。好转出院9例;恶化2例,死亡9例。结论:认为患的预后与出血量大小,意识障碍程度,有无高热及四肢瘫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廷国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89-990
目的探讨血钠紊乱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207例脑出血患者按血钠水平分为高钠血症组、低钠血症组和正常血钠组,并进行两两组间对照,观察其对预后影响。结果脑出血并高钠血症17例,死亡10例,病死率58.82%;脑出血并低钠血症30例,死亡5例,病死率16.67%;正常血钠组160例,死亡6例,病死率3.75%。3组相比,高钠血症组病死率最高(P<0.01),低钠血症组病死率次之(P<0.05)。结论血钠紊乱对脑出血预后有明显影响,高钠血症、低钠血症均预后不良,前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低血钠与脑出血之间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脑出血合并低血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出血位置、预后效果与低血钠之间的关系。结果:42例脑出血患者中并发低血钠症其发病率为16.67%,其发生与出血部位有关,低血钠症状会增加脑出血患者的死亡率。结论:脑出血合并低钠血症患者的预后效果相对较差,应针对发病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以提高该病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影响脑出血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近3a收治的267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有意识障碍患者中 ,浅、中、深度昏迷病人的病死率分别为12%、48 %和83%。入院时血压高于正常者203例 ,急性期最高血压达240mmHg/150mmHg,血压持续高于210mmHg/135mmHg者病死率达37 1 %。不同部位死亡分别为 :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9例 ,基底节区31例、丘脑10例、内囊区8例、外囊区7例、小脑2例、脑干7例、原发性脑室出血2例。出血量>40ml者死亡37例。结论 :意识障碍越深、血压越高 ,则病死率越高。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出血速度对脑出血预后有较大影响 ,同一部位 ,出血速度越快 ,出血量越大 ,脑疝发生越早 ,则抢救越困难 ,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探讨判定预后及病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对73例高血压脑干出血患者的意识障碍程度,血肿大小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存活32例,死亡41例,病死率56.2%。结论高血压脑干出血的预后及病死率与脑干出血量,脑干出血部位及脑干出血后并发症控制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提高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判断能力.结果 脑出血患者的预后与出血量、出血部位、入院时的血压和意识状态以及是否存在并发症有直接关系.对于大量脑出血,脑干的死亡率最高,其次是小脑、丘脑、脑室、基底节和脑叶.入院时的血压越高、意识障碍越严重、出现的并发症越多,则患者的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结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医生要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1.
无肢体瘫痪脑出血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无肢体瘫痪脑出血 4 5例。结果 :4 0 1例经头颅CT证实的脑出血病人 ,4 5例无肢体瘫痪 ,其中脑叶出血 2 1例 ,出血破入脑室或脑室出血 7例 ,丘脑出血 8例 ,脑干出血 2例 ,小脑出血 5例 ,基底节区出血 2例。意识清晰 38例 ,头痛 2 0例 ,呕吐 11例 ,脑膜刺激征 13例。结论 :无肢体瘫痪脑出血的病人意识障碍少 ,临床症状轻 ,预后好 ,这可能与出血位于脑的静区、出血量较小、出血破入脑室及老年患者脑组织萎缩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 以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36例自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症状、诊治方法 、影像学特点,并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治愈4例,好转15例,恶化5例,死亡12例.单纯桥脑出血预后较好,出血累计多个部位,出血量大于5 ml和出血破入脑室者预后较差.结论 自发性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复杂,死亡率高.意识障碍的程度、出血部位和出血量是影响自发性脑干出血预后的主要因素.脑室外引流是治疗自发性脑干出血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时血钠、血钾的变化及其与出血部位、病情轻重、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日本OLYMPUS.AU-4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入院24h内、3~5d、7~8d空腹血钠、血钾。结果:急性脑出血389例,并发低血钠69例(17.74%),高血钠23例(5.91%),低血钾74例(19.02%),高血钾15例(3.85%)。在脑出血患者中低钠血症发生率较高,与脑出血部位、病情轻重及预后有关,高钠血症、高钾血症发生率较低,与病情轻重及预后也有关。低血钾虽发生率较高但与病情及预后无关。结论:血钠血钾均可作为脑出血病情轻重及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往期治疗的3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历进行分析,根据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分组,将预后痊愈与有所进步的患者分为预后好转组,预后病情无变化、病情恶化或出现死亡的则分为预后无变化组,将2组的病例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出对其有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选取的365例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在预后因素的分析中,发现性别、年龄均无明显的差异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患者的占位效应、肺部感染、出血部位、舒张压、收缩压、糖尿病史、血小板与周围血白细胞数等与影响患者预后因素也均无明显的相关性;但也发现了与预后因素相关的因素,如患者出血是否破入脑室、合并脑疝、D-二聚体(D-D)、意识障碍。结论:影响高血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因素有很多,在临床治疗时应对其多加注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小脑出血患者的预后通常认为与脑干解剖损害相关,本文试图说明小脑出血术后MRI图像的异常信号与患者的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小脑出血入院时GCS≤8分、术后曾经接受MRI检查的31例患者,根据患者GOS(Glasgow Outcome Scale)分为两组:预后良好组(G1):8例;重残或死亡组(G2):23例,对两组患者是否存在第四脑室、环池消失;血肿的体积;是否存在T2加权像脑干高信号进行记录研究。结果:8例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23例患者预后不良,致死率为32.3%。回顾性研究两组患者的CT表现(如血肿体积大小等)无明显差异;但是G2组中MRI T2加权像上桥脑和中脑出现高信号的比例远远高于G1组。结论:MRI可以清晰显示脑干损害,自发性小脑出血患者MRI T2加权像的高信号是判断患者预后不良的明显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 并发意识障碍的病因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33例有意识障碍的HFRS患者按预后分为两组,其中死亡组16人;治愈组17人,回顾性分析其病因、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意识障碍的病因中脑出血占21% (病死率71%) ,脑水肿、脑疝占24% (病死率100%) .死亡组病例休克和少尿的持续时间比治愈组延长,低钠血症和腔道出血的发生率高于治愈组 (P<0.01和P<0.05) .死亡组血小板计数明显下降.血肌酐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显著升高,与治愈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 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生脑出血和脑疝预后不良.休克期和少尿期延长、腔道出血、血小板减少和低钠血症可能是影响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意识障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无定位体征的脑干出血(附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干出血的典型表现有瞳孔改变、高热、意识障碍和交叉性定位体征 ,并迅速导致死亡 ,然而近年来发现轻型的脑干出血较多 ,预后也较好 [1] ,但无定位体征的脑干出血 ,其临床特征及发病率未见报道。本文报告了 8例仅有一过性症状或就诊时症状就已消失而体检亦无阳性定位体征的脑干出血 ,并对其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了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8例均为 1 990~ 1 999年我院住院患者 ,占同期脑干出血的 1 2 .7% ( 8/ 63)。其中男 6例 ,女 2例 ,年龄为 2 6~ 53岁 ,中脑出血 3例 ,脑桥出血 5例。有高血压病史者 3例 ,均无心脏病、糖尿病病史…  相似文献   

18.
150例急性脑出血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险平 《安徽医学》2007,28(2):153-154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对15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的年龄,发病时的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破入脑室、心电图改变、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血钠及血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死亡原因与发病时意识状态、血压、出血量、血糖、血钠有相关性。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预后与8种因素相关,脑疝是直接致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干出血的预后。方法:对12例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例桥脑出血5ml及1例80岁高龄患者死亡,余9例存活。结论:脑干出血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出血量及出血部位不同而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陕西医学杂志》2017,(9):1196-1198
目的:探讨动脉血乳酸水平和心电图在急性脑出血至脑心综合征并发休克患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0例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的患者根据出血部位不同分为A、B、C三组;同时根据两周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对所有分组患者的动态乳酸水平及心电图进行监测。结果:(1)与存活组对比,死亡组动脉血乳酸水平明显升高(P<0.05);(2)在急性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休克的1周内常规心电图检查发生异常阳性率高于持续1个月内心电图发生异常阳性率(P<0.05);(3)所有患者ECG改变主要以ST-T段改变为主;意识障碍患者心电图异常改变明显高于意识清醒患者(P<0.05)。结论:动脉血乳酸水平和心电图变化在急性脑出血至脑心综合征并发休克的患者中往往反映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