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论机关门诊部急救能力提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队机关门诊部担负着所属体系部队卫勤保障的重要任务。由于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应付危重病人的急诊救治是其医疗保健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其急诊救治能力对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治愈率及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机关门诊部在急救队伍、器材、管  相似文献   

2.
鹿艳  崔微  邵俊清 《工企医刊》2001,14(3):78-79
1 急诊要分秒必争急诊科病人大多数入院时病情急、危重,要求急诊护士在“快”字上下功夫,时间就是生命,早一分种抢救就多一份抢救成功率,危重病人一踏入急诊科,为争取时间一路绿灯,一切从病人的需要出发,一切方便于病人,服务于病人,以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为导向,护理人员协助病人做各种检查及办理各种手续,急救车在接诊病人归途中通过无线呼叫把病人的情况告知急诊科,以便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工作。护理还实施了“一分钟吸氧,三分钟建立静脉通道”的快速抢救,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救技能培训对提高急诊科护士的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的效果。方法对急诊科在岗护士进行急救技能和理论知识的专科培训。结果通过对急诊护士的专科培训,急诊护士的急救技能和业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上升,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开展系统有效的专科培训是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和急救能力、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综合医院急诊科的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的综合学科 ,因而决定了综合医院的急诊科建立模式应适应独立完成涉及多专科的危重病人诊治、抢救任务。作者介绍了该院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中 ,注重增强技术力量 ,提高抢救应变能力 ;结合临床实践开展科研 ,突出急诊医学特色 ;拓宽急诊科功能 ,建立院前急救医疗体系 ;引用高技术管理手段 ,提高急诊科管理水平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急诊科是医院中抢救急危重患者生命最紧张、最繁忙的部门,担负着院前急救、院内接诊、紧急处置与院内各科的联系等职责。急诊医生在急诊工作中担负着重要角色,要正确处置患者,协调各种关系。特别是当前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医患纠纷隐患层出不穷,要求急诊医生具备良好的基本素质,是做好急诊工作的重要保证。急诊医生的素质培养,关系到急诊急救工作的质量,关系到一个医院乃至一个地区急诊急救的工作水平,甚至影响着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重视急诊医生的素质培养,是急诊科管理的重点,也是整个医院发展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6.
文少波 《泰山卫生》2009,33(4):47-47
人工机械通气是重要的生命支持设备,是急诊医学抢救危重症患者重要工具之一。一次性使用气管插管包由于使气道得以及时开放,保持呼吸道通畅,为危重病人的生命赢得了时间,是气管插管术成功的关键。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从2006年1月到2008年12月,应用气管插管综合救治措施,抢救危重病人80例,成功71例,  相似文献   

7.
申艳琴 《职业与健康》2006,22(14):1061-1062
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危害。急诊科的病人大多病情危重,抢救病人时要求护士操作熟练,动作迅速,急诊科护士常在患者未完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即投入对患者的处置和抢救,这其中包括处于潜伏期和诊断前的传染病患者。因此,针刺伤对急诊科护士来说,危害性更大,防范措施也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全程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急诊科收治的220例危重患者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抢救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全程护理模式进行救治与护理。分析2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调查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危重患者抢救实施全程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急诊医学观念的改变,急诊模式也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急诊模式主要是“通道式”,也就是说病人在急诊科进行简单的处置和初步分类后,即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的治疗。这种模式的弊端是早期救治水平较低,相当多的危重病人在急诊过程中相继死亡,错过了有效救治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0.
试论完善急诊科功能的必要性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急诊科除完成一般急诊工作外,还要实施对各种急诊危重病员的抢救,应付各种突发灾害的救护。目前,绝大多数急诊科技术力量、医疗条件和设备均较薄弱,在遇救治伤病员时只能简单处理,不能立刻有效地阻断严重危及伤病员生命支持系统的病理生理过程,而贻误了挽救生命的宝贵时间。因此,我们医院进一步完善了急诊科功能,将一些确定性抢救治疗措施从住院部前伸到急诊科实施,使急救抢救成功率提高了132个百分点,同时又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在提升急诊护理质量中的作用及成效。方法科室积极培养急危重症专科护士,并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服务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急危重症患者不良事件及护理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及家属的满意度分别提高6.50 %和5.7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危重症专科护士通过规范化培训,管理急危重症患者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和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有利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优化医院急诊抢救流程和管理模式,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是当前急诊急救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以胸痛中心建设为例,通过完善急诊建设体系,以规范的制度流程为保障,以前沿的信息化建设为支撑,以整合后的区域急救网络为目标,对接院前急救系统,对急危重症进行快速分诊分流,优化绿色救治通道,提升了急危重症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3.
加强急诊"三环理论"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急诊"三环理论"在急危重症的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优势.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急诊科自2005以来的院前急救、急诊抢救、急诊ICU等环节的临床资料及急诊医生培养情况.结果 急诊科布局合理,急诊绿色通道通畅快捷.120出诊平均在接诊后5~10分钟内到达现场,抢救成功率87.34%,抢救后的危重患者在转运途中无死亡;院内急诊抢救成功率95.25%,急诊ICU救治成功率95.69%,无手术死亡.结论 按照急诊三环理论建设急诊医疗服务体系,可以实现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诊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无缝衔接,有利于提高危重病抢救成功率和处置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队伍.有针对性的人员排班和与其他科室的良好协调能进一步保障危重病患者的抢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急诊危重病人纾解困难已成为现代急诊医学发展的世界性难题,在我国大型公立医院尤其突出。分析该现象的现状以及原因,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对于改善我国急诊医疗环境、缓解三级公立医院的医患矛盾有着现实意义。方法从国内外急诊滞留现状展开,分析成因、厘清功能定位,提供优化建议。结果医患双方对"急诊"认识不足,急诊收治流程有待规范,急诊"硬件"资源的不足,急诊"软件"资源的欠缺,科室床位周转率低下,分级诊疗制度未落实到位。结论提升病人的流入效率,提高病人的急救效果,加快病人的流出进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追踪法对急诊危重患者所接收的医院护理服务进行追踪调查,分析造成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改进方案并实施,统计实施追踪法前后急诊科室投诉情况发生率和,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采用追踪法进行分析和评价,迅速找到了原因;改进方案的实施大大降低了全院的投诉率,二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P〈0.05),从而降低了急诊危重患者的护理风险,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改善了护患关系。结论:追踪法在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是急诊危重患者质量管理改进的起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便携式呼吸机在院前急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2010年5月一2011年5月将需要采用辅助呼吸的76例院前急救危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气管插管后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气管插管后用简易人工气囊辅助呼吸。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及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频率能及时纠正,抢救成功率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危重患者在气管插管后用便携式呼吸机辅助呼吸,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提高血氧饱和度,同时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急危患者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网络急救应用于救治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的效果,探讨网络急救在妇产科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2005-2012年东莞市孕产妇死亡率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孕产妇死亡率在东莞市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成立前后的变化、孕产妇死亡原因构成比的变化与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实施危重症孕产妇急救网络前5年(2005-2009年)的平均死亡率为42.2/100 000,实施后3年(2010-2012年)平均死亡率为17.8/100 0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科直接原因是导致孕产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结论东莞市自建立急救网络后,孕产妇死亡率明显下降,组建与完善产科急救网络,可有效降低孕产妇生产风险,该项方案实施有利于保障母婴平安和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18.
黄丽娟 《现代保健》2014,(23):88-90
目的:总结分析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的210例危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送,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观察比较两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科室间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患纠纷事件发生率为0.9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科室间满意度为99.05%、患者满意度99.0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护送时间为(22.5±5.1)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2.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住院护送中具有积极意义,能显著降低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率,提高科室间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探讨和分析影响急诊科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各种因素,针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自制转运箱,保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转运到目的地进行系统性检查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