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对1994年10月~1996年12月安置激素电极的42例患者的起搏阈值进行随访观察,以了解其动态变化的规律,为减低起搏器能量输出提供依据。42例安置Premier8081VVI型起搏器患者,男30例、女12例,年龄62.8±17.2(23~82)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起搏器安置术后沙袋压迫与弹力绷带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1月31日所有置入永久起搏器患者共301例,随机分为沙袋压迫组(沙袋组)151例和弹力绷带压迫组(绷带组)150例。沙袋组术后沙袋压迫6h,绷带组术后弹力绷带压迫24h。比较两组术后7天内伤口周围皮下淤血、血肿、颈肩痛及导线脱位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渗血、皮下瘀血、一般囊袋血肿、严重囊袋血肿发生情况及导线脱位情况无差异(P0.05),但绷带组颈肩背痛发生率明显低于沙袋组(6%vs 25.8%,P0.01)。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口服抗血小板/抗凝药(OR=10.47,95%CI 4.66~23.53)和除颤器置入(OR=8.38,95%CI 2.98~23.60)是术后出现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法压迫止血可减轻患者痛苦,并不增加出血风险,可作为常规术后止血方法。口服抗血小板/抗凝药和除颤器置入是术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室停搏大于三秒的临床意义及起搏器应用的商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室停搏大于3秒作为安置起搏器的指征是否合适。方法收集动态心电图(DCG)检查中具有3秒以上RR间期的79例病例,分析心室停搏的发生原因及起搏器应用情况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6180例次Holter记录中心室停搏大于3秒79例(86例次1.4%)。心室停搏发生于心房纤颤(房颤)心房扑动(房扑)中27例(34.2%),房室传导阻滞3例(3.8%),房颤、房扑终止后19例(24.0%),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9例(11.4%),窦性停搏及Ⅱ度窦房传导阻滞21例(26.6%)。起搏组及非起搏组各死亡3例,两组3年生存率无差异。结论安置起搏器要结合心室停搏的原因及相关症状而定,对发生在房颤、房扑中的长时间心室停搏一般不必安置起搏器,对无症状的病窦综合征患者推迟安置起搏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用直型翼状电极安置AAI起搏器一例王伟(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汕头515041)方卫华(深圳孙逸仙心血管医院深圳510120)患者男性,54岁,因反复头昏、晕厥、心悸3年,诊断病窦综合征,于1992年1月安置AAI起搏器。常规右锁骨下静脉穿刺.通...  相似文献   

5.
经核素心室造影观察13例安置心室按需型频率应答式(VVIR)起搏器和14例安置心室按需型(VVI)起搏器及13例正常对照者的心功能,安置VVIR起搏器后心脏每搏心功能没有明显提高,但单位时间内泵血效应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而与VVI组比较:静息时心功能差异无显著性;运动时,VVIR组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益处则明显优于VVI组。安置VVIR起搏器后,患者心功能储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6.
经核素心室造影观察13例安置心室按需型频率应答式(VVIR)起搏器和14例安置心室按需型(VVI)起搏器及13例正常对照者的心功能,安置VVIR起搏器后心脏每搏心功能没有明显提高,但单位时间内泵血效应明显增加;与正常组比较仍有一定差距。而与VVI组比较:静息时心功能差异无显著性;运动时,VVIR组对患者血液动力学益处则明显优于VVI组。安置VVIR起搏器后,患者心功能储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6h下地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377例非肝素化经皮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在拔除动脉鞘管、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沙袋压迫10~30min,6h下地活动,观察患者舒适度及其穿刺部位并发症。结果人工压迫止血时间5~30(11.89±3.22)min,即刻止血成功率100%,沙袋压迫时间10~40(24.42±5.68)min。压迫止血后患肢床上活动时间2~6(4.12±0.66)h,下地活动时间4~8(6.10±0.78)h,58(15.4%)例患者出现腰痛不适,10(2.7%)例患者导尿,33(8.75%)例患者穿刺部位有出血并发症:轻微渗血11(2.92%)例、大血肿5(1.33%)例、小血肿15(3.98%)例、皮下淤斑25(6.63%)例、假性动脉瘤2(0.53%)例。随访1~3d,无严重出血并发症。结论使用6F动脉鞘、经皮股动脉穿刺、无肝素化冠状动脉造影、人工压迫止血后无加压包扎,6h下地活动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置埋藏式起搏器的患者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07年3月58例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患者资料,以是否同时行CAG分为造影组22例与非造影组36例,观察冠心病在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比例,以及起搏器囊袋出血情况。结果造影组22例患者中16例为冠心病,占73%。起搏器安置的囊袋出血情况,造影组为4例占18%,非造影组为6例占17%,无显著差异。结论埋藏式起搏器安置术同时行CAG没有增加囊袋出血,两者同时进行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安置415例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的并发症分析(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0年~1997年3月本院共安置永久性心脏起搏器415例(包括更换起搏器40例),男236例、女179例,年龄54±16(6~93)岁,其中60岁以下占47.0%、60岁以上占53.0%。临床诊断:冠心病225例(其中心肌梗死13例)、特发性传导...  相似文献   

10.
起搏器电源即将耗竭出现频率依赖性起搏失效一例胡厚源王敏中舒茂琴何国祥(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630038)患者男性,76岁,因II度房室阻滞、阿-斯综合征于1986年5月安置起搏器。1989年7月因起搏器电源耗竭更换为秦明医学仪器公司8619...  相似文献   

11.
安置起搏器术中用立止血处理囊袋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置起搏器术中用立止血处理囊袋的体会张爱伦,程祖亨,汤宝鹏,郭新贵,王江(新疆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乌鲁木齐830001)我科自1984年以来共安置起搏器168例次,在1993年前未用立止血处理起搏器囊袋有100例,发生感染4例;1993年后安置起...  相似文献   

12.
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绿脓杆菌败血症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起搏器安置术后并发绿脓杆菌败血症一例何志中赵文来患者男性,72岁,因病窦综合征(SSS)于1994年3月植入美国CPI公司VVI型起搏器。术后伤口愈合良好,起搏器功能正常。术后第15个月起搏器埋藏处皮肤出现一米粒大小水泡并有缝线头冒出,在外院作相应处...  相似文献   

13.
心脏起搏故障处理39例报告(摘要)王松丽(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昆明650032)自1982年1月至1992年12月埋植起搏器245例,发生起搏故障39例(占15.9%),因起搏故障等原因更换起搏器共46例次(占18.8%).现简要叙述几种常见的起搏...  相似文献   

14.
42例具有安置起搏器适应证患者,21例(A组)安置国产心脏起搏器Qin Ming2312S/M,匹配进口主动心室电极(百多力setrox S60);21例安置进口起搏器,匹配相同的电极。术中、术后2组起搏阈值、电极阻抗,P/R波振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国产起搏器能较好匹配进口主动电极,起搏参数良好。  相似文献   

15.
起搏电极移位与X线影像关系的探讨周乐今兰炳炎谢红苗云波(云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昆明650032)自1988年以来共安置VVI起搏器58例。男38例、女20例,平均年龄63.1(23~84)岁。病窦综合征29例,II~II度房室阻滞29例。起搏器和电极为...  相似文献   

16.
用“J”形钢丝安置心脏起搏电极50例(摘要)沐贤友毛继康曹雪滨马东生本组50例病人,男35例、女15例,年龄26~78岁。安置VVI型起搏器49例(98%)、AAI型1例(2%)。永久性起搏器43例;临时起搏器7例,其中2例为床边临时起搏。不同原因引...  相似文献   

17.
本文随访了76例病窦综合征(SSS),发现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8例(10.5%);并发心房纤颤(32.9%)。其中随访分别发现2及5例。发展为持续性心房纤颤3例,其可能为SSS的最终类型。作者认为,由于心房纤颤和AVB并发率较高,安置起搏器时需注意起搏器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比较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心室流出道和右心室心尖部对心动过缓患者6个月后心脏电机械同步性的影响。方法入选20例房颤伴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缓需置入VVI单腔起搏器的患者,将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的患者10例作为治疗组,同时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的另外1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并比较置人起搏器前后两组的起搏参数、QRS宽度、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两组在起搏阈值、感知阈值、电极阻抗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8±0.1)mV和(0.56±0.12)mV;(14.7±1.2)V和(12.6±2.3)V;(904±56)Ω和((815±45)Ω,P〉0.05],而右心室流出道起搏组的QRS宽度明显缩短[(108.3±11.2)ms和(134.5±12.6)ms,P〈0.05],且心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改善[(58.9±2.5)%和(54.3±2.5)%,61.8±2.3和56.2±5.1,P〈0.05]。结论VVI单腔起搏器置入右心室流出道起搏较心尖部起搏更接近生理情况,能增加患者的心脏电机械同步性,提高心功能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是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者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预防性安置临时起搏器对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颈动脉窦反应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12年7月—2015年10月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病人7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未安置临时起搏器的25例病人为对照Ⅰ组,术前预防性静脉注射阿托品30例病人为对照Ⅱ组,术前预防性安置临时起搏器的21例病人为观察组,观察3组病人再灌注后颈动脉窦反应及药物应用情况。结果观察组窦性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及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Ⅰ组及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囊袋感染发生率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预防性应用临时起搏器可明显降低颈动脉窦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