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测迷路动脉的起始、走行及它与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之间的关系。方法 解剖和观测了 4 9侧脑干、桥小脑角和内耳道标本 ,记录迷路动脉的起始、行程、管径。结果 迷路动脉83 6 % (41/49)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12 3% (6 /49)起于基底动脉 ,4 1% (2 /49)起于小脑下后动脉。迷路动脉的平均 ( x±s)管径为 (0 18± 0 0 5 )mm。迷路动脉 5 5 1%为 1条 ,4 0 8%为 2条 ,4 1%为 3条。在桥小脑角和内耳门处 ,面神经位于前下 ,前庭蜗神经位于后上 ;在内耳道底 ,面神经位于上方 ,蜗神经位于前方、前庭神经位于后方 ;迷路动脉多位于第Ⅶ、Ⅷ脑神经之间。结论 迷路动脉主要起于小脑下前动脉 ,行于第Ⅶ、Ⅷ脑神经之间 ,是供应面神经、前庭蜗神经和耳蜗与前庭器的主要动脉。桥小脑角、内耳道的手术必须保护好迷路动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池及内耳道内冗长血管袢压迫前庭蜗神经是否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病因之一。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单侧搏动性耳鸣患者的MRI资料,统计耳鸣侧与非耳鸣侧冗长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桥小脑角池段前庭蜗神经及冗长迷路动脉压迫内耳道段蜗神经的发生频度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 83例患者中,43例耳鸣侧及41例非耳鸣侧发生冗长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桥小脑角池段前庭蜗神经,4例耳鸣侧和2例非耳鸣侧发生冗长迷路动脉压迫内耳道段蜗神经。统计分析显示耳鸣侧与非耳鸣侧冗长小脑前下动脉压迫桥小脑角池段前庭蜗神经、冗长迷路动脉压迫内耳道段蜗神经的发生频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冗长小脑前下动脉压迫前庭蜗神经及冗长迷路动脉压迫蜗神经并不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面神经     
20030236面神经颅内部的动脉供应/张奎启…//解剖学杂志一2002,25(2)一184一186 目的:研究面神经颅内部的动脉供应。方法:采用大体解剖法显露并观测了49例面神经颅内部的动脉来源。结果:面神经小脑脑桥角段、内耳道段主要由小脑下前动脉发出的迷路动脉供应;面神经迷路段由脑膜中动脉发出的岩浅支供应;面神经鼓室段、锥曲段由耳后动脉发出的茎乳动脉供应。结论:面神经颅内部主要由迷路动脉和茎乳动脉供应。图3参6(原提要)20030237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量家兔面神经微循环/李健东…//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一2002,37(3)一184一187 目的:研究面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在神经内镜及手术显微镜下观测内听动脉(internal auditory artery,IAA)的解剖特点,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12具甲醛固定和3具新鲜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乙状窦后入路行开颅手术,在模拟手术条件下用各角度神经内镜与显微镜观测内听动脉的起源、分支、走行方向、毗邻关系和常见变异.结果 所有标本均于双侧观察到内听动脉(100%),其中单干17侧(56.7%,17/30),双干9侧(30%,9/30),3干4侧(13.3%,4/30);其起始部的管径0.12~0.28 mm,平均0.22±0.04 am;长度7.12~14.82mm,平均10.18土2.63 mm.30侧中4侧内听动脉(13.3%,4/30)从基底动脉下段发出;26侧(86.7%,26/30)起自小脑前下动脉,其中17侧(65.4%,17/26)发起于小脑前下动脉袢顶附近,9侧(34.6%,9/26)由突入内耳道内的小脑前下动脉发出.所有标本的内听动脉发出后随面神经和前庭蜗神经进入内听道,22侧(73.3%,22/30)位于神经束前下,8侧(26.7%,8/30)位于神经束上方和后方,15例标本(100%)IAA在内听道末端均恒定分为前庭动脉、前庭蜗动脉和耳蜗动脉;通过内镜才能看清神经束腹侧的血管.结论 内听动脉多位于面听神经前下方,手术显微镜无法直接窥及,联合应用手术显微镜和神经内镜,可观测内听动脉颅内段几乎所有行程和毗邻结构.  相似文献   

5.
面神经     
88030680 面神经、位听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和内耳道与动脉的关系及其血供/雷晓环…∥解剖学杂志.-1987,10(3).-222~226 观察了33个(66侧)成年头颅与面神经、位听神经相关的动脉,发现与之相联系的动脉和血供来源是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和迷路动脉。阐明了动脉袢的组成、出现率、类型、直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面神经颅内手术已广泛开展,虽然在显微镜下作了细致的操作,桥小脑角区某些肿瘤如听神经瘤、面神经神经鞘瘤、脑膜瘤、原发性胆脂瘤等疾病,经手术切除后引起的面瘫往往仍难避免。由于诊断技术的提高,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以及耳鼻喉科与神经外科密切协作等原因,不仅桥小脑角肿瘤死亡率降低,而且使重建颅内段面神经已成为可能。颞骨外面神经分颅内和颅外二部分。颅内段面神经位于桥小脑角区,它起自脑桥,位于听神经前内方,至进入内耳道的全程始终与听神经保持密切关系,寻找此段面神经起始部,也可自颈静脉孔追踪舌咽神经在脑干的分出部位,面神经在舌咽神经起点上方4mm和向内2mm处。颅外段面神经全干长约7~12 mm,穿出茎乳孔后,向前、向下并稍微向外侧分布,与外耳道至下颌角连线平行,它位于茎突外侧,被腮腺覆盖,居下颌后窝深部,迂回向上、向前约105°角而达  相似文献   

7.
听力学     
2003n45内听道血管神经显微解剖/吕春雷…//中华耳科学杂志一2003,1(1)一74一75 选用固定后成人头标本20具(40侧),男12具,女8具。将尸头矢状位正中锯开,把小脑脑桥角区显露清楚,并把内听道上壁打开,应用目镜测微尺及游标卡尺进行测量。结果:小脑前下动脉38/40(95%)发自基底动脉,2/40(5%)发自椎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多形成血管拌,有的血管拌走行于面神经与位听神经之间,然后再发出内听动脉(迷路动脉)(6/40,占15%),有23侧血管拌位于神经束之前(23/40,占57.5%),有n例血管拌位于神经束之后(11/40,占27.5%)。内听动脉有26/40(65%)发自小脑前下动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不同角度耳内镜对内耳门区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测,为临床开展桥脑小脑角区微创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正常完整颅底)15例(30侧,性别不限),模拟迷路后进路操作,分别以0°、30°、70°耳内镜对内耳门区的血管、神经进行解剖观测、分析。结果①内耳门区动脉袢出现率为70%(21/30),而且大部分需借助30°或70°内镜方能明确;②前庭耳蜗神经裂隙界面在内耳门区出现率为60%(18/30),其中12侧此裂隙界面位于内耳道外、Ⅷ脑神经束的外表面,用0°内镜即可直接看到;另外6侧此裂隙界面位于内耳道内、Ⅷ脑神经束的下表面,只有用30°或70°的内镜才能看到,与Ⅷ脑神经束进入内耳道前所形成之前庭耳蜗神经裂隙界面恰成90°旋转。结论应用多角度耳内镜才能清晰观察并确认内耳门区的动脉袢及定位前庭耳蜗神经裂隙界面。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迷路后进路处理桥脑小脑角区及内耳门区病变手术中内耳道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4%多聚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正常完整颅底)15例(30侧,性别不限),模拟迷路后进路操作,沿外半规管平面导入0°2.7mm耳内镜,观察内耳道与外半规管的关系。结果:内耳道口中心与外半规管平面一致,面听神经束的走行(内耳道走行)与外半规管平面的关系:①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之下者2侧(6.7%);②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者15侧(50.0%);③面听神经起始部位于外半规管平面之上者13侧(43.3%)。结论:在迷路后进路桥脑小脑角区及内耳道手术中,以外半规管定位内耳道具有直接、准确、对周围组织损伤小的优点,更符合微创外科手术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Dandy于1934年的首次报告和晚近Jannetta的观察结果,可将第5和第7脑神经与血管间的异常接触看作三叉神经痛和单侧面肌抽搐的病因。用常规方法不能查明原因的第8脑神经功能障碍,它表现为某些形式的眩晕、耳鸣和内耳性难听,显然亦应考虑到同样的血管机械性原因。角池空气造影的新的C T检查技术可显示桥小脑角和内耳道的神经和血管。本文拟对该方法在诊断异常神经-血管关系中的价值进行讨论。面神经和前庭-耳蜗神经从脑干出发,行经桥小脑角池,在它们共同到达内耳道底和向其深部行走之前,最常与血管接触的部位是在它们与小脑下前动脉的交叉处,该动脉向岩骨分出前庭动脉和弓下动脉,所有上述动脉和该部位的粗大静脉的供血方式常有很大变异,可能呈环状向深部伸入内耳道。显微镜下,神经的所谓“入根段  相似文献   

11.
CT现在已成为检查听神经瘤最重要的方法,它能较容易地显示出从内耳道突进桥小脑角的大于1cm的肿瘤,但对1cm以下之肿瘤,即使是新型的CT,经静脉给予造影剂的CT也无能为力,不能扫描出内耳道内的肿瘤。作者经腰穿注入少量空气,使之集结于小脑桥脑角,然后进行CT扫描,称之为空气CT;并用“目标成像法”(target imaging),描出了突进桥小脑角微小之肿瘤和局限于内耳道之肿瘤,此外还可辨别位于桥小脑角的面神经和听神经,可描出肿瘤和神经的关系。方法:受检者取坐位行腰穿,注入5~10ml空气或氧气。注入空气时侧头,患耳稍向上,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来源和入根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经10%甲醛固定、蛛红明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22具,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①桥小脑角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1支,50.8%)和小脑下前动脉侧支(17支,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迷路后入路在桥小脑角区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耳科学研究所2011-01-01~2016-01-01收治的42例桥小脑角区疾病患者,均采用迷路后入路暴露手术区域,术中应用显微镜-内镜双镜联合技术。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手术。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病例均完全切除,术后可测听力保留率(AAO-HNS听力评级A、B、C级)为66.7%(6/9),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HB分级I-II级),无1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等颅脑并发症,随访中未见复发。颅神经疾病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均保留可测听力,面神经功能良好,术后无后组颅神经等非责任神经并发症。结论 迷路后入路创伤较小,听觉及面神经功能保留率高,在内镜辅助下特别适合功能性颅神经手术及位于内耳道口且直径<15 mm的桥小脑角听神经瘤及胆脂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作者报告105例桥小脑角肿瘤手术治疗,强调联合径路和CO_2激光的应用价值。手术方法: 1.经迷路进路:不论肿瘤大小,均可经迷路切除。患者仰卧,头转向健侧或术侧肩部稍抬高。切口在耳郭皱折后方3cm,自耳郭上方至乳突尖。完成单纯乳突凿开术。若术野暴露不充分、则从中部掀开乙状窦前、后骨板,用骨蜡充填压迫乙状窦。迷路切除是自三个半规管和前庭上方切除耳被囊显露面神经的鼓室段。以水平半规管及上半规管的壶腹和筛区为界标,显露前庭上神经管。除去与内耳道上、后、下邻接的骨板显露管的硬脑膜。除去颅后窝硬脑膜上的骨板。小心去除盖在内耳道及桥小脑角肿瘤上的全部骨质,去除内耳道最外端上方的骨质时尤须小心。于颅后窝切开硬脑膜,暴露肿瘤。切开靠近肿瘤下极的蛛网膜下脑池放出脑脊液,肿瘤乃得以减  相似文献   

15.
半面痉挛表现为面神经机能亢进,常见原因是由面神经根区受异常血管压迫所致,多为小脑前下动脉、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的分支。其他少见原因有动脉瘤、血管畸形、各类肿瘤及囊肿。该文报告由桥小脑角室管膜囊肿导致半面痉挛的一少见病例。患者女性,27岁,右侧面部肌肉抽搐3年,痉挛起始于眼轮匝肌,逐渐扩展至下面部,曾应用安定剂治疗数月无效。除右半面肌肉抽搐外,神经科检查无异常。cT扫描见右桥小脑角有一均质性病灶,其密度与脑脊液相近。甲泛葡胺(metrizamide)增强CT脑池造影显示右桥小脑角炳灶内造影剂充盈及清除缓慢。MRI示右桥小脑角…  相似文献   

16.
House等倡导的经颞骨或迷路切除听神经瘤的方法在提高存活率或保护面神经功能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近年来,根治内耳道或桥小脑角病变之类显微手术的注意力又集中到听功能的保护方面。作者总结的65例与内耳道有关的肿瘤均经手术证实。其中仅11例在早期按照Fish分型的A型大小时得到诊断。分析所有病例的病史发现无典型特征性症状,最常见的主诉是耳聋,但表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来源和入根位置,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经10%甲醛固定、蛛红明胶灌注的成人头颅标本22具,在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结果①桥小脑角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1支,50.8%)和小脑下前动脉侧支(17支,27.9%),其次分别为迷路动脉(8支,13.1%)、小脑下后动脉(3支,4.92%)及基底动脉(2支,3.28%);②面神经运动根滋养动脉主要经运动根的内1/3段(47支,77.05%)入根;③中间神经滋养动脉主要来自脑桥小脑间隙动脉袢(36支,73.47%),其次为小脑下前动脉侧支(7支,14.29%)和迷路动脉(6支,12.24%)。结论桥小脑角区面神经根滋养动脉的显微解剖,对于进一步揭示半面痉挛的病因及指导桥小脑角区的显微外科手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面神经     
88030430 面神经和位听神经在脑桥小脑角及内耳道的显微外科解剖/雷晓环…/解剖学报.-1988,19(1).-1~6 用手术显微镜观察了成年头颅标本33个(66侧)面神经的运动根、感觉根(中间神经)和位听神经。1.面神经和位听神经自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区及内耳道内血管与搏动性耳鸣的关系,寻找引起搏动性耳鸣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单侧搏动性耳鸣患者和无耳鸣对照组各44例的三维双激发平衡式自由进动序列(3D-FIESTA-C)MRI,对比分析耳鸣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在桥小脑角区和(或)内耳道内出现的部位以及血管与前庭蜗神经的关系。结果 对照组不同侧别和性别的血管袢出现部位类型和血管与神经关系类型均无显著性差异。耳鸣组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部位分型(Ⅰ~Ⅳ型)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χ2=38.501,P=0.000),其中患侧与健侧之间和患侧与对照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患侧血管袢的显示率(Ⅱ~Ⅳ型)最高93.2%(41/44),其次是健侧56.8%(25/44),显示率最低的是对照组39.7%(35/88)。患侧、健侧和对照组血管袢与前庭蜗神经关系类型具有显著性差异(χ2=49.357,P=0.000),其中患侧与对照组之间和健侧与对照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耳鸣组患侧C型的发生率最高,高达53.7%,而A型发生率仅12.2%;对照组A型的发生率最高,高达91.4%,而C型发生率仅5.7%;耳鸣组健侧三型的发生率相似。结论 血管压迫神经(C型)是引起搏动性耳鸣的可能有关因素,而内耳MR 3D-FIESTA-C是显示该异常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20.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内耳道(IAC)神经解剖和内耳结构,IAC内有面神经(Fn)和前庭蜗神经的三条分支,即蜗神经(Cn)、前庭上神经(Vsn)和前庭下神经(Vin)。正常情况下,与IAC轴向垂直的斜矢状面成像时能显示IAC内的四条神经,F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