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炙甘草汤争议问题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炙甘草汤是《伤寒论》中的名方,为历代医家所喜用。但目前对该方的某些关键问题尚有争议,孰是孰非,笔者认为应探讨清楚,以免贻误后学者。现将有争议的问题讨论如下:一、炙甘草汤究属何经方药炙甘草汤应属太阳经方药似已成定论,但目前医界有人提出“心动悸、脉结代”病机病位均在少阴心肾,应将炙甘草汤纳入“少阴篇”更为合理。此看法比较新颖,有必要加以讨论。我认为赵开美复刻宋本、桂林古本、成无已本、《伤寒论释义》(中医院校二版教材)、《伤寒论选读》(中医院校三版教材)、《伤寒论译释》(南京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编),以及日人丹波元简所编著《伤寒论辑义》等均将本方列入“太阳篇”是恰当的,其理由①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伤寒论》六经辨证是以脏腑经络作为物质基础,六经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沟通的,当病邪侵犯人体时,由于邪气的强弱与体质的差异会出现不同的病证。张仲景将不同的脉证分别包括于各经之中,故《伤寒论》篇首均言“辨太阳病脉证并  相似文献   

2.
就《伤寒论》第39条所曰“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历代医家见仁见智,颇不一致。《医宗金鉴》认为:“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柯韵伯说:“脉浮缓下当有发热恶寒无汗烦躁之证……无少阴证,仲景正为不汗出而烦躁之证,因少阴亦  相似文献   

3.
麻黄附子细辛汤主治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晓北 《四川中医》1998,16(10):8-9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现于仲景《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篇中,原文为:301条“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场主之。”方剂组成:麻黄去节2两,细辛2两,附于他1枚,去皮被8片。历代注解伤寒的医家都认为是用治少明里寒兼太阳表热(太、少两感)之证的。然  相似文献   

4.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原用以主治太阳与少阴表里两经同时受寒的“两感”之证。余用此方治疗外感病薄有体会,兹不揣赘笔,简介于下。赵本《伤寒论》第301条曰:“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此虽寥寥数字,却道破了临床辨证遣方的关键。盖伤寒病证之初起阶段,邪遏卫表,每多恶寒而不发热或先恶寒、后发热,今始得之,便见发热者,非纯太阳表证所属也,  相似文献   

5.
从太阳病提纲看“伤寒六经提纲”的正确性江西104后方医院郭来荣:读了严世芸同志《对“伤寒六经提纲”的商榷》一文(贵刊1982年第9期),甚受启发,但对“伤寒六经提纲”的否定,且视之为研究伤寒论的桎梏,尚感过于激言。我认为仲景《伤寒论》是一部详于寒而略干温的外感热病学,主要研究狭义之伤寒,因而“提纲”是指风寒之邪伤人后每经所出现的至当脉证,但不是绝对的脉证。文章作者否认“太阳病提纲”的原因有二:一是发热为太阳病必具;二是脉浮、恶寒未必是太阳病必  相似文献   

6.
历代医家对《伤寒论》大青龙汤证第38条和第39条“太阳中风,脉浮紧”“伤寒脉浮缓”认识不一,文章通过对《伤寒论》相关条文分析结合历代医家论述,认为麻黄汤证为实人伤寒证,桂枝汤证为虚人中风证,大青龙汤则为实人中风或虚人伤寒而设。对仲景方证的理解应从正邪两个方面考量,既要考虑所受邪气,又要考虑体质状态。  相似文献   

7.
麻黄附子细辛汤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该方是为少阴阳虚兼有表证,即《伤寒论》所说的少阴与太阳两感证而设。临床上常用以治疗症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四肢不温、但欲卧、脉沉细者。功  相似文献   

8.
刘承仕 《四川中医》1999,17(4):16-17
“祛风解肌,调和营卫”,是太阳中风的主治原则和方法,这是历代医家,包括目前《伤寒论》各种版本及方剂学所共同的观点。但是,对于为什么解肌却未有哪位注家解释清楚。为此,本文将从中风证的致病原因及病理变化加以分析探讨,从而了解“解肌”的理论依据。1中风与伤寒是伤寒病的两种证型《伤寒论》有关太阳病主要论述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和太阳温病三大类型。其中太阳温病只作为鉴别于第六条作了简要论述,主要内容几乎全部是论述“中风”与“伤寒”两大类证的沿变及证治,而且在来本《伤寒论·卷第二·痉湿喝脉证第四》明确指出:“…  相似文献   

9.
仲景在《伤寒论》中,虽没有正面论述“证”的概念,但有“太阳病证”、“阳明、少阳证”、“少阴证”、“桂枝证”、“柴胡证”等语。对于六经病,《伤寒论》分别在六经提纲的文中作了注释,如(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为病”专作“生病”解,是对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病理变化引起的各种证候表现的高度概括,揭示了外感病不同发展阶段的病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说:“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又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里证,故微发汗也。”两条前后承接,互相联系,都是论述少阴阳虚,外感风寒的太少两感证治。但前者系“始得之”,其病初起,寒重邪盛,病势较急,正虚不甚,故用附子温少阴之阳以扶正,麻黄散太阳之寒以祛邪,配细辛则既可助附子以温少阴之经而散寒,又可助麻黄以散太阳之邪而解表,是温经解表之峻剂;后者系“得之二三日”,病程  相似文献   

11.
自《伤寒论》问世以来,不习惯多称伤寒以六经辨证,对其病证亦多称为六经病证,固不无根据,然考诸篇内容,似称三阴三阳,六病及六病辨证为妥。兹说明如下。《伤寒论》原著无“六经”之说通看全论篇名及条文上所冠病名,皆无“经”字。全论篇名曰“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等等。条文曰:“太阳病”、“阳明病”等,并非以太阳经病、阳明经病为名,可见仲景只以三阴三阳病而统脏腑经脉之病。《伤寒论》“传”字并非“传经”之专词大论第4条曰:“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第5条曰:“伤  相似文献   

12.
证之主脉《伤寒论》以经分证,每一经证,有一些代表症状,也有一代表脉——即主脉。“伤寒三日,阳明脉大”(191),“少阴之为病,脉微细”,(281),等。同时,每一经之属证,还因感邪之性质,个体正气之强弱,以及邪之在脏在腑等不同,主脉也不同。如“中风”与“伤寒”同为太阳病,但所中多于风邪者,是为太阳中风证,其脉除浮外,还兼有缓象;而多于寒邪者,是为太阳伤寒证,其脉又为浮紧。每一经病,若因失治或误治,证候发生变化时,主症、主脉与  相似文献   

13.
猪苓汤证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苓汤证在仲景书中凡五见:一是《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伤寒·阳明病篇》)的第226条、第227条和“辨少阴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伤寒·少阴病篇》)的第319条。二是《金匮要略方论》“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以下简称《金匮·第一篇》)的第17条和“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以下简称《金匮·第十三篇》)的第13条。这五条原文,表面上看,前三条为外感  相似文献   

14.
论六经病预后转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景著《伤寒论》,创立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体系,揭示了辨证论治的方法和思维程序。后世医家对六经辨证论治理论代有发挥,使六经辨证体系日趋完善,然而对六经病预后转归鲜有论述。兹就《伤寒论》六经病有关预后转归内容阐述如下。1 太阳病预后转归太阳主表,风寒之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受邪,营卫失和,正邪相争于表,便会发生以发热、恶寒、头痛、脉浮为特征的太阳病。太阳为六经之藩篱,故太阳病误治失治,可内传其他五经,然太阳与少阴相表里,故太阳病每多内传少阴,有道是“实则太阳,虚则少阴”。如桂枝甘草汤证、炙甘草汤证、干姜附子…  相似文献   

15.
四逆汤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是治疗少阴虚寒证的代表方剂,为少阴证脾肾阳虚、阴寒内盛之“脉微细,旦欲寐”所设,主要用于少阴病之亡阳救逆。该方由甘草、干姜、附子组成,具有回阳救逆之效。考《伤寒》、《金匮》两书中共14条原文论述该方的适应范围,归纳起来主要用以下4种病证:①阳虚寒盛证:证见四肢逆冷,恶寒贪卧,神疲欲寐,舌质淡,脉沉细;②脾阳虚衰证:腹满胀痛,下利清谷,呕恶不食,脉沉迟;③汗下误治,亡阳虚脱证:恶寒,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不仅是外感病专著,还是外感病与杂病合论之作。如清·柯韵伯言:“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指出《伤寒论》所述“变证”实质上属于杂病的范畴,所以通过伤寒论太阳证变可以探识到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对吐利证论述详尽,六经病皆有之,施治颇具特色。笔者谨就吐利证治予以剖析。一、太阳伤寒,殃及阳明致吐利太阳病以风寒袭表为主,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主要脉证,然“呕逆”症亦能兼见。因风寒之邪,既从肌表伤人,表现上述太阳表证,又可从口鼻而入,殃及阳明胃肠,使其失和降而致吐逆。如《伤寒论》第3条麻黄汤证的“呕逆”、  相似文献   

18.
疑难杂病重脉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过程中 ,如何根据四诊证据的前后顺序进行分析 ,正确地辨证论治 ,一直是历代医家注视的重要问题。例如 :《内经》在指出辨证论治要四诊合参时 ,强调“欲知其要 ,则色脉是矣”。《难经》中又提出“独取寸口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伤寒论》、《金匮要略》则提出辨证依据的前后主次序列 ,《伤寒论》六经辨证即明确提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金匮要略》论杂病亦强调“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均以“辨某某病脉证…  相似文献   

19.
战汗一词,出《世医得效方》,但在《伤寒证》中已有论述,“太阳病未解,脉阴阳俱停,必先振栗汗出而解。”所谓脉阴阳俱停,是因其人平素或一时正气之虚,正邪相争,气血被阻,经脉不利,故脉一时出现伏而不见之象,知病可从战汗而解。  相似文献   

20.
麻黄附子细辛汤出《伤寒论·少阴病》篇,为少阴病兼太阳表寒证的主方。301条云:“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附子细辛汤主之。”多年来,笔者抓住少阴阳虚,阴寒内盛,阳气不得宣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