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犬进行冠状动脉二期结扎,建立心肌梗死模型,应用心表组合电极标测心室晚电位,观察再灌注对其影响。结果发现:心室晚电位阳性再灌犬,晚电位100%转阴。未灌犬无一例转阴。心室晚电位阳性再灌犬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与晚电位阴性再灌犬相比,无显著差异。提示1.再灌注是使心室晚电位转阴的可靠方法;2.心室晚电位与再灌注心律失常无关;3.对急性心肌梗塞后心室晚电位阳性者,应积极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对3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随访观察。时域分析发现,3例VLP阳性中的1例PTCA术后VLP消失,有5.7%(2/35)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频谱时间标测发现,4例VLP阳性中的2例术后VLP消失,有11.8%(4/34)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全组患者中,PTCA前、后SA-ECG参数的变化无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10.9±2.5(4~14)个月,未发生心律失常事件。提示PTCA可使VLP阳性的部分患者转阴;使很少部分患者VLP阴性转为阳性,提示再灌注可能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对冠心病患者心室晚电位的 …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对心室晚电位(VLP)的影响,对38例冠心病患者PTCA前,后的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进行定位,定量分析和随访观察,时域分析发现,3例VLP阳性中的1例PTCA术后VLP消失,有5.7%(2/35)VLP阴性患者后VLP转为阳性;频谱时间标测发现,4例VLP阳性中的2例术后VLP消失,有11.8%(4/34)VLP阴性患者术后VLP转为阳性;全组患者中  相似文献   

4.
体表记录心室晚电位与冠状动脉造影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心室晚电位对心肌梗塞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室晚电位(VLP)是由心肌病变部位除极延迟所致,因其为折返激动所引起,故易引发室性心律失常[臧益民,心功能杂志1992;4(1):49]。曾有认为VLP对心脏病尤其是冠心病患者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胡大一,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1,19(5):2...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心室晚电位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观察心室晚电位(VLP)、心律失常事件(AE)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对145例冠心病患者(心绞痛55例、陈旧性心肌梗死90例)进行信号平均心电图的定性分析和24小时Holter监测,并同期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长期随访观察。119例(失访26例)随访14.1±7.1(4~36)个月,发生AE7例。VLP阳性者AE发生率25%(4/16),明显高于VLP阴性者AE的发生率2.9%(3/103),P<0.001;VLP、AE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的支数和狭窄程度之间均无明显关系(P均>0.05)。结果提示VLP与AE密切相关,但VLP、AE与冠状动脉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心室晚电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是与心室某些病变区域存在的缓慢传导有关而延迟除极所出现的舒张期碎裂电活动,因这种晚电位(LPs)通常晚于 QRS 波而出现在 QRS 终了处并延伸至ST 段内,故得名。目前认为 LPs 是预测、预报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和心脏性猝死的信号。  相似文献   

8.
心室晚电位     
心室晚电位(Ventricule eate potentialVLp)又称迟电位,是指在体表检测时,出现在QRS波终末部份或ST段内的高频低振幅的破碎电活动,Durrer等于1961年首次在狗实验性心肌缺血的心外膜直接记录到VLp,1978年Berbari等采用信号平均技术,即高分辨信息叠加心电图技术,从实验性心肌梗塞(MI)狗和室速病人体表记录到QRS波后有低振幅高频的多形性尖波向ST段内延伸,他称此低振幅电位为VLp。随后的研究证实了从心脏表面记录到的延迟破碎电位和从体表记录到的VLp是相关的,VLp的发现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研究,目前认为它是预报预测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信号.  相似文献   

9.
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讨非正中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适应证和手术方法,并报告13例手术结果。方法:13例患者年龄42~66(平均54.5±8.3)岁,有脑血管意外病史者1例,有陈旧性心肌梗塞者4例,合并心功能不全者1例,合并高血压者9例,合并糖尿病者2例。单次和多次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各1例。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其中左前外切口11例,右前外切口1例,左胸骨旁切口1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单支移植11例,右乳内动脉与右冠状动脉单支移植1例,左乳内动脉与前降支移植合并大隐静脉与对角支及钝缘支搭蛇形桥1例。1例同时行心肌激光打孔术。结果:无手术死亡,无手术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3小时,平均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9.2±5.9小时。其中10例(76.9%)患者未输血。平均住院费用3.50±0.95万元。4例患者平均随诊6.5±3.3个月,心绞痛消失,2例患者超高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或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示冠状动脉旁路通畅。结论:微创CABG安全可靠,创伤小,早期结果满意。与体外循环下的CABG相比可以减少输血,降低医疗费用,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我院两年来对门诊及住院的冠心病 32例与非冠心病 30例作了体表心室晚电位 ( VLP)时域分析检测。发现 L P对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识别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冠心病组 ,共 32例 ,男性 2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 2~ 74 ( 58± 11.5岁 )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 9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 ( QMI) 11例 ,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全 ( CCI) 12例。非冠心病组 ,共 30例 ,男性 1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2 5~ 61( 38± 13)岁 ;风湿性心脏病并心力衰竭 10例 ,病毒性心肌炎9例 ,肺心病并心力衰竭 7例 ,原因不明室性…  相似文献   

11.
12.
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非体外循环微创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历史与现状以及进展,对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评估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1994年5月1995年10月间,澳门镜湖医院心血管外科连续进行了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搭桥)术8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1例,年龄60至79.5岁,平均68.2岁。术的心功能Ⅱ至Ⅲ级(其中1例术前2月曾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心跳骤停)。本组病例术前均行冠状动脉造影证实诊断。术中共搭桥24根,平均每例3根。包括利用大隐静脉23根,其中以序贯式吻合1很;利用左内乳动脉1根。术后出现严重低心排和出血性心包填塞共2例,经抢救成功,8例均痊愈。本文就(1)高龄病人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术中心肌保护;(3)术后复苏处理;(4)IABP在术中术后低排治疗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行冠状动脉(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2例行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后接受冠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病患者,记录各例临床、冠脉、肾动脉造影情况,随访分析各例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前后肾功能及冠脉旁路移植术情况,并测定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血清肌酐水平.结果:22例患者均成功置入肾动脉支架(25枚),旁路移植术后72小时血清肌酐较基础测值明显下降[(153±22)μmol/L比(163±31)μmol/L,P<0.05].各例平均移植旁路血管(3.12±0.77)支,术后1例发生脑梗塞.平均随访(15±8)个月,各例血清肌酐水平进一步下降,2例复发胸痛,其中1例接受冠脉支架术,无严重心脏事件生存率95.5%.结论:肾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有助于改善患者肾功能,增加冠脉旁路移植术的安全性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发生心房颤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国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心房颤动(AF)的高危因素。  方法:回顾我院近3 年在体外循环下进行CABG术患者686 例,对可能与术后AF发生有关的诸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以找出与CABG术后AF发生相关的高危因素。  结果:686例患者中,140 例(20.4% )并发了CABG术后AF。AF的发生与年龄,术前AF史及术前心房早搏关系密切(Logistic回归P= 0.003,0.001,0.046)。而与性别,心肌梗塞,体外循环时间,阻断时间,术前术后射血分数等诸因素无关(卡方检验及Logistic P> 0.05)。  结论:AF同样是国人CABG术后常见并发症。高龄、术前AF史及术前心房早搏是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6.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and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re effective therapeutic modalities for patients wi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owever, many patients referred for CABG nowadays had experienced failed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冠状动脉 (简称冠脉 )搭桥术后早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分析 ,将 6 0例冠脉搭桥病人按术后是否发生心律失常以及手术方式分组 ,心律失常组 15例 (A组 )、非心律失常组 4 5例 (B组 ) ;常规搭桥组 39例 (Ⅰ组 ) ,非体外搭桥术组 2 1例 (Ⅱ组 )。结果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 2 5 .0 %。A组病人的年龄、术前射血分数 (EF)、心胸比例、搭桥支数、呼吸辅助时间、心肌阻断时间、ICU滞留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 ,但血K+ 浓度则明显降低。Ⅱ组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律失常持续时间、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滞留时间均较Ⅰ组明显降低。结论 :患者术前心功能情况、手术方式及冠脉搭桥支数、心肌阻断时间等影响心脏状况的指标与其术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