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病例患者王某,男性,84岁。因心悸、胸闷、气短于2005年4月4日入院。患者3年来每因劳累感冒或天气变化出现胸闷憋气,气短喘息,不能平卧,间断出现双下肢水肿。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肺部疾病史。入院查体:T36.2℃,P88次/m in,R18次/m in,Bp140/60m m H g。入院诊断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患者 ,男 ,42岁 ,因误服乌头药酒后肢体麻木、心悸、气短 3 0m in入院。病人 3 0 min前误服乌头药酒 5 0 g,10 m in后出现口角、肢体麻木 ,2 0 m in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恶心、呕吐 1次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急来我院急诊科。查体 :BP 10 /8k Pa,神志清 ,面色苍白 ,口唇微绀 ,口角流涎 ,双瞳孔约 1.5 m m大小 ,光反应灵敏。双肺呼吸音粗 ,双肺底可闻及湿罗音。心率 10 0次 /m in,律不齐 ,可闻及频发早搏呈三联律。心电图示 :I°房室传导阻滞 ,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呈三联律。心肌酶不高。诊断为乌头碱中毒。急为病人吸氧 ,静…  相似文献   

3.
笔者临床上在方中伍用黄芪治疗多种疾病疗效较好 ,介绍如下。1 慢性心衰 陆某 ,女 ,4 6岁 ,1998年 5月 5日初诊。呼吸道感染病史10年 ,反复出现胸闷气短、咳嗽症状 ,从未系统治疗。近 1年多来精神差 ,食欲不振 ,体力明显下降 ,下肢浮肿 ,舌淡红 ,苔薄白 ,脉细弱无力。诊断为慢性心衰。拟方 :黄芪 30 g,红参、桂枝、枣仁、炙甘草各 10 g,瓜蒌、薤白各 12 g,麦冬、丹参、益母草各 2 0 g,麻仁、五味子各 15 g。5剂 ,日 1剂 ,诸药用水浸泡30 m in后煎 30 min,两煎后混合 ,日服 2次。服药后精神好转 ,尿量增加 ,心悸气短缓解 ,仍时有咳嗽 ,腹胀…  相似文献   

4.
<正> 治疗方法:黄芪30~60g,红参10g,附子、川芎、炙甘草各6~10g,麦冬、丹参、炒枣仁各15~30g,当归8~10g,菖蒲10~15g,枳壳12~15g,桂枝4~6g。10剂为1疗程,可连服1~3疗程。 治疗结果:显效98例(心悸、脉结代消失,心电图检查无早搏);有效56例(心悸减轻,脉结代及心电图检查早搏次数减少);无效14例(心悸,脉结代及心电图检查无变化)。总有效率91.6%。 典型病例:刘某,男,62岁,干部,1983年2月就诊。胸闷、心悸、气短5年,多于劳累后加剧,伴乏力,心烦,手足发冷及两足浮肿,舌质淡紫、苔薄白,脉沉细结代;查血压130/76mmHg;心率79次/min,律不齐,呈三联率;心电图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9岁,主因间断胸闷、心悸10个月,加重2h入院.患者缘于10个月前活动后出现胸闷、心悸、气短,经休息后逐渐缓解.查心电图:窦性心律,V4-V6 ST段压低0.1 mV.  相似文献   

6.
<正>方名:益气舒心汤组成:黄芪15g,太子参15g,山萸肉15g,炙甘草5g,麦冬15g,升麻5g,柴胡5g,知母8g,丹参15g,红景天10g。功能:益气强心,升阳固脱。主治:舒张性心力衰竭及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症(症见胸闷气短,神萎乏力,或心悸怔忡或下肢略有浮肿,苔少脉细等)。用法:加10倍量水浸泡2h,煎煮2h,过滤后加8倍量水,煎煮1.5h,过滤后加6倍量水,煎煮1h,过滤。将3次滤液合并水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     
(一)邱××,男,62岁,患者自诉:胸闷,心悸,早搏已历数载,心电图: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肢联低电压。BP110/80mmHg,P94次/分。刻诊:头晕胸闷,心悸气短,口干,咽燥,溲黄便干,眠少梦扰,舌红,苔薄黄燥,脉细数结,证属心气不足,心阴亏损,心脉失养,治宜益气养阴,宁心复脉。处方:太子参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2克,生熟地15克,枣仁15克,火麻仁15克,瓜蒌皮15克,茶树根30克,降真香10克。服药九剂后心率75次/分,心律转齐。胸闷  相似文献   

8.
李某,女,55岁,住院病人.患者1年前出现胸闷,心悸,憋气,心律变缓,眩晕欲仆;每当心律降到40次/分以下时,即晕厥,面色苍白,冷汗出,四肢不温,醒后周身乏力,嗜睡,虽屡经阿托品治疗,然药止病复.1994年7月3日入院,初诊时心悸,胸闷时痛,气短懒言,头晕阵作,面色(白光)白,形体消瘦,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舌胖、淡、暗,苔薄白,脉沉迟、间结.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伴I°房室传导阻滞,心率43次/分.阿托品试验阳性,西医诊为病窦综合症.患者要求中药治疗.拟温阳益气、活血复脉止痛,处方:人参20g,黄芪20g,炙麻黄10g,麦冬12g,丹参20g,川芎15g,五味子15g,桂枝10g,甘草10g,仙灵脾15g,玄胡10g,生蒲黄10g,附子10g,瓜萎10g,薤白15g,菖蒲10g,磁石10g,细辛3g.服5剂,症状大有好转,效不更方,继服15剂,诸症尽除.心率均在57次/分以上,活动后可达70次/分,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缓,心律60次/分,阿托品试验阴性,以临床治愈出院,随访年余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9.
主方:炒枣仁30g,乌梅10g,半夏10g,夏枯草15g。水煎服,每口1剂。分早中晚3次服。加减:血虚明显者加黄芪10g,当归10g;伴心悸气短者加党参10g,五味子3g;伴烦躁耳鸣者加生地10g,磁石6g;伴心悸心烦、腰酸腿软、头晕者加黄连6g,肉桂1.5g。举例:石某,男,56岁,干部。1986年2月就诊。  相似文献   

10.
<正> 例1:方×,男,55岁。因鼻塞、发热、全身不适于1993年9月10日来院就诊。体检:T37.5℃,R 20次/分、P80次/分,BP15/11kPa。神志清,无发绀,咽部潮红、充血,扁桃体不肿大,两肺呼吸音清,无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无心杂音。血常规:Hb110g/L,WBC4.4×10~9/L,N70%,L30%,给感冒通2片,一日三次口服,患者服感冒通2片后,约半小时出现胸闷、心悸、呼气性呼吸困难而再次入院。体检:BP16/12kPa,神志清,口唇不绀,两肺呼气期闻及广泛哮鸣音,心率100次/分,律齐,心音有力,各瓣膜区无杂音。给予喘定/0.25g,地塞米松5mg肌注。胸闷、心悸,呼吸困难逐渐好转,约一小时后两肺哮鸣音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1.
郭东平  孙士然 《陕西中医》2006,27(12):1595-1595
患者男,62岁,主因胸闷憋气,心前区隐痛,活动则心悸气短,夜寝不安3个月就诊。查体:T36.7R21次/min,P86次/min,BP135/75mmHg。心音正常,心率不齐,早搏15-18次/分,心电图示前侧壁缺血,频发室性早搏。实验室检查:TC6.8mmol/L,TG2.8mmol/L,HDL-C1.0mmol/L,血糖5.5mmol/L,肝肾功能正常。舌暗红边有瘀点,苔黄厚,脉弦滑并结代。西医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高脂血症。中医诊为胸痹,证属痰瘀阻滞,心脉不畅。处方:栝楼30g,黄连、半夏、桃仁、红花各10g,川芎、玄胡、郁金各12g,丹参、赤芍、山楂、姜黄、泽泻各20g,水蛭6g,三七粉3g…  相似文献   

12.
代晓红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070-1070
室性早搏是各种心脏病、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导致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笔者近年采用血府逐瘀汤治疗室性早搏5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其中男性35例,女性21例;年龄18~82岁;病程1个月至10年;冠心病20例,心肌炎19例,高血压病12例,心肌病2例,电解质紊乱2例,原因不明1例。临床主要表现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舌质暗,苔薄,脉结代。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提示均有室性早搏,频率均>5次/m in。1.2治疗方法以血府逐瘀汤为基本方:当归20g,生地15g,桃仁15g,红花10g,甘草10g,枳壳10g…  相似文献   

13.
患者孙××,女,54岁。因心悸、胸闷、头晕8年,心悸加重、心律不规则10余天,于1978年11月9日来诊。患者有高血压病12年,常有心悸、胸闷、头晕等症状。近10余天来,发作频繁,心悸加重,并感头晕、胸闷、气短。此次起病加重后曾到××诊所及××医院就诊,当时心率在160~200次/分之间,心律不齐,曾服多种西药无效。检查:一般情况尚好,血压170/80毫米汞柱,心率164次/分,律不齐。肺(一),腹(一),脉细数结代,舌苔薄。X线透视检查:主动脉略增宽,其他各房室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心电轴正常,心室率164次/分,各导联P渡消失,代之  相似文献   

14.
服过量山豆根煎剂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林雪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7):559-559
患者女,62岁,2 0 0 1年3月就诊。症见:发热,体温37.7℃,恶风寒,头痛身痛,咽痛,口干渴,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中医诊断:感冒(外感风热) ,治以辛凉透表,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银花15 g ,连翘15g ,桔梗9g ,薄荷4 .5 g ,竹叶4 .5 g ,荆芥9g ,牛蒡子9g ,炙甘草6g ,3剂,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口服。3剂后一般症状已除,体温降至正常。惟觉咽痛,复诊在原方基础上加山豆根12g。患者口服1剂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恶  相似文献   

15.
胸痹赵某某,男,57岁,干部。1991年4月6日就诊。患者于1988年3月一次活动后出现胸闷,心前区下舒,经诊断为冠心病。1990年下半年以来,病情有所加重,稍有劳累或受寒即感胸闷不适,近两天因劳累,觉心前区闷痛不舒,牵引肩臂,伴心悸气短,神疲乏力,怯寒肢冷,心电图检查为心肌缺血,自服硝酸甘油片、丹参片等药,闷痛缓解,但症情始终不能稳定,要求服用中药治疗,查舌质淡胖而暗,舌苔白腻,脉沉细而缓。证属心肾阳虚、气血不和、痰瘀痹阻之胸痹。予益气温阳,豁痰行瘀,通脉法治之。处方:黄芪15g,制附片10g,桂枝8g,当归10g,瓜蒌皮15g,薤白15g,丹参20g,川芎6g,茯苓15g,枳壳15g,炙甘草6g。3剂。  相似文献   

16.
急性乌头酒中毒致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者王××,男,44岁,工人。因患“风湿性关节炎”多年而自行泡制药酒,药酒成分为:生川乌50克、生草乌50克、红花50克、人参50克、60%白酒1000ml,浸泡30日后,一次服用30ml 15分钟后,病人自觉心悸、胸闷、气短、口唇四肢麻木肌肉震颤之后出现抽搐、即刻送往我院就诊,查体:血压93/100KPa〔70/90mmg〕面色苍白神志不清,呼吸困难,口角流涎,瞳孔缩小,对光返射迟、心率54次/分、心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立即给以吸痒,阿托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 ,10岁。因发热 (37.9℃ )、头痛 ,于 1998-0 1-2 4就诊 ,诊为感冒。给予新复方大青叶片 ,约 1h后出现头晕、胸闷、恶心 ,呕吐 1次 ,继而出现周身冷汗 ,精神萎靡 ,急来院诊治。患儿除服 1片新复方大青叶片外 ,否认服用其他药物。检查患儿神志恍惚 ,瞳孔中度散大 ,对光反应迟钝 ,口唇轻度紫绀 ,颈软 ,脉搏细弱 ,心率10 4次 /m in,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诊断为药物过敏性休克。急救处理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10 %葡萄糖 5 0 0 m l加入多巴胺 40m g静脉点滴 ,静注地塞米松 10 m g等药物抢救。约 2 h后各症状体征逐渐缓解、脉搏有力 ,心…  相似文献   

18.
报告1例黄芪2号方联合西药治疗室性早搏。男,58岁,阵发性胸闷心慌1年余,加重1月。室性早搏10年余,1月前因生气心慌、胸闷加重,舌暗红,苔黄厚,脉弦滑。动态心电图:频发室性早搏,有时呈而二联律、三联律,ST-T异常。治以益气活血,清热化痰,宁心定悸,黄芪2号方加减,黄芪30g,黄连15g,半夏10g,苦参30g,青蒿15g,常山30g,枳实15g,人参、麦冬各30g,莲子心15g,茯苓20g,炙甘草9g,7剂,水煎500 m L,早晚温服。拜阿斯匹灵0.1g/次,1次/d;瑞舒伐他汀钙片5mg/次,1次/d;通脉养心丸40/次,2次/d。治疗4周,心慌、胸闷消失,睡眠改善,复查24h动态心电图,偶发室性早搏,ST-T异常。  相似文献   

19.
洋金花中毒抢救治疗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 赵某,女,62岁。因意识模糊、失语伴小便失禁1h于2005年12月15日17时30分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家属代述病史,患者因咳嗽、气喘、咯少量白色粘痰1周于2005年12月15日中午就诊于当地私人诊所,给予中药治疗,处方主要组成为洋金花2g,炙麻黄5g,细辛2g,桂枝10g,杏仁10g,桔梗9g,麦冬12g,制附子6g,干姜9g,陈皮12g,共6剂。患者回家于当日16时许煎服中药1剂,服药约300ml,20分钟后出现胸闷、气短、心慌、头晕、口干、唇麻、步态不稳、躁动不安、颜面潮红症状,无恶心、呕吐及腹痛、腹泻,休息约10分钟后上述症状未见好转,且逐渐加重,并出现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20.
张某,男,60岁,工人。1991年10月9日来诊,近日自感心悸气短,头晕,不欲饮食,面色少华,舌淡少苔,脉迟缓。血压19/11Kpa。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次/分。证属心阳不振,心血不足。法当温阳散寒以助心气,方用葛根汤加味:葛根30g,桂枝15g,麻黄15g,干姜15g,大枣15g,炙甘草10g,山药20g。3剂,水煎服。 10月12日复诊,服3剂后自觉病情好转,心率61次/分。继服原方5剂,心悸头晕已减,食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