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冠心病患者血清里的水平变化及其实际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25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UAP)及40例健康对照组(NC)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的水平变化。结果:AMI及UAP组IL-8、IL-10的水平明显高于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L-8、IL-10水平变化与冠心病发病密切相关,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过程,其血清浓度的显著提高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哮喘产妇的新生儿脐血血清IL-18、IL-5的表达及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收治的哮喘产妇37例(定为哮喘组),平均年龄(29.34±6.34)岁,孕期(39.34±1.43)周,选择正常孕妇39例为(对照组),平均年龄(28.32±6.56)岁,孕期(39.18±1.75)周。两组孕妇在胎儿娩出后,结扎脐带,取近胎盘端脐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18、IL-5,比较两组血清IL-18、IL-5的含量,并且分析IL-18与IL-5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新生儿脐带血IL-18浓度(185.44±94.64)ng/L低于哮喘产妇组的新生儿脐带血IL-18浓度(543.86±137.56)ng/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脐带血IL-5平均浓度(346.45±74.52)ng/L高于对照组(107.54±63.54)ng/L,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组脐带血IL-18与IL-5之间均有一定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2.7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产妇新生儿脐血IL-18、IL-5对早期哮喘诊断和预防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动态观察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血清IL-18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清IL-18变化的意义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动态观察了60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及20例老年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含量。结果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及缓解期血清IL-18水平(176.15±30.42)ng/L及(120.33±22.75)ng/L明显高于对照组(64.81±14.33)ng/L,P<0.01);在急性加重期,患者心功能越差,血清IL-18含量越高,心功能Ⅳ级者〔(195.72±37.34)ng/L〕>心功能Ⅲ级者〔(163.32±25.45)ng/L〕>心功能Ⅱ级者〔(104.62±18.89)ng/L〕>对照组(P<0.01)。另外,患者血清IL-18含量与动脉血气中PaO2(5.19±2.73)kPa和pH值(7.28±0.29)均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63和-0.58,P<0.01),而与PaCO2(8.32±2.69)kPa呈显著正相关(r=0.73,P<0.01)。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老年人慢性肺心病的发病过程,测定血清IL-18含量,对评估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的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可能有一定意义,拮抗IL-18的治疗可能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4.
邢清梅 《中外医疗》2016,(28):109-111
目的:探究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8(IL-18)及心功能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该院进行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厄贝沙坦组)32例和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组)36例,在治疗前、治疗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17、IL-18的表达,评价心功能指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治疗后两组的血压均有明显的改善,观察组血压分别为(120.3±9.8)mmHg、(82.2±6.7)mmHg低于对照组(137.6±11.8)mmHg、(100.9±2.1)mmHg,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外周血清IL-17、IL-18的含量(13.5±3.38)pg/mL,(34.5±7.48)pg/mL均低于对照组(20.4±6.68)pg/mL,(42.2±5.48)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左心室质量指数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LVST)、左室舒张末期后厚度(LVPWT)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可降低炎症相关的IL-17、IL-18水平,改善心功能症状,是可行的治疗方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人工肝治疗前后重乙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肝治疗前、后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体内IL-18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8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8水平在人工肝治疗前、后的变化,对照组为16例只进行内科综合治疗的重型乙型肝炎患者。结果人工肝治疗且治疗前、后血清IL-18含量分别为499·11±230.24和313.78±83.28(t=3.211,P<0.05)。血清总胆红素治疗后有明显下降(P<0.05),但γ-球蛋白变化不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IL-18含量分别为433.57±214.50pg/ml和398.15±225.14pg/ml,经比较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肝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IL-18水平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肝技术可有效的清除重肝患者体内IL-18水平及胆红素等毒性物质,减轻肝脏炎症,改善重肝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盆腔内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患者IFN、IL-4、IL-12、以及IL-12P40细胞因子平衡与EM发病的相关性.方法用半定量PCR法和ELISA酶联免疫检测20例EM患者的血及腹腔中的IFN、IL-4、IL-12及IL-12P40细胞因子,并与无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相比较,以观察上述指标在EM患者血及腹腔液中的变化.结果1.EM患者血清和腹腔液中IL-12浓度分别为(66.38±12.6)pg/ml和(77.76±14.6)pg/ml,显著低于无EM对照组(84.97±13.7)pg/ml和(106.92±10.7)pg/ml(P均<0.05).2.EM患者血清中IL-12P40(35.64±10.6)pg/ml,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其腹腔液中含量为(79.76±12.6)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40.54±10.0)pg/ml(P<0.05),并与EM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3.EM组IL-4/IFN-γ比值0.328显著高于对照组(0.07).结论EM患者体内IL-12含量降低,IL-12P40含量增高,这可能与EM的发生密切相关的NK细胞功能下降有关.EM患者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中IL-4细胞因子升高,在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网络中出现Th2细胞的偏移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7.
血清IL-8、IL-10的浓度变化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白介素-8(IL-8)与白介素-10(IL-10)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的变化规律. 方法检测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正常对照者各30例血中IL-8、IL-10浓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患者血中IL-8分别为(156.9±44.2) pg/ml、(171.3±49.6) pg/ml和(68.9±43.3) pg/m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明显差异.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及正常对照组血中IL-10分别为(178.5±54.5) pg/ml、(234.8±79.8) pg/ml、(59.3±21.6) pg/m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及急性心肌梗死组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急性心肌梗死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 IL-8、IL-10可能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其血清浓度的显著升高可能与动脉粥样斑块的不稳定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治疗前后、不稳定心绞痛(unsteadiness angina,UA)患者血清中IL-8,TNF-α,IL-10浓度的变化并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方法,测定2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UA组)及24例健康对照组(NC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浓度。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分别测定1,6周后患者血清IL-8,TNF-α,IL-10浓度。结果:UA组血清中IL-8,TNF-α,IL-10水平显著高于NC组(分别P<0.01,P<0.01,P<0.05);AMI组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又显著高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对AMI患者进行药物治疗1周后,血清IL-8,TNF-α,IL-10的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P<0.05,P<0.01),AMT患者药物治疗6周后,血清IL-8,TNF-α,IL-10进一步显著降低,与药物治疗1周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发病与IL-8,TNF-α,IL-10密切相关,随着心肌缺血损伤的加重,血清IL-8,TNF-α,IL-10水平显著升高;随着病情的缓解,三者水平显著降低,其水平变化与临床病情轻重程度相一致。因此检测血清中的IL-8,TNF-α,IL-10水平作为冠心病诊断、病情评估及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水平,探讨二者与SLE疾病活动性的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将71例SLE患者按病情活动与否分为活动与非活动两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两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IL-6、IL-8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分别为(97.3±41.3)、(104.4±48.7)pg/ml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37.5±8.4)、(31.5±10.5)pg/mL,二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SLE活动组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分别为(108.4±43.2)、(113.5±46.2)pg/mL,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的(71.3±38.7)、(77.4±41.3)pg/mL,二者亦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并且与SLE活动性呈正相关(r=0.942;r=0.936).[结论]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功能异常,造成细胞因子IL-6、IL-8表达异常增高.监测患者血清IL-6、IL-8水平,对了解SLE患者病情活动情况、指导临床治疗及观察疗效、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血清IL-17治疗前后变化,及治疗前血清IL-17与HAMD、LES相关量表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免疫状态的改变与抑郁障碍病因与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方法 病例组40例为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于SSRI类药物治疗前后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SIA)测定血清IL-17水平,并且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 for depression,HAMD)及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 scale,LES),与40例对照组比较.结果 (1)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41.28±3.70)高于对照组(21.68±3.72)和治疗后(30.67±3.47),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发抑郁障碍患者SSRI类药物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30.67±3.70)高于对照组(21.68±3.7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HAMD评分(20.73±3.13)显著高于治疗后(6.78±4.3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人群血清IL-17浓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57,P<0.05);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7浓度与年龄均无相关(P>0.05),与治疗前后HAMD评分呈正相关(r=0.61,P<0.05) (r=0.68,P<0.05);首发抑郁障碍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与LES负性分值、总分成正相关(r=0.4,P<0.05;r=0.39,P<0.05),与LES正性分值无相关(P>0.05).结论 首发抑郁障碍患者血清IL-17水平存在异常,且在治疗前后存在变化;首发抑郁障碍患者严重程度、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与血清IL-17存在一定关联性;首发抑郁障碍存在自身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张丽  陈启红  李霞  丁小珍 《海南医学》2016,(17):2775-2777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及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治疗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80例,按入院时间顺序,以2012年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以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患者为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片口服,观察组口服甲氨蝶呤的同时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口服,8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测定患者血清中IL-17、IL-23水平的变化,比较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2.5%(33/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26/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IL-17、IL-23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IL-17、IL-23水平分别为(1.42±1.15) ng/L和(254.7±152.6) ng/L,观察组分别为(0.95±0.81) ng/L和(184.2±105.4) ng/L,分别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5%(29/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0.0%(4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型银屑病疗效好,两者具有协同作用,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减少血清中炎症因子IL-17及IL-23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意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IL-18在原发性高血压危象中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动态检测 40例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IL-18的含量,并用简单相关分析血清IL-18的含量变化与血压的相关性。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危象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91.34±56.28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后12h后患者血清IL-18的含量则明显下降(191.34±56.28ng/L vs 144.63±54.33ng/L,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144.63±54.33ng/L vs 64.81±14.33ng/L,P<0.01);治疗3d后病人的血清IL-18的含量则基本恢复致正常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81.67±37.53ng/L vs 64.81±14.33ng/L,P>0.05)。且危象期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与收缩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r=0.48,P<0.05),但与舒张压之间则无明显的相关性(r=0.24,P>0.05)。血清IL-18的含量随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危重而升高,血压下降而下降,且与其收缩血压呈明显的正相关性。结论 高血压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IL-18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危象的发病机制,检测患者的血清IL-18的含量可能有助于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和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钱义明  朱亮  高斌  郭健 《中外医疗》2008,27(10):34-35
目的 应用温病名方升降散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用药前后血清IL-2、IL-4,IL-6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将43例病例随机分成中药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SIRS综合治疗,中药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7d升降散.观察两组患者在用药前,用药后第7天血清IL-2,IL-4、IL-6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第7天血清IL-2、IL-4、IL-6水平比较,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升降散可降低SIRS患者血清IL-2,IL-4、IL-6的水平,从促炎和抗炎两个方向对SIRS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IL-10和IL-18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的表达及其与疾病活动的关系。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104例SLE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IL-10和IL-18的水平,其中SLE患者根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标准分为活动组(56例)和缓解组(48例),比较各组结果的差异,并分析SLEDAI与IL-10和IL-18的相关性。结果 SLE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18.25±3.66)、(582.61±65.28)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2±2.36)、(186.24±60.3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活动组IL-10和IL-18水平分别为(25.98±4.75)、(683.72±62.48)pg/ml,高于缓解组的(14.67±3.21)、(493.51±69.17)pg/ml,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SLE患者血清IL-10和IL-18水平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10和IL-18在SLE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介素-18(IL-18)、白介素-33(IL-33)在哮喘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甲泼尼龙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IL-33水平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发作期支气管哮喘患者30例(观察组),给予全身应用甲泼尼龙40~80 mg/d治疗,共治疗3~5 d,同时辅助局部雾化吸入治疗1~2周,病情得到控制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复查患者外周血清IL-18、IL-33、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及血常规变化,并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3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IL-18、IL-33、IgE、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血清IL-18、IL-33、IgE及EOS水平明显低于发作期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缓解期血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N)、EOS水平升高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8、IL-33在支气管哮喘发病过程中起协同促炎作用,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能有效降低支气管哮喘患者IL-18、IL-33的产生,改善患者哮喘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细胞因子IL-6和IL-10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浓度变化以及在诊疗中意义。方法 40例支气管哮喘(Asthma)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入院时进行肺功能检杳,同时抽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的细胞因子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的浓度。结果提示IL-6和IL-10细胞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发病的机制。结论支气管哮喘的血清IL-6和IL-10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大肠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010年09月~2011年09月期间,诊治60例大肠癌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血清IL-8水平,并与60例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大肠癌组术前、术后的IL-8水平明显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术前相比(95.12±12.34),大肠癌组术后IL-8水平明显降低(62.18±10.28),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处于I、II、III、IV期的IL-8水平两两比较,P<0.05,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且从I期到IV期,大肠癌患者血清IL-8水平也逐步升高.结论 血清IL-8水平与DDuke's分期有显著相关性,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也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及判定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和骨保护素(OPG)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在郑州大学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UC患者30例,健康对照20例,Elisa法检测血清IL-6、RANKL、OPG水平,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L1~L4骨密度(BMD)。结果 UC患者骨密度降低13例(46.7%),骨密度平均值(0.97±0.18)g/m2,低于对照组(1.11±0.14)g/m2(P=0.007);UC患者血清IL-6、RANKL、OPG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UC患者骨量正常组血清IL-6、RANK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骨量减少组与骨质疏松组IL-6、RANKL、OP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6水平在UC患者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OPG水平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高于骨量正常组(P<0.01);UC患者血清IL-6、OPG水平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28和-0.437,P均<0.05)。结论 IL-6、RANKL及OPG在UC患者骨质疏松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UC患者血清IL-6、RANKL和OPG水平对预防和诊断骨质疏松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酒精浓度对小鼠血清IL-18及caspase1含量的影响,探索酒精导致血清IL-18改变的机制.方法 每天灌胃给予小鼠10%(V/V)、50%的酒精,8周后以ELISA法检测血清中capase 1和IL-1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低浓度组血清IL-18明显升高(P<0.05),高浓度组IL-18含量略有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清中caspase1和IL-18的含量变化趋势一致.结论 酒精可能通过caspase1途径改变来影响IL-18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分离24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结果轻中度AD组和重度AD组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17.72±18.25)ng/L和(25.31±46.38)ng/L,较正常对照组(5.95±2.72)ng/L显著增高(均P<0.01);重度AD组血清IL-12、及IL-10水平分别为(62.23±65.45)ng/L和(17.10±8.08)ng/L,均较正常对照组水平明显增高(均P<0.05);重度AD组血清IL-10水平较轻中度AD组(9.28±2.41)ng/L明显增高(P<0.01).结论 AD患者血清IL-12、IFN-γ和IL-10水平升高可能与患者的脑免疫病理性损伤有关.检测AD患者上述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了解AD患者的免疫应答程度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