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粘连性中耳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粘连性中耳炎的药物及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对19例(19耳)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21例(21耳)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组用波氏球法吹张患耳咽鼓管,鼓室内注射1%糜蛋白酶及地塞米松混合液,鼓室注射后再行患耳波氏球法咽鼓管吹张术。手术组术中切除粘连的鼓膜以及瘢痕组织,进行听骨链重建,并用耳屏软骨修补鼓膜穿孔。结果:药物组治疗1个月后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占63.2%(13/19);手术组术后1个月听力提高10dB以上者占66.7%(14/21)。结论:粘连性中耳炎可以进行药物及手术治疗,咽鼓管的处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粘连性肠梗阻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后,为肠梗阻发病原因的第一位,约占肠梗阻总数的20%~63%,由于腹部手术的增多,发病率有明显上升的趋势。现对本院1994年2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150例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伍红良  谢玉蓉 《华夏医学》2012,25(3):354-356
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特点。方法:分析25例诊断为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耳内镜观察的鼓膜情况、纯音测听﹑声导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语言频率平均值49.17dB,平均气骨导差45.09dB。(2)传导性耳聋占80%,混合型耳聋20%;按鼓膜内陷程度:Ⅰ度占16%,Ⅱ度占20%,Ⅲ度占28%,Ⅳ度占36%。结论:粘连性中耳炎的听力损害一般较重,以传导性耳聋为主;鼓膜内陷程度越大听力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4.
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春 《医学综述》2014,(14):2644-2645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那坡县中医医院2008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手术方法及原则。结果 126例患者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44例;绞窄性肠梗阻坏死肠段切除、粘连梗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35例;腹腔镜下粘连松解术29例;小肠折叠排列术12例;短路手术6例。术后再次出现肠梗阻18例,总复发率为14.3%。单纯粘连松解复位术复发率为6.8%,肠管切除一期吻合术14.3%,腹腔镜粘连松解术27.6%,三种术式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2,P<0.05);小肠折叠排列术与短路术复发率分别为8.3%、16.7%。术后1年内总复发率为9.5%。结论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对策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手术治疗方案个体化,给予正确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粘连性中耳炎疗效的有效方法。方法:1995—2004年用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注射液对105例早期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并对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前后的语言频率气导和气骨导差、鼓室压,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前后鼓室功能曲线、镫肌反射变化和咽鼓管通气功能的恢复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1~4个疗程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后,随访半年以上,105例粘连性中耳炎中,83例(79.05%)粘连症状消失,听力提高。语言频率的听阈、气骨导差和声导抗各项观察指标,治疗后3、6个月时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14例(13.33%)无效;8例(7.62%)粘连症状加重,选择手术治疗。结论:利用早期粘连性中耳炎鼓室为可逆性的病变这一关键阶段,应用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注射液对早期粘连性中耳炎进行鼓室和咽鼓管冲洗治疗,不仅可直接有效地清除纤维蛋白原、凝胶基质等有害生物活性物质,而且可直接作用尚未完全粘连部位的粘连介质降解和溶解,阻止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粘连性中耳炎目前仍然是耳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1],包括胆脂瘤、胆固醇肉芽肿等复合性病变,治疗困难.1997年9月至2005年6月,本科手术治疗粘连性中耳炎13例,现将手术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6月~2010年3月间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06例,其中行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56例,行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0例,对比分析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再发肠梗阻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为(53±7) min,开腹手术组为(156±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0±5) ml和(160±7) ml,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24.5±3.5) h和(96±4.8) h,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4±6.2) h和(72±5.5) h,再发肠梗阻率分别为0%和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再发肠梗阻率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治疗老年粘连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黄冈市浠水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治疗的100例老年粘连性中耳炎患者的远期效果。结果患者治愈率为92.0%,移植反应好转,干耳时间较短,仅为(22.3±3.4)d。听力明显好转,6个月至3年气导音阈和骨气导差基本保持不变(P>0.05)。患者在术后1年及可有较好的活动度,成形的鼓膜与正常鼓膜外形基本相同;移植后,不良反应较少,发生不良反应后经有效治疗均可完全好转。结论采用自体耳屏软骨-软骨膜鼓室成形术治疗老年粘连性中耳炎,治愈率高,可明显提高患者听力。  相似文献   

9.
李清波 《吉林医学》2013,34(16):3159-3160
目的:探析分泌性中耳炎临床综合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对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2例(均为单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积极治疗邻近病灶+鼓膜穿刺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药物行鼓室灌注治疗,两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30/3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23/3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分泌性中耳炎采用综合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分泌性中耳炎为不伴有急性中耳炎症状和体征的中耳腔积液,是耳鼻喉科门诊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它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如延误治疗可发生中耳粘连、硬化或胆固醇肉芽肿等病变,甚至胆脂瘤形成[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粘连性中耳炎的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方法。方法对23例(23耳)粘连性中耳炎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术后能够随访1年以上的13例。术前平均骨气导差(250、500、1000、2000Hz,43.8±3.9)dB。术中切除粘连的鼓膜以及瘢痕组织,进行听骨链重建,并用耳屏软骨修补鼓膜穿孔。结果术后1个月平均骨气导差为(23,7±8.6)dB。13耳术后1年平均骨气导差<20dB。有8耳术后听力提高>15dB。耳显微镜观察鼓膜及中耳,术后8耳(61.5%)的鼓室接受正常。结论粘连性中耳炎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必须仔细选择手术适应证。用软骨重建鼓膜是治疗粘连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卜凤霞 《当代医学》2011,17(9):116-116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是以鼓室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是常见的听力下降原因之一。笔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联合鼓膜置管术对44例该病患者进行了治疗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景华 《广州医药》2000,31(5):40-41
目的:利用微波的理疗功能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方法:对152例173耳进行微波理疗加药物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对照。结果:微波理疗组疗效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P〈0.05)。结论:微波理疗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院外科近15年来共收治粘连性肠梗阻病人56例,经运用中药粘连松解汤水煎取汁经胃管灌人,配合支持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 临床上对胆脂瘤性中耳炎的处理意见迄今仍有分歧。1986~1996年我科使用开放腔技术共手术处理62例患者,取得了清除病灶,保存听力的目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32例,女30例;左耳32例,右耳30例。年龄8~69岁,平均31.8岁。患者有多年的耳流脓史。松弛部穿孔27例,紧张部穿孔涉及边缘28例,7例因外耳道塌陷或肉芽壅塞鼓膜未能窥见。所有病例在CT或X线片上均有上鼓室、鼓窦、乳突区骨破坏。伴面瘫3例,迷路炎3例,耳后骨膜下脓肿5例,其中2例切开,形成耳后瘘管;对侧耳严重听力损失者6例。行乳突根治术31例;改良乳突根治术28例;一期单纯乳突凿开术,二期乳突根治术3例。1例患者13岁时接受乳突凿开术,二期乳突根治术,7年后再次  相似文献   

16.
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分析了34例60耳小儿复发性分泌性中耳炎,认为治疗上应及早行鼓膜切开置管术,增殖体肥大者需同时行增殖体刮除术。积极的病因治疗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相当重要  相似文献   

17.
<正>分泌性中耳炎主要以中耳积液或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在临床上多见,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病,多发于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是造成儿童耳聋和听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1]。儿童的抵抗力较弱,并且其咽鼓管的内部空隙较小且短,分泌物或者细菌容易进入,无论是急性还是慢性炎性反应均能够引起中耳内的积液产生,长时间的分泌性中耳炎不仅可以损伤听力,还可以引起语言障碍等并发症[2]。1 病因研究表明,产生原因主要有中医病因病机、负压说和感染诱  相似文献   

18.
应用声频治疗分泌性中耳炎106例(138耳)。急性泌性中耳炎38例(47耳),慢性分泌性中耳炎47例(61耳),粘连性中耳炎21例(30耳),有效率达93.5%,治愈率达78.3%。对急性期治疗疗效显著。实践证明,声频共振辅助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安全、无痛、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和疗效进行讨论。方法:将112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鼓膜穿刺后高负压吸引术治疗,同时,研究组在治疗过程中还给予药物灌洗的治疗。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2.9%,研究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在在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及耳痛症状治愈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该结合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与控制慢性胃溃疡,其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措施而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两种方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并与常规药物治疗作比较。方法5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微波治疗),对照组28例(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26/3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治疗组的平均听闽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听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微波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