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从事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舌、脉诊的原理与意义,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辨治中的相互参合、佐证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声诊包含在其闻诊之内,是中医理论指导下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通过查阅历代相关文献,探析中医声诊的源流及其时代分期,先秦是声诊理论的萌芽阶段,汉唐为声诊的临床发展时期,宋金元是声诊理论的深入发展时期,明清为声诊理论体系的成熟时期,近现代则进入声诊的客观化发展时期.同时,梳理各个时期声诊理论的发展特点,以及...  相似文献   

3.
运用多种多样的望诊手段,结合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对患者进行望诊,将心血管病各常见病种的面诊、手诊、舌诊、眼诊、耳诊等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利用上述信息,借鉴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得出相关疾病的望诊诊断标准;继而应用数据挖掘技术,构建心血管病多元望诊信息数据库.上述成果共同构成心血管病多元望诊体系.本文探讨高血压病多元望诊信息及临床实践,包括高血压病面诊、眼诊、耳诊、手诊、脐诊与颈诊等.探讨高血压病的多元望诊信息,将为构建心血管病多元望诊体系提供资料,以期为中医诊治心血管病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4.
以扁鹊脉法和内经脉法为代表的古代脉法,是中医脉诊的起始和形成阶段.丰富多彩和全面的诊察经络的方法,是孕育脉诊的基础和条件.脉诊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由杂到专的独特过程.文章拟从脉诊起源的角度,探讨经络与脉诊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脉诊是中医四诊之一,独具特色,是中医师最核心的技术.但由于脉诊难于学习和掌握,使中医学生脉诊技能的培养效果不佳.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总结的脉诊七步法,使学生由浅入深,便于操作.脉诊七步法分别从脉位、脉体、脉势、迟数、滑涩5个方面,与三部九候进行组合分析,及特殊脉象甄别,使初学者易于掌握,易入门径,中医医学生反映良好.  相似文献   

6.
传统中医四诊过于主观化和抽象化,因此如何将中医四诊客观化、标准化是现今中医诊断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四诊信息的采集是中医四诊客观化的必要手段,目前在望、闻、问、切等方面均有所建树.整理概括近15年中医四诊采集技术发展过程中的代表性装置,分别从望诊、问诊、闻诊、切诊等几个方面按照采集装置不同的原理、侧重解决的采集问题等分类表述,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展望.  相似文献   

7.
脉诊能够反映机体阴阳气血的变化、脏腑功能的强弱、邪正力量的消长,因而在临床辨证中有重要的价值.凭借脉诊不但有助于辨证施治,而且有助于提高疗效,同时在病情的预后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脉诊是中医必须熟练掌握的临床技能,应重视脉诊的学习.既要注重脉学理论的学习,也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脉诊的实际操作训练.通过反复临证,解决“心中易了,指下难明”的境况,使脉诊在临床辨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并通过四诊合参,达到辨证精微,提高临证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中医面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辨证论治的理论依据.目前有关于面诊的研究颇多,但大都围绕面色、面部分区与疾病的关系进行,针对面型与五脏病的研究鲜有报道.文章依照古今中医面诊中面色、面部分区、面部纹理及面型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为中医面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中医脉诊应因时制宜 中医诊断的方法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切诊又包括脉诊和按诊,其中脉诊是中医的重要特色,也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粹.正常健康人的脉象是一吸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柔和有力,节律一致,这叫做“平脉”.现在要强调的是,脉诊还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都是健康人,脉诊应是“平脉”,只是时间、地点、人物不同,“平脉”的标准也应有所区别.限于篇幅,现在仅谈谈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10.
(续) 明清舌诊应用达到成熟 明清时期舌诊已发展至繁荣发达的阶段.这一时期医家们在普遍重视对舌诊应用的同时,也注重经验的积累与总结.这一时期舌诊专著犹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各具特色.既有图谱式,也有文字记述和通俗入门等形式.这些专著的出现标志着舌诊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发展已进入了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1.
四诊客观化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热点和切人点,脉诊、舌诊客观化的研究是四诊客观化的技术关键,也是多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2.
从腹诊的部位、方法、意义与应用4个方面阐述东汉末年张仲景<伤寒论>所总结的前人应用腹诊的方法.该方法把腹诊与临床诊断、辨证论治及方药密切联系起来,开创了腹诊与方药治疗相结合的先河,为后世腹诊的发展、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望诊居于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之首,通过望诊医师可以得到较多患者信息,指导辨证论治.心血管病在当今社会已是常见病多发病,早发现、早治疗可使患者受益更多.心血管病多元望诊体系,即从多方面运用多种多样的望诊方法,并结合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得到心血管病患者的面诊、手诊、舌诊、眼诊、耳诊等望诊信息,将其进行收集、归纳,形成体系,为及时全面诊治心血管病提供辅助.  相似文献   

14.
对中医舌诊现代研究的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舌诊作为中医临床辨证的主要客观指标之一,受到历代临床医家的重视.目前关于中医舌诊的现代化研究颇多,但在舌诊的客观化、标准化方面始终没有突破性的进展.舌诊现代研究方案的设计要与中医诊疗体系切实贯通,使研究成果在中医系统理论体系中具有可操作性.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重视其在功能性疾病检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多诊合参技术是中医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人工智能为中医多诊合参的客观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深度学习可以模拟人脑多诊合参将不同人群进行分类诊断,为中医智能化辅助诊断与远程诊疗提供支持.文章从客观化采集设备的研制、数据融合与分析方面总结了多诊合参客观化研究取得的成果,并从采集设备与方法的标准,多诊数据融合与建模技术以及多诊合...  相似文献   

16.
谢建军 《国医论坛》1991,6(5):24-26
腹诊是一种古老的中医诊法,在许多方面具有特殊的诊断意义.中日腹诊虽然同出一源,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各自形成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下面拟从腹诊的地位、腹诊的学术流派、腹诊的原理、腹诊的临床运用和腹诊的现代研究等方面对中日腹诊研究特点及现状作一比较,不妥之处,恳请斧正.一、腹诊的地位腹诊在汉方医中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中医四诊之外的又一诊病奇法,其重视程度甚至超过了  相似文献   

17.
望舌归属于中医四诊之一"望诊"的范畴,舌诊为疾病的辨证提供不可或缺的客观依据.目前临床舌诊方法仍是凭靠医家的肉眼观察,从个人角度上看,带有明显的主观性,难以形成客观统一的识别标准,因而给中医传承和推广带来诸多不便.实现舌诊技术的现代化必然要求其结果具有客观性、可重复性.现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18.
四诊合参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原则之一.中医药的发展,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近年来,中医类诊断性医疗器械的研制促进了中医的数字化、客观化,服务于中医临床及科研.BD-SZ便携式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通过脉诊装置、舌诊装置及四诊合参分析系统可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根据中医理论进行评估,提供中医诊断的参考结果及中药处方建议,从而辅助临床治疗.为拓展中医药在国内及世界的发展和推广,突出该仪器的便携化特点,在中医四诊合参辨证的基础上,整合开发经络腧穴模块,为中医的临床应用、教学及医生自我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具体论述了经络腧穴模块的架构以及其与中医四诊合参自动辨证系统的整合、优化.  相似文献   

19.
"甲诊"又叫察甲,属中医望诊中望形的范畴,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诊断方法.历代文献及教科书对甲诊阐述较少.笔者仅就甲诊的临床意义,浅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的发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诊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传统的中医舌诊缺乏客观化标准.随着生物工程、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的发展和成熟,中医舌诊的客观化发展经历了许多技术革新的历程之后,呈现出当前多领域、多学科、多技术交叉的特点.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舌诊客观化的研究作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