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后角膜前表面形态的改变。方法:95只近视眼分为中/低度近视组(A组,n=53)和高度近视组(B组,n=42),角膜地形图测量并记录手术前后角膜Q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术眼手术前后角膜Q值有显著差异(P<0.01)。术前角膜Q值两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屈光度与角膜Q值没有相关性(P>0.05)。但术后角膜Q值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B组手术前后角膜Q值变化的绝对值大于A组(P<0.01),术后角膜Q值变化与术前屈光度的大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发生显著改变,由术前长椭圆非球面形(Prolate)变为扁椭圆非球面形(Oblate)。高度近视组手术后角膜前表面形态改变程度大于中/低近视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近视眼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青年近视患者200例(400眼),按屈光度分为4组,应用0rbscanⅡ眼前节分析系统对患者的角膜中央点、最薄点、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以及距中心1.5mm、2.5mm上方、下方、颞上、颞下、鼻上、鼻下、颞侧、鼻侧的后表面高度及相对应的前、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进行测量。结果角膜后表面前突极值为(0.024±0.007)mm,多位于颞下(50%)、鼻下(16%)部位。后表面前突极值依次位于后表面平均屈光力最大点(49.75%)、最薄点(33.50%)、旁中心1.5mm颞下(9.25%)和颞侧(8.00%)。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最薄点、中央点3个点的后表面高度在不同近视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角膜后表面高度与其影响因素相关分析:后表面平均屈光度最大点:后表面高度与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118、-0.138.P值分别为0.000、0.006);最薄点:后袁面高度与后表面曲率、角膜厚度负相关(r值分别为-0.311、-0.113,P值分别为0.000、0.024):中央点:后表面高 相似文献
3.
国人近视屈光手术人群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我国近视屈光手术人群的角膜前表面非球性参数(Q值)的分布及与其他相关参数的关系。方法180例近视患者的右眼分为低、中、高近视程度三组,每组60例,性别及年龄匹配。进行角膜地形图、综合验光、角膜中央厚度及其他屈光手术常规术前检查。进行Q值和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总体Q值均数为-0.142±0.151,男性为-0.126±0.14,女性为-0.156±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值与屈光不正度数间呈正相关(P=0.015);三组间Q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4,P=0.012),低度组和中、高度近视眼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1);中、高度近视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1)。Q值与平均角膜曲率呈负相关(P=0.031);Q值与角膜直径及角膜中央厚度无相关性(P=0.482,P=0.799)。结论适宜屈光手术近视人群的Q值呈正态分布,大部分人群的角膜曲率由中央到周边逐渐变平。Q值与屈光不正程度、角膜中央曲率相关,而与性别、角膜中央厚度、角膜直径之间无相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拟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角膜前、后表面不同范围非球面性(Q值)及其与角膜球差的关系.方法 横断面研究.选取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116例(116眼),年龄18~45岁,球镜度- 1.25~-10.75 D,柱镜度0.00~-3.50 D.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对角膜前、后表面6、7、8、9 mm直径下的Q值及角膜球差进行测量.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角膜前、后表面Q值与球差及其他参数的相关性、以及角膜前、后表面Q值的相关性,采用直线回归分析建立角膜前、后表面相应范围Q值与球差的回归方程 结果 在6~9 mm取值范围下,角膜前表面Q值分别为-0.24±0.09 、-0.29±0.09、-0.33±0.09和-0.39±0.10;后表面Q值分别为-0.12-0.12、-0.21±0.11 、-0.30±0.10和-0.38±0.10.前表面Q值较后表面Q值偏向负值方向,6~8 mm前后表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0.35、-6.68、-3.46,P<0.01).6~9 mm取值范围下角膜前、后表面Q值均呈正相关(r=0.30、0.37、0.40、0.42,P<0.01).0值与球差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在6mm角膜直径下,前表面回归方程为SA=0.663Q+0.415,后表面回归方程为SA=0.159Q-0.177,前表面Q值为-0.60时,球差接近零.6~9 mm取值范围下,前表面Q值与与柱镜度均呈正相关(r=0.28、0.27、0.25、0.22,P<0.05).后表面7~9 mm范围内的Q值与角膜厚度呈负相关(r=-0.18、-0.21、-0.24,P<0.05)Q值与年龄、性别、眼别无相关 结论 近视眼角膜前、后表面均呈长椭圆形,前表面较后表面的长椭圆形特点更显著.Q值与球差存在正相关关系,Q值越负,球差越小. 相似文献
6.
背景 飞秒激光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S-LASIK)已广泛用于屈光不正的矫治,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但缺乏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动态变化的研究.了解FS-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动态变化对于预防医源性角膜膨隆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分析FS-LASIK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情况,并与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SBK)、上皮刀辅助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术后情况进行比较.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0年6-9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72例144眼,分为FS-LASIK组23例46眼,SBK组28例56眼,Epi-LASIK组21例42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Epi-LASIK组术后3d)、1周、1个月用Visante OMNI测量术眼角膜后表面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上角膜顶点及距离角膜顶点1、2、3 mm共13个点的角膜后表面高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在FS-LASIK组,术前、术后1d、1周、1个月术眼角膜顶点方位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03±0.78)、(2.26±0.96)、(2.16±0.85)和(2.06±0.89)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的术后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的变化相同;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术眼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4.64±1.68)、(-5.39±1.85)、(-4.73±1.71)和(-4.71±1.52) μm.在SBK组,术前及术后1d、1周、1个月角膜顶点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1.44±0.63)、(1.74±0.75)、(1.66±0.69)和(1.53±0.71) μm;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域一致;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上述4个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5.09±1.76)、(-5.48±1.68)、(-5.27±1.81)和(-5.19±1.77)μm,术后发生了轻微后移.在Epi-LASIK组,术前,术后3d、1周、1个月在角膜顶点区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为(2.47±0.73)、(1.55±1.43)、(1.55±1.37)和(2.37±1.06) μm,术后发生轻微后移;而在距角膜顶点1 mm、2 mm区域则与角膜顶点术后变化趋势不同,术后3d角膜后表面高度分别由术前的(1.55±0.51)μm、(-1.87±0.91)μm变为(1.92±0.91) μm、(0.24±1.35) μm,角膜发生轻微前移.在距角膜顶点3 mm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趋势与角膜顶点区相同.FS-LASIK组和SBK组术眼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较小,Epi-LASIK术后1d、1周时较术前变化较大.术后1d时,FS-LASIK相对于SBK变化较大.不同的手术方式及不同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LASIK术后早期中央区和旁中央区的角膜后表面高度发生了微小的变化,但随时间的变化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与SBK、Epi-LASIK相比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近视眼角膜Q值相关因素与双眼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视眼角膜Q值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并分析Q值在同一个体双眼之间的对称性.方法 使用Orbscan Ⅱz眼前节分析系统K&Q计算软件获得305例610眼近视患者角膜6 mm分析区域的Q值,并针对Q值的分布及与其相关的屈光度、角膜曲率和晶状体厚度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05例610眼角膜Q值呈正态分布,平均-0.16±0.11(-0.51~0.20).Q值与角膜散光、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和Zernik系数Z40之间呈线性相关,而与球镜、等效球镜度、角膜前后表面Diff值、3 mm和5 mm区不规则指数、模拟角膜镜读数、角膜直径、角膜厚度、眼压、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性别、年龄之间不相关,且同一个体双眼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角膜Q值个体间差异较大,与眼部多个因素相关,且同一个体双眼对称性良好. 相似文献
8.
近视眼角膜内皮细胞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角膜内皮显微镜对14例(26眼)近视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观察,发现高度近视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细胞形态有所影响;而中轻度近视则影响不大,因此对高度近视眼长期戴接触镜、角膜放射状切开术及作为供体眼球应与注意。 相似文献
9.
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及眼轴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应用SYSTAT软件处理数据,测量276例(523只眼)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及眼轴,并对近视眼的角膜屈光力与散光,近视程度与屈光力、眼轴的关系,以及近视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垂直径角膜屈光力明显大于水平径角膜屈光力;高度和超高度近视组的垂直径角膜屈光力较低、中度组者值高;在不同屈光度组之间,眼轴的差异非常显著;近视程度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有一定的关系。由此证明,角膜屈光力和眼轴为近视形成的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10.
近视眼角膜形态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与近视眼角膜形态有关的因素。方法 :分别测量 875例 (1711眼 )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的角膜地形图、非接触眼压、角膜中央厚度 ,进行检影验光 ,记录近视、散光度数及散光轴位 ,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随年龄的增长 ,角膜厚度 (r =- 0 .0 6 ,P <0 .0 5 )及眼内压 (r= - 0 .15 ,P <0 .0 1)减低 ,角膜规则性下降 (SAI:r=0 .0 6 ,P<0 .0 5 ;SRI:r=0 .11,P <0 .0 1)。②SAI、SRI均随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大 (SAI:r =0 .0 7,P <0 .0 1;SRI:r =0 .0 9,P <0 .0 1)。③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内压呈正相关 (r =0 .4 2 ,P <0 .0 1) ,斜率为 0 .0 2 9mmHg/ μm ,角膜中央厚度大约每增加 34.4 8μm ,眼内压上升 1mmHg。④角膜中央厚度与屈光度有正相关关系 ,r=0 .14 ,P <0 .0 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 =0 .0 13X 1.2 4 9(F =36 .18,P <0 .0 1)。结论 :随着年龄及屈光度的增加 ,角膜形态会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对患者作出诊断及处理之前 ,应进行全面的眼科检查 相似文献
11.
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原因及影响因素,对PRK后6个月时屈光度在-1.00~-18.50D的316例(615只眼)近视眼的haze相关因素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PRK后6个月时haze发生率为44.7%,1级或以上haze为13.3%。haze的发生率及密度随屈光度增高而增加(P<0.0001),也随切削深度的增加而增加(P<0.0001),术前非接触眼压超过18mmHg者,haze的发生率和密度增加(P<0.005),男性较易发生haze(P=0.0001),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而角膜厚度、术前戴用接触镜及散光对haze的影响不显著。结论:高度近视(>-6.0D)和过深的切削(>80μm)是引起haze的主要原因。术前眼压偏高、年龄偏低对haze也有明显影响。对PRK治疗高度近视应持审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观察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及TransPRK手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患者对角膜像差的影响。设计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 等效球镜度-1.00 ~ -6.75 D的近视患者73例131眼。方法 37例68眼行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36例63眼行TransPRK手术。均使用阿玛仕准分子激光消像差切削模式。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视力、屈光度、波前像差仪检查。主要指标 视力、残余屈光度、彗差、球差、总高阶像差。结果 术后1个月,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为75%,TransPRK组为47.62%(P=0.001)。术后3个月及6个月,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者分别为86.76%、91.18%,TransPRK组分别为79.37%、90.48% (P=0.26,0.89)。术后残余屈光度,在术后3个月TransPRK组(0.13±0.35 D)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0.02±0.41 D)略高,术后1个月及6个月均无显著差别。两组术后高阶像差均较术前提高(P<0.001)。术后1个月角膜彗差在TransPRK组为(0.25±0.10 μm),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0.30±0.17 μm)小(P=0.04);术后3、6个月角膜彗差在TransPRK组分别为(0.28±0.10 μm)、(0.30±0.12 μm),与飞秒激光制瓣LASIK组(0.31±0.16 μm)、(0.35±0.11 μm)相似(P=0.12,0.13)。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的球差、总高阶像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飞秒激光制瓣LASIK手术及TransPRK手术治疗低中度近视患者术后角膜像差均有所提高,术后1个月TransPRK角膜彗差较飞秒激光制瓣LASIK小,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种手术方式对角膜像差的影响相似。(眼科,2015,24:225-229) 相似文献
14.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形态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的形态变化,探讨手术后应保留角膜的安全厚度。方法对135例(269眼)近视使用Orbscan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角膜测厚系统,观察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Diff值的变化。结果术后根据保留角膜厚度的不同分为3组,第1组保留角膜厚度〉450μm,Diff值为(0.041±0.008)mm,第2组保留角膜厚度为410~450μm,Diff值为(0.057±0.013)mm,第3组保留角膜厚度为〈410μm,Diff值为(0.080±0.014)mm。3组间比较均差异非常显著。术后保留角膜床厚度〉280μm者,角膜后表面前凸值为(0.016±0.005)mm,保留角膜床厚度〈280μm,前凸值为(0.034±0.009)mm,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平均为(0.017±0.006)mm。结论 LASIK术后角膜后表面中央部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凸。保留角膜床厚度和角膜后表面前凸值呈负相关。LASIK后角膜厚度至少应在410μm,残留角膜床厚度安全值应为280μm。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行LASIK手术前后,近视散光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的前、后表面高度图中出现不对称性近视散光的疗效观察。方法25752例(51088眼)通过应用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检查,发现207例(310眼)近视散光度的轴位,在角膜前表面高度图与后表面高度图形态表现为不对称的"CROSS"现象,对图形及术后视力进行了观察。结果207例(310眼)出现近视散光的"CROSS"现象,发生率为0.80%。术后5眼有剩余散光度,并且角膜地形图在后表面高度图中仍保留术前形态。结论随着屈光性角膜手术病例的增多,临床出现这种"十字"形态的"CROSS"现象,能针对这种现象在实施角膜屈光性手术中重新设计手术方案,从中体现了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并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FS-LASIK)与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all incision lenticule extraction,SMILE)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接受SMILE手术矫正近视患者31例(50眼)和FS-LASIK手术矫正近视患者36例(59眼)。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应用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并比较角膜地形图和角膜前后表面高度。结果 FS-LASIK组手术前后各区域各时间点,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SMILE组手术前后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手术后4 mm环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6个月,两组各区域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传导性角膜成形术(conductive keratoplasty,CK)后角膜后表面的改变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接受CK的老视患者30例(36眼),术前及术后1mo采用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检测角膜后表面的高度及屈光度差异,分析角膜后表面改变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CK术后角膜后表面平均前凸量为(32.7±20.4)μm,平均屈光度变化为(-0.64±0.40)D,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术前中央角膜厚度、眼压及拟矫正屈光度和角膜后表面前凸有关。结论:CK术后角膜后表面存在轻微的前凸。角膜较薄、眼压较高及拟矫正屈光度较大的受试眼术后角膜后表面前凸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19.
Gabriel de Almeida Ferreira Vinícius Coral Ghanem Renata Leite de Pinho Tavares Ramon Coral Ghanem 《Indi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2020,68(11):2564
We report a case of a 40-year-old female with keratoconus and high myopia who had previous ICRS implantation in both eyes (OU) and was intolerant to contact lenses. Manifest refraction was - 8.50 - 1.50 × 95 (20/25-- ) in right eye (OD) and - 9.50 - 2.50 × 60 (20/70-- ) in left eye (OS). A topography-guided transepithelial-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 (ttPRK) was performed to correct high-order aberrations on OS, resulting in corneal surface and coma improvement, and CDVA achieved 20/30. Correction of residual ametropia was performed with an iris-fixated toric phakic lens in OU. CDVA improved to 20/20- (Plano) in OD and 20/20- (Plano - 1.00 90°) in OS. In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o rehabilitate a patient with keratoconus and high ametropia after intrastromal corneal ring segments (ICRS) implantation associating ttPRK and phakic lens (”Trioptic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