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卒中致残率高,再发率高,死亡率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而且为国家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是进展性不可逆转的疾病。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大量的临床试验显示,他汀类药物强化调脂能够减慢甚至逆转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进展,显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他汀类药物是新一代调脂药,可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酶系中的关键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使胆固醇合成受到限制。他汀类药物不仅能降低血脂水平,而且具有多效功能,可稳定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防止斑块破裂、继发出血、血栓形 相似文献
2.
从第一个他汀类药物美伐他汀(mevastatin)gqc始,到目前上市的治疗高脂血症的常用他汀类药物有:包括洛伐他汀(lovastatin)、普伐他汀(pravastatin)、辛伐他汀(simvastatin)、氟伐他汀(fluvastatin)、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西立伐他汀(cerivastatin)、贝伐他汀(bervastatin)及尼伐他汀(niavastatin)。血脂异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之一,引起或加速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疾病的进程,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因此,凋脂药物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他汀类药物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物之一,他具有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合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他汀类药物同样具有激活成骨细胞,促进骨合成代谢作用,并且不同浓度剂量对骨合成代谢作用也不同,这一特性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摘 要〕 目的:探讨为血脂异常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阿托伐他汀及匹伐他汀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
顺德医院 2019 年 12 月至 2021 年 2 月收治的 120 例诊断有血脂异常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60 例。
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匹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实施干预后的血脂、血糖指标水平以及不良反应
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 2 h 血糖(2h PBG)水平均低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
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同阿托伐他汀相比,为血脂异常患者采取匹伐他
汀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改善血脂水平,同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他汀类药物(statins)是3-羟基-3-甲基戊二酰A(3—hydorxy-coen—zymeAHMc—CoA)还原酶抑制剂,HMG-CoA还原酶是参与细胞内胆固醇合成的限速酶,因而他汀类药物具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自从1987年洛伐他汀上市以来,已有多种他汀类药物用于临床,并且成为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本文就是他汀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作一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他汀类药物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的发现,开辟了治疗高血脂症的新纪元。该类药物以安全、有效、耐受性好、作用维持时间长等优点,已成为降脂药中的首选药物。而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所获得的明显效益,以及降脂作用之外的临床新应用的相继报道,引起了医药界的兴趣和关注。笔者参阅相关文献,现将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陈雪玲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2):4801-4801
2型糖尿病(DM)常伴有血脂异常,高血脂症又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以致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此,纠正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紊乱极为重要。血脂康与氟伐他汀都是临床常用调脂药,属甲基戊二酰还原酶(HMG-CoA)抑制剂,笔者对两药治疗DM合并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选自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48~76(62±5.3)岁。B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46~79(63±4.6)岁。2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及纳入标准DM诊断参照WHO…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合临床经验,探讨西立伐他汀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法,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西立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连续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尿血尿内皮素-1(ET-1)、白蛋白排泄率(UAE),判断肾脏损伤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尿蛋白排泄率、血内皮素及尿内皮素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尿蛋白排泄率、血内皮素及尿内皮素与自身治疗前经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尿蛋白排泄率、血内皮素及尿内皮素经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立伐他汀对肾损伤有改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突破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前他汀类药物已经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药物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进行了大量有关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他汀类药物在心脑血管的预防中有降脂作用和非降脂作用,前者已被医生所熟知,大量基础与临床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的非调脂在预防冠心病、脑卒中及治疗急性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他汀类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经被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良好调脂疗效的一类调脂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在调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冠脉斑块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降脂作用和各种降脂外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他汀类药物的某些多效性也可能在某些疾病中具有有害性,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对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要作出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进行定期随访,以达到安全使用和最大获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即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已经被大量临床试验证实具有良好调脂疗效的一类调脂药物,也是目前临床使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物。他汀类药物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已成为调脂治疗的“里程碑”药物,在调脂、抗炎、改善内皮功能、稳定冠脉斑块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降脂作用和各种降脂外的疗效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他汀类药物的某些多效性也可能在某些疾病中具有有害性,其安全性不容忽视。对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要作出全面的风险评估并进行定期随访,以达到安全使用和最大获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张伏龙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5):568-570
<正>他汀类药物可以分成真菌衍生物、真菌衍生物分离提纯和人工合成3类。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他汀类药物越来越广泛,工艺趋于娴熟,成为主要的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胆固醇合成羟甲基戊二酰辅酶(HMG-COA)还原酶,达到减少细胞内胆固醇的目的,还包括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循环但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大量研究证实,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病死率,此外他汀类药物还具有多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保利尔胶囊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1次;保利尔胶囊5粒/次,3次/日。对照组28例,单用阿托伐他汀。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脂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保利尔胶囊可以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3.
14.
〔摘 要〕 目的:探究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
间永州市中心医院接诊的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患者 102 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51 例。对照组行常
规内科治疗,观察组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
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
者血清一氧化氮(NO)、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血清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再次脑出血、外周血管血栓、心肌梗死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
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脑出血合并高脂血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康传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3,(8):46+4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和ST段抬高MI,是发达国家及我国人群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ACS患者有效治疗开始越早就越能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近年来研究发现,ACS患者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使复发事件(再缺血、再梗死)危险性快速减少,早、中期死亡率降低,且能增加患者长期服药的依从性,有利于达到他汀类治疗的长期效益[1]。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并发症也越来越成为临床医师亟待排查和治疗的重点,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但常常忽略了一些隐匿但能够导致严重后果的并发症,如糖尿病血脂异常,近几年糖尿病血脂异常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国内外开始对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相关性、治疗等展开相关研究,且逐渐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从中医、西医结合的角度出发,阐述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相关的中医、西医的发病机制,讨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在减低西药副反应的基础上加以中药增强西药的疗效,改善全身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治疗措施,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选取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患者303例,用药前无严重的肝肾器质性疾病,肝功能正常。用药12周后共60例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采用遵医嘱予调整药物剂量;B组除了调整药物剂量外,还增加了合理饮食、心理辅导、定期检查等一系列针对性治疗措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且B组不良反应减轻程度明显好于A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应用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不良反应发生后,及时加强干预,能有效减轻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糖尿病患者机体对细菌的抗感染能力下降,口腔内的牙龈及牙周组织容易发生感染,也很容易引起牙石、牙龈炎,龋齿(即蛀牙)的发病率也会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于牙周病严重程度呈正比.目前,牙周病已被列入糖尿病第六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20.
他汀类药物作为治疗高血脂的首选药物,随着其临床应用的增多及基础研究的深入,发现其产生的获益远不止降血脂作用本身,其在心血管方面也有着广泛的作用,且在他汀类药物降脂作用还未显现时即能产生获益即多效性,业已发现证实的作用包括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抑制血管炎症、抗氧化、抑制血栓形成和稳定斑块、改善心肌重构、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刺激内皮祖细胞分化等。因此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