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目的:比较前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ALIF)和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m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的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7年3月收治31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其中14例行ALIF,17例行TLIF,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模拟疼痛评分(VAS)、椎体间高度、椎体间角度,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融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AUF组手术时间平均为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210ml,TLIF组分别为160min、620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UF组出现2例腹膜撕裂,予缝合后愈合:3例发生腹膜后血肿、麻痹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完全恢复正常.TLIF组出现2例硬膜撕裂,予缝合后愈合;2例神经根牵托伤,经脱水、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物治疗完全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每组术后1年时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两组间术前及术后1年ODI、VAS、椎间高度、椎间角度无明显差异(p>0.05);ALIF组疗效优良率为85.7%,TLIF组为82.4%.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AUF和TLIF治疗腰椎术后综合征均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ALIF手术时间相对较短、出血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自2005年9月至2009年10月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症29例(34节段),获得538个月随访(平均21.27个月),通过测量椎体滑移距离及日本矫形协会(Japan orthopaed ics assoc iation,JOA)评分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随访大于12个月的21个病例均见明确的椎间骨融合,术前椎体滑移距离3.613.3 mm,平均(5.7±3.9)mm,术后椎体滑移距离为05.3 mm,平均(2.9±0.8)mm,两者比较P〈0.01;术前JOA评分为(13.4±4.2)分,术后JOA评分为(23.7±3.7)分,两者比较P〈0.01。结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具有手术简单、创伤小及融合率高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在腰椎翻修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腰椎术后失败综合征(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FBSS)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10月-2007年12月,应用TLIF治疗36例腰椎FBSS患者。男19例,女17例;年龄46~68岁,平均52.6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1.6年。2次手术者25例,3次手术者10例,5次手术者1例。共融合50个节段,其中L4、512例,L5、S110例,L3、4和L4、5双节段8例,L4、5和L5、S1双节段6例。术前常规行腰椎正侧位和屈伸动力位X线片、CT及MRI检查,诊断为腰椎全椎板减压术后继发腰椎不稳1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18例,腰椎滑脱术后复发6例。结果 1例术中发生硬膜破裂,经缝合修补,术后无脑脊液漏发生。1例术后1周发生切口深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术后3d因切口形成血肿出现一过性单根刺激症状,经对症治疗均治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或症状加重者。33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8~72个月,平均35.2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均达椎间融合,无螺钉断裂和椎间融合器移位、沉陷。术前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为(14.2±4.1)分,术后18个月为(23.9±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P=0.01)。临床效果评价获优23例,良7例,可3例,改善率为90.9%。结论应用TLIF技术治疗腰椎FBSS,简化了腰椎翻修手术的操作环节,降低了手术危险,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回顾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40例,共融合49个节段。分析比较术前及术后1年患者椎体间高度、角度、ODI、VAS评价、融合情况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获随访,平均18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60min,失血量平均510ml。依据ODI评分标准:优28例,良7例,可5例,椎间融合率100%。术后1年ODI和VAS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1),椎间高度、角度均明显增加(P〈0.05)。15例末次随访时仍后遗一定程度的腰痛。结论:经椎间孔入路腰椎体间融合内固定术可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和临床效果,特别适用于再次手术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连续双节段腰椎滑脱(LS)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21年5月,采用TILF治疗连续双节段腰椎前滑脱患者36例,记录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术后48 h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腰腿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情况。测量并比较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标准站立位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滑脱距离(SD)、滑脱角度(SA)、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矢状位垂直轴(SVA)、T1骨盆角(TPA)、T1倾斜角(T1S)、胸腰和谐角(TLA)、PI与LL差值(PI-LL)等影像学参数。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120~275(190.28±6.12) min,术中出血量为210~550(345±11) m L。所有患者术后和末次随访SD、SA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王帅  潘琦 《颈腰痛杂志》2021,42(5):705-707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患者术后疼痛感增加的相关风险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单节段MIS-TLIF手术的221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集其围手术期相关数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斜侧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与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DLS)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2018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30例DL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OLIF治疗15例(OLIF组)、采用TLIF治疗15例(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椎间融合、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恢复情况等;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腰腿疼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8.5±2.3)个月,末次随访时OLIF组均获得椎间融合,TLIF组1例未完全融合。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 d及末次随访VAS评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LIF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ODI优于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术后1 d及末次随访椎间孔高度及椎间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术后1 d时OLIF组优于TLIF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2种术式治疗DLS近期临床疗效良好。OLIF创伤小,ODI、椎间和椎间孔高度恢复优于TLIF。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分析改良Wiltse入路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与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单侧单节段TLIF治疗的63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Wilt...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及传统开放TLIF治疗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9月收治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56例,采用MIS-TLIF治疗26例(MIS-TLIF组)、采用传统开放TLIF治疗30例(TLIF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肌酸激酶(CK)等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12个月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腿痛程度及腰椎功能。采用Bridwell分级评估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在术后腰椎CT上采用Rao分级评价螺钉位置。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14.7±2.1)个月。MIS-TLIF组较TLIF组手术时间长,术中透视次数多,但术后卧床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CK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各时间点腰腿痛VAS评分及ODI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MIS-TLIF组术后1周腰痛VAS评分较TLIF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术后3、12个月时腰腿痛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各随访时间点2组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或融合器移位等并发症。2组椎间融合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A型螺钉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B型螺钉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共发生硬膜撕裂4例、下肢麻木加重4例、切口愈合不良1例,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MIS-TLIF与传统开放TLIF临床疗效类似,且在手术时间、术中辐射暴露情况及椎旁肌肉损伤等方面并无明显优势,双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建议选择传统开放TLIF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2007年10月采用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TLIF治疗的38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以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疗效。通过影像学资料测量不同部位椎间隙高度及手术节段椎间Cobb角,并评估术后椎间融合情况,分析相关并发症。结果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20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200 mL,平均住院时间为12 d,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所有患者随访10~12年,平均11.3年,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ODI及影像学测量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椎间总融合率为94.7%(36/38)。12例(31.6%)患者相邻节段发生退行性变。未发现继发性脊柱侧凸,未见融合器移位或螺钉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手术创伤小,疗效显著,但必须掌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1.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再手术治疗的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对20例再手术治疗的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综合分析FBSS患者的病史、体征、影像学表现以及术中探查结果等资料。术中行硬膜囊和神经根减压以及自体骨植骨融合,其中12例腰椎失稳的患者辅以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术后进行一定的康复锻炼。[结果]术中损伤神经根1例,术后暂时性的脑脊液漏3例。治疗效果参照Ragab的评估标准进行综合评估。本组20例患者,治疗效果优12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85%。[结论]FBSS是一多病因多表现的综合征,术前应当综合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寻求病因,制订适宜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2.
Summary 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diagnostic approach in 171 patients with a failed back surgery syndrome is presented and analyzed with respect to the mode of the primary discectomy-approach and type of resulting instability as well as results of internal fixation. The clinical picture and physical signs are quite distinct but the indication for internal fixation is only obvious in the presence of positive results of additional testing procedures such as the anaesthesia of articular nerves and trial immobilisation in a plaster jacket.Different types of insta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 occur in relation to the mode of the primary and/or secondary discectomy-approach(es).By application of this diagnostic protocol excellent, good, satisfactory, moderate and poor results were obtained in 87 (53%), 42 (26%), 23 (14%), 9 (6%), and 2 (1%) patients, respectively (final evaluation was possible in 163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导致腰椎手术失败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01-2010-01收治38例腰椎手术失败患者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再次手术治疗,其中经椎板间开窗或原椎板间扩大开窗切除椎间盘16例,半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盘切除7例,经后路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固定、植骨融合5例.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微创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融合治疗腰椎疾患所致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6年8月,共收治不同原因所致腰痛患者29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13例,腰椎不稳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5例,MED术后复发3例,均采用可扩张管道系统经椎间孔行椎体间植骨融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治疗。应用视觉模拟评分系统(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情况,应用Kim方法评价临床效果,应用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保守治疗无效,再次手术行神经根管减压和内固定后症状缓解。随访21~36个月,平均31.5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7±0.6分,术后3个月时为1.9±0.9分,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3个月时Kim优良率为89.7%,末次随访时Kim优良率为96.6%,满意率为96.6%。末次随访时椎间融合率为93.1%,1例可能融合和1例假关节形成。结论:微创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腰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椎弓根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后对侧腰部疼痛原因及发生率.[方法] 2008年10月~2011年10月,30例资料完整的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40 ~56岁)行单侧椎弓根固定联合单枚椎间融合器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分析术前及术后ODI评分及VSA评分,通过术后影像学表现分析椎间高度及对侧关节突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ODI评分、VSA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为92%,临床满意率为89%,3例患者术后出现对侧腰骶部疼痛.[结论]单侧固定术后椎间高度恢复不对称及对侧关节紊乱应引起重视,应严格限制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联合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术(unilateral pedicle screw fixation,UPS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7月,采取微创TLIF联合UPSF治疗57例单节段DLBP患者。其中男27例,女30例;年龄38~61岁,平均45.6岁。病程9个月~11年。病变节段L2、32例,L3、45例,L4、529例,L5、S121例。记录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植骨融合率及手术并发症。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临床疗效,并根据造影剂诱发一致性疼痛压力大小及椎间盘封闭敏感性高低对患者手术疗效进行分组比较。结果患者手术时间(84.6±37.4)min,切口长度(3.4±0.6)cm,术中出血量(132.5±23.2)mL,术后引流量(58.7±21.4)mL,住院时间(6.5±0.8)d。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年2个月~5年4个月,平均3.2年。末次随访时ODI及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改善率获优27例,良22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6.0%;均获得坚强椎间融合。末次随访时,造影剂注射低压力敏感组的ODI及VAS评分优于高压力敏感组(P<0.05);椎间盘封闭高敏感组的ODI及VAS评分优于低敏感组(P<0.05)。结论微创TLIF联合UPSF治疗DLBP手术创伤小,对腰椎后部结构破坏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造影剂注射低压力敏感或椎间盘封闭高敏感患者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原因分析及再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及再手术治疗效果。方法下腰椎术后综合征患者24例,单侧椎板开窗髓核切除10例,全椎板切除髓核切除14例,其中椎弓根内固定3例,均再次手术。再手术术式包括:半椎板或全椎板减压,髓核切除,椎管神经根管彻底减压,椎弓根内固定,椎间融合或后外侧植骨融合。结果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原因为同一节段椎间盘突出复发或相邻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原手术节段或相邻节段椎管狭窄,手术定位错误,内固定失败。24例获2个月~3年随访,再手术后均获得满意效果。临床改善率为80.2%。优18例,良6例。结论下腰椎手术失败后,积极、合理地再手术治疗,仍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行TLIF,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5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腰背、下肢疼痛进行评估;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对腰椎功能进行评价。测量术前、术后6个月、术后5年手术节段椎间隙前后缘高度、前凸角以及活动度,综合评价手术疗效。结果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脊髓损伤、脑脊液漏或内固定装置移位、脱出等并发症。出现3例神经根牵拉伤,经保守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术后6个月、5年随访时腰背、下肢VAS、ODI均较术前明显减少(P0.05),椎间高度、角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5年的ODI、VAS、椎间高度、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率均为100%。结论 T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可维持固定节段的椎间高度与稳定性,达到满意的椎间融合率,近、中期临床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于进一步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