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豚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葡萄糖结合蛋白(glucose-regulated protein,GRP78)、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在听皮层的表达,探讨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在脑缺血再灌注后听皮层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选取健康豚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缺血再灌注6 h)、B组(缺血再灌注12 h)、C组(缺血再灌注24 h)、D组(缺血再灌注72 h)。采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在脑缺血再灌注后6、12、24、72 h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测试后处死各组豚鼠,应用 HE染色法观察听皮层神经元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染色及 Western-blot 方法检测各组GRP78、caspase-12的表达。结果从正常对照组到B组豚鼠ABR反应阈值逐渐增加,从C 组到D组又逐渐下降,但D组仍比正常对照组高(P<0.05)。HE染色示正常对照组听皮层神经元排列整齐,胞浆丰富,胞核大而圆,染色清晰;A、B、C、D组听皮层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数量减少,且体积萎缩,胞核固缩,碎裂,核仁消失。免疫组化染色及 Western-blot示正常对照组 GRP78、caspase-12蛋白仅有微量或少量表达,缺血再灌注后6 h,二者表达开始上调,至12 h GRP78表达达到高峰,12 h后逐渐降低,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aspase-12表达24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缺血再灌注6 h组与12 h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内质网应激,使GRP78、caspase-12表达增加,GRP78、caspase-12可能参与了ERS介导的听皮层神经元细胞凋亡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Epworth嗜睡量表(ESS)筛查出可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患者,再应用家庭便携式睡眠监测(por table monitoring,PM)诊断OSAS的价值。方法  以睡眠打鼾为主要症状就诊于北京同仁医院的成年患者,于睡眠监测中心接受整夜多道睡眠图(PSG)监测,同时填写ESS,1周内完成PM。以PSG监测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为依据,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AHI<15次/h)和中重度OSAS组(AHI≥15次/h);比较两组间ESS评分、PM呼吸紊乱指数(respiratory disturbance index,RDI),分析ESS评分、RDI与A HI的相关性;计算ESS评分≥9分、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共纳入51例研究对象,其中男42例(82.4%),女9例(17.6%);平均年龄(43.8±10.8)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7.9±4.5)kg/m2;ESS评分1~24分,平均(8.6±5.0)分,其中ESS评分≥9分患者18例;A HI为2.5~99.8次/h,平均(37.4±29.8)次/h,其中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19例(37.3%)、中重度OSAS组32例(62.7%)。中重度OSAS组ESS评分高于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9.9±5.1)分vs(6.6±4.2)分](P <0.05),中重度OSAS组RDI明显高于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49.4±23.1)次/h vs(6.8±4.5)次/h](P <0.001)。ESS评分与A H I相关性分析,r =0.435,P =0.002;单纯打鼾轻度OSAS组,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 =0.706,P =0.001;中重度OSAS组,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 =0.873,P =0.000;ESS评分≥9分患者,RDI与AHI相关性分析,r =0.967,P =0.000。ESS评分≥9分诊断中重度 OSAS的敏感度45.2%,特异度78.9%;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84.4%,特异度84.2%;ESS评分≥9分患者,RDI≥15次/h诊断中重度OSAS的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结论 ESS联合PM诊断方法具有很好的诊断中重度OSAS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对大鼠耳蜗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3组(n=14),分别为假手术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各组动物于再灌注24h取左侧耳蜗,每组随机4个耳蜗做透射电镜观察血管纹血管的超微结构变化,各组余下耳蜗组织进行匀浆,测定匀浆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CAT)活性、丙二醛(molon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对照组大鼠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处理组大鼠CAT活性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相比,缺血后处理组大鼠CAT活性升高(P〈0.05),MDA含量下降(P〈0.05)。形态学缺血再灌注组耳蜗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破坏明显,而缺血后处理组超微结构有明显改善。结论耳蜗缺血后处理可能抑制耳蜗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损伤,对血管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液生化指标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液的表达水平,探究OSA HS患者早期肾损伤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219例患者作病例组,健康体检人群57名作对照组,两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结果 重度OSAHS组肌酐为(78.18±12.10)μmol/L,肾小球滤过率为(110.83±21.02)ml/min,尿素氮为(4.79±1.10)μmol/L,均高于对照组。中度、重度OSAHS组膀胱抑素C分别为(0.98±0.20)、(0.95±0.22)mg/L,均高于对照组。重度OSAHS组β2-微球蛋白为(2.00±0.22)mg/L,高于对照组。轻度、中度、重度OSAHS组尿酸分别为(363.72±87.45)、(358.21±85.60)、(358.54±85.87)μmol/L,均高于对照组。OSAHS组白蛋白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OSAHS患者血清膀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酸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标志物,白蛋白能否作为标志物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单次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视网膜光凝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治疗效果。方法将DME患者24例(30眼)随机分为单纯光凝组、联合治疗组(光凝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组),每组15眼。联合治疗组在格栅样光凝前1周经睫状体平坦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4?mg。观察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 BCV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黄斑中心凹厚度(foveal thickness, FT)。应用SPSS统计软件的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BCVA分别为0.10±0.09和0.11±0.12,FT分别为(518.1±117.5)μm和(524.9±147.4)μm,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25和P=0.39)。联合组治疗后视力提高和FT改善。术后3、6个月,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BCVA分别为0.19±0.16和0.23±0.18,0.17±0.13和0.28±0.15; FT分别为(324.1±115.2)μm 和(279.4±98.8)μm,(354.1±121.2)μm 和(248.4±102.6)μm;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P<0.01)。随访过程中,联合治疗组中3例出现一过性眼压升高,药物治疗控制;1例白内障进展。结论曲安奈德联合格栅光凝治疗DME较单纯激光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但远期疗效、水肿复发率及并发症仍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缺血损伤后不同时间电刺激嗅觉诱发电位(olfactory evoked potentials,OEP)的变化。方法 对照组A组21只,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并按照术后1h、2 h、4 h和1天分为B组17只、C组10只、D组6只、E组6只的SD大鼠进行电刺激OEP检测。结果 ①A组中有18只(85.7%)大鼠可记录到一组由“负-正-负”三相波组成的诱电位波形图,3只(14.3%)为“负-正”两相波组成。N1、P1、N2潜伏期分别为(13.91±1.40)、(24.09±3.19)、(45.32±5.35)ms;N1、P1、N2振幅分别为(17.42±7.71)、(28.57±11.70)、(13.07±5.82)μV。②B组电刺激OEP 的N1、P1潜伏期显著延长,E组N2潜伏期显著延长;E组N1振幅显著增大。结论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可以导致电刺激OEP的变化,可能造成或加重嗅觉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泌体microRNA在鼻咽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射线照射获得放疗抵抗性鼻咽癌CNE2细胞(R-CNE2),比较R-CNE2和CNE2细胞外泌体 中miRNA23-a和miRNA21表达水平。将R-CNE2细胞外泌体与CNE2细胞共培养,检测其对CNE2放疗抵抗的影响。结果 R-CNE2细胞外泌体产量为(11.97±1.8)μg/106细胞,高于CNE2细胞[(2.45±0.87)μg/106细胞,t =4.25,P =0.000]。R-CNE2细胞外泌体中miRNA23-a和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CNE2细胞外泌体(t miRNA23-a=3.47,P =0.000;t miRNA21=4.38,P =0.007)。抑制外泌体miRNA23-a后,CNE2细胞经射线照射后活力为56.75%±10.43%;而 抑制miRNA21后,CNE2细胞经射线照射后活力为24.25%±5.67%,明显低于外泌体+射线处理组(F =3.54,P =0.000)。miRNA-21模拟物组细胞活力为60.5%±5.92%大于单纯射线处理组(17%±2.55%,F =4.24,P =0.000);而miRNA23 - a 模拟物组与单纯射线组无明显差异(26.25%±11.32%,F =2.28,P =0.27)。结论 外泌体miRNA21可能在CNE2细胞放疗抵抗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测定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评估其与OSAHS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纳入OSAHS患者85例,其中轻度组27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28例,以15名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留取每人晨起空腹黏白唾液,用酶联免疫方法测定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结果 15名健康受试者和85例OSAHS患者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分别为(5.65±4.73)ng/ml和(36.92±28.71)ng/ml,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00)。三组OSAHS患者唾液胃蛋白酶含量差异明显(P=0.041),两两比较结果显示,轻度组与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均有差别(P 分别为0.020和0.041),而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783)。结论 OSAHS患者唾液中胃蛋白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胃蛋白酶可能是引起OSAHS潜在的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全脑缺血预处理后不同时间点鼠脑皮质、海马Mip1基因的表达及其与脑缺血耐受之间的关系。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建立大鼠全脑预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模型,其中2组通过脑水含量测定和组织学改变观察证实模型复制成功。第3组分为实验组(缺血预处理组)、假手术组,采用Northern杂交法检测Mip1在大鼠海马和前皮质在全脑缺血预处理后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鼠全脑缺血3 min(预处理)后12 h组、24 h组海马和前皮质Mip1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结论大鼠短暂非损伤性3 min缺血再灌注12 h、24 h后脑Mip1表达增高。Mip1表达增高可能是脑缺血耐受保护机制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听力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健康白色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30只.缺血再灌注组大鼠采用线栓法制备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脑缺血60 min,再灌注24 h;假手术组只分离颈部血管,不插入线栓.造模前及造模24小时后两组分别检测听性脑干反应,行神经功能评分,然后处死动物,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和脑梗死体积,通过Evans blue的渗出情况评估血脑屏障的完整性,末端标记法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状况,计算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法检测金属蛋白酶9(MMP-9)、紧密连接蛋白5(Claudin-5)、闭锁蛋白(Occludin)、连接蛋白43(CX-43)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 缺血再灌注组ABR反应阈值明显升高,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含水量增多,脑梗死体积增大,脑神经细胞凋亡指数显著增加,MMP-9、CX-43蛋白表达明显上升,Claudin-5、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后其听力损伤可能与MMPs激活、细胞凋亡、血脑屏障破坏及缝隙连接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葛根素在豚鼠椎基底动脉缺血再灌注耳蜗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葛根素治疗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纯白雄性豚鼠3 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7 d组、生理盐水组(即缺血再灌注7 d加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用药组(即缺血再灌注7 d加葛根素保护组)。除正常对照组外的所有豚鼠均进行手术造模,用药组在缺血再灌注开始时,腹腔注射葛根素1 5 0 mg/(kg.d)-1,每日1次,连用6 d,于再灌注7 d时处死。生理盐水组操作同用药组,但以等容量生理盐水代替葛根素。应用听觉脑干反应(ABR)评价听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诱导型一氧化碳合酶(iNOS)在各组Cortis器、螺旋神经节及血管纹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7 d组、生理盐水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明显延长,阈值升高(P〈0.0 5)。用药组与缺血再灌注7 d组、生理盐水组相比Ⅰ、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缩短和阈值降低(P〈0.0 5)。正常对照组与用药组Ⅲ、Ⅳ波潜伏期、Ⅰ~Ⅲ波间期和阈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 5)。用药组iNOS表达与缺血再灌注7 d组比较明显下调(P〈0.0 5)。结论葛根素具有一定保护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可能与下调iNO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2.
心钠素对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心钠素对豚鼠耳蜗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豚鼠分为4组:实验组(A1、B1)及对照组(A2、B2)。采用造血栓后溶栓的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模型。实验组A1在建模前10min静脉注射心钠素,实验组B1在再灌注即刻静脉注射心钠素,对照组(A2、B2)在相应时间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chlear blood flow,CoBF)并测定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值。结果缺血前实验组A1的CoBF较对照组A2高,再灌注后至实验结束,2组CoBF值未见明显差别。实验组B1和对照组B2用药前的CoBF无明显差别,再灌注后对照组B2恢复到实验开始时的70%左右,而实验组B1恢复到实验开始时相同水平。缺血前4组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缺血30min时,实验组A1的听阈较对照组A2低(t=7.761,P〈0.05)。实验组B1和对照组B2听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灌注30min和60min时,实验组A1与对照组A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B1比对照组B2显著降低(t值分别为9.846和19.242,P值均〈0.05)。结论缺血再灌注后即刻应用心钠素,可以减轻耳蜗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在增加耳蜗血流的同时降低听反应阈。为临床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提供一种新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噪声性聋豚鼠耳蜗基底膜毛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组蛋白乙酰化与噪声性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 成年雄性白色红目豚鼠60只随机分为噪声组和对照组,两组豚鼠分别进行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噪声组给予高强度窄带噪声(122 dB SPL,3小时)暴露,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噪声组于噪声暴露后1小时、3天、7天、14天和21天分别行ABR检测;并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两组豚鼠耳蜗基底膜听觉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水平.结果 噪声暴露后1小时、 3天、7天、14天、21天噪声组豚鼠ABR各频率反应阈均较噪声暴露前及对照组显著增高,且随时间的延长听力逐渐恢复,14天时趋于稳定,达到永久性阈移.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噪声组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及Hensen's细胞中乙酰化组蛋白H2B荧光强度较正常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噪声组豚鼠耳蜗基底膜中乙酰化组蛋白H2B的表达(H2B-AcK5/β-actin比值为0.310 2±0.083 9)较对照组(0.617 9±0.126)明显下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噪声可导致豚鼠内耳感觉细胞乙酰化组蛋白H2B表达水平下降,乙酰化组蛋白失衡有可能参与了噪声性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豚鼠耳颞部60Coγ射线照射对耳蜗核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60 Coγ射线照射对豚鼠耳蜗核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48只豚鼠随机分为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40只),实验组豚鼠于右耳颞部做一次性40Gy 60 Coγ射线照射后的1、4、7、14、30d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测试,然后处死,行耳蜗核石蜡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及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对照组不予60 Coγ射线照射,行ABR测试后行耳蜗核HE染色,方法同实验组。结果对照组ABR反应阈为29.17±1.95dB SPL,实验组在接受60 Coγ射线照射后1、4、7、14、30dABR阈值升高,分别为31.88±2.59、35.00±3.17、35.83±2.04、39.17±2.05、41.67±2.58dB SPL,照射后4、7、14、30d ABR反应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各时间点ABR波I、II、III潜伏期及I-II、II-III、I-III波间期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显示实验组在照射后不同时间点均出现耳蜗核神经细胞肿胀、胞核皱缩或碎裂、尼氏体减少,以14、30天时改变明显。对照组耳蜗核Caspase3免疫组化染色的灰度值为172.33±17.81,实验组60 Coγ射线照射后1、4、7、14、30d耳蜗核Caspase3免疫组化灰度值分别为136.37±24.42、94.67±15.33、91.40±11.71、110.80±4.23、123.56±3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0 Coγ射线照射可导致耳蜗核损伤;Caspase3表达上调可能与耳蜗核神经元射线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低位模拟失重对豚鼠耳蜗听功能与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22只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16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用头低位模拟失重法,身体纵轴与水平线呈-30°,于实验前、失重5天后即刻及脱离失重3天后分别测试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然后取耳蜗行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结果对照组豚鼠ABR反应阈为23.48±6.04dB SPL,实验组实验前为24.22±4.04,模拟失重5天后即刻ABR反应阈为41.61±7.01dB SPL,与实验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脱离失重3天后实验组ABR反应阈为27.50±3.54dB SPL,与实验前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失重5天后即刻豚鼠耳蜗内、外毛细胞散在缺失,纤毛融合、倒伏;透射电镜检查见内、外毛细胞细胞局部空泡形成,脱离失重3天后上述病变均有明显恢复,但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模拟失重5天即可以导致豚鼠耳蜗听觉功能和超微结构的损伤,脱离失重3天后听功能可以恢复正常,但其超微结构还没有完全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自身免疫性听神经病动物模型,探讨其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 ABR)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 DPOAE)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耳廓反射正常的白色豚鼠250只,分离、电泳与纯化豚鼠螺旋神经节及蜗轴内的耳蜗神经纤维抗原,然后与等量完全弗氏佐剂免疫同种豚鼠,其中正常组10只,对照组10只,试验组50只。观察ABR、DPOAE、血清IgG水平、螺旋神经节和耳蜗核团形态学的改变、听神经抗原蛋白在螺旋神经节和耳蜗神经的表达、听神经纤维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免疫后16只动物(32/100耳)出现听性脑干反应阈提高10~25dB,Ⅰ、Ⅲ波潜伏期延长,到免疫后第3周最为明显,随后有逐渐恢复的趋势,其中Ⅲ波潜伏期到第6周恢复正常;该组豚鼠DPOAE没有变化,动物血清IgG显著性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03,P〈0.05);均有不同程度的螺旋神经节细胞变性、数目减少,螺旋神经节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听神经纤维出现脱髓鞘、髓鞘断裂等现象。豚鼠耳蜗核各亚核团平均细胞密度和细胞平均面积各组差异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听神经蛋白完全分布于耳蜗螺旋神经节和听神经纤维组织。免疫后34只动物(68/100耳)没有出现ABR反应阈升高,血清IgG没有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螺旋神经节、耳蜗核团、听神经纤维超微结构没有变化。结论建立了豚鼠自身免疫性听神经病动物模型,该动物模型的ABR反应阈轻中度提高,Ⅰ、Ⅲ波有自然恢复的趋势。DPOAE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7.
血栓/溶栓方法制备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建立耳蜗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随机将豚鼠分为5组:正常组、手术组、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手术经颅底暴露小脑前下动脉(AICA),血栓组使用40%三氯化铁(FeCl3)溶液诱导AICA形成血栓;溶栓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经颈外静脉给予尿激酶(UK)溶解血栓;对照组在血栓诱导形成后,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实验过程中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量仪监测耳蜗血流量(CoBF),实验前后测量豚鼠听性脑干反应(ABR)值,血栓组及溶栓组AICA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血栓形态.结果血栓组、溶栓组和对照组实验后ABRⅢ波反应阈均比实验前有明显提高,正常组和手术组实验前后无明显统计学变化.血栓组、溶栓组及对照组在FeCl3诱导后,CoBF值下降至诱导前约30%,溶栓组在用UK后,CoBF恢复到诱导前大约70%.AICA切片HE染色,可见血栓组AICA有明显白色血栓形成,成分为纤维素、血小板及红细胞.溶栓组可见血栓模糊不清,形态较血栓组稀薄.结论应用FeCl3诱导小脑前下动脉血栓形成并用尿激酶溶解的方法,可以制备内耳缺血/再灌注模型,为临床内耳微循环障碍疾病的研究提供较理想的实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二醛在豚鼠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发病中的作用和电针对年龄相关性听力损失的防治作用及机制。方法 4月龄豚鼠30只分为三组,每组10只,D-半乳糖模型组:豚鼠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300mg.kg-1.d-1,每日1次,连续注射6周;D-半乳糖+电针组:D-半乳糖的用法用量同模型组,同时电针刺听宫、翳风两个穴位;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颈背部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6周。2年龄豚鼠10只(老年组)自然喂养。实验结束后各组行ABR检测,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TBA)检测听皮层、下丘和耳蜗核组织中丙二醛的表达。结果①D-半乳糖模型组ABR波Ⅲ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P<0.05);D-半乳糖+电针组ABR波Ⅲ潜伏期比D-半乳糖模型组缩短(P<0.05);②D-半乳糖模型组和老年组豚鼠听皮层、下丘和耳蜗核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D-半乳糖模型组相比,D-半乳糖+电针组三个部位的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但D-半乳糖模型组与老年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豚鼠听觉中枢的老化可能与丙二醛含量升高所导致的脂质过氧化有关;针刺听宫和翳风两个穴位可通过降低丙二醛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抑制D-半乳糖所致的豚鼠听觉中枢的老化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豚鼠耳蜗毛细胞的死亡时程和方式.方法选用健康成年白色红目豚鼠,雌雄不限,随机分成健康对照组和药物致聋后6 h、9 h组(实验组),每组5只.实验组在选取的时间点完成听性脑干反应(ABR)检测后行耳蜗基底膜铺片、PI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毛细胞.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实验组半数豚鼠致聋(ABR阈值>95 dB SPL),致聋豚鼠耳蜗可见外毛细胞核固缩和核肿胀,与给药6 h组相比,给药9 h组外毛细胞核肿胀数目增多.检测给药6 h组和9 h组豚鼠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物(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没有观察到阳性着色细胞.正常对照组所有豚鼠ABR正常,其耳蜗各回毛细胞没有出现毛细胞核固缩或者核肿胀.结论卡那霉素和速尿联合用药后数小时即可导致豚鼠耳蜗毛细胞死亡,毛细胞损害为两种类型,即坏死和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