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年来,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性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马兜铃酸作为许多中草药饮片和制剂中的主要毒性成分,因其肾毒性、致癌性和致突变性而成为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本文从马兜铃酸在体内外的代谢角度,探讨马兜铃酸各种可能的毒性作用机制,为含有该成分的中药及其制剂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兜铃酸为马兜铃科植物的特征性成分[1] ,大多马兜铃科植物药材均含有马兜铃酸。由于其对肾脏的毒副作用,已引起国内及国外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己来源于防己科植物,含生物碱[2 ] ,不含马兜铃酸。笔者发现市场上出现多种马兜铃科植物的根或茎与防己混用。现将常见的几种马兜  相似文献   

3.
马兜铃酸(aritolochic acid,AA)是植物界中发现的第一个硝基化合物,是马兜铃酸科马兜铃属植物中所含有的共同成分,主要含有AAI和AAⅡ,此外还有少量的AAⅢ。含有AA的中草药有关木通、广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寻骨风、朱砂莲等。应用最广泛的是关木通和广防己。许多中成药中因含有上述成分造成肾损伤,  相似文献   

4.
寻骨风为马兜铃科植物绵毛马兜铃 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全草。寻骨风药材收载于河南省药材标准 [1] ,马兜铃酸 A为其有效活性成分 [2 ] ,具有抗癌、抗感染、抗早孕及增强吞噬细胞的活性等药理作用 ,其对肝、肾的毒性剂量为有效剂量的 1 0 0 0倍 [3~ 5]。近年来马兜铃酸引起的肾损害“马兜铃酸肾病”( AAN)已日益受到临床重视并对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6] 。目前马兜铃酸 A的测定方法多为 HPLC法 ,涉及的药材有青木香、马兜铃及关木通 [7~ 11]等 ,但有关寻骨风中马兜铃酸 A的定量分析未见报道 ,所以 ,本实验对药材的马兜铃…  相似文献   

5.
益母草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japonicus Houtt.的地上部分,为妇科常用药,主治月经不调,痛经,经闭,恶露不尽,水肿尿少,急性肾炎水肿等症[1].益母草的化学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类,二萜类,苯丙醇苷,挥发油等[2].近年来有不少文献报道益母草有肾毒性[3,4],因此有些中医专家推测益母草的肾毒性缘自其含有马兜铃酸,但国内外文献均未见此报道.鉴于马兜铃酸的严重肾毒性及基因致癌毒性[5],本实验对益母草中是否含有马兜铃酸进行了薄层鉴别研究.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进程 ,世界上使用中药的人数也在迅速增加。多年来 ,“中药很少有副作用”的片面认识使人们对中草药的毒性缺乏足够的重视。自从FDA公布了含有马兜铃酸 (aristolochincacid ,以下简称AA)的中草药引起的肾脏毒性的通告以来[1] ,国内外中医药界对此产生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最近几年来临床使用的含有AA的几种常用中草药所引起的毒性病例、临床表现及毒性机制 ,以供广大临床医师和药师参考。1 含有AA的主要中药材与中药制剂1 1 中药材 :AA是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L .)植物的主要成分 ,全世界约有 2 0 0种 (也…  相似文献   

7.
炮制及提取方法对关木通中马兜铃酸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植物木通马兜铃(Aristolochia manshuiensis Kom.)的木质茎,含马兜铃酸、齐墩果酸、常春藤皂苷等成分,具有泻热、降火作用,用于口舌生疮、小便短赤,为一常用中药。然而,关木通中马兜铃酸具有肾毒性,使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甚至要求停用。很多中药生用时毒性大,但通过炮制后,毒性大大降低,作者采用炮制方法和不同提取方法处理关木通,旨在研究其对马兜铃酸含量的影响,探索降低关木通中马兜铃酸的制剂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含马兜铃酸类中药被取消药用标准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含马兜铃酸类中药引起马兜铃酸肾毒性问题近年来备受国内、外医药界关注。为了避免此类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分别于2003、2004年先后发文取消了关木通、青木香、广防已的药用标准,并限制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及其相关制剂的使用。这体现了国家医药管理部门对药物的不良反应、毒副作用、用药安全的高度重视。然而,笔者认为,对含马兜铃酸类药物的肾毒性确实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但也不能盲目地取消和禁止,而应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9.
因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恶心、呕吐、水肿、少尿而住进医院的病人,通常被称为“马兜铃酸性肾病”,受损。肾脏会硬化、缩小,逐渐失去功能,严重的还会因肾衰而死亡。有报道认为马兜铃酸分别存在于木通、防己、青木香、马兜铃、天仙藤等10余种中药。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笔者认为含马兜铃酸中药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中,而不包括其他科属的粉防己、木防己、川木通及白木通。  相似文献   

10.
马兜铃属植物的药理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兜铃属 (Aristolochia)植物在我国有 40多种 ,为多年缠绕草本植物 ,分布广泛 ,以西南和南部较多。本属植物多为常用中药。其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如药用马兜铃为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debilisSieb .etZucc及北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Bge的干燥果实 ;药用青木香、土青木香分别为马兜铃和北马兜铃的干燥根 ;药用天仙藤为马兜铃干燥的茎叶。本文综述了马兜铃属植物的药理作用。1 镇痛作用用北马兜铃醇提物按 5 g/kg、 10g/kg给小鼠ig ,…  相似文献   

11.
马兜铃酸毒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尿毒症一事在国内外引起关注.其主要表现为“急进性肾间质性纤维化”,病情多为不可逆性。本文对马兜铃酸的国内外毒理研究进展,包括临床表现、病理表现、发病机制等作了综述,并介绍了防治马兜铃酸肾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江苏地产药用植物马兜铃的栽培(二年生和三年生)品与野生品果实(中药马兜铃)和根(中药青木香)中马兜铃酸A含量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栽培(二年生或三年生)与野生果实无极显著性差异,证实前者可代替后者选用.栽培二年生与野生根无极显著性差异,但栽培三年生与野生根有极显著性差异,初步提示作为药材宜用二年生品代替野生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对肾脏的损害。方法:对20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具有肾毒性,小剂量泼尼松治疗,有一定疗效。结论:马兜铃酸所致肾损害较重,目前尚无成熟的治疗方案。对此类疾病应重在预防,加强肾功能监测,加强有关这方面的认识,以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4.
马兜铃酸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马兜铃酸肾病的提出及原因1 964年吴松寒 [1]首次报道了 2例因服用大剂量木通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者 ,此后陆续有个例报告[2~ 4 ] 。 1 993年比利时学者 Vanher-weghem JL[5]等报道患者在服含有广防己的中草药减肥治疗时出现进行性肾损害 ,被称之为“中草药肾病”( Chinese herb nephropathy,CHN)。事实上所有药物包括中草药和西药滥用均会造成肾损害。现有的研究资料相对集中在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草药 ,长期或过量使用导致肾小管 -间质病变 ,因而国内学者认为现阶段“中草药肾病”提法不确切 ,应称为“马兜铃酸肾病”( aristochi…  相似文献   

15.
马兜铃酸肝脏致癌性争议及药物安全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兜铃酸是一类硝基菲类羧酸,广泛分布于马兜铃科植物中,主要化合物包括马兜铃酸Ⅰ、Ⅱ、Ⅲ、Ⅳ4种.长期服用含马兜铃酸药物可导致马兜铃酸肾病,诱发泌尿系统肿瘤.马兜铃酸的活性代谢产物可与DNA形成加合物,诱导基因发生A-T颠换突变,该突变常被作为马兜铃酸特征性标签.2017年Sci Transl Med报道指出,马兜铃酸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兜铃酸肾病临床特点与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上诊断为马兜铃酸肾病4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临床与病理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服用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病史,不同程度的出现了肾脏损害,表现为肾性糖尿、夜尿增多、贫血、轻度蛋白尿伴少量红、白细胞尿或管型以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病理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一间质病变。结论:马兜铃酸肾病是一种常见病,许多中草药、中成药均可引起本病,临床与病理特点复杂多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养血清脑颗粒中是否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AgilentZorbaxSB-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1%冰醋酸水溶液(53∶47)为流动相,体积流量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17nm,测定20批养血清脑颗粒。结果回收率为97.7%,标准曲线为Y=2.05X 0.205,在5.2~68ng线性关系良好;20批养血清脑颗粒中均未检测到马兜铃酸A。结论养血清脑颗粒中不含有肾毒性成分马兜铃酸A,是一种安全的中药。  相似文献   

18.
马兜铃类药物致慢性肾损害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多年来得到了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常年来很多人认为中草药无毒副作用,但近年来国内外已有文献报道马兜铃属植物如关木通、广防己等药物应用不当可引起急慢性肾损害,慢性肾损害较急性肾损害更为多见。1993年日本、比利时等国学者报告了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致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例,并称之为“中草药肾病”,但我国学者认为此类肾脏损害称做中草药肾病甚为不当,认为此种肾病应称之为“马兜铃酸肾病”。  相似文献   

19.
马兜铃酸肾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兜铃酸肾病的发病率日渐增高,其病因主要为使用相关药物不规范,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小管间质性肾炎,易进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防治的关键是规范使用中药,及时停药,可运用肾作用明确的中药以改善肾损伤。  相似文献   

20.
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及制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兜铃酸 (Aristolochicacid)为一类含硝基的菲类有机酸 ,主要存在于马兜铃科 (Aristolochiaceae)马兜铃属 (Aris tolochiaL .)植物中 ,是该属植物的重要特征性成分。天然存在的有马兜铃酸A、B、C、D、E、7 羟基马兜铃酸、7 甲氧基马兜铃酸等 ,是一类植物界罕见的化合物。因其具有一定的生理活性 ,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早期发现该类化合物具有抗癌、抗感染及增强吞噬细胞活性等作用 ,因而在西欧曾有多家药厂生产。我国也曾把以马兜铃酸A为主的总酸称为“增噬力酸” ,并应用于临床。但近年来由于不断出现马兜铃酸类成分的毒性反应及含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