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对全息论的理解,用一架普通的显微镜和最简单的植物解剖工具,对常见的百余种植物中药易混品进行鉴定尝试,发现如果把全息论中的全息形态原理引入到植物中药的鉴定中来,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某种意义上能达到某些高科技手段几乎同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内经》全息论思想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息一词由匈牙利物理学家嘎伯提出,它源于物理学激光全息照相。全息的概念已被引入许多学科,我国学者张颖清在“全息”论的启发下发现了生物全息现象,并创立了“全息生物学”。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足疗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而接受。足疗是足疗法和足疗学的概称。足疗法是运用按摩、针灸、磁疗、药敷、熏洗等刺激人体足部经络、腧穴或足部反射区域或有关部位,从而起到治疗全身各部位疾病,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养生保健的作用,属于中医内病外治之法。足疗学是研究足疗理论、足疗方法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它是从中医基础理论与现代生物全息论、  相似文献   

4.
富同义 《中医药学刊》2005,23(7):1287-1287
基于对全息论的理解,用一架普通的显微镜和最简单的植物解剖工具.对常见的百余种植物中药易混品进行鉴定尝试,发现如果把全息论中的全息形态原理引入到植物中药的鉴定中来,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在某种意义上能达到某些高科技手段几乎同样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原培谦 《新中医》1999,31(2):3-4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医整体观念与现代全息理论的关系,说明传统中医学的科学性和全息论存在的客观性,提示中西医可能在全息论的指导下找到基本理论的结合点,从而加快中医现代化步伐和更为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6.
全息诊疗法是"自然疗法"的重要内容.可诊断、治疗、预防、保健,一法多效,有广阔的实用价值."全息"系指物体的每一局部都可反映整体的全部信息,称之为"全息胚".中医学很早就将这一规律运用于临床.以手、足、耳、鼻等全息胚作为窗口,窥查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疾病信息.可作到早期诊断.针对性地施以反射区按摩等刺激方法,可有效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达到治疗康复、保健养生之目的.全息诊疗法的机理源于传统文化的宇宙"气化"论,认为宇宙和人体均为"气"的系统,有着同一的物质基础,故任何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可反映整体的全部信息.而且中医的经络理论和西医的神经理论也都是全息诊疗法的有力基础.总之,全息诊疗法渊源深远、内容丰富、效果显著,不失为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科学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7.
普通存在于自然界、社会、思维范围内的全息现象和全息规律,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藏医药理论中早已对这种人体与天体、人体整体与局部、疾病与药物、人类进化与胚胎发育、人与自然界等之间全息缩影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本文对藏医药理论中的全息思想作了简要的概述.  相似文献   

8.
胸骨体的生物全息律现象探索符士申(浙江省嘉兴发电厂医务所314201)在人体中,生物全息律现象的存在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体的耳、虹膜[1]、舌、手、足、第二掌骨等部位被认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全息元。根据张氏[2]提出“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与周围有相对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新的减肥方法 ,胶带减肥法的有效性尚需时间的检验 ,但有关专家对此的初步评价可为减肥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中国保健科学技术学会副会长栾承彰说 :胶带减肥法的疼痛转移原理源于全息反射论。很多人对于全息反射可能不甚了解 ,但对足部按摩、耳穴压贴等则几乎家喻户晓 ,这其实都是全息反射理论的具体运用。国内对于全息反射的研究从五、六十年代开始 ,最早研究者是山东大学的张逸清教授。全息反射论认为 ,生物是由一个细胞分化出来 ,不管后面有多少个细胞 ,都具有最早细胞的信息 ,通过 DNA复制将细胞整体扩大到生物的整体 ,两者的…  相似文献   

10.
全息论,就是研究事物间所具有的全息关系的特性和规律的学说。中医脉学体现了全息论的观点。浙江·丝线脉学、昆仑·天元脉学等民间传承的特殊古脉法虽有独到诊断方法,却鲜为人知。而由此两种脉学发展起来的九宫脉和全息律脉,却在数百年来的临床经验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脉法。用全息律的观念,能综合掌握整体功能状态,而达到无创、简便、快捷的优点,有助于中医脉诊的继承和另类思考。  相似文献   

11.
最近孟庆云教授运用全息科学的思想,阐述了《黄帝内经》的全息观(详见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5年2月《至道在微》一文),提出“全息观”是中医学具有特色的理论之一,这是对中医理论现代化研究的新发晨。人体局部具有整体信息的现象,早在《素问·脉要精微论》,《灵枢》师传、二色、大惑论等篇,就有类似的记述。指出在面部、舌、耳、寸口脉等局部狭小区域内,具有全身躯体和脏腑的缩影,有整体信息,以此构建了人体结构的全息模型,成为以这些局部区域,来诊断全身疾病的“全息诊法”的理论基础。可见《史记》、《三国志》等史料记载的,当时著名医家和民间医生扁鹊、华佗、张仲景等,主要通过望诊来判断和预测奇难疾病的案例,是有理论和实践根据的。《难经·六十一难》对四诊功效的概括:“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四诊之中,望诊是最微观、最客观的,能通过望诊判断疾病是最神妙的技艺。但是大量宝贵的望诊技术,由于难以用文字描述,加之保守思想影响,多数失传了。基层有些老中医、民族医和民间医生,还多散在的掌握运用着,类似本文“巩膜诊断法”这样一些“全息诊察”的方法和实践经验。为了挖掘、整理这些珍贵的技术经验,本刊特设《全息诊察法》专栏。无论是一种成套的  相似文献   

12.
神阙穴在疾病治疗中被普遍应用,本研究从神阙穴与经络联系、生物全息论、人体之“气舍”、胚胎学与解剖学和现代生物学机制等方面,证明神阙穴具有广泛的治病、防病作用。以期通过阐述神阙穴治病的相关理论,为该穴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颊针疗法是王永洲教授创立的一种无痛针灸新疗法,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为其三大理论,具有取穴标准、靶点明确、操作简单等特点。运用全息理论,以面颊部精确全息定位取穴改善中风后失眠患者四肢及躯干不适;大三焦理论调理三焦气机使五脏协调,阴阳相交而寐;心身理论强调形神统一,对三焦穴采用一体化治疗,对躯体及精神同步干预,使中风后失眠患者情志畅达,安然入睡。基于颊针疗法三大理论(全息理论、大三焦理论、心身理论),探讨颊针治疗中风后失眠的临床思路,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全息性目前被广泛地用于解释部分与整体、点与面之间的关系,它的创立对生物学、医学的诸多方面作出了全新的解释。中国传统医学中蕴涵有丰富的全息思想,阴阳、五行、脏腑等都渗透着浓厚的全息思想。中医学认识疾病的理论模型,同样存在这种全息性。因此,在中医教学中将全息教学理论应用到其中,用全息的思维方式开展中医教学全过程,引入全息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将有利于中医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现象的过程中,把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的方法,叫做系统方法,相应的科学称为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方法以论述和实现整体最优化为目的,其内容包括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和耗散结构论、协同论、突变论等,前三者被合称为“老三论”,后三者被称为“新三论”。此外,我国学者吴学谋所创立的泛系理论也属于系统科学方法。系统科学的方法和中医  相似文献   

16.
<正>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山东分会中医多学科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1987年5月5日至8日在青岛召开,来自全省各地及兄弟省市的132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认为,我省中医多学科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第一,全息生物学在中医的应用研究。山东大学全息生物学教研室从全息生物学的全息胚学说、生物全息律、泛胚论来研究生物体和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发现了第二掌骨微针系统,从全息角度探讨穴位和经络实质,为经络研究开辟了新道路,在国外也引起了重视,得到科学界较高的评价。第二,系统科学在中医学的应用研究。山东中医学院马列主义教研室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论、协同学等,应用于中医研究,深入讨论中医理论和方法的特点及优势,提  相似文献   

17.
脉诊作为中医四诊之一在中医理论和临床上均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其理论的科学性具有一定争议。为了探讨中医学寸口诊法的理论依据,以《濒湖脉学·七言脉诀》为例,从生物全息论的角度分析寸口诊法。发现《濒湖脉学》寸口诊法基本符合生物全息论,寸脉主人体上部疾病,关脉主人体中部疾病,尺脉主人体下部疾病,与生物全息律符合,但左右手寸口脉分候不同的脏腑,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五输穴全息论溯源浅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五行学说、五输穴的气血流注、标本根结理论及五输穴的临床应用论述五输穴,以全身的生理、病理状态提出五输穴全息论。  相似文献   

19.
焦敬君 《新中医》1993,25(5):9-12
本文认为,中医理论、中医学说的产生及中医模型的建立与模拟方法的运用都是以全息论思想为基础的,因而提出中医的发展也必须以全息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太极图寓意深刻,宇宙大太极,人身小太极。古老的中医理论具有全息论的萌芽,现代全息论与中医理论十分契合。中医的脉诊、耳诊、足诊以及相应疾病的治疗,都是全息论在临床上的实践。应用全息论研究中医,开辟了一条研究中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