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倍他司汀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对照组用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倍他司汀片联合步长脑心通胶囊组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高于桂利嗪片联合复方丹参针组,是治疗老年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9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9例,采用倍他司汀注射液治疗.治疗15 d后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和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1%,两组疗效相当(P>0.05);两组病例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治疗组增加椎动脉和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部分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对照组口服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两组均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及颈动脉血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颈动脉血流速均较治疗前改善。结论口服银丹心脑通胶囊联合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优于单用盐酸倍他司汀口服液,联合治疗方案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较为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疗效。方法选择眩晕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两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盐酸倍他啶注射液500ml,山莨菪碱针剂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治疗组以利多卡因10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倍他司汀20mg加入5%GS液250ml静滴。每日1次,7天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利多卡因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椎一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舒血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运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运用培他啶注射液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脑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脑血流速度均明显改善;而治疗组部分"血瘀"症状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能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病例的65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眩晕宁片,对照组用盐酸氟桂利嗪口服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TCD)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宁片可以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降压、降糖等。治疗组加用眩晕宁每次3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2个月。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5mg,每晚一次口服,疗程2个月。分别观察临床疗效、起效时间及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眩晕消失时间为(5.62±3.89)d,对照组为(8.45±4.01)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只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葛根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VBIV)的疗效。方法将94例VBIV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应用葛根素4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昧输注,对照组38例应用胞磷胆碱钠注射液500mg加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治疗10d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对照组为71.1%。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用于治疗VBIV性眩晕。  相似文献   

9.
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眩晕宁片治疗组和氟桂利嗪对照组,各66例,分别观察其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结果 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较本组治疗前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Vm、P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眩晕宁片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显著疗效,且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61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口服氟桂利嗪(西比灵)10 mg,每晚1次,中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每日1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血塞通静脉输注,两组治疗10 d后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显效率为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显效率为43%.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脑安胶囊,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于治疗前后行经颅多普勒和血液流变学检查。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60%和70.59%(P<0.05),试验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研究对象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脑安胶囊联合倍他司汀治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有良好的效果,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眩晕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96例VBI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予眩晕宁每次2片,每日3次,口服,连服15 d。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每次5mg,每晚1次口服,疗程15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眩晕宁片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疗效显著,且无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所致眩晕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治疗组采用山莨菪碱30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采用血塞通5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观察用药后两组患者的起效时间,记录每日病情变化的情况和住院天数。结果发现,治疗组在起效时间、住院天数、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药物副作用主要为口干、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但均为一过性。认为山莨菪碱静点是治疗VBI所致眩晕的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中医药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椎 -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VBI)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病症 ,本病多发生于 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以发作性眩晕、恶心欲呕、共济平衡失调等为主要症状。其病症特点为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 ,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疾病发生 ,尤其是第一次短暂缺血发生半年内是发展为脑梗死的高危时期。因此 ,早期诊治是预防和降低脑梗死 ,特别是小脑和脑干梗死发生率的有效措施。近年来 ,国内采用中医药防治本病的研究报道屡见不鲜 ,效果显著 ,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VBI性眩晕属祖国医学“眩晕”范畴。《景岳全书·眩运》中有“眩运一证 ,虚…  相似文献   

15.
杏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中老年好发的脑血管疾病,症状多样,但绝大多数以眩晕为主.其发病原因主要为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一旦发展成椎-基底动脉血栓,造成神经细胞结构不可逆损害,其病死率达20%~30%[1].因而有效的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用杏丁注射液静脉输注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病人65例,观察其疗效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肾填精法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病人的疗效。方法将64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内服中药基本方为河车大造丸加味;偏于阴虚者加知母、丹参;偏于阳虚者加熟附片、巴戟天、肉桂,每日1付,水煎分早晚2次服。对照组单用刺五加注射液250mL静脉输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14d。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检测,并将结果加以比较,同时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及BAEP的异常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为7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AEP检测在治疗前后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66.18%(45/68)和26.47(18/68),对照组BAEP在治疗前后的异常发生率为65.00%(39/60)和40.00%(24/60),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河车大造丸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显著。  相似文献   

17.
段峰  杨原  冯素枝  何鑫 《山东医药》2010,50(12):92-93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4d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且不依赖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王艳玲 《山东医药》2005,45(28):44-45
选择28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患者(VBI组)和10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均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计算机X线检查,比较脑血流动力学和颈椎片的差异,同时分析脑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性别、年龄的关系.结果显示,VBI组TCD和X线颈椎片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VBI组TCD异常患者99例(44.8%)血流速度增快,112例(55.2%)血流速度减慢.脑动脉粥样硬化和颈椎病是造成VBI的最主要原因,VBI性眩晕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在女性或<60岁者主要表现为血流速度增快,男性或≥60岁者表现为血流速度减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定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VBI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中西医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加用氟桂利嗪(西比灵)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定眩汤,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2%,优于对照组的65.0%(P〈0.05)。结论益气活血定眩汤治疗气虚血瘀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步复迈联合利多卡因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VBI眩晕病人随机分组,观察组每日静脉输注步复迈和利多卡因,对照组每日静脉输注复方丹参注射液、维脑路通和胞二磷胆碱,疗程均为2周.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结果观察组在起效时间、临床疗效及TCD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 结论步复迈联合利多卡因治疗VBI眩晕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