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景烈  王学群  邓英太 《中外医疗》2010,29(1):74-74,76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时神经肽Y(NPY)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AMI患者胸痛发作时及治疗缓解3d后血浆中NPY浓度。结果AMI入院胸痛发作时血浆NP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269.5±100.7)ng/L,(270.8±99.7)ng/L对(155.6±37.8)ng/L,P〈0.010],经治疗缓解后均下降到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172.4±100.9)ng/L,(176.8±60.5)ng/L对(155.6±37.8)ng/L,P〉0.05]。急性心梗组入院时泵功能Ⅲ~Ⅳ级者(n=5)血浆NPY浓度明显高于Ⅰ~Ⅱ级者(n=5)[(333.7±79.4)ng/L对(167.9±36.9)ng/L,P〈0.05]。结论AMI患者发病时NPY增高可能是由于严重心肌缺血、剧烈胸痛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血小板释放NPY增多所致,而NPY增加进一步引起冠脉痉挛,加重心肌缺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病不同阶段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MI的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53例AMI患者发病后第1、2、3、7、14天血浆NPY、NT的浓度变化,并选择4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AMI患者发病后第1、2、3天血浆NPY[(268±34)pg/ml(、217±37)pg/ml(、196±48)pg/ml]、NT[(163±27)pg/ml(、125±23)pg/ml(、71±2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NPY(115±27)pg/ml,NT(66±13)pg/ml](P<0.01),合并有泵功能衰竭的患者血浆NPY、NT水平明显高于泵功能正常患者[NPY(326±28)pg/ml vs(215±34)pg/ml,NT(195±32)pg/ml vs(106±37)pg/ml](P<0.01)。结论NPY、NT与AMI的病理生理过程有关,可能在AMI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神经肽Y (Neuropeptide ,NPY)是一种含有 36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肽 ,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1] 。为观察血浆NPY在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与意义 ,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10月 ,笔者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对 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中的NPY进行了检测 ,现将结果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急性脑梗死组 :80例 ,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男 5 1例 ,女 2 9例 ,年龄 4 1~ 6 9岁 ,平均 (5 6± 12 .4 )岁。全部病例均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诊断标准[2 ] ,并…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发病不同阶段血浆神经肽Y(NPY),神经降压素(NT)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ACS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方法(RIA)测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80例血浆中NPY、NT的浓度变化,并选择60例健康者作对照组.结果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血浆NPY(279±69pg/ml)、NT(148±37pg/m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07±17pg/ml、62±19pg/ml,P<0.01,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治疗前血浆NPY275±72pg/ml、NT 152±41pg/ml,明显高于治疗后NPY113±15pg/ml、NT65±17pg/ml水平,P<0.01.结论ACS患者急性心肌缺血或胸痛发作期血浆NPY、NT水平明显升高,提示NPY、NP参与了ACS的发病过程,在AC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采用同位素放射免疫分析法 ,对 38例糖尿病血糖控制良好组 ,对 34例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组及 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浆NPY的检测。结果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组血浆NPY含量 (32 1.8± 5 0 .1pg/ml)明显高于血糖控制良好组(190 .2± 49.6pg/ml)及正常对照组 (15 2 .8± 37.6 pg/ml) ,血糖控制良好组血浆NPY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水平升高 ,尤其血糖控制不良组明显 ,提示检测血浆NPY含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对糖尿病发病机制上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是孕期常见的并发症,至今仍是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其病因尚未十分明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心血管系统中的作用已得到公认,它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目前NPY在妊高征中的作用报道仍较少,本研究测定妊高征患者及正常妊娠孕妇血浆NPY浓度,探讨NPY与妊高征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浓度的变化。方法:选择EH患者211例,同期同年龄体检健康者237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血浆NPY浓度。结果:1.EH患者血浆NPY浓度、体重指数(BMl)高于对照组(P〈0.01);经协方差分析校正BMI后,EH患者血浆NPY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血压级别之间血浆NPY浓度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NPY浓度随着血压级别的上升而升高。3.血浆NPY浓度与平均动脉压(MAP)、收缩压(SBP)、BMI呈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显示,MAP为NPY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EU患者的血浆NPY浓度升高,且增高趋势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有关。NPY可能与EH的病理生理进程有关,检测血浆NPY浓度可作为评价EU进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浓度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CI患者临床资料,用放射免疫法动态检测其血浆NPY与CGRP浓度及变化值,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血浆NPY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G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NPY浓度于4~7d达峰值517.68pg/mL,CGRP浓度于1~3d达低谷113.45pg/mL;NPY从轻型到重型逐渐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CGRP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PY与收缩期血压间呈正相关,CGRP与血压呈负相关。结论NPY、CGRP浓度检测可作为判断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介素-18(IL-18)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泵功能衰竭患者中的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47例AMI患者和20例对照组IL-18浓度,Killip分级法对47例AMI患者按泵功能衰竭程度进行分组。结果:AMI并泵功能衰竭患者IL-18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K4组显著高于K1、K2、K3组(P<0.01),K3组明显高于K1组(P<0.01),高于K2组(P<0.05),K2组高于K1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与射血分数(EF)均呈显著负相关(r=-0.982,P<0.01)。结论:AMI患者IL-18与心力衰竭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IL-18对判断AMI患者的泵功能衰竭严重程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S)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0例心肌梗死患者PRA、AngⅡ和ALD血清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35例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PRA、AngⅡ和AL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ASS参与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测定PRA、AngⅡ和ALD可作为判断病情的一个指标,有助于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 I)术治疗患者及2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血浆MMP-9的含量。结果心肌梗死患者PC I术前及术后血浆MMP-9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PC I术患者在术后第1天血浆MMP-9明显升高(198±59)μg/L,并在术后第2~3天达高峰,第4~5天开始显著下降。结论MMP-9水平增加可能是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之一,MMP-9水平升高可能与缺血再灌注后的炎症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未行血运重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无梗死前心绞痛对患者预后是否有影响. 方法将未能及时行急诊再灌注治疗且后期因各种原因未能行择期PCI或CABG术的122例AMI患者分为梗死前心绞痛组(A组)和无梗死前心绞痛组(B组),比较两组QRS积分、心肌酶学峰值、LVEF及起病1个月内病死率情况. 结果 A组QRS积分、心肌酶学峰值及起病1个月内病死率明显低于B组(P < 0.05),但A组LVEF明显高于B组(P < 0.05). 结论梗死前心绞痛可以对心梗患者心肌产生保护作用,从而在其后发生AMI时能减轻心肌损伤,对其预后有益.通过询问AMI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史,对判断患者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倍他乐克治疗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倍他乐克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心功能恶化、房室传导阻滞和低血压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死亡率、恶性心律失常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糖均明显降低(P<0.05);且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倍他乐克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可明显降低患者死亡率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和心绞痛的发生率,但对心功能变化不明显,同时血糖、血脂无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徐戈  李醒三 《医学文选》2001,20(3):267-269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对Q-T离散度的影响及意义。方法:AMI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69例患者,按溶栓后冠脉有无再通分为再通组(45例)和未再通组(24例),测定溶栓前、溶栓后2 h和24 h的Q-T离散度。结果:溶栓前两组AMI患者的Q-T离散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Q-T离散度再通组明显低于未通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own氏3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溶栓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溶栓后再通组显著低于未再通组(P<0.05)。结论:AMI患者早期有效的溶栓治疗可缩短Q-T离散度、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减少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Q-T离散度具有预测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昼夜规律及其临床特征表现。方法以6小时为间隔将昼夜划分为4个间期,观察20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记录每位病人的年龄、心肌梗死时的状态、发病时有无典型心绞痛症状.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等合并疗状统计出每一间期内发病的例数并进行比较。结果 6:00-12:00发病例数最多且存在显著差开(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存在昼夜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