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邹城市小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情况及血清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ug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一至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小学生出生后接种乙肝疫苗3支以上者占90.15%;HBsAg阳性率为2.16%;抗-HBc阳性率为21.72%;抗-HBs阳性率为54.98%.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HBs阳性率随年龄增高有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对786名小学生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乙肝疫苗接种率乡镇低于城区,HBsAg阳性率高于城区.结论 邹城市小学生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的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u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加强农村疫苗接种工作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现状和抗体产生情况。方法随样抽取414名医学生进行查体并检测肝功能、乙肝五项标志物,对部分乙肝病毒携带者检测HBVDNA。结果414名医学生中,接种乙肝疫苗者349名(占84.3%),接种后出现抗-HBs阳性者256名(占73.35%),HBsAg阳性者10名(占2.42%),其中HBVDNA阳性6名(占60%)。结论医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较高,但抗-HBs阳性者偏低,需尽早补种或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水平.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的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4.
沈阳市于洪区1~5岁儿童HBsAg和抗-HBs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于洪区1~5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和乙肝表面抗体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结果1~5岁儿童HBsAg阳性率为0.50%,接种疫苗1年的幼儿抗-HBs阳性率为80.36%,以后随接种年数的增长抗-HBs阳性率下降趋势明显。在抗-HBs阳性的儿童中有28.93%的儿童阳转率处于微弱阳性状况。结论应根据抗-HBs检测结果,及时给予乙肝疫苗补种和加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接种乙肝疫苗不产生抗体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选取首次接种乙肝疫苗后未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的接种者200例,这200例接种者再次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在接种者再次接种乙肝疫苗后7个月,对仍然不存在乙肝表面抗体接种者实施ALT(谷丙转氨酶)、HBV-DNA(乙肝病毒核酸)以及乙肝5项检测,并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0例乙肝接种接种者再次接受乙肝疫苗接种后,130例接种者产生乙肝表面抗体,其中30例接种者的抗-HBs检测结果为弱阳性,100例接种者的抗-HBs检测结果为阳性,存在70例乙肝疫苗接种接种者HB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实验组70例接种者经再次乙肝疫苗接种后未出现乙肝表面抗体,其ALT水平明显高于再次乙肝疫苗接种出现乙肝表面抗原的对照组,P0.05。结论导致接种者在乙肝疫苗接种后未出现乙肝表面抗体的原因可能与免疫耐受、HBV隐匿感染以及免疫应答迟缓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鹤峰县儿童乙肝疫苗接种人群初次接种后免疫无应答情况,并对不应答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对门诊163例首次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的新生儿实行乙肝血清学检测.结果 乙肝疫苗初次接种后免疫应答情况:抗-HBs阴性率达19.63%,弱应答59人、应答72人,抗-HBs阳性率占80.37%.结论 对免疫无应答者进行再强化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4-2007年大学新生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现状及接种乙肝疫苗的血清学效果,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和控制乙肝传播.方法 采用ELISA法对6953名新生进行了HBV 5项标志物检测,对HBV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者进行了全程免疫.结果 新生抗-HBs阳性率为24.88%,HBsAg阳性率为5.28%,男生HBsAg阳性率高于女生(x2=23.85,P<0.001),各民族新生HBsAg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8,P>0.05),无接种史HBsAg阳性率明显高于有接种史(x2=38.27,P<0.001);HBsAg阳性共有5种感染模式,以HBsAg、HBeAg、抗-HBc均为阳性和HBsAg、抗-HBe、抗-HBc均为阳性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51%和37.60%;新生乙肝易感者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抗-HBs阳转率为82.62%.结论 宁夏某高校2004-2007年新生69.84%对HBV易感,接种乙肝疫苗可提高易感新生对HBV的免疫力;应根据大学新生HBV不同感染模式,采取定期检测、隔离治疗等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群体乙型肝炎的感染现状,知晓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在这个群体中的流行情况,为学校针对乙肝防控提供参照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从安徽某高校4个年级中各抽取681人,共2 724名在校大学生,用ELISA法检测血清乙肝两对半,同时开展相应的问卷调查,分析乙肝感染免疫标志物与各因素的关系。结果 2724份血清标本中共检出HBV血清标志物1 947份,总阳性率为71.5%。其中,抗-HBs阳性数与性别和城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数、抗-HBs阳性数、HBe Ag阳性数和抗-HBe阳性数在是否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阳性数、抗-HBs阳性数和抗-HBc阳性数在共用物品HBV标志物检出情况以及各年级HBe Ag阳性数和抗-HBe阳性数的检测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某高校大学生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中HBsAg阳性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学生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洪山区2~7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群体防治效果,有针对性地指导该地区乙肝预防工作。方法:抽取儿童静脉血2ml,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乙肝5项标志物进行检测。结果:2~3岁组与4~7岁组儿童HBsAg阳性率分别为0.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年龄组抗-HBs阳性率在性别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岁组抗-HBs阳性率高于4~7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区在乙肝疫苗免疫接种方面工作成效显著,乙肝感染率低;儿保工作者应加大对家长的宣传力度,至少在儿童接受乙肝疫苗全程免疫3年后,应对其进行乙肝两对半检查并及时补种或加强免疫,同时对于反复接种乙肝疫苗无应答或低应答者可应用转移因子口服液提高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完成基础免疫的学龄前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的阳性率及免疫效果。方法对所有监测儿童采集静脉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抗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抗-HBs)。结果 342名儿童中抗-HBs阳性277人,阳性率为80.99%,不同年龄组间阳转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学龄前儿童在完成初次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后抗-HBs阳性率有所下降,应定期对该群体进行抗-HBs检测并及时对乙肝疫苗无(低)应答者给予加强免疫,以提高儿童对乙肝病毒的免疫水平,确保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分析乙肝疫苗在纳入计划免疫前后后儿童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以及其抗乙肝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前后的100例儿童,检测其乙肝血清标志物,然后分析对比纳入计划前后的乙肝病毒感染和免疫情况.结果 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前相比,纳入计划免疫后,儿童的乙肝保护性抗体(HBsAb)水平显著提高,达到了65.8%,但是还有28.9%的儿童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显示儿童检测显示5项全阴,且仍然有6.1%的儿童感染了乙肝病毒.结论 对儿童进行强制性的乙肝疫苗接种,可以直接降低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应该积极推广应用,提高强制度;而对于未明确接种的人群应加强管理,做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山市健康人群乙肝血清学监测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乙肝疫苗接种效果情况,进而探讨如何更好地实行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确保接种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152名新生儿和1岁以上健康人群2 495名,应用酶联免疫法对其血清进行HBsAg和anti-HBsAg检测.结果 152名新生儿,抗-HBs阳性141人,阳性率为92.7%,HBsAg阳性0人.2 495名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1 199人,阳性率为48.1%,HBsAg阳性259人,阳性率为10.4%.1~18岁844人,HBsAg阳性10人,阳性率为1.2%.18岁以上1 651人,HBsAg阳性249人,阳性率为15.1%.结论 对新生儿及时进行乙肝疫苗全程免疫,能提高新生儿对乙肝的免疫力,预防乙肝.接种乙肝疫苗、提高接种质量能提高易感人群对乙肝的免疫力,降低人群乙肝感染率.1岁以上健康人群抗-HBs阳性率偏低,存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危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乙肝父婴传播及母婴传播情况及阻断效果。方法:以男方HBsAg阳性所生的7-24月龄的婴幼儿为父亲HBsAg阳性组,子女出生后均接种乙肝疫苗;女方HBsAg阳性所生的7-24月龄的婴幼儿为母亲HBsAg阳性组,子女出生后均在24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接种乙肝疫苗。分别检测父亲或母亲以及婴幼儿血清的乙肝标志物和HBV-DNA。结果:随访HBsAg阳性父亲及其小孩共117对,没有发现婴幼儿HBsAg阳性者,93名婴幼儿抗-HBs阳性,阳性率为79.5%(93/117);HBsAg阳性母亲及其婴幼儿共491对,14名婴幼儿HB-sAg阳性,母婴传播率2.9%(14/491),398名婴幼儿出现抗-HBs,阳性率为81.1%(398/491)。父亲或母亲HB-sAg阳性组之婴幼儿抗-HBs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769,P>0.05)。结论:本研究未发现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对新生儿采取主被动免疫方案后,HBV母婴传播率约为2.9%;经免疫后约20%子女抗-HBs阴性。  相似文献   

14.
分析一〇一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实施12年后免疫人群的免疫效果。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地区选出2063例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统计分析其血清HBsAg、抗-HBc、抗-HBs的阳性率和疫苗保护率。结果:在2063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有11例(0.53%)儿童的检测结果出现HBsAg阳性,有48例(2.33%)儿童的检测结果出现抗-HBc阳性,疫苗保护率为89.45%。在本次研究中,不同年龄组儿童的疫苗保护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在2063例儿童中,有975例(57.7%)儿童接种的疫苗是血源性疫苗,有663例(39.25%)儿童接种的疫苗是重组(酵母)疫苗,有51例(3.02%)儿童是混合接种两种疫苗。对2063例儿童进行检查后,其抗-HBs的阳性率未出现明显的随年龄增加而下降的趋势。在11例检查结果出现HBsAg阳性的儿童中,有6例儿童的母亲分娩前HBV感染指标检测出现HBsAg阳性,有3例儿童的父亲的检查结果出现HBsAg阳性。结论:一〇一团儿童乙肝疫苗接种计划实施12年后免疫人群的免疫效果理想, HBsAg阳性率未出现明显的随免疫时间延长而上升的趋势。在检查结果出现HBsAg阳性的儿童中,有50%以上的儿童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的方式感染的。  相似文献   

15.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状况及疫苗免疫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贻庆  魏瑞芳  刘德艳 《中国热带医学》2006,6(9):1595-1595,1584
目的 了解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感染情况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方法 对来邹城市卫生防疫站门诊接种疫苗和预防检测的3~7岁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和采集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乙肝五项指标。对抗-HBs阴性者进行5μg疫苗加强免疫1~3针,免疫后三个月进行抗-HBs检测。结果 邹城市3~7岁儿童出生后按0、1、6月程序接种乙肝65.42%。各年龄组HBsAg阳性率、抗HBc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抗一HBs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对479名儿童进行加强免疫,加免后总的抗体阳转率为87.89%,加强1针与多针抗体阳转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邹城市3~7岁儿童乙肝疫苗按程序接种率较高、免疫效果良好,乙肝疫苗可以有效阻断乙肝传播,对抗-HBs阴性儿童只需加强接种乙肝疫苗5μg即可得到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6.
林青 《海南医学》2006,17(2):130-131
目的讨论注射乙肝疫苗后不同阶段的乙肝表面抗体浓度范围,动态观察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对乙肝疫苗的再次加强免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前来海南省人民医院保健科体检者随机抽检459人,年龄在20岁以上,身体健康,表面抗原阴性,没有乙肝感染及发病史,按接种乙肝疫苗时间为1年组,3年组,5年以上组三个组,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后取血清,分两份,分别用时间分辨法和ELISA法检测其表面抗体浓度,得出阳性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年组的抗-HBs阳性率为97.69%,三年组的抗-HBs阳性率为96.57%,五年以上组的抗-HBs阳性率为94.53%,x2=29.83,P<0.01,三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随时间的延长,抗HBs的浓度会逐渐降低,一般3~5年要加强一次免疫,但也要因个体的差异而异;有个别个体在注射乙肝疫苗后不产生抗HBs,可能是个体遗传免疫有关,应加强剂量或改变注射的时间间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我区3a来城区和农村学龄前儿童HBsAg感染情况和乙肝疫苗接种产生保护性抗-HBs情况。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全区部分学龄前儿童HBsAg和抗-HBs。结果:城区和农村学龄前儿童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抗-HBs阳性率逐年上升。HBsAg阳性下降率城区比农村显,抗-HBs阳性上升率也是城区比农村显。结论 HBsAg阳性率下降与接种乙肝疫苗产生抗-HBs有关,今后应加大乙肝疫苗特别是农村学龄前儿童乙肝疫苗接种工作。  相似文献   

18.
蒋文芬 《求医问药》2014,(21):189-190
目的:对2013年平果县城区1200名3~8岁的入托、入学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接种的效果进行监测,了解其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后产生乙肝表面抗体的状况。方法:对本组1200例儿童采用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乙肝表面抗体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在本组1200例受检儿童中,有610例儿童的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检测结果呈阳性,阳性率为50.83%。其中,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55.6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阳性率为46.00%,二者相比差异显著(x2=11.22,p<0.05),有统计学意义。3~5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2.17%,6~8岁的儿童进行抗-HBs检测结果的弱阳性率为10.67%,二者相比差异不显著(x2=0.67,p>0.05),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的儿童进行乙肝抗体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x2=0.7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大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可逐渐下降。全面掌握儿童接种乙肝疫苗的情况及其乙肝表面抗体的阳性率在提高其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率、降低其乙肝的发病率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乙肝疫苗接种不产生抗体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对首次接种乙肝疫苗,但没有形成乙肝表面抗体(抗-HBs)患者,再次进行疫苗接种,并在第7个月检测乙肝表面抗体,对仍然没有形成乙肝表面抗体患者,检测其乙肝5项、乙肝病毒核酸(HBV—DNA),以及谷丙转氨酶(Au)水平。结果:30例患者2次接种乙肝疫苗,其中15例抗-HBs阳性、5例抗-HBs(±)、6例乙肝病毒核心抗体(HBcAb)阳性、4例乙肝病毒E抗体(HBeAb)阳性、HBcAb阳性。并且阳性结果与HBV—DNA阳性、ALT升高一致。结论:乙肝疫苗接种后不形成乙肝表面抗体可能与免疫应答迟缓、HBV的隐匿性感染、免疫耐受有关。  相似文献   

20.
接种乙肝疫苗已被公认为是预防乙型肝炎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解成人接种国产乙肝疫苗后的效果,我们对370名20岁以上自然人群接种国产乙肝疫苗者进行了一次抗-HBs测定,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检测对象:免前经检测HBsAg、抗-HBs及GPT全为阴性的20岁以上成人,乙肝疫苗免疫后1个月静脉取血检测抗-HBs。检测人数共370人,其中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