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休克蛋白73可保护鼠小肠热缺血-再灌注损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肠移植中,防止缺血-再灌注(I/R)损害是一重要问题。由于对热休克蛋白73(HSP-73)保护I/R损害了解不多,作下列实验。取雄性Lewis鼠进行实验,麻醉下自颈总动脉插管,以便注药和采集血标本,分成3组:(1)第1组,注入亚砷酸钠(SA)以诱生HSP-73;第2组,注入磷酸盐缓冲盐水(PBS)作为对照;第3组,应用SA(6mg/kg)和槲皮素(5mg/kg)以阻断HSP-73的生成。24小时后剖腹,阻断肠系膜前动脉根部利。时,制成小肠缺血,去除血管夹后使小肠再灌注24小时。测血浆细胞因子和一氧化氮(NO)6次,即缺血前即刻及再灌注后…  相似文献   

2.
作者在雄性C57BL/6鼠实验观察Bcl-2暂时性过度表达以防止肝缺血一再灌注(I/R)的作用。先制成重组腺病毒载体。实验动物在麻醉下剖腹,在肝中叶的根部用微血管锥夹住30~40分钟,肠系膜上动脉夹住20~30分钟,共减少肝血流70%。放松血管夹后开始再灌注。转移腺病毒介导基因至肝脏,在1/R损害前48小时分别自尾静脉内注入1×109pfuAdcmVLacZ或Ad-cmVhffel-2。动物分成3组:第1组(8只鼠)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第2组和第3组(各8只鼠)各注入统有AdcmVLacZ和AdcmVhBcl-2的重组腺病毒载体。自肝冰冻活极组织测B…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周围神经中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及丹参对其变化的影响,探讨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时花生四烯酸代谢变化的损伤机制。方法:采用无损伤动脉夹暂时阻断大鼠右侧骼总动脉的大鼠周围神经缺血实验模型,放射免疫方法检测不同缺血再灌注时间及应用丹参后周围神经中血栓素B2(TXB2)含量和6-酮-前列腺素Flα(6-keto-PGF1α)含草,同时行坐骨神经病理学检查及肢体功能评估。结果:随着缺血时间的延长,鼠坐骨神经中TXA2、PGI2、T/P比值增高,再灌注后,TXA2、PGI2、T/P比值明显增高,但随后PGI2则维持在一定水平。向中药丹参能使TXA2、T/P比值明显下降,减轻缺血性神经纤维变性(IFD),改善肢体功能。结论: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存在花生四烯酸代谢失衡。丹参具有防止TXA2/PGI2、平衡紊乱的作用,对周围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起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西兰大白兔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原癌基因(c-fos)、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Bax基因,Bcl-2基因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18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按不同再灌注方法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Ⅰ组,缺血15min,不灌注;Ⅱ组,缺血15min,再灌注15min;Ⅲ组,缺血15min,再灌注30min。术后分别取缺血-再灌注区及对照区(非缺血-再灌注区)心肌组织进行c-fos,PCNA,Bax,Bcl-2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3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后c-fos、PCNA、Bax和Bcl-2均有阳性表达,缺血-再灌注区均高于对照区(P〈0.01或〈0.05);组间比较:缺血-再灌注区c-fos、Bax和Bcl-2阳性率Ⅱ组、Ⅲ组均高于Ⅰ组,且Ⅲ组高于Ⅱ组(P〈0.01),PCNA阳性率Ⅲ组高于Ⅰ组(P〈0.01)。3组缺血-再灌注区Bax/Bcl-2比值均较对照区增高。结论心肌缺血和再灌注显著诱导c-fos的表达,其增加与心肌再灌注损伤有关;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诱发细胞促凋亡/抗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的激活,存在着与增殖基因共同表达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大部肝切除缺血再灌注时门静脉内前列腺素E1(PGE1)对肝血流量、全身动脉压和长期生存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选用雄性Lewis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5只。所有大鼠均经肝十H指肠韧带阻断肝血供60分钟。在PGE;组PGEl以0.5"a/kn·min持续注人门*脉,分别在缺血前注人15分钟和缺血再灌注时注入到、时;对照组则用生理盐水取代。在缺血时大鼠70%的肝脏被切除。分别在缺血前后测定门赢脉血流量(PVF)、外周血流量(PTBF)和肝动脉血流量。再灌注后1、3、24小时和?、王仁天时测定血清LDH、AST、ALT,再灌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抑制枯否(Kupffer)细胞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kappaB,NF-κB)活性对减轻大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分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圈套寡核苷酸组,每组均为8只大鼠。圈套寡核苷酸组于移植术前2d经供者尾静脉注入120μg脂质体包裹的NF-κB圈套寡核苷酸。移植再灌注后2h,取各组受者移植肝分离枯否细胞。凝胶迁移变动分析法(EMSA)检测枯否细胞NF-κB蛋白结合活性,逆转录聚合酶链法(RT—PCR)观察枯否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肝组织病理及肝功能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组移植肝再灌注后2h,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TNF-α、IL-6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下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伴有肝血窦明显淤血,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胆红素总量(TBIL)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相反,圈套寡核苷酸组枯否细胞NF-κB活性及细胞因子mRNA表达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移植肝未见明显病理组织学改变,肝功能明显改善。结论NF-κB圈套寡核苷酸能高效抑制枯否细胞NF-κB活性,并抑制其下游有害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移植肝的打击和损害。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观察了体外循环(CPB)下行心脏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种凝血酶抑制因子[抗凝血酶Ⅲ(ATⅢ)、肝素辅助因子Ⅱ(HCⅡ)、α-2-巨球蛋白(α2M)]水平与临床不同检测肝素效应方法间的关系。118例患儿分为6个年龄组:〈1个月龄.1~3个月龄,3—6个月龄,6~12个月龄,12~24个月龄,〉10岁。测定基础ATⅢ、HCⅡ、α2M数值。同时测定白陶土法活化凝血时间(k-ACT)、硅藻土法活化凝血时间(c-ACT)的基础值并在应用标准剂量400U/kg肝素3分钟后再次测定k-ACT和c-ACT。计算每例患儿应用肝素前、后ACT的差值和肝素量-效关系。给予肝素后k-ACT较c-ACT的变异性小。与既往在成人中证实的结果不同,ATⅢ以及其他凝血酶抑制因子与肝素效应的临床检测间无正性相关;而且〈1个月龄组患儿不仅ATⅢ、HCⅡ水平低.α2M水平也较低。研究结果对肝素是否能在新生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发挥充分的抗凝效应提出了疑义,并对ACT延长作为反映抗凝程度的精确性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银杏叶提取液抗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银杏叶提取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制作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并分为对照组,再灌注组和治疗组,检测不同时相点血小板计数,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测定骨骼肌丙二醛(MDA),线粒体钙(MitochondrialCa)含量和组织湿/干重量比值(Wet/Dry)。结果 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以上各项指标变化明显,银杏叶提取液可抑制血小板活化,降低血浆TXB2和6-Keto-PGF1α水平,减少骨骼肌MDA,线粒体Ca含量和组织湿/干重量比值,治疗组各项测定指标较再灌注组有比较明显改善。结论 银杏叶提取液对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已知前列腺素(PG)E1和PGI2可缓解缺血性肝损害,但其副作用影响了临床上应用。Misoprostol和OP-41483分别为PGE1和PGI2的同类物,但其副作用较小,实验观察两者对肝缺血的治疗作用。取雌性小猎犬为实验对象,在麻醉下剖腹,阻断肝脏全部血流(门静脉、肝动脉和肝上、下的腔静脉),制作静脉一静脉转流以减压内脏静脉和肝下的腔静脉。在缺血开始前给药30分钟和再灌注前15分钟起给药3小时。实验分成3组,分别在缺血前和缺血后给Misoprostol30μg/kg和70μg/kg、15pg/kg和35pg/kg、7.5pg/kg和175pg/kg,每组5只大。另在OP组5…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和巯甲丙腈酸(CAP)增强心脏停搏液对缺血心肌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I组:作为对照组,应用我院体外循环下心肌保护方法,即首剂应用冷钾晶体心脏停搏液,从第二剂量开始改用15度稀释氧合血灌注,Ⅱ组:在冷钾晶体心脏停搏液中加入FDP(5mmol/L);Ⅲ组:在冷钾晶体心脏停搏液中加FDP(5mmol/L)和CAP(12.5mg/L)。观察血浆丙二醛(MDA),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6-酮-PGF1a)及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结果:与I组比较,Ⅱ组和Ⅲ组MDA,CPK-MB明显降低,且Ⅲ组较好地维持了TXB2和6-酮-PGF1a二者的比例平衡,Ⅱ组和Ⅲ组对线粒体也有较好地保护及提高毛细血管通畅率的作用。结论:FDP和CAP能明显增加心脏停搏液对缺血心肌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肝手术常需暂时热缺血(肝切除时的肝十二指肠韧带钳夹)或冷缺血(肝移植时),血流恢复时出现再灌注损害。有很多方法以控制和保护缺血/再灌注损害(1/R)。取雄性Wistar鼠作实验,先从AST、ALT和谷氨酸脱氢酶(GLDH)值测出最合适的1/R时间后果。实验分组:第1组,假手术组作为对照;第2组,缺血45分钟作为缺血对照;以下组均缺血45分钟经不同时问的缺血预处理(I/P):第3组,I5分钟/R5分钟;第4组,I5分钟/R10分钟;第5组,I5分钟/R15分钟;第6组,I5分钟/R30分钟;第7组,I5分钟/R45分钟;第8组,I15分钟很30分钟;第9组,I10分钟/R10分钟,每组8只鼠。第3~9组作不同时问的I/P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在肝缺血/再灌注(I/R)过程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①正常对照组,术中只分离肝周围韧带,不做肝门阻断及再灌注。②I/R组,进行45min的部分肝门阻断及60min的再灌注。③L-精氨酸(L—Arg)组,缺血前20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射L—Arg(300mg/kg),余同②组。实验结束后,取下腔静脉血2ml,并迅速切取缺血肝组织。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测定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黄嘌呤氧化酶(XOD)、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氯合成酶(NOS)等指标;观察光镜和电镜下肝组织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I/R组iNOS升高,NO降低;L-Arg组NO、eNOS均高于I/R组。2、3组比1组大鼠的肝组织病理损害重、肝功能差,L—Arg组病理损害较I/R组明显减轻、肝功能改善。结论NO对大鼠肝I/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不同亚型NOS的变化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38 MAPK在沙土鼠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蒙古沙土鼠384只,体重50-80 g,随机分为6组,每组64只。假手术组(SH组):仅游离双侧颈总动脉但不阻断;缺血再灌注组(I/R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前脑缺血5min后恢复灌注;缺血预处理组(IP组):前脑缺血3 min后恢复灌注,24 h后再行前脑缺血5 min;P组:于前脑缺血前20 min侧脑室内注射0.8μg p38 MAPK特异性激动剂P79350;SB组:于前脑缺血前20 min侧脑室内注射0.4μg 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溶剂对照组(VE组):于前脑缺血前20min侧脑室内注射1%二甲基亚砜4μl。各组于再灌注15min、2h、4h、6h分别取8只沙土鼠,测定海马CA1区p-p38 MAPK的表达,再灌注1、3、5、7d分别取8只沙土鼠,采用开阔法观察行为学,然后测定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计数、凋亡神经元计数及p-p38 MAPK、HSP27、Bcl-2、Bax的表达。结果 I/R组再灌注期p-p38 MAPK表达上调,IP组及SB组再灌注各时点p-p38 MAPK表达水平低于I/R组,P组再灌注各时点高于I/R组、IP组及SB组(P〈0.05);IP组、SB组较I/R组及vE组沙土鼠探索活动减少,CA1区再灌注期凋亡神经元数减少,HSP27、Bax表达下调,存活神经元数增加,Bcl-2表达上调(P〈0.05);P组再灌注1 d探索活动增加,再灌注各时点p38 MAPK及HSP27表达均较I/R组上调(P〈0.05)。结论 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神经元凋亡与p38 MAPK的激活有关;缺血预处理可通过抑制p38 MAPK的激活,下调HSP27及Bax的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据报道腹主动脉瘤手术后肠道通透性会发生改变,但难以证实这种改变由下肢急性缺血-再灌注(I-R)引起。作者通过下肢I-R动物模型定量评价这一损伤对肠粘膜结构和肠通透性的影响。雄性Wistar大鼠,双下肢高位环扎橡皮圈造成缺血,松解后形成再灌注。实验一,肠壁组织学观察:光镜下观察5组(每组12只)动物:第1组(对照)仅全麻6小时,第2组双下肢缺血3小时,3、4、5组于缺血3小时后分别再灌注1、2、3小时。测量小肠、结肠粘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作粘膜固有层多形性中性粒细胞(PMN)计数。实验二,肠通透性检测:利用“翻转…  相似文献   

15.
环磷酸腺苷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外源性环磷酸腺苷(cAMP)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梗死面积、心肌结构和细胞凋亡参数的影响,探讨cAMP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心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缺血30min,再灌注2h。40只SD大鼠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I组,n=8),I/R组,(Ⅱ组,n=6),cAMP治疗组(Ⅲ组,n=16)在缺血前5min静脉注射cAMP(1mg/kg) I/R组。按TCC法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计算梗死面积,原位末端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指数,免疫组化SP法测定Fas、Bcl-2的含量,在电镜下观察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与Ⅱ组比较,Ⅲ组的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0.05),凋亡指数和Fas含量明显减少(P<0.01);B cl-2含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cAMP具有抗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Fas和Bcl-2介导的心肌 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观察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IR)组、姜黄素预处理(CUR)组,每组12只。CUR组在缺血前2h给予姜黄素100mg/kg剂量溶于0.1%二甲基亚砜1ml中,注入腹腔。24小时后沿原切口进入,切除左。肾。肾组织用4%多聚甲醛固定24h,常规石蜡包埋切片。采用TUNEL法检测各组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结果:与Sham组相比,I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IR组比较,CUR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减少(P<0.05)。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可减轻肾脏IRI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评估方法及其与肝移植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218例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在移植肝恢复血液灌注后1h采取外周静脉血,测定丙氨酸转氨酶浓度(定义为基础肝功能),同时采用组织气体分析仪测定肝组织的氧分压,并取肝组织活检,计算水变性及坏死细胞百分比,分别对上述3项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各指标得分之和将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划分为5级(0~Ⅳ级),统计围手术期(术后2周内)、术后近期(术后2周至1个月)、术后中远期(1个月以上)的患者死亡率。结果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0级者157例(A组),死亡7例(4.5%),71.4%(5/7)死于术后3-6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Ⅰ级者25例(B组),死亡5例(20.0%),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Ⅱ级者23例(C组),死亡5例(21.7%),80.0%(4/5)死于术后2周至3个月;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Ⅲ级者8例(D组),死亡7例(87.5%),85.7%(6/7)死于术后1个月内;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评为Ⅳ级者5例(E组),全部死亡,80.0%(4/5)死于术后1个月内。A组各期死亡率明显低于B组、C组(P〈0.05)和D组、E组(P〈0.01);B组、C组间各期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各期死亡率均低于D组、E组(P〈0.05)。结论基础肝功能、组织氧分压以及水变性和坏死细胞百分比三项指标可基本反映移植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缺血-再灌注损伤评级达Ⅲ~Ⅳ级者术后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缺血预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与Bcl-2,Bax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用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将实验动物分为3组: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组。分别用原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细胞和用免疫组化法测定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再灌注组增加凋亡心肌细胞的百分数(P<0.01)及Bax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减小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缺血预处理减小凋亡心肌细胞百分数(P<0.01)及Bax蛋白的光密度值(P<0.05),增加Bcl-2蛋白的光密度值(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通过调控Bcl-2/Bax表达而抑制心肌缺血/再灌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探讨山莨菪碱对胰腺移植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胰腺移植模型。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只行开腹手术;对照组只做大鼠胰腺移植模型;实验组给受体大鼠静脉注射山莨菪碱5mg/kg,其余同对照组。各组不同时段采血,检测血淀粉酶、血栓烷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的水平,取胰腺组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术后2h对照组血淀粉酶、TXB2、6-K均升高,4hTXB2/6-K比值上调,移植胰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实验组血淀粉酶、TXB2较对照组降低(P〈0.05),TXB2/6-K比值趋于正常,胰腺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山莨菪碱对大鼠胰腺移植组织有保护作用,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XB2生成、缓解TXB2/6-K比值失调、改善微循环,减轻移植胰腺I/R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犬肝细胞线粒体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只杂种犬随机分为4组(n=5):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小剂量异丙酚组(P1组)及大剂量异丙酚组(P2组)。以10ml/min速率静脉输注6%羟乙基淀粉150~200ml,同时从股动脉缓慢放血100~150ml,使平均动脉压(MAP)不低于85mmHg。S、I/R组静脉注射3%戊巴比妥钠30mg/kg、维库溴铵0.3mg/kg麻醉诱导,P1、P2组依次静脉注射异丙酚6mg/kg、维库溴铵0.3mg/kg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控制呼吸。S、I/R组间断静脉注射戊巴比妥钠维持麻醉,P1、P2组以血浆靶浓度6、12μg/ml靶控输注异丙酚维持麻醉30min后麻醉维持同S组。缺血期间回输自体血,维持MAP不低于80mmHg。I/R、P1组、P2组气管插管后30min制备肝缺血(缺血30min)再灌注模型。分别于缺血前即刻、缺血30min、再灌注60min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及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活性,并在透射电镜下观察肝细胞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结果肝缺血再灌注可导致血浆ALT、AST活性升高,肝细胞线粒体Na^+-K^+-ATP酶活性降低,肝线粒体损伤,异丙酚可减弱肝缺血再灌注导致的上述改变,以大剂量效果较好。结论异丙酚可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犬肝细胞线粒体损伤,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