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危重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在彻底清除毒物、解毒治疗的同时,能否把握好气管插管的时机,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挽救患者生命有着极大的影响。本院于2003年1月~2004年12月共抢救52例危重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现就抢救过程中气管插管的时机对抢救成功率的影响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急诊体外循环在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抢救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急诊体外循环(ECPB)抢救和治疗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方法对应用ECPB抢救和治疗的49例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抢救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9例中存活44例(存活率为89.80%),死亡5例。其中38例术后随访1~8年,生存良好。结论尽早建立ECPB,改良ECPB技术,加强围手术期处理,能提高救治危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抢救危重型出血热肾病综合征2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危重型出血热肾病综合征(HFRS)是临床急危重症之一,发病急,病情重,病死率高。我院于1995-2000年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抢救危重型HFRS患者,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性中毒在我院急诊抢救中十分常见,其中安眠药(安定、舒乐定安、三唑仑、鲁米那等)急性中毒又最多。1994年4月~1997年10月,我们共收治各类中毒昏迷患者共348例,其中安眠药中毒196例(占563%)。我们采用美解眠与纳洛酮抢救中毒患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混合中毒患者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中毒患者一般来说病情危重.需医护紧密配合抢救。我们急诊科采用血液灌流联合综合措施成功抢救砸度急性混合中毒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最常发生于1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在某些情况下亦可发生,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因此在抢救中护理很重要。现将文登市立医院2004年7月~2006年12月抢救的1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是由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对危重患者及特大手术患者进行严密监测、治疗和护理,以提高危重患者救护成功率的场所。所需要配备的各种抢救设备及药物均需在完好备用状态,以保证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抢救患者使用,一旦延误,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系统完善的物资设备管理对提高ICU危重患者救护成功率有重要的作用。2009年2月至2010年3月我科开始使用ICU指示牌,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急诊危重患者242例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诊抢救室是急危重患者最集中的地方,牵涉到院内转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1)急诊危重患者病因、伤情未知成分较多,在诊断不很明确的情况,急诊科又无法完成检查项目时,必须通过院内转运来完成诊断性检查;(2)危重患者经医护人员积极抢救后,需要送往手术室、监护室进行进一步的治疗护理,使患者早日康复。2007年我院抢救室共转运危重患者242例,现将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抢救急危重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57例临床急危重患者给予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F)方式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以及血清电解质钾、钠、氯、钙和二氧化碳结合力的变化。【结果】57例患者除2例出现血压下降外,其余均能耐受CRRT治疗。治疗前后患者BUN、Scr水平显著下降(P〈0.05);血清钾、钠、二氧化碳结合力显著改善(P〈0.05);血清氯、钙离子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CRRT在各种病因的急危重病人抢救中起到积极而有效作用,其能有效维持内环境稳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能清除各种毒素及炎性介质。  相似文献   

10.
198例危重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的救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危重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难度大,病死率高。1996年1月-2003年10月本院共收治19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8例均为危重型经口急性中毒患者,其中男62例,女136例;平均年龄(15±76)岁;有机磷农药中毒129例,镇静安眠类药物中毒42例,乙醇中毒27例。就诊时表现为呼吸衰竭(呼衰)142例,循环衰竭24例,呼吸、心跳停止13例,昏迷12例,因呕吐物反流或舌后坠窒息7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序贯性血液净化联合纳洛酮对急性中毒患者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三二〇一医院收治的急性中毒患者102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2组患者入院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纳洛酮基础上结合序贯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苏醒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血液流变学和炎症因子变化情况。 结果观察组急性中毒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 vs 80.39%,P<0.05)。观察组急性中毒患者苏醒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46±0.71)h vs(4.72±1.29)h;(7.85±2.12)d vs(10.94±2.53)d,P<0.05)。2组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后氧分压(PaO2)高于治疗前,而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乳酸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PaO2高于对照组,PaCO2和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血细胞比容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急性中毒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序贯性血液净化联合纳洛酮对急性中毒患者疗效良好,可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河豚鱼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豚鱼急性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李曙陈建薇吕美珍纪爱娟(青岛市第二人民医院,266033)1997年我们成功地抢救了4例食河豚鱼急性中毒患者。河豚鱼的毒素对胃肠道有局部刺激作用,吸收后迅速作用于神经末稍和神经中枢,使神经传导障碍,首先是感觉神经麻痹,后运动...  相似文献   

13.
王如月 《妇幼护理》2023,3(16):3967-3969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小儿药物急性中毒洗胃中的应用效果及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 2019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接收的 104 例药物急性中毒洗胃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5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抢救成功率、临床指标、急救流程操作评分。结果 观察组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显著提 高(P<0.05)。观察组的总洗胃时间、初次洗出液体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的急救流程操作评 分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结论 循证护理有助于缩短药物急性中毒患儿的治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王颖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8):1933-1934
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ASOPP)是临床常见急症,病情危重多变,病死率高。其治疗护理措施是否及时有效,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急诊科2006/2008年共收治ASOPP患者54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床旁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急性中毒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325000)杨丽丽薛玲霞近年来,随着血液净化学的发展,血液灌流(HP)逐步用于临床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的抢救[1]。我院自1993年8月-1996年4月,共收治急性药物和毒物中毒(以下简称急性中毒)12...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治疗中安全操仓的护理大连渤海医院(116000)陈玲华,穆济民我院自1989年建立多体高压氧仓以来,共收治患者896人,涉及35种疾病,开仓治疗26000人次抢救危重患者284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做好高压氧治疗前的准备工作:(1)协助医...  相似文献   

17.
姚令良 《临床荟萃》2006,21(5):344-345
随着血液透析治疗的普及,一些重型、危重型出血热少尿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但休克期由于病情发展变化快,如果抢救治疗不合理,病死率仍较高,为了提高对重型、危重型出血热休克期抢救治疗的成功率,我科针对出血热休克期患者病理生理特点,通过提高晶体液与胶体液输液比例,加大晶体液的抗休克治疗力度及少尿期血液透析治疗,大大提高了重型、危重型出血热患者抢救治疗成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急性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病死率较高。我科从1995年开始,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透析(HD)治疗急性中毒患者,1999年改用血液灌流(HP)治疗,2003年改用HP联合HD治疗,随着血液净化方式的改进,临床疗效明显提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急诊绿色通道中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中急性中毒患者的抢救护理。方法 总结了1997年1月~1999年12月间抢救101例急性中毒患者的体会报告。结果 94例抢救成功,7例死亡,均为多器官功能不全(MODS)。其中12人收入院,41人经急诊留观,治疗天数平均3天痊愈出院,其余48例患者经处理后回家。结论 救治应迅速有效,急诊护士在中毒病人的及早明确诊断工作中有重要作用,进一步救治和心理护理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连续性血液净化(CBP)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补液方便且总量不受限制、代谢控制更佳、能清除体内炎症介质等特点,而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患者的抢救。CBP可改善监护室中危重患者的预后,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水平。CBP是一种体外循环技术,保证体外循环的安全及连续运转是完成此项治疗的必要条件。在CBP治疗中,护士作为操作者,全过程参与危重患者监护和特殊护理,可帮助及早发现处理体外循环中出现的故障,以及观察治疗对患者的影响,从而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连续性。因此护士的作用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