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再次剖宫产术产妇12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前次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新式剖宫产组)及对照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并对两组开腹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情况和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开腹时间9.6±3.7 min高于对照组5.3±2.4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和术中总出血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腹腔粘连情况明显较对照组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术后发热例数较对照组少,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情况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重,增加了再次手术的难度,但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高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6):855-856
目的:探讨两种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再次妊娠在本科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共102例,与既往有新式及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术后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手术开腹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各层的粘连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相比,新式剖宫产引起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增加了手术的难度,对再次妇科手术切口的选择增加了困难,但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新式剖宫产较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与子宫下段剖宫产再次手术难易程度及盆腔粘连情况,以期以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10例新式剖宫产史(观察组)及11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对照组)病例再次剖宫产手术进行比较,观察两组在切皮至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开腹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多(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观察组发生率高(P<0.05)。结论子宫下段剖宫产为目前应用最广的剖宫产术式,而新式剖宫产被认为是较理想的术式,但再次开腹手术胎头娩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排气时间均长,粘连发生率高,因此应按受术者具体情况征求患者本人意见选择术式;同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行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采取再次行剖宫产孕产妇224例依据首次剖宫产方法分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腹壁纵切口)104例,新式剖宫产术组(腹壁横切口)120例进行观察。结果新式手术组在开腹时间,开腹出血量、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中腹腔粘连情况,住院时间上显著差于传统手术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局部损伤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积极有效的降低剖宫产术率,对剖宫产术适应证严格掌握,合理选择手术方式,术中缝合腹膜,减少粘连,为下次剖宫产提供较为良好的腹腔条件。  相似文献   

5.
贾峻  谭红娥  贾艳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261-3262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2002年10月~2010年7月实施再次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28例,其中前次剖宫产术式为改良式剖宫产(观察组)56例,新式剖宫产(对照Ⅰ组)38例,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Ⅱ组)34例,再次手术中观察比较三组腹腔粘连程度,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时间,出血量进行分析.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史者粘连最轻,发生率最低,再次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明显减少了盆腹腔粘连的程度,对再次剖宫产术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新式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以改进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20例新式剖宫产史(观察组)及12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史(对照组)病例进行再次剖宫产手术比较,比较两种剖宫产开腹出血量、开腹时间;腹壁及腹腔粘连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开腹时间长及开腹出血量多(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0、Ⅰ、Ⅱ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Ⅲ级、Ⅳ级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5例因膀胱与腹壁粘连较紧,改行腹壁纵切口,腹壁切口形成倒"T"型。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再次开腹手术开腹时间长及开腹出血量多,Ⅲ级、Ⅳ级粘连发生率高,为产科医师,应严格掌握手术指证,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第1次剖宫产时不同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二次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第1次手术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115例(组1),新式剖宫产组57例(组2),对两组二次手术腹腔粘连程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开腹时间与术后病率及术后排气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患者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患者相比,腹腔粘连严重,手术时间与开腹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排气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腹腔粘连严重,术中出血多,手术后恢复差,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慎重选择第1次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廖岩梅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4):3380-3381
本研究探讨两种不同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妇科手术的影响,对有新式剖宫产术史与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史而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开腹时间、粘连程度以及术后排气时间作一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手术的影响,分析探讨改良手术方式,减轻产妇痛苦.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A组60例首次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60例首次改采用传统剖宫产术式,比较两种首次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过程中及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包括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开腹到取出胎儿时间、手术总时间、腹壁切口和盆腔粘连情况等情况.结果 A组再妊娠产妇开腹暴露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均低于B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再妊娠产妇术中盆腔和腹壁切口粘连情况较B组再妊娠产妇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上新式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手术影响较小,但引起术后粘连程度较重,与传统宫产术相比,也存在未知的风险.应慎重选择初次剖产术式降低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宋春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114-115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妇产科手术的影响,探讨不同手术方式的利弊。方法对85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盆腔粘连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新式剖宫产组手术总手术时间、开腹时间、腹腔粘连、假性肠梗阻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开腹出血量、腹壁粘连和手术疤痕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盆腔粘连严重,增加再次手术难度,应进行改良,对于有再次生育需求的患者要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利弊,以期改良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再次剖宫产58例为研究组,其中改良新式剖宫产28例为A组,新式剖宫产30例为B组,腹壁纵切口剖宫产32例为C组,二次手术均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比三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术中总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开腹至胎儿取出时间及腹腔粘连差异均有显著性,而术中出血量及总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不缝合壁层腹膜可使腹直肌与子宫致密粘连,导致再次手术进腹时分离粘连时间长,腹直肌损伤大,粘连较传统子宫下段剖产术严重,给再次手术增加了难度,通过新式剖宫产术壁层腹膜缝合的改良,不但保留了新式剖宫产的优点,而且阻断了腹直肌与子宫切口的粘连,特别是不扰乱和损伤膀胱,不给再次剖宫产带来困难,是一种很好的新式剖宫产改良术。腹壁纵式手术切口创伤小,再次手术操作简单,进腹时间短,对有二胎指标可能再次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姜华 《首都医药》2013,(12):16-17
目的比较不同剖宫产术式对再次剖宫产术的影响。方法对67例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60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47例新式剖宫产术后需二次剖宫产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新式剖宫产术组相比,腹部纵切口组在腹壁、腹腔粘连、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腹壁、腹腔粘连发生率最高,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次之,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最低,对可能需要二次开腹患者,首次剖宫产宜选择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剖宫产术式的术中、术后情况,以及再次剖宫产腹腔粘连情况,观察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初次为新式剖宫产(新式组)52例及初次为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对照组)42例的切皮到取胎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压波动、肌肉松弛、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剂、术后48 h内肛门排气、切口愈合、住院天数、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等情况.结果新式剖宫产组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48 h内排气病例数差异非常显著(P<0.01);术中出血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再次剖宫产术下腹部粘连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李玉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5):231-232
剖宫产术式的选择仍然是产科临床实践所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粘连、切口愈合、术后病率、新生儿评价等方面综述了临床上stark式剖宫产术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新式剖宫产产妇中不缝合膀胱子宫返折腹膜与腹壁腹膜对于再次剖宫产手术造成的不利因素.方法 研究选取我院住院部76例再次剖宫产产妇进行分析,首次剖宫产为子宫下段剖宫产,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对照组;首次剖宫产为新式剖宫产,没有缝合腹膜产妇38例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产妇再次剖宫产时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产妇盆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明显比对照组长,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产妇在手术出血量、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上相比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新式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比子宫下段剖宫产严重,不仅增加了再次剖宫产手术难度,还延长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6.
郑贤芳 《安徽医药》2010,14(10):1185-1186
目的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以改进剖宫产手术方式,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0月期间使用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70例患者为观察组,归为A组;使用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行剖宫产术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归为B组。比较两种剖宫产术的患者在开腹出血量、进腹到胎儿娩出时间及腹壁与盆腔粘连程度的不同。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术中开腹时间短及开腹出血量少(P〈0.05),两组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其中Ⅰ级的粘连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Ⅱ、Ⅲ级的粘连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的新式剖宫产术比新式剖宫产术的效果更好。行剖宫产术时应缝合腹膜,为下次手术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对再次手术的影响,论证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腹膜和膀胱反折腹膜的可行性。方法对109例不同术式剖宫产患者再次手术中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盆腔粘连程度、总手术时间、开腹至胎头娩出时间、及术中取头困难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与新式剖宫产术,两组总手术时间、开腹至取头时间、盆腔粘连程度、术中产钳助娩率、术后并发假性结肠梗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产后出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手术盆腔粘连严重,对再次手术影响较大,应进行改良,视患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腹壁纵横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2000例行再次剖宫产术患者,根据前次手术腹壁切口将其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其中前次手术行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为A组,前次手术行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为B组,比较腹壁纵横切口再次手术的开腹时间、总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结果 和B组比较,A组的开腹时间及总时间均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盆腹腔粘连、胎儿娩出困难及新生儿窒息例数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新式剖宫产术具有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盆腹腔粘连严重,胎儿娩出困难,新生儿窒息率增加,对可能需要再次剖宫产的孕妇,首次剖宫产术选择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焦青果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191-192
目的:探讨新式剖宫产术对再次开腹妇科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月~2010年3月收治的115例产妇,首次均为新式剖宫产,3~5年内再次在本院行开腹妇科手术患者。对行新式剖宫产术患者再次开腹手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手术效果。结果:115例行新式剖宫产术产妇随访1~3年,患者子宫修复均良好,切口表面较平,多数患者切口能被腹壁皱褶遮盖,体表美观,12例产妇由于瘢痕体质较为明显,2例产妇由于皮下脂肪液化从而影响伤口愈合。行再次开腹妇科手术后,出现盆腔粘连31例,占27.0%,其中14例较为严重,子宫粘连前腹壁,帮光位于腹壁切口下方,大网膜呈纵隔样,再次开腹后手术难度系数增加,剥离过程中易损伤膀胱。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术式简单、操作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美观,但对再次妇科开腹手术会造成一定影响,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式剖宫产术,分析其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的优点。方法观察组100例,对照组108例。观察组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通过对两组手术步骤、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刀口愈合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式剖宫产术因开腹损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胎儿娩出快、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刀口甲级愈合率高、美容刀口,深受产妇喜爱而明显优于传统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