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7 毫秒
1.
目的:探讨DFMO抑制ODC活性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对照组和DFMO治疗组,复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流模型前30min用DFMO治疗处理,用RT-PCR方法检测2组大鼠皮质、海马中2,4,6,8h ODC mRNA的表达,比较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大鼠皮质、海马中ODC mRNA的表达在缺血再灌流2,4,6h均较缺血对照组明显降低(分别P<0.05,P<0.01,P<0.01),8h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DFMO抑制了脑缺血再灌流后大鼠皮质、海马中ODC mRNA 的表达,可能是其抑制ODC活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脑缺血白细胞介绍-1I型受体(IL-1RI)蛋白和mRNA表达及其在缺血性脑损伤中的作用。②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栓线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的局灶性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大鼠脑内IL-1RI蛋白和mRNA的表达。③结果 正常及假手术大鼠IL-1RI蛋白免疫阳性细胞主要在皮质表达;缺血后IL-1RI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在缺血侧皮质、海马及纹状体表达明显增加,在皮质再灌注后12h达高峰,随后逐渐降低。原位杂交结果显示,正常及假手术大鼠IL-1RI mRNA阳性细胞主要在皮质表达,海马区偶见阳性细胞;脑缺血大鼠IL-1RI mRNA阳性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后2h表达增加,再灌注后6h达高峰,随后逐渐降至正常水平。④ 结论 脑缺血后IL-1RI上调竞争结合IL-1β,通过受体后信号转导加重缺血后脑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脑皮质及皮质下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和多胺含量,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和多胺含量变化的时相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改良的Longa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2h后再灌注2,4,8,24h动物模型,用高香草酸辣根过氧化物酶荧光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PAO活性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不同时相多胺的含量。结果:实验组大鼠脑缺血区皮质和皮质下PAO活性在再灌注8h后开始升高(P<0.01),其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1);实验组腐胺含量于再灌注4h后即开始逐渐升高(P<0.05),高峰出现在再灌注24h后(P<0.05);再灌注8,24h实验组精脒、精胺含量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PAO活性明显增高,PAO活性的增高促使腐胺高峰的形成,对脑缺血损伤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Shenfu Injection)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时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表达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复制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A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参附注射液治疗组(C组)海马CA1区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mRNA(TNF—αmRNA)及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h和12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48h;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P〈0.01)。参附注射液治疗后,NF-κB和TNF—αmRNA的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结论在脑缺血再灌注救治过程中,参附注射液可抑制NF-κB与TNF—α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表达的变化,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CRE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24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CREB的表达.结果:大鼠缺血再灌注海马及顶叶皮质内神经元凋亡数增加而CREB表达较假手术组减少,注射bFGF后神经元凋亡数减少,CREB表达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结论:bFGF抑制缺血神经元凋亡,参与CREB的调节,对缺血神经元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不同时相不同脑区胞间粘附分子1(ICAM-1)的方法。方法 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全身低血压法建立SD大鼠脑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24,48,72,96,168h)组,于规定时间取脑组织石蜡包埋切片,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亚甲蓝染色及ICAM-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缺血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尼氏体缺失明显,缺血脑区微血管肿胀变形,白细胞粘附、浸润;缺血再灌注后24h皮质及海马ICAM-1表达均显著升高,48h达高峰。可维持7d。结论 ICAM-1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明显上调,介导白细胞和脑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突触后密度(PSD)-93基因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皮质表达的变化。探讨其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病理作用。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缺血2h后,分别再灌注6、12和24h,应用RT—PCR、Western blot技术检测缺血再灌注后皮质PSD-93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再灌注的非缺血侧大脑皮质PSD-93 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缺血侧皮质PSD-93 mRNA表达明显高于未缺血侧,12、24h组与未缺血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并呈时间依赖性;再灌注6h后PSD-93蛋白表达升高,再灌注12h达高峰,12h组与未缺血侧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皮质PSD-93基因表达增高,推测PSD-93参与介导缺血性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及相关分子表达的时间过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目的: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时间过程及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方法:在四血管阻断法(4VO)诱导全脑缺血模型上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同时应用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脑组织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及VCAM-1水平。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3-14d海马CA1区产生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皮层NR1和NR2A亚单位表达分别于再灌注后1和3d显著增加,NR2B亚单位在1-3d也显示较高水平;海马NR1亚单位表达在1d明显下降,以后呈进行性升高,于14d达高峰;NR2A和NR2B表达有相似的趋向并于7d明显增加。海马和皮层VCAM-1分别于再灌注后3和7d表达明显上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皮层和海马的NMDA受体亚单位蛋白(NR1、NR2A和NR2B)及粘附分子VCAM-1有不同变化;干预两者的表达可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已酮可可碱(pentoxifylline,PTX)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四血管阻塞的方法,复制出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A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B组)、已酮可可碱治疗组(C组)海马CA1区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TNF-α mRNA)及细胞凋亡数的变化. 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全脑缺血再灌注组海马CA1区NF-κB和TNF-α mRNA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0.01);NF-κB和TNF-α mRNA的表达分别于再灌注6h和12h达到高峰,并持续到48h;细胞凋亡数随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多(P<0.01).PTX治疗后,NF-κB和TNF-α mRNA的表达下降,细胞凋亡数减少(P<0.01).结论在脑复苏救治过程中,PTX可抑制NF-κB与TNF-α mRNA的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细胞凋亡而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脑红蛋白(NGB)在大脑皮质和海马区的表达变化。方法:改良ZeaLonga线栓法制备W 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模型(MCAO/R),在缺血2h后随机分为1h、4h、8h、16h、32h、64h和128h再灌注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神经功能评价、TTC染色、脑梗死体积测定、光镜HE检测等方法对不同组大鼠予以评价。采用免疫组化染色结合阳性细胞计数的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不同时间点大鼠脑组织梗死中心区和半暗带区NGB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脑皮质的NGB蛋白表达损伤后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非缺血侧对称区域皮质阳性表达不随时间变化。海马区NGB表达则呈持续减少的趋势。病理学检测显示海马区神经细胞损伤程度较大脑皮质区严重。结论:不同脑区对缺血性损伤的耐受性差异可能与NGB表达水平有关。NGB表达上调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在血性老年大鼠海马及皮层神经元中的作用并观察其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建立老年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nNOS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检测海马及皮层神经元nNOS的观察其受损情况。结果 缺血30min后再灌注12h组nNOS活性显著升高。而假手术组、缺血30min即刻取材、再灌流1h,96h组nNOS几乎无表达;6h少量表达;24h和48h组中量表达;再灌流超过24h组神经元损伤较重。结论 NO在脑缺血发生中对海马及大脑皮层神经元具有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NMDA受体亚单位2A(NR2A)反义寡核苷酸对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NR2A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在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损伤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经生理盐水、错义寡核苷酸和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后,以四血管阻断法建立短暂性前脑缺血(15 m in)再灌注(24 h、48 h和72 h)动物模型。在确定的时间点进行灌注固定、取材、石蜡包埋和组织切片(片厚8μm),然后行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A1区NR2A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R2A反义寡核苷酸能显著地抑制这种表达的增加(P〈0.05)。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CA1区NR2A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NR2A反义寡核苷酸预处理后,能够进一步增强NR2A蛋白表达的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再灌注后,在大鼠海马CA1区存在转录增强而翻译抑制现象。NR2A反义寡核苷酸能特异性地抑制NR2A mRNA表达的增加,同时能够增强NR2A蛋白表达的降低。NR2A反义寡核苷酸的这种作用很可能与缺血后的翻译抑制以及海马CA1区选择性易损伤相关联。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全脑缺血模型海马细胞凋亡情况与RTP801mRNA的表达,探讨RTP801对全脑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6只),实验组采Pulsineli用4血管阻断法制做大鼠全脑缺血模型,并按照缺血后6h、12h、24h、48h、72h随机分为5个小组,每组6只大鼠。在各个时间点处死大鼠,应用TUNEL染色观察大脑海马神经元凋亡情况,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海马部RTP801mRNA表达水平。结果:全脑缺血组后各个时间点神经元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缺血48h神经元凋亡最明显。RT-PCR结果显示,RTP801mRNA表达水平在缺血后6h开始明显增加,12h达高峰;除72h组外,RTP801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凋亡在全脑缺血大鼠模型缺血损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全脑缺血时大鼠海马RTP801表达明显增高可能加重凋亡所致的神经损伤,其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齿回神经干细胞动员的作用及对动物空间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对照组(SC组)、血管性痴呆组(4VO组)和西酞普兰干预的血管性痴呆组(4VO C组)共4组;采用改良的Pulsinelli's四血管阻断(4-vessle occlusion,4VO)方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BrdU免疫荧光和激光共聚焦方法观察海马齿回(dental gyrus,DG)神经干细胞增殖状况;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功能.结果 ①海马DG的BrdU阳性细胞多成对或成团排列于颗粒细胞层与海马门区.4VO组及4VO C组造模后1 d,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下降,此后逐渐增加,到术后14 d达峰值(4VO C组约为4VO组的2倍),4VO C组DG神经干细胞活跃增生的情况一直延续到术后21 d,与4VO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②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和空间探索实验均表明,造模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显著受损,但随时间推移逐渐改善;4OV C组术后7 d和14 d组大鼠的学习记忆损伤程度较4VO组显著减轻(P<0.05).③大鼠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趋势与其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改变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全脑缺血再灌注可刺激大鼠海马DG神经干细胞增殖,且SSRI类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可显著增强DG神经发生并减轻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损伤,但神经干细胞增殖趋势与学习记忆改变无明显相关性,推测可能与增殖神经干细胞的分化、功能整合及神经递质作用等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轻度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水通道蛋白9(AQP9)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变化规律,初步探讨AQP9对脑外伤的作用。方法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大鼠轻度脑外伤模型。用TTC法、免疫组织化学法、RT—PCR分别检测脑组织缺血程度、AQP9的表达及双侧大脑皮质和海马AQP9mRNA的变化。结果TTC染色结果显示.损伤早期脑缺血灶不明显,但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扩大,于72h达最大面积。AQP9及AQP9mRNA表达变化基本一致:TBI后1h,所测区AQP9 mRNA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至3h,双侧大脑皮质及对侧海马AQP9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6h后降低;24h后,双侧大脑皮质及海马均再次明显增高,并于48-72h达峰值。结论TBI早期和继发性损伤期AQP9表达的上调可能分别与TBI应激和能量代谢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脑室注射铁调素(hepcidin,Hep)对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及其mRNA表达的调节。方法雄性Wistar大鼠16只,随机分为FP1组及对照组,FP1组脑室注射Hep,对照组脑室注射无菌生理盐水,12h后,分别用免疫组化和RT-PCR法测皮质、海马的FP1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脑皮质和海马FP1及其mRNA表达较对照组均明显减少(P<0.01)。结论Hep可直接抑制FP1及其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李艳伟  赵晋英  李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38(6):487-490,550,F0003
目的 探讨脑缺血对大鼠皮层、海马铁含量及膜铁转运蛋白1(ferroportin1,FP1)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脑缺血1d、3d、7d、28d和假手术对照组,每组各12只。实验组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脑缺血,假手术对照组仅分离出双侧颈总动脉但不结扎。应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应用DAB增强的Perls'铁染色法观察细胞内铁分布,用免疫组织化学观察FP1在皮层及海马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第7天组皮层、海马铁含量开始增加(P〈0.05),缺血第28天组显著增加(P〈0.01);缺血第28天组铁染色明显增强,皮层和海马神经元中有大量铁沉积颗粒。正常皮层及海马组织中FP1表达明显,主要定位于锥体神经细胞。而脑缺血第7天FP1表达开始减少,缺血第28天降到最低水平。结论 脑缺血引起了大鼠皮层及海马铁含量升高,神经元中铁沉积;同时引起了FP1表达减少。提示脑缺血后FP1表达减少可能参与了铁的沉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内Nemo样激酶(Nemo-like kinase,NLK)蛋白表达的变化及细胞定位?方法:60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脑缺血再灌注组,其中脑缺血再灌注组依术后不同的检测时间点分为:1?4?8 h和1?3?7 d 6个亚组?采用中脑动脉闭塞法(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海马组织中NLK,活化的Caspase-3蛋白的变化趋势,用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来检测NLK蛋白在脑组织中的细胞定位及可能发挥的生物学行为?结果:在脑缺血再灌注的海马组织中NLK蛋白随着脑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呈现先增高后降低,后再升高的趋势,其中缺血再灌注后8 h NLK蛋白表达达到高峰,与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的Caspase-3 的表达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递增,3 d达到峰值,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下降?NLK定位于脑组织中的神经元细胞尤其是海马CA1区的锥体神经元?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后NLK蛋白的表达显著上调,提示NLK参与了成年大鼠脑缺血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正常及缺血损伤时大鼠血脑屏障上转运蛋白中P-糖蛋白(P-gp)时征表达及清脑宣窍方有效组分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中风大鼠模型,按照不同再灌注时间,模型组再分为0、0.51、、26、、122、4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缺血区P-gp的表达。除假手术组外,缺血动物于术后1 d,随机分为模型组、清脑宣窍方有效组分高、中、低剂量组、维拉帕米组,并于造模后1~5 d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末次给药后,处死动物,取材,检测大鼠脑皮质及海马区P-gp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与模型组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缺血区均可见P-gp阳性染色。免疫组化半定量分析表明,与正常组比较,不同再灌注时间模型组P-gp表达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及海马缺血区P-gp表达量均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清脑宣窍方有效组分各剂量组及维拉帕米组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脑皮质及海马区P-gp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缺血性脑中风病理状态下,大鼠脑血脑屏障上转运蛋白P-gp存在一定的时征表达,而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病理状态下由于蛋白表达的改变而引起的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变化。清脑宣窍方有效组分对缺血性脑中风大鼠脑皮质及海马缺血区P-gp表达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