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电学杂志》2004,23(2):127-127
常规12导联心电图示P波消失,在长R-R间期中隐约可见f波,符合心房颤动。QRS波群有正常形态、宽大畸形及介于二者之间3种形态。后者QRS波群宽窄不一,但均可见到其起始部粗钝,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平均约200次/min,而R-R间期最短为0.24s,故最快心室率达250次/min。最长R-R间期大于最短R-R间期的2倍,以上特点符合心房颤动伴心室预激。本例心电图QRS波群宽窄不一,是由于快速的房性激动在房室旁道发生程度不等的顺向性隐匿性传导或激动经房室结正道下传并逆向性隐匿性激动旁道所致。如旁道处于相对不应期,则QRS波群介于正常与宽大畸形…  相似文献   

2.
室性融合波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节律点同时激动心室而产生的QRS波群。由两个节律产生者报导较多,属三个激动同时下传形成的,尚未见有报导。现报告所见一例: 患者,男50岁。1986年确诊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伴有预激综合征。1988年安装了永久型起搏器,于1994年1月出现“心律不齐”而入院做全面检查。心电图(见附图)为Ⅱ导联记录。图中窦性心律下传者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明显的“△”波。宽0.14s,考虑为正道与旁道同时下传产生的室性融合波,也就是预激综合征。另可见每分钟42次的起搏心律,其QRS波群形态不等,一种为真正的起搏心律,呈QS型。另一种形态介于起搏心律与正常下传两者之间,呈RS型。RS型前可见P波和起搏脉冲,考虑为正道、旁道、心室起搏三者共同激动心室产生的室性融合波。图中还可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性,26岁。因感冒治愈后出现心悸而入院。心肌酶升高,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心电图(1A)示:窦性心动过速,频率102次/分,QRS呈完全性预激图形,V1-V6导联6波均向上,QRS波主波均向上,属A型预激。Ⅰ导联可见提前出现的QRS波为室性早搏。其余导联均示窦性冲动呈3:2下传心室,P—R间期固定,提示三度房室阻滞并旁道二度Ⅱ型阻滞。  相似文献   

4.
患者女性,50岁。因反复胸闷、心悸5年就诊。临床诊断:心律失常。心电图(图1)示:R-R间距规则,QRS形态正常,逆行P-波在QRS波之后,P-波在Ⅱ、Ⅲ、aVF导联倒置,aVR、V1导联直立,R-P-间期>0.07s,频率167次/分。心电图诊断: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图1顺向型房室折返讨论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系激动从房室正道下传,从房室旁道逆传,即激动从心房→房室结→希-浦系统→心室→房室旁道→心房顺序的折返环路,  相似文献   

5.
室性融合波是指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节律点的同时激动心室而产生的QRS波群。二个节律点共同激动心室而产生的室性融合波较为常见。但三个激动同时或几乎同时激动心室产生的室性融合波鲜见报导。现将我们见到的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50岁。86年确诊为病窦伴预激综合征。于88年安装了永久型起搏器。94年1月出现心律不齐而入院做全面检查。心电图检查(见附图)为Ⅱ导联连续记录,图中窦性心律下传的QRS波群为正道与旁道同时下传产生的室性融合波,也就是预激综合征,宽大畸形,时限为0.14s。QRS波起始部可见明显的“△”波。另可见每分钟42次的心室起搏心律。起搏的QRS波群形态不  相似文献   

6.
旁道与房室结、希-浦纤维均为房室间径路,只是前者属异常,后者正常而已.如冲动在两条以上的多房室径路间进行连续折返,就会形成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或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AVRT按其是否经希-浦纤维或旁道下传又有顺向、逆向之分.折返环路的下传支为房室结、希-浦纤维者称顺向型,QRS波呈室上性型,此型占大多数;如折返环路的下传支是旁道则称逆向型,其QRS波宽大畸形,具预激征特征.AVNRT如经旁道向心室传导冲动,便称为旁观者下传,此旁道成了旁观者,QRS波亦有预激特征.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0余年于2006年3月就诊。1960年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匀齐,V1等导联可见大F波,频率320次/min,以2:1下传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8波。V1-V3呈rS型,V4-V6呈R型,长Ⅱ导联中可见R,12、18。呈室上性型,QRS时间0.09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当日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略)示:P波消失,代之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R—R间期不规则,F波以2:1—4:1下传心室。其间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后有类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8.
窦性心律时心电图出现的一种新的旁道现象假性ICRBBB。窦性心律时由旁道引起的心室预激主要可影响体表心电图的QRS波开始部分。预激程度取决于沿旁道下传与沿希 -浦系统下传的程度 ,若房室交接区传道较快而旁道位于左侧时 ,则QRS波开始部分正常出现所谓未显现或潜在的预激 ;但如果旁道偶而嵌入左室基底部时 ,左室基底部便会由旁道预先激活 ,而在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中左室基底部被最后激活 ,由于次旁道存在左室激活总时间便会缩短 ,因而右心室某些激动没有被抵消 ,V1导联便出现 1个继发性V′波 ,最终导致V1导联QR波出现ICR…  相似文献   

9.
预激性宽QRS波群是室上性激动同时从房室旁道和房室结一希浦系统顺传形成的室性融合波群。心室预激程度受到起搏点至旁道部位的距离、心房内传导时间、房室结一希浦系统与房室旁道传导速度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参阅本刊2008年第1期第118页)。当激动完全从房室旁道顺传时,QRS波群畸形程度明显增大,呈心室完全预激型。  相似文献   

10.
房颤时,f波冲动下传心室过程中,由于室内束支传导阻滞或者冲动经房室旁道下传,形成的QRS是宽型(即束支阻滞型或预激型),这是房颤心律下基本形态的QRS。在上述图形的基础上,夹有窄型的QRS(即QRS“正常化”),这种“正常化”QRS有的是早发的,有的迟发的。此则构成了一种心电矛盾现象。  相似文献   

11.
预激时的心室波群常是室上性冲动由两条通路几乎同时抵达心室而形成的融合波。认识到预激时的心室波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室性融合波,有助于对预激时心电图表现的理解。不同的预激程度实际上也就是不同程度的融合波。因此,融合波图形的改变主要取决于形成融合波的冲动经两个通道时传导速度之差。如从冲动发放处,经正常房室通道下传心室的速度越快,QRS波形态越接近正常,即呈较小程度的预激;反之,经旁道下传心室的速度越快,其QRS波宽大、畸形越明显,即呈较大程度的预激。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37岁。因胸闷、心悸、气促伴恶心1d入院。即刻描记心电图(图1):各导联P波消失,似见“f”波,出现一系列快速宽大畸形的QRS波,时间0.14s,QRS起始部见含糊的8波,R—R间期绝对不等,心室率平均280次/min。Ⅰ、Ⅱ、Ⅲ、aVL、aVF、V4~V6导联主波向下,呈QS型,aVR、V1~V3QRS波主波向上。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  相似文献   

13.
本例窦性P-P间期基本规则约0.94s,P-R间期0.16s,QRS波群呈室上性型,Ⅰ导联ST段水平压低0.1mV,T波倒置,可见频发提早出现P'-QRS-T波群,从EB导联中可见房性期前收缩下传时P'-R间期和QRS形态不一,上行第1个房性期前收缩P'-R间期和QRS形态正常,而第2个房性期前收缩下传时P'-R间期0.28s,R-R间期0.56s,QRS波群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型,可能系激动在房室交接区传导延缓,当激动到达左束支时,左束支仍处于相对不应期,而右束支已恢复传导,传导时间互差≥0.04s,属右束支裂隙现象,或房室交接区存在马海姆纤维型预激,下行中两…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性,51岁。因劳累后心悸伴大汗1h就诊。既往有“心室预激心电图现象”。体检:BP60/40mmHg,一般情况较差,心率约200次/min,心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哕音。腹软,双下肢不肿。心电图(图1A)示宽QRS波群心动过速,QRS波群在Ⅰ、aVL导联呈QS型,Ⅱ、Ⅲ、aVF导联呈R型,V1导联电极脱落,V2~V6导联主波均向上,  相似文献   

15.
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伴持续旁道下传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建林 《心电学杂志》2006,25(3):153-154
患者男性,56岁。因反复心悸、胸闷、头昏10年,再发4h入院。有心动过速史10年。体检:BP80/50mmHg,P214次/min。神志清,心界向左扩大,心率214次/min,心律齐,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可见心影呈主动脉型,提示高血压心脏病。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图1A)示R—R间期均等,为0.28s,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可见预激波,I导联呈QS型,Ⅲ、V1-V4导联呈R型,V5导联呈RS型,V6导联呈rS型,I、V5、V6导联的S波粗钝增宽,P波难以辨认。心电图诊断:A型预激综合征伴室上性心动过速(旁道顺传的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功能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予普鲁帕酮70mg静脉注射,15min后心电图复查(图1B)示P’-P’间期为0.32s,P’:R呈2:1下传,QRS时间为0.08s,Ⅰ导联呈R型,aVL导联呈qR型,Ⅱ、Ⅲ、aVF导联呈rS型,SⅢ〉SⅡ,V1-V3导联呈rS型,V4导联呈RS型,V5、V6导联呈Rs型,V5R波电压为3mV。心电图诊断:房性心动过速呈2:1下传心室,左前分支阻滞,左心室高电压。改口服普鲁帕酮150mg/次,每天3次维持,多次心电图复查均同图1B,病人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金积昌 《心电学杂志》1998,17(3):186-186
患者男,73岁。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心功能Ⅲ级,心房颤动。心电图(附图A)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Ⅱ导联QRS波群有3种形态:(1)R型(R_(8—10、12)),QRS时间0.06s,系通过房室结下传心室;(2)QS型,0RS时间0.15s,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预激患者心电图的QRS波是室上性激动沿预激旁路及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分别激动心室而形成的融合波。QRS波中的两种融合成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可使融合的QRS波形态多变。本文介绍一种特殊的预激QRS波,其形态为固定性。[定义]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就已发现起源于房室结而终止于束支或心室的旁路,称为结室束,随后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性,63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预激综合征、左上肺叶鳞癌切除术后3年。 心电图示:V_1~V_6导联定准电压5mm/mV。记录于心悸发作20min时。P波消失,代之以f波。一种QRS波群时间与形态正常;另一种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130ms),R-R间期绝对不规则,QRS起始部有预激波。预激波和QRS主波方向在Ⅰ、aVL、V_1-V_6导联向上,Ⅱ、Ⅲ、aVF导联向下,提示旁道位于左后方。平均心室率为146次/min。 心电图诊断:阵发性预激综合征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9.
室性融合波是指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的节律点同时激动心室而产生的QRS波。其形态介于两个激动形态之间,有时可能跟窦性激动正常下传时的形态一样。两个激动,可以是同源的也可以是异源的。前者如预激症侯群时激动来源于一个室上起搏点,通过两条途径下传至心室,一条为正道,一条为旁道,也可以两条都为旁道,也可能由两条道下传的激动与室内激动三者同时控制心室。后者可以一个是室上性一个是室性,也可以两个都是室性或两个都是室上性的,但两个激动进入心室的地方不会在一处。最常见的是一个来自室上,可以是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5岁。因心悸来院就诊。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率106次/min,P-P间距匀齐,每间隔一次正常心搏出现1次心室预激波,P-R间期为0.09s,QRS时限0.12s,P-J间期0.26s,V1、3、5导联的预激波为正向。心电图诊断图1为:①窦性心动过速;②交替性A型心室预激波。交替性A型预激综合征讨论本例2∶1交替性预激综合征为旁道2∶1前向传导阻所致,即窦性激动循正常径路持续下传,旁道交替下传心室。其机理为:预激图形与正常QRS波交替出现或成阻滞。交替性心室预激波应与舒张晚期室性期前收缩二联律伴室性融合波相鉴别,前者P-J间期正常,后者P-J间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