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回输的过继性免疫治疗是一种新的生物治疗方法。通过对5例接受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护理,总结认为对接受CIK细胞回输治疗的患者要做好心理护理;回输前要监测生命体征,重点是监测体温;回输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监测生命体征,并揉捏回输袋,以免细胞沉淀使回输不均匀;回输后仍要监测体温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顺铂(DDP)预处理对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杀伤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类NHL细胞株Namalwa(Burkitt淋巴瘤细胞株)、SU-DHL-4(弥漫大B淋巴瘤细胞株)及CIK细胞,采用CFSE/PI双标法检测DDP预处理不同浓度、不同时间,CIK对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的杀伤活性影响.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体外诱导获得CIK细胞,随着DDP预处理浓度的增加,CIK细胞杀伤淋巴瘤细胞的活性随之增强,随着DDP预处理时间的延长,CIK细胞杀伤淋巴瘤细胞的活性亦增强.结论 DDP预处理淋巴瘤细胞后,CIK杀伤淋巴瘤细胞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是将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用多种刺激因子,如抗cD3一McAb、IL.2、血清干扰素-γ(IFN-γ)、IL-1等共同培养一段时间后获得的一群异质性细胞。它兼有T淋巴细胞强大的抗瘤活性和NK细胞的非MHC限制性杀瘤优点,比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CTL、TIL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性强,因而成为近10年肿瘤生物治疗的热点。现就CIK细胞的特点、诱导、杀瘤机制及应用前景等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具有抗原特异杀伤活性的效应细胞。方法:反复冻融法提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 terrazolium,MTT)法检测效应细胞杀伤活性。结果:经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摄取肿瘤细胞抗原,并提呈给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 induced killer,CIK)细胞所获得的DC-A-CIK细胞对同一种肿瘤靶细胞的杀伤活性,较CIK细胞、未摄取抗原的DC-CIK细胞及摄取不相同肿瘤抗原的DC-A不相同-CIK细胞具有更高的杀伤活性。结论:摄取肿瘤可溶性抗原的DC细胞可明显提高CIK细胞对相同肿瘤靶细胞的杀伤特性性和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局部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CIK细胞局部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不良反应和初步疗效,探索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新方法。方法神经外科显微镜下尽量彻底切除肿瘤,术中行快速冰冻,对病理为恶性(WHO分类Ⅲ级以上)并符合其他条件的6例埋置Ommaya储液囊;术后患者常规先行放射治疗;放疗结束后先化疗2个疗程;然后进行局部免疫治疗。治疗期间严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症状及体征,根据不良反应判断其对治疗的耐受性;治疗前后行头颅MR检查并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初步判断治疗的疗效。结果有6例患者共接受10个疗程CIK细胞局部治疗。随访7~24个月,随访率100%。不良反应:发热2例4个疗程,头痛3例4个疗程,失语1例,肢体肌力下降1例,分别用物理降温、甘露醇脱水、加用镇痛药等对症治疗好转。疗效:本组自首次CIK细胞治疗至随访终点平均生存期12.5个月。6例中2例CR,1例PR,1例SD,2例PD。结论脑恶性胶质瘤CIK细胞局部免疫治疗不良反应轻,对症处理均能缓解;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该方法安全,患者能够耐受,并初步显示部分病例有一定疗效;对常规治疗手段失败的患者可以选择这一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治疗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肾癌患者随机分入2组,其中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患者均先行手术切除,治疗组术后给予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和干扰素(interferon,IFN)治疗,然后再行CIK细胞回输治疗。对照组术后仅给予IL-2和IFN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及CD16+CD56+显著上升,CD8+细胞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及CD16+CD56+及CD8+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生活质量(quanlity of life,QOL)评分改善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7.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1年生存率分别为91.7%和 80.0%,1年转移率分别为13.9%和22.9%,1年复发率分别为5.6%和11.4%,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毒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IK细胞联合手术治疗肾癌可以提高肾癌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曼  孙载阳  陈宝安 《现代医学》2004,32(2):132-135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inducedkiller ,CIK)是一种非MHC限制性的新型免疫活性细胞 ,其增殖能力强、杀瘤活性高、副作用小 ,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 ,对于提高患者自身抗肿瘤免疫能力有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IK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共培养后的细胞增殖活性、表型的变化及其对肝癌细胞HepG2的杀伤活性。方法:采集健康供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NC),常规诱导出DC、CIK,用肝癌细胞HepG2抗原冲击DC(Ag-DC),并将其与CIK共培养(Ag-DC-CIK),观察CIK和Ag-DC-CIK的细胞表型及增殖活性,并以肝癌细胞HepG2作为靶细胞,用MTT法检测CIK和Ag-DC-CIK的杀伤活性。结果:肝癌细胞抗原致敏的DC与CIK细胞共培养后,Ag-DC-CIK细胞群增殖活性明显增强,且高表达CD3+CD8+、CD3+CD56+双阳性细胞,其增殖活性和杀伤活性较单纯的CIK细胞更高(P<0.05)。结论:肿瘤抗原致敏的DC与CIK共培养获得的Ag-DC-CIK增殖活性和对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高于CIK细胞。  相似文献   

9.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制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鑫  李贵新 《医学综述》2009,15(20):3071-3073
随着免疫细胞生物学及免疫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细胞介导的过继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患者放、化疗后辅助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是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过继免疫治疗方法,研究和应用进展迅速。CIK细胞在体外可以快速扩增,具有高效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限制性杀瘤活性,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新希望。随着细胞操作及基因修饰技术的日益精进,人们正逐渐改进CIK细胞的体外培养和处理方法,以便进一步提高CIK细胞的增殖率及特异杀伤力,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术前应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同时行血管栓塞疗法的介入治疗,以提高中晚期宫颈癌的手术切除率。方法:治疗组24例,应用诺维本、阿霉素、顺铂行介入治疗,3周~4周插管1次,3次为一疗程,与对照组22例行静脉用药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8%,有51.2%的患者经介入治疗后手术切除;对照组总有效率31.8%,仅有13.6%的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晚期宫颈癌的术前介入治疗,安全有效,能缩小原发病灶,提高局部治疗效果,预防周围淋巴结和脏器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将白细胞介素-2(IL-2)联合CIK用于一线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揭示其优越性及意义。方法治疗组为CIK联合IL-2组(10例),对照组为CIK组(10例),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免疫细胞检测及细胞因子检测对比分析两组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其CEA表达水平有所降低,而IL-2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其差异均有显著性( P<0.05);且CD3、CD56效应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其差异同样具有显著性。结论 IL-2联合CIK细胞输注,能有效上调人体免疫机能,增强CIK细胞活性,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宫颈癌患者心理护理的经验。方法对12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60例,干预组按入院时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前、术后、放、化疗期间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对照组及干预组相比干预组经过心理干预措施其得分明显改善,相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针对宫颈癌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13.
吴陈新  徐萍  强铭  魏方  蔡树华 《安徽医学》2016,37(10):1217-1221
目的 观察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5医院肿瘤中心就诊的72例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观察组在接受3D-CRT后3个月内给予CIK细胞治疗2次。治疗后3个月,依据肝脏CT、甲胎蛋白(AFP)、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综合分析3D-CRT联合CIK细胞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为80.6%,高于对照组的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肿瘤直径和AFP指标监测数据显示,观察组[(4.17±1.65)cm和(348.5±127.2)ng/mL]明显优于对照组[(5.32±1.63)cm和(464.9±134.8)n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T细胞、CD4+CD8+T抑制/细胞毒性细胞及CD16+CD56+NK细胞均不同程度增加(P<0.05)。结论 在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中,三维适形放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可以提高疾病的控制率、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可行性,可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芮韬  吴国清  徐继  郑爱红  吴浩  叶再元 《浙江医学》2015,37(18):1505-1509
目的 观察免疫活化树突状细胞(DC)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DC-CIK 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 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010 年以来的Ⅳ期结直肠癌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患者采用免疫活化 DC-CIK 治疗,同时行 化疗,单纯化疗组患者仅行化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免疫功能变化,并判断免疫活化 DC-CIK 治疗的安全性。 结果 联合治 疗组 2 年及 3 年总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单纯化疗组(2 年总生存率 67.6% vs 38.3%,3 年总生存率 29.8% vs 18.8%,均 P<0.05)。单 纯化疗组患者治疗后 CD8+ 细胞比例高于治疗前(P<0.05);与单纯化疗组治疗后比较,联合治疗组治疗后 CD4+、CD4+/CD8+、 CD16+CD56+ 细胞比例升高,CD8+ 细胞比例明显下降,且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 CD4+、CD4+/CD8+、CD16+CD56+ 细胞比例亦有变化 (均 P<0.05)。 结论 免疫活化 DC-CIK 治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免疫抑制状态,且具有良好的 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调强适形放疗(IMRT)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效果、生存期和毒副反应,探讨晚期宫颈癌最佳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扬州大学附属苏北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收治的70例晚期宫颈鳞癌(ⅡB-ⅣA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组(TC组)38例,接受紫杉醇40 mg·m-2+卡铂AUC1.5 第1、8、15天方案化疗,28 d后重复,放疗期间共完成2个周期;同步单药顺铂组(P组)32例,接受顺铂40 mg·m-2,每周方案化疗1次,放疗期间共完成6周期.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74%、78.13%,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7.37%、84.38%;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分别为40.3个月、25.5个月,3年生存率分别为85.29%、72.41%,TC组优于P组;急性血液毒性发生率分别为92.11%、12.50%,Ⅲ度及以上血液毒性比例分别为39.47%、12.50%;胃肠道毒性发生率分别为78.95%、78.13%,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分别为5.26%、37.50%.TC组较P组有效率及局部控制率高、无疾病进展时间长、血液学毒性及Ⅲ度及以上胃肠道毒性比例低.结论:对晚期宫颈鳞癌,调强适形放疗同步紫杉醇加卡铂方案临床疗效优于同步单药顺铂方案,且毒副反应小,应成为晚期期宫颈鳞癌治疗的首选.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腔内微波热疗加放疗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腔内微波热疗十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1 996年 2月至 1 998年 2月我院收治的 6 1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热疗十放疗组 (H +R组 ) 3 0例 ,单纯放疗组 (R组 ) 3 1例。两组均采用 8MV -X线治疗 ,全盆剂量 3 8~ 40Gy,宫旁剂量 1 0~ 1 8Gy。1 92 Ir-HDR腔内放疗剂量 3 0~ 3 6Gy。H +R组采用 91 5MHz微波热疗仪 ,阴道内辐射器加温 42~ 45℃ ,45分钟 /次 ,2~ 3次 /周 ,共 4~ 6次 ,放疗前、后半小时进行。结果 局部肿瘤缩小率H +R组CR1 0 0 % ,R组CR77.4%。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1 )。生存率 :l、2年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意义 ,3年生存率H +R组优于R组 ,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热疗十放疗能增加宫颈、阴道上 1 /3恶性肿瘤的敏感性 ,提高宫颈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IK联合FP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观察组21例采用CIK联合FP方案:DDP 30 mg/m2,静滴,第1~3 d,5-FU500 mg/m2,静滴,第1~5 d,化疗前抽血行CIK细胞培养,12~14 d培养结束后回输,21 d为1周期。对照组25例采用FP方案同观察组。观察两组患者疗效,生存质量,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两组4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两组均无CR病例。对照组PR 8例,SD 8例,PD 9例,有效率32%,临床获益率64%,CIK联合FP观察组,PR 10例,SD 7例,PD 4例,有效率47.6%,临床获益率80.95%。两组近期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5)。疗程结束后2周,观察组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表型进行分析显示,患者免疫功能状态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CIK联合化疗治疗食管癌是一种安全可行,有效的治疗模式。  相似文献   

18.
何晓彬  王健  胡锦华 《四川医学》2012,33(10):1696-1698
目的评价CIK细胞免疫疗法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18例确诊HCC分为单纯TACE组及联合CIK组。主要评价治疗后疾病进展时间(TTP)及随访1年、3年总生存率。结果 TACE组TTP平均4.7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1.6%。CIK-TACE组TTP平均10.7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86.3%、46%。结论 TACE联合CIK细胞免疫治疗可以更好控制肝脏肿瘤病变,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的临床效果、病理改变.方法:对21例宫颈癌患者术前经股动脉插管介入化疗,化疗方案为博莱霉素45mg、顺铂或艾克博康80mg/m2.结果:21例宫颈癌中7例Ⅰ期、14例Ⅱ期经1~2次术前介入化疗,所有患者最后均成功施行宫颈癌根治术;术后标本均送病检,切片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及坏死组织.结论:宫颈癌术前介入化疗可缩小宫颈局部癌灶的大小,减少病灶的出血,使患者能够进行彻底的手术根治.  相似文献   

20.
张伟  马和平  苏俐 《当代医学》2010,16(11):182-183
目的探讨应用经导管肿瘤供血动脉内灌注的基本治疗方法,观察分别结合传统剂量化疗和节拍式化疗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以来收治住院的中晚期大肠癌患者48例,应用以上两种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种治疗方法的近期显效率分别为33.3%、45.8%,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于中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肿瘤动脉灌注结合小剂量、连续口服Capecitabine的化疗方法,是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新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