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总结我院1991年12月~1992年12月传染科收治的各型病毒性肝炎206例病人,其中30以下青少年130例占63%,而从病原学分析结果,20岁以下患甲型肝炎占同组64.1%,21~30岁患乙型肝炎占同组62%,说明病毒性肝炎防治征应是青少年。从临床分型中急性黄疸型肝炎占65.5%,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占0.97%与发病率极不符,使大量无黄疸型肝炎流失在社会无登记、无隔离、无治疗是流行病学一大隐患应  相似文献   

2.
我院将本市1988年上半年甲型肝炎流行期间收治的患者中淤胆型肝炎(5.3%)资料较全的52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为31岁,主要集中在29~34岁之间。94.3%患者于病前1个月左右曾食用受污染的毛蚶。以发热起病者占  相似文献   

3.
1987年冬季上海市肝炎大流行来势凶猛,我院共收治急性病毒性肝炎110例,其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概况:110例患者均食过不洁毛蚶,但与患者同食过不洁毛蚶的518人中,发病的仅152人,占29.3%,这可能与毛蚶产地、吃的数量、烹调方法及个人的免疫水平有关。发病以青壮年为主,其中20~39岁占  相似文献   

4.
重症传染性肝炎是传染性肝炎(以下简称肝炎)中最严重的一种临床类型,发生率虽不高[重症肝炎的发生率约占全部肝炎(包括无黄疸型及黄疸型)的0.2~0.4%,国内报导占黄疸型肝炎中的2.68~14.8%],但病死率却高达60~90%。其发病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治疗上虽有较多的新方法,但疗效均不够满意,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改进。本文收集  相似文献   

5.
作者1991年收治输血后急性肝炎24例,其中男7例,女17例;年龄21~58岁;急性黄疸型23例,急性无黄疸型1例。患者输血前肝功均正常,HBsAg阴性;发病前3月内有输血(22例,300~1200ml)或新鲜血浆(2例)史。发病后抗-HAV-IgM均阴性,抗-HCV阳性18例(78.26%),其中2例HCV和HBV重叠感  相似文献   

6.
我科1976年元月至1987年3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炎)1495例中,有23例以后相继出现血液系统改变,占1.5%,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病毒性肝炎情况所有病例的肝炎诊断分型全部符合1984年(南宁)全国病毒性肝炎专题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亚急性重型肝炎4例,急性黄疸型肝炎8例,急性无黄疸型肝炎6例,慢性活动型肝炎5例。男14例,女9例,年龄2~69岁,其中14  相似文献   

7.
闵行区1988年1月15日至2月15日甲型肝炎(甲肝)流行期间共报告2449例病人,罹患率为23.2‰,其中20~29岁、30~39岁两组罹患率分別为41.4‰和39.9‰。调查表明本次流行系生食毛蚶所致。证据如下:(1)两次供应毛蚶均先于两流行峰前1个月,正好是甲肝的潜伏期,且供应量多流行峰亦高;人群生食毛蚶率高达27.9%;(2)病例对照调查提示甲肝病人吃蚶率为94.4%,极显著高于一般人群(27.9%)和对照病人(28.7%),OR值高达72.0(95%CL:25.9~200.3),且吃蚶量越多OR值越高;(3)人群抽样调查发现吃毛蚶者较未吃者发生肝炎的相对危险性为29.37倍,归因于吃毛蚶的病例占发病数的93.1%。  相似文献   

8.
从事B超工作多年,发现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的胆囊常不显像。查阅有关资料,未曾有过类似报道。为此,现对我院1990~1992年54例急性黄疸肝炎患者的B超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急性黄疸型肝炎共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7~67岁。所有患者行B超检查前,均禁食12小时,按肝胆常规扫描(海鹰SJN2031型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 结果:肝胆轻度肿大52例,占96.3%;中度肿大2例,占3.7%。肝脏实质呈较均匀的回声点,门静脉管壁回声增强,肝内胆管不扩张。胆囊不显像47例,占87%;胆囊缩小,囊壁增厚(和)或双环症7例。占13%。经治疗1月后,临床表现及辅检结果基本恢复正常。复查B超,54例胆囊均显像,表态大小基本正常。 讨论:急性黄疸型肝炎的黄疸期,病理改变有  相似文献   

9.
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于肝脏的弥漫性炎症变化,超声检查多不能做出明确诊断。然而急性黄疸型肝炎早期约有60%的患者出现胆囊的改变,依此可为临床及时诊断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本组40例均系我院传染科住院治疗的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均经流行病学实验室检验临床确诊的各型肝炎)。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21岁。40例病人中甲型肝炎21例,乙型肝炎19例。均在超声检查前后2~3天内检查肝功及乙型肝炎血清病毒表面抗原。肝功检查自超声检查后每周复查一次。  相似文献   

10.
<正> 我院10年来共收治老年人病毒性肝炎78例,现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54例,女24例;60—69岁,46例,70—79岁32例。临床分型按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所制定的标准。本组急性黄疸型37例(47.4%),急性无黄疸型12例(15.4%),慢性持续性5例(6.4%),慢性活动性11例(14.1%),瘀胆型3例(4.0%),重型10例(12.8%)。重型10例中急性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1995年6月~2000年6月用自拟退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2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男性96例,女性32例;年龄19~64岁,平均26.5岁;病程1~3个月。诊断为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64例,乙型黄疸型肝炎56例,丙型黄疸型肝炎6例,另2例甲、乙、丙、丁肝炎检测均阴性。均符合1990年全国第六次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急性黄疸型肝炎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 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之一,人群普遍易感,以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近年来似有逐渐增高的趋势。为探索老年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规律,特将我院10年来(1972年3月~1982年3月)所收治2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黄疸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28例老年病毒性肝炎(黄疸型)占同期住院黄疸肝炎数的1.71%(28/1619),占同期成人黄疸肝炎的4.33%(28/643)。其中男性17例,女性11例。最小60岁,最大75岁。  相似文献   

13.
肝炎的诊断     
一、甲型肝炎的诊断 1.甲型肝炎分型分4型: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重症型肝炎;淤胆型肝炎。 2.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的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史:①通过污染的手、水、食物及餐具等经粪-口传播。日常生活接触为散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水源及水产品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如19s8年1~4月上海甲型肝炎暴发流行就是因进食污染毛蚶所致。②秋冬季节发病高峰,但要注意一年中有散发病例。③儿童与青少年易感染,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130例患者均为我科1992年2月~1997年12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有黄疸者,不含重症肝炎)。其诊断及分型标准采用1990年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方案进行。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台纽66例,其中男38例、女28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1岁;病程最长9年  相似文献   

15.
用RIA法检测102例肝病患者及30名正常人的血清结合胆酸(CCA)。结果各组肝病患者CCA均值皆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急性黄疸型肝炎、肝硬化、慢性活动型肝炎和重症肝炎CCA试验的阳性率(91.7~100%)高于急性无黄疸型肝炎和慢性迁延型肝炎(分别为69.2%及57.1%)。慢性活动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有70~75%的患者CCA值大于正常值5倍以上,而慢性迁延型肝炎和急性无黄疸型肝炎仅有14.28%及15.38%的患者大于此值。作者认为,该项试验对于肝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病程中出现“双峰型”者 ,临床少见 ,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我院近 10年间收治的 9例“双峰型”急性甲型肝炎进行回顾性总结及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病历来源  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患者 ,符合 1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2 发病概况 本组“双峰型”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 9例 ,占同期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病人总数 2 38例的 3.78%。男 5例 ,女 4例 ,年龄 6~ 39岁 ,平均 14.6岁 ,发病集中在秋冬季 ,多在发病 5~ 7天入院。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食欲…  相似文献   

17.
我曾在解放军175医院B超室进修,现借该医院B超室1984年1月~1986年12月传染科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均选择确诊为肝炎但临床上没有胆囊炎史及细菌性炎症改变的218例。男195例,女2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1岁。一、资料及分析 1.胆囊壁增厚与肝炎类型的关系重症肝炎胆囊壁增厚发病率最高,急性黄疸型肝炎B超检查110例,胆囊壁增厚39例,占35.4%;重症肝炎B超检查7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85.7%;其他类型急性无黄疸型39例,胆囊壁增厚有6例,占15.4  相似文献   

18.
作者收集了1980~1985年间60岁以上老年病毒性肝炎60例,占同期住院各年龄组病毒性肝炎患者3657例的1.64%,现作以下临床分析。 临床分析 一、一般资料:男36例,女24例;60~69岁51例,70岁以上9例。 二、诊断标准:均按1984年南宁会议所订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试行)标准诊断分型。 三、分型例数及入院时病程:急性黄疸型肝炎22例,平均病程15.2天;急性无黄疽型2例,平均病程25天;慢性迁延型肝炎3例,  相似文献   

19.
我院收治SB>10mg/dl的深度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368例,占同期甲肝收治数2981例的12.3%。其中男242例,女126例。年龄为12~72岁,20~39岁组占89.2%。334例有食污染的毛蚶史,34例系继发病例。潜伏期20~39天,占70.3%。主要临床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暴发流行性甲型肝炎的时间分布、年龄分布、临床分型、病原学分型、临床表现及相关血清生化指标等特点。方法对暴发流行性甲型肝炎77例分型、临床表现、血清生化及影像学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暴发流行性甲型肝炎77例中急性黄疸型59例(76.62%),急性无黄疸型18例(23.38%);单纯甲型74例,重叠乙肝感染3例(3.89%),临床表现乏力58例(75.30%),黄染59例(76.6%)。结论暴发流行性甲型肝炎77例临床分析显示男性多于女性;0~10岁占61.04%,30~50岁占11.69%,均为暴发流行,起病急、消化道症状明显、血清胆红素(TBIL)定量明显增多者占35.06%。30岁以上组较30岁以下组黄胆重、持续时间长,影像学改变与其他病毒型肝炎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