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对ICU机械通气患者治疗中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本科室收治的30例ICU机械通气危重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咪达唑仑组和联合组各15例。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期间持续经过中心静脉泵入咪达唑仑,联合用药组加用瑞芬太尼1-2μg/(kg·h)。比较镇静镇痛效果和对持续静脉泵入药物剂量的影响。结果:咪达唑仑和瑞芬太尼联合静脉泵入获得的镇静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咪达唑仑组;并且达到相同镇静镇痛效果下静脉泵入药物剂量明显减少,用药量、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动过速发生率明显低于咪达唑仑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咪达唑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达唑仑联合瑞芬太尼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静脉持续泵入镇静镇痛疗效确切,血流动力学稳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镇痛镇静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及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2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每组各1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8例为对照组(C组)。M组与M+F验组以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相应镇静药物,并根据疼痛和镇静的效果调节剂量,使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Ramsay镇静评分2~4分。分别于镇静前,镇静12及24h抽取静脉血3ml,行血浆β-EP及SP测定;记录镇静前,镇静1、12及24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aw)、VAS及Ramsay镇静评分。镇静1、12及24h分别检测1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镇静达24h时停止药物输注,计算药物总量。结果M组及M+F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浆β-EP及SP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M+F组镇静后sP含量[(101.42±12.46)ng/L]明显低于M组[(132.72±23.82)ng/L](P〈0.05)。与镇静前比较,M组及M+F组患者的HR、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在镇静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镇静1h、RR在镇静12及24h、Paw在镇静24h均低于镇静前(P〈0.05),PaOJFiO:在镇静24h高于镇静前(P〈0.05);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M+F组患者的Paw和RR在镇静12、24h及总体明显降低(P〈0.05)。M+F组咪达唑仑用量为(493±7.8)μg(kg·h),明显低于M组的(78.2±8.4)μg/(kg·h)(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用芬太尼镇痛镇静能够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血浆sP含量,改善患者的人机顺应性,并减少咪达唑仑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且将其随机抽取的方式纳入咪达唑仑组与联合组(n=20).两组患者均在持续泵入芬太尼镇痛的基础上,应用咪达唑仑镇静治疗.联合组应用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镇静药物用量、停药后清醒时间及停药后再躁动情况.结果:咪达唑仑组患者镇静药物应用总量为(441.31±72.01)mg;联合组镇静药物应用总量为(292.86±4.12)mg,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咪达唑仑组相比,联合组患者的停药后清醒时间、停药后再躁动发生率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比较具有明显区别(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程序化镇静中咪达唑仑-丙泊酚序贯给药的方式下,能够减少药物应用的剂量,缩短患者停药后清醒的时间,药物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复合不同麻醉药物对ICU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及谵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ICU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共58例,将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咪达唑仑联合吗啡,试验给予咪达唑仑联合芬太尼镇静,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采用Ramsay镇静进行评分。结果:试验组29例患者在治疗之后,患者镇静评分结果为(3.40±0.58),对照组为(3.41±0.40),两组间镇静效果对比差异不显著,其中,对照组咪达唑仑用量明显低于试验组(0.04±0.01vs 0.07±0.03mg/.kg.h),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谵妄发生率(1/29vs 5/29),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但试验组较对照物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结论:ICU患者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期间,对于接受咪达唑仑镇静的患者,吗啡与芬太尼相比,可减少咪达唑仑用量,并降低谵妄发生率。对ICU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者,为降低谵妄发生率,可使用咪达唑仑联合吗啡镇静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先心病介入治疗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30例患儿常规术前给予东莨菪碱0.008mg/kg或者阿托品0.01~0.02mg/kg,诱导给予咪达唑仑0.1mg/kg、氯胺酮1~2mg/kg,维持给予氯胺酮10—30μg(kg·min)、丙泊酚20~60斗g/(kg·min)泵注。手术结束时停氯胺酮,穿刺点按压10min后停丙泊酚。术中常规监测NIBP、HR、SpO2、ECG、RR。结果2例患儿出现一过性SpO2下降;4例患儿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自行恢复或经处理后恢复);余患儿生命体征均较平稳。30例患儿术后均安返ICU,苏醒完全,痊愈出院。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行介入治疗,采取咪达唑仑、氯胺酮诱导,氯胺酮复合丙泊酚泵注的方式施行麻醉,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镇静方法在小儿骶管麻醉术中镇静的优缺点,寻找一种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方法选择48例ASAⅠ~Ⅱ级择期在骶管麻醉下行腹股沟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氟芬合剂对照组(Ⅰ组)、眯达唑仑组(M组)和丙泊酚(异丙酚)组(P组),每组各16例。Ⅰ组:氟芬合剂(氟哌啶0.1mg/kg、芬太尼2μg/kg);M组:静脉泵注咪达唑仑1.5~2.0μg/(kg·min);P组:静脉泵注异丙酚25。75μg/(kg·min)。每组患儿术中镇静评分在2~4分。结果麻醉开始后5min内Ⅰ组有9例(56.2%)SpO2降至0.95以下,其中2例(12.5%)降至0.90以下,低氧发生率与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有4例(25.0%)镇静过深,6例(37.5%)开始镇静不全,与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术后躁动发生率(43.8%,7/16)明显高于P组(O)(P〈0.05)。结论持续静脉泵注咪达唑仑或异丙酚是小儿骶管麻醉术中较为理想的镇静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盐酸右美托咪定在ICU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咪达唑仑组(A组)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B组),每组各45例,记录使用前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分Ⅱ(APACHEⅡ)评分,Ramsay评分和PaO2/FiO2指标;记录镇静中3、6、9h的心率、血压和呼吸;镇静满意程度、恢复时间。结果患者使用盐酸右美托咪定镇静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咪达唑仑组,恢复时间较咪达唑仑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盐酸右美托咪定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吗啡联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对ICU危重病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将2011年5月—2012年4月该院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曲马多-咪达唑仑和吗啡-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VAS和Ramsa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联合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对ICU危重症患者具有较好的镇痛镇静效果,可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9.
《临床医学工程》2017,(9):1225-1226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P组(单一使用丙泊酚镇静)、M组(单一使用咪达唑仑镇静)和M+P组(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镇静),每组40例。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 M+P组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P组与M组(P<0.05)。M+P组的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少于P组与M组(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机械通气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咪达唑仑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药物起效时间、镇静深度时间以及患者苏醒时间分别为(35.13±7.66)s、(61.40±9.25)min和(51.40±10.43)min,均优于对照组的(56.53±8.65)s、(39.80±8.21)min和(34.53±8.4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后续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单采用咪达唑仑往往难以取得理想的镇痛镇静效果,而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程序化镇静对提高ICU患者的护理安全的护理体会。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本科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在患者躁动时临时按需给按需给予镇静,无镇痛,不系统维持;观察组30例实施程序化镇静,实施方法: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 ml+吗啡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30 ml+咪哒唑仑30 mg均使用微量泵恒速泵入,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当SAS评分达32013年2月收治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在患者躁动时临时按需给按需给予镇静,无镇痛,不系统维持;观察组30例实施程序化镇静,实施方法:按医嘱给予生理盐水20 ml+吗啡注射液10 mg、生理盐水30 ml+咪哒唑仑30 mg均使用微量泵恒速泵入,用量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当SAS评分达34分为维持量,并实施每日唤醒计划。结果观察组在降低ICU患者的不良经历、意外拔管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程序化镇静可以减少或消除患者在ICU治疗期间痛苦的记忆,提高护理安全,同时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分析咪达唑仑+丙泊酚联合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到2011年11月收治的ARDS患者108M,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和俯卧位的机械通气,治疗组采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对照组采用丙泊酚,监测比较两组患者的Pa02和Pa02/Fi02,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并比较患者的炎性因子值。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天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5、5天后,治疗组Pa02和Pa02/Fi02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各项炎症因子的下降水平对比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同时,使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与地西泮治疗惊厥持续状态患儿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74例惊厥持续状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盲抽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地西泮注射液治疗,试验组给予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咪达唑仑注射液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行择期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ASAⅡ~Ⅲ),随机分为试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30例。两组均静脉注射氯胺酮负荷量2.0mg,/kg,咪达唑仑0.06mg/kg,丙泊酚,应用微量泵以4—6mg/(kg·h)持续滴注。试验组加用瑞芬太尼,以4~6m/min速度持续输注。对照组加用氯胺酮,应用微量泵以2~3mg/(kg·h)持续滴注。术毕对两组麻醉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手术持续时间为155—285min,术毕清醒时间:试验组(17.0±4.2)min,对照组(22.9±7.6)min;麻醉后MAP、HR各项值与麻醉前相比,试验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髋关节置换术,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与氯胺酮相比术后清醒时间较短.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回顾性总结5例颈动脉体瘤切除术的麻醉处理与脑保护效果。方法术前经颈部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血管造影诊断为颈动脉体瘤患者5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5~8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5~2.0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400mg与2%利多卡因200mg微量泵持续输注,吸入1%~2%异氟烷,间断给予芬太尼2—3μg/(kg·h)、维库溴铵0.03-0.05mg/kg。麻醉期间采取脑保护措施。结果5例患者均成功切除颈动脉体瘤,术后无一例发生偏瘫、失语等并发症。结论选择适当深度的全身麻醉,维持循环功能稳定,采取控制性低温与积极脑保护,为手术的成功提供了保障,使患者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肺移植术的麻醉管理上的要点。方法4例行双肺移植手术患者,麻醉诱导常规采用咪达唑仑0.05~0.1ug/kg、芬太尼8彬kg、维库溴铵0.2mg/kg及丙泊酚0.4mg/kg等药物,术中麻醉维持以静脉持续泵注丙泊酚0.01~0.08mg/(kg。min)、瑞芬0.01—0.1ug/(kg·min),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及维库溴铵。结果1例术中不能耐受单侧肺通气,行CPB双肺移植,终不能脱机死亡。余3例手术顺利,麻醉平稳,1例术后左主支气管吻合口出血,再次手术,终呼吸循环衰竭死亡。另2例术后2日拔管,一周转出ICU,一月出院。结论术中麻醉注重呼吸管理和循环管理是麻醉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镇痛镇静药物对机械通气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及P物质(SP)表达的影响.方法 2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咪达唑仑组(M组)和咪达唑仑+芬太尼组(M+F组),每组各14例;门诊健康体检者8例为对照组(C组).M组与M+F验组以注射泵持续静脉内泵入相应镇静药物,并根据疼痛和镇静的效果调节剂量,使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3分,Ramsay镇静评分2~4分.分别于镇静前,镇静12及24 h抽取静脉血3 ml,行血浆β-EP及SP测定;记录镇静前,镇静1、12及24 h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吸入氧浓度(FiO2)、气道峰压(Paw)、VAS及Ramsay镇静评分.镇静1、12及24 h分别检测1次动脉血氧分压(PaO2),并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镇静达24 h时停止药物输注,计算药物总量.结果M组及M+F组患者镇静前后血浆β-EP及SP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M+F组镇静后SP含量[(101.42±12.46)ng/L]明显低于M组[(132.72±23.82)ngFL](P<0.05).与镇静前比较,M组及M+F组患者的HR、VAS及Ramsay镇静评分在镇静后各时间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镇静1 h、RR在镇静12及24 h、Paw在镇静24 h均低于镇静前(P<0.05),PaO2/FiO2在镇静24 h高于镇静前(P<0.05);与M组同时间点比较,M+F组患者的Paw和RR在镇静12、24 h及总体明显降低(P<0.05). M+F组咪达唑仑用量为(49.3±7.8)μg/(kg·h),明显低于M组的(78.2±8.4)μg/(kg·h)(P<0.05).结论 咪达唑仑联用芬太尼镇痛镇静能够降低机械通气患者血浆SP含量,改善患者的人机顺应性,并减少咪达唑仑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应用舒芬太尼和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I~Ⅱ级妇科子宫全切手术患者80例,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舒芬太尼组(M组,n=40)和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组(H组,n=40)。腰硬联合阻滞选择L2-3,穿刺麻醉,药物浓度为0.375%布比卡因2.5ml(用10%葡萄糖溶液配成重比重药液),硬膜外追加麻药为2%利多卡因,调整麻醉阻滞平面达Ta M组于消毒前静脉注入舒芬太尼0.25μg/kg;H组消毒前静脉注入咪达唑仑0.06mg/kg和舒芬太尼0.2tLg/kg。给药后10、30、60、90min对患者进行改良警觉/镇静观察法(OAA/S)评分,并评价遗忘程度。观察术中体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给药后30、60min,M组0AA/S评分高于H组(P〈0.05);M组中5例患者术中发生不同程度的体动,2例患者发生呕吐反应;H组所有患者在术中均未发生体动,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4,P〈0.05)。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在腰硬联合麻醉的镇静效果职显优于单纯使用舒芬太尼,能有效地预防妇科手术中子宫牵拉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颅内动脉瘤患者行电解离弹簧圈栓塞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术前经脑血管造影检查明确诊断为颅内动脉瘤患者51例,均行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咪达唑仑0.1mg/kg、芬太尼5~8μg/kg、维库溴铵0.1mg/kg、丙泊酚1.5~2.0mg/kg。麻醉维持:丙泊酚3~6mg/(kg·h),吸入1%~2%异氟烷,间断给予芬太尼2~3μg/(kg·h)、维库溴铵0.03~0.05mg/kg。术中根据手术需要行控制性降压。结果51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结论选择全身麻醉对减少栓塞术中动脉瘤破裂和脑血管痉挛的发生非常有利,为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12月进行机械通气的ICU患者48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咪达唑仑注射进行镇静,观察组患者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进行镇静.比较2组患者Ramsay评分,咪达唑仑使用量、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中患者Ramsay评分与对照组中患者Ramsay评分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咪达唑仑使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咪达唑仑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效果,达到满意的镇静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